引言:
命運對她太苦 她盡力掙扎 也不能出淤泥而不染——魯迅
「泥罈子怕醢,瓦罐子怕拍,酸菜缸那個怕碰,油瓶子怕摔... ...」當音樂響起,相信很多人瞬間會被帶到那個有「山杏兒、大寶、大寶爹和放羊的瘸大爺」的時代。這是歌唱家徐沛東在《趟過男人河的女人》中的主題曲。這首歌帶給我的不止是歌詞的記憶,還有小時候和爸媽坐在14寸黑白電視機前等待女主角山杏出場的畫面,這是兒時的記憶和念想。
《趟過男人河的女人》一部雅俗共賞的電視劇,在首播即達到萬人空巷的精彩。該劇真實反映了那個年代農村的生活,主要以東北小興安嶺深處無名屯的漂亮、善良村女胡山杏為主線,講述山杏被人愛,被人棄的坎坷曲折的愛情悲劇。
該劇每一個鮮活的人物、每一個有特點的形象都是為了揭示主題而存在,山杏,大寶,玉生、婦女主任大彪子,村長閨女大妮兒,大寶爹,放羊的瘸大爺,山杏娘,他們各有各的性格特點,真實而不失自然,並且每個人的角色都充滿激情和震撼力的。
1993年首播,達到萬人空巷的收視
《趟過男人河的女人》當時獲得收視和口碑雙豐收,順利摘取了摘取第16屆飛天獎長篇電視連續劇三等獎,女主角李琳還斬獲金鷹獎女主角,實至名歸。
為什麼劇中美麗、善良的山杏被很多人愛著,然而卻沒有得到幸福和甜蜜,相反總是一次次在似是而非的愛情旋渦中跌倒再爬起再跌倒。
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解析在男人河裡掙扎的山杏,為什麼一次次得不到命運的眷顧。
01 善良
善良未必幸福,你的善良一定要帶點兒鋒芒
女主角山杏是一個美麗善良的農村姑娘,他和下鄉扶貧幹部玉生相愛,可是他們的愛情卻遭到了全村人的反對,而且玉生的扶貧工作也變得更加艱難,此時玉生無奈只好離開山杏回到省城。
另一方面村治保主任兒子大寶特別喜歡山杏,而且揚言非山杏不娶,就在玉生離開農村之後,山杏被迫嫁給了大寶,這也是山杏唯一合法的男人。大寶在一次失手中打死了瘋二叔,自己無奈也成為悲劇人物,發瘋了。發瘋之後的大寶給予山杏無盡的折磨,於是山杏逃出村子來到陌生城市,嘗盡艱辛苦楚。
該劇前前後後共有5個男人愛上這個漂亮、善良的姑娘,卻始終得不到幸福,他們給予山杏的是受盡折磨的滄桑。1.初戀玉生愛她,卻在壓力面前不辭而別;2.丈夫大寶愛她,給予他的儘是肉體上的折磨;3.小木匠愛她,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4.個體老闆愛她,卻不能容忍她的過去;5.趙年愛她,更是像極了丈夫大寶,僅僅把她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
男人喜歡一個女人「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善良,終於人品」。山杏之所以得到這麼多人的愛,源於漂亮,源於善良。
然而,這些男人的愛對山杏來說是種自私,是種無情的佔有,是「男權主義」下催生的悲劇,他們不懂得兩個人的相愛是需要從內心深處理解、尊重她,更需要同甘共苦、相濡以沫。
孟子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善良並不損害自己,所謂「馬善有人騎,人善有人欺」;善良也不是無限信任別人,所謂「你在我背後開了一槍,我依然相信是槍走了火」。
