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鬧的沸沸揚揚的美國頂尖大學的招生舞弊醜聞嗎?今天,加州UC系統再被曝出舞弊行為,加州審計員發現過去的7年裡,至少有64名申請者被「不當錄取」,他們的申請資格遠不如其他未被錄取的學生。
在2013-2014,2018-2019學年期間,UC Berkeley、UCLA、UCSD、UCSB四所大學錯誤的錄取了至少64名「有錢家庭」的學生,其中有42人都進入了加州伯克利就讀。經調查,這64名申請者多為白人且家庭年收入至少為$15萬美元。
「我們的結論是,這所大學在招生決定中允許了不正當的影響,而且它沒有公平或一貫地對待申請者,」一封由該州審計員伊萊恩·豪勒(Elaine Howle)籤名的信寫道。
這份審計報告是在全美大學錄取醜聞一年後公布的。
審計員在報告中指出與此前的美國大學錄取舞弊醜聞一樣這些通過不正當手段進入加州大學的學生,大多是編造自己的運動員履歷,或是憑藉家庭捐款、與學校工作人員的關係而被名校錄取。
其中22名申請者通過「學生運動員」的身份被錄取,17名申請者與「捐款或捐贈」掛鈎,還有11名申請者與校內工作人員認識/有關係而被錄取。
讓我們模擬一下這些學生走後門的路徑
1. 一個主要捐助者的孩子申請加州伯克利大學,結果得分很低,被拒。
2. 和捐贈者有著密切聯繫的associate director幫這個學生找到一個教練。
3. 這個教練昧著良心,稱這個學生可以按照運動員特招。
4. 加州伯克利錄取了這個體育特長生。
5. 申請者向校隊捐贈成千上萬的美元。
6. 這個體育特招生,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比賽。
而這些人擠掉了其他更加合適的候選人:
該次審計是去年全美大學招生醜聞調查的延續。該醜聞席捲了全國各地的著名大學、體育教練和數十名富裕的父母。這些調查先前確定了至少三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學生被不當錄取。
對此,加州大學(UC)總校長麥可·V·德雷克已發表聲明,表示他們將認真對待審計署調查出的結果,部分內容如下:
「感謝加州審計辦事處(CSA)為幫助加利福尼亞大學加強錄取政策而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我非常重視調查結果和建議,並將竭盡全力阻止類似事件發生。對於該事件,我的容忍度為零。
大學將迅速解決州審計員提出的問題。此外,參與不當活動的個人,將受到適當的紀律處分。...校園將利用CSA的建議作出進一步改進。
我們整個組織致力於為每個申請人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這種不道德手段情況很少見,與我們長期以來的公平公正價值觀背道而馳。
在接下來的幾周中,加州大學將對審核結果進行徹底審查,與校園協調並制定必要的糾正措施。我們將保持積極主動和負責任的態度,同時讓CSA、UC社區和公眾了解我們的改革。」
早在2019年,美國多所大學曾做出承諾,將加強對捐贈的限制,以防止捐贈與招生入學有關。加州大學校長珍妮特納波利塔諾(Janet Napolitano)在當時的一份聲明中說:「我們非常嚴肅地對待我們的零容忍政策——即使是僅發生一起招生欺詐事件也是太多了。」「我們將採用最強有力的工具和程序,以識別和防止我們的招生過程中的欺詐行為。我們將保持積極主動、透明和負責任的態度,努力打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該大學表示,他們將進一步研究他們的入學協議,並加強入學評估的書面記錄,以幫助識別虛假信息。
周二的審計結果顯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都沒有明確的學生入學評估方法,而且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招生人員都未經過適當的培訓。
審計報告中說:「我們發現教職員在審查申請時有時過於嚴格或過於寬鬆,因此申請人的入學機會過度取決於給他們打分的教職員個人,而不是學生的學歷。」
此外,美國高等教育不公平現象由來已久,越來越多的美國學者的研究發現,學生所處的社會經濟地位 ,已成為除能力和學業成績外,最能影響學生進入高等院校的因素。在招生官掌握了錄取的時候,在大學入學標準上玩花樣已經成了家常便飯:例如課外活動參與程度、團體領導能力、面試表現等等沒有客觀鑑別方法的軟指標。
根據《洛杉磯時報》的報導,雖然加州系統被曝「招生舞弊」,但這種「買進」名校的行為,以加州系統為代表的公立系統還是要比大多數私立學校要少很多的。在UC系統的28.5萬名學生中,低收入者佔36%,家庭中第一代大學生人數佔40%。
如此看來,美國私立大學的水或許更深。教育公平之路,還有很長要走。
來源: Mercury News、Fox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