如果非得解析山杏的悲劇來於何方,我想還是歸於山杏的性格——善良,因為善良必須帶有鋒芒。這是在封建社會下保護自己的唯一方式。恰恰是山杏的善良毫無底線,才致使她沒有得到更多的疼愛,沒有被珍惜,相反卻在愛的泥潭中一次次的掙扎,也給了其他男人一次次傷害自己的機會。
然而,農村有千千萬萬個山杏,也有千萬個善良的家庭婦女在遭遇不幸的婚姻,雖然是在新時代,卻依舊未能擺脫封建社會「三綱五常」之「夫為妻綱」的魔咒。究竟「三綱五常」是糟粕還是精華,這個問題需要從長計議。
02 原生家庭
舊時代的原生家庭對其性格根深蒂固的影響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這是原生家庭帶給一個人的傷害,而這種傷害是融於到一個人的骨子裡和血液裡的。
山杏的坎坷命運不只歸因於毫無鋒芒的善良,更重要的是她出生的家庭環境,原生家庭是她悲劇人生的溯源。很顯然山杏被原生家庭傷害的很深,她試著逃脫原生家庭環境,試著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然而,舊時代的思想已經在腦海中根深蒂固,總想改變自己,一輩子卻無法真正走出思想的牢籠和困境。
山杏的原生家庭主要是源於她母親年輕時候受到的傷害,她把自己過往的傷害以「我為你好」的言語無意間影響著山杏的思想,並且將一種「自卑」根植於山杏的大腦。主要體現在:
1.山杏母親年輕時候和下鄉的父親相戀,未婚先孕有了山杏,後來離開農村,在城中結婚生子,似乎也忘記了她們母女的存在。當時的農村受封建思想的「毒化」,山杏媽自認為自己「低人一等」,家裡也沒個可依靠的男人,在村子裡不敢輕易得罪人,凡事均是聽從於村長。冰雪聰明的山杏自然知道自己的家庭環境,於是她總是收起自己的外殼,善良地面對身邊的每一個人。
一點自卑,一點膽怯,毫無底線的善良和忍讓,這是原生家庭為山杏的愛情悲劇埋下的第一個雷。
2.山杏和下鄉扶貧的幹部玉生相愛。當山杏媽得知大寶喜歡上山杏,並且山杏的初戀玉生被同村人擠兌時,山杏媽的腐朽思想粉墨登場,百般勸說山杏離開初戀,對,善良的山杏最終妥協嫁給了大寶。在山杏母親的意識中,門當戶對最重要,年輕時候自己與下鄉的城裡人相愛已經吃虧,不願意女兒再重蹈覆轍,在村裡找個男人(大寶)嫁了最可靠,況且大寶父親還是村保主任。
殊不知這場「門當戶對、毫無愛情的婚姻」是山杏悲劇命運的真正開始,也是原生家庭為其愛情悲劇埋下的第二個雷。
3. 當山杏遭受到大寶的折磨後,實在無法繼續生活,逃離了家鄉,幾經曲折,經歷了幾個男人後和趙年相愛。思想崛起的女性山杏想要離婚,然而這勢必會受到山杏媽和大寶爹的強力阻攔。在山杏母親的眼中,即使生活的不好也終歸比別人在背後戳脊梁骨要強,於是這場母女之間的思想戰役拉開了很久。
這原生家庭中母親的軟弱勸說思想是山杏婚姻悲劇的又一助攻,也是其踩著愛情悲劇的第三個雷。
幸福的起點在原生家庭,而轉折點在你自己手中。可是,原生家庭對於山杏的影響根深蒂固,致使她趟過了幾個男人之河,最終也未能輕鬆、瀟灑地離開這條河獨自遊走。
歷史的車輪先前進,社會是進步的,山杏的思想是慢慢覺醒。
03 男權主義的時代背景
女人在男人河裡徜徉,終究繞不開男權社會裡埋下的地雷
與其說山杏的悲劇人生來源於她毫無鋒芒的善良和根深蒂固的原生家庭,倒不如說根源在於她所處的的社會環境。那個年代的女性大都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意識裡走鋼絲,一不小心會落得粉身碎骨,而山杏只是千千萬萬農村婦女中的一個,這也是一個社會的縮影。
封建意識的男權社會裡,如果單獨討論女性問題,並沒有實際意義。因為它並非只是女性自身問題,而且女性一開始就和男人緊密聯繫到一起,這也意味著女性永遠繞不開的還是男人,繞不開的是男權社會裡埋下的雷。
女人們在男人河裡徜徉是沒有捷徑可走的,他們永遠逃不了的是男人的「魔爪」,而且女人自己也離不開對男人的感情依賴。正如劇中山杏即使受到了大寶帶來的無盡痛苦和折磨,但她還是把對生活的期盼與嚮往轉嫁到男人身上。
命運多舛的山杏無數次遭受「瘋大寶」的折磨和蹂躪,而被欺負後提著褲子走回家時的場景至今成為幼時的噩夢,這個細節也夥同「寶兒,餓」成為是本電視劇中的名場景,每每想起令人心痛。
山杏身上的屈辱感已經讓她無力掙扎,但思想進步的山杏想逃脫。當有人給予指點,想帶她逃跑離開大寶時,她還是猶豫了:「山杏心理一陣緊張,自從那天在歪脖樹下,他給山杏指出個新的活法以來,山杏時刻都在期盼著這天的到來。可是這個時刻就在眼前,只要她稍微解開手中的繩子,她就成為了自由人,可以獲得重生。」 然而,山杏盯著熟睡的瘋大寶猶豫不決,如果她一走了之,那大寶怎麼辦?那可憐的公婆又該如何生活?
終究山杏還是放不下對大寶的牽掛,這是思想裡對男人的一種精神依賴,也是「想換種活法」和「不忍心放開過去生活」這兩種思想的第一次強有力的撞擊。最終山杏還是逃出去了,細細品來山杏終究還是在男人的指導下逃出去的,這也是她另一種悲劇生活的開始。
其實山杏屬於那個時代思想崛起的一批女性,從她逃出家鄉,決心要和唯一有合法關係的男人(大寶)離婚的細節中不得而知。因為所有的結婚並不一定是為了幸福,而離婚一定是想開啟新的生活,追求新的幸福。
當山杏知道自己犯了重婚罪時依然敢於面對法庭的審判,這像極了電影《出走的娜拉》中的女主角,經歷了諸多磨難之後,她的女性意識在逐漸覺醒。然而,山杏卻無法徹底做到《出走的娜拉》中女主的思想自由。這和當時的特定社會形態和歷史有著密切的關係。
當一個女人開始追求自己的信仰和夢想,爭取實現精神和靈魂的自由的時候,也正是試著擺脫男權主義的時候,此時的女性解放處在黎明之前。
總結:
電視劇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每個人之所以產生共鳴是因為在不同的電視劇中都找到自己的影子,或是開心的,或是悲痛的,或是成功的,或是失敗的。
每一部電視劇都會傳達一種正能量,劇中某個細節會呈現出它不同的現實意義,生活只不過是把電視劇中的主角換了個人物,換了副骨架。最後以小見大,把我們能夠實現的夢想給予升華,達到精神的慰藉;把我們未能實現的目標,借著電視劇的人物表現出來。
《趟過男人河的女人》是一部反對封建意識、呼喚社會進步、渴望女性獲得解放、追求男女平等的一部巨大作品。
慶幸的是:此刻的我們生活在男女平等的新時代,有著自己獨立的思想,過著自己真正想要的日子。感恩如今的社會環境給予我們思想和靈魂的自由。讓我們暫時拋開「男權主義、女權主義」的束縛,大踏步歡快而完美地經營自己的事業,擁有完美的家庭。
談起知性的女人,楊瀾絕對是我們女性中的典範,也是我們女人學習的榜樣。此時,大家可以閱讀楊瀾的新書《提問》。
楊瀾30年提問生涯匯聚成的心血之作,問什麼,怎麼問,問到何種程度,上千次深度採訪,25個環節,層層遞進,教你通過提問與自我,他人,世界更好地互動。
一直以為作為女性應該獨立、知性、通透,這本書教會你更多。
文/瑞麗 原創,圖: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