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交部稱:願意討論歐洲暫停中導部署,呼籲雙方互相核查

2021-01-09 白鯨烽火臺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6日報導,俄羅斯外交部表示,願意在對等原則基礎上,與西方國家互相檢查歐洲地區暫停部署中導武器情況。

俄羅斯外交部防擴散和軍控問題司司長弗拉基米爾·葉爾馬科夫表示,若與美國和北約就歐洲暫停部署中程和中短程飛彈達成一致,俄羅斯準備好討論相應的程序,以使西方確信加裡寧格勒州並沒有部署9М729型飛彈,同時也希望西方能夠使俄方確信俄邊界附近沒有部署攻擊型飛彈。

弗拉基米爾·葉爾馬科夫

葉爾馬科夫說,俄羅斯就歐洲暫停部署中程和中短程飛彈,以及提高透明性問題奠定對話基礎方面,完成了自己該做的工作。

葉爾馬科夫指出:「俄羅斯領導人宣布,相應地區沒有部署美國飛彈之前,俄羅斯不會首先部署陸基中程和中短程飛彈。俄總統提出與北約國家相互暫停部署中程和中短程飛彈並接受檢查的倡議。此外,儘管北約擔憂的9М729型巡航飛彈不屬於中程和中短程飛彈且不屬於《中導條約》管轄範圍,我們主動提出,準備對於該型號飛彈的部署地區做出『史無前例』的自我約束。俄羅斯敞開大門討論相應的程序,以證實該飛彈並沒有部署在俄羅斯歐洲部分,包括加裡寧格勒州。」

加裡寧格勒州

他還說:「俄羅斯方面希望有機會,基於對等原則,檢查俄邊界附近的美國和北約戰略設施,確定他們沒有部署令俄方擔憂的攻擊型中程和中短程飛彈。這裡指的是配備MK-41發射系統的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這種發射系統能夠發射中程和中短程飛彈。」

美國在羅馬尼亞部署的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

此前10月2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就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後,為緩解歐洲緊張局勢提出新的倡議。普京稱,北約國家如果願意同俄羅斯相向而行,俄羅斯將不在俄領土的歐洲區域部署9M729型飛彈。

普京還建議北約核查配備MK-41發射系統的陸基「宙斯盾」系統在歐洲部署情況,以及加裡寧格勒州軍用設施部署9M729型飛彈的情況。

俄軍9M729型巡航飛彈

德國官方首先對俄羅斯倡議做出回應,稱俄羅斯要求暫停在歐洲部署地面中程和中短程飛彈的呼籲「不值得信任」。俄羅斯副外長裡亞布科夫對此表示,柏林方面發表這一聲明是不負責的做法。

筆者註:俄羅斯確實在為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後的歐洲局勢「降溫」,但是美國和北約「不大願意」和俄羅斯相向而行。美國沒有停止中程飛彈的研究,同時積極謀求在歐洲部署中導武器,這勢必會使俄羅斯對等反應。未來北約和俄羅斯的對立可能會進一步升級。

相關焦點

  • 俄外交部:美國核武器在歐洲部署情況令人嚴重關切
    當地時間12月16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在歐洲部署核武器的情況令人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可行性十分擔憂。北約「聯合核武器任務」直接違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第一條和第二條規定。此外,儲存美國核武器的無核國家事實上違反了其與國際原子能機構間的保障監督協定。
  • 俄外交部:俄土雙方討論在利比亞早日停止敵對行動問題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22日消息,據俄羅斯外交部,俄羅斯副外長謝爾蓋·韋爾希寧、俄羅斯國防部代表與土耳其方面討論了在利比亞早日停止敵對行動問題。俄副外長謝爾蓋·韋爾希寧率領的俄羅斯外交部國防部跨部門代表團7月21日至22日在安卡拉與以土耳其副外長塞達特·奧納爾為首的土耳其各部門負責人舉行了磋商。俄外交部在消息中說:「雙方詳細討論了中東問題方方面面,在利比亞早日停止敵對行動和確保利比亞問題得到長期解決是討論的重點」。
  • 俄羅斯宣布將退出《中導條約》
    普京表示,莫斯科將開始致力於發展新型飛彈和改造現有系統,但不會先行部署這類飛彈,除非美國決定部署。普京在與其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的電視會議上說:「我們將拿出一個以牙還牙的對策。我們的美國夥伴們已宣布暫停遵守該條約,因此我們也將暫停。」
  • 歐洲多國暫停英航班入境 外交部回應
    歐洲多國暫停英航班入境 外交部回應 2020-12-21 16:01:25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 俄外交部呼籲適時修改聯合國對朝制裁措施
    新華社莫斯科6月15日電(記者欒海)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15日在莫斯科表示,俄方確信,適時修改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的制裁措施,是促使朝鮮半島局勢正常化的重要步驟。  據俄外交部網站發布的消息,扎哈羅娃在俄外交部記者會上表示,自朝美領導人在新加坡舉行會晤後,解決朝鮮半島問題的進程已步入俄羅斯與中國制定的「路線圖」軌道,各方需分階段、同步解決與朝鮮半島有關的各類問題。  扎哈羅娃說:「聯合國安理會曾不止一次表示,在朝鮮半島局勢積極向好發展時,可以考慮修改制裁朝鮮的決議。
  • 俄烏再次上演天然氣之爭 兩國或會互相妥協
    此前一天,烏克蘭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宣布,從1日起暫停從俄羅斯天然氣公司購氣。俄羅斯《觀點報》1日稱,烏克蘭國家天然氣公司在聲明中稱,鑑於此前與俄方籤訂的補充協議於6月30日到期,烏俄未能就天然氣供應條款達成新協議,烏從1日起暫停從俄購氣。俄天然氣公司總裁米勒1日宣布,由於烏克蘭沒有支付7月的天然氣款。自1日上午10時起,停止對烏供氣。若無預付款,不會恢復向烏克蘭供氣。
  • 北約發布對俄戰略報告:遏制第一 對話第二-中青在線
    報告稱,俄羅斯正在尋求對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霸權,破壞這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特別是,俄仍在對烏克蘭和喬治亞實施「侵略」,烏克蘭和喬治亞持續承受著來自俄方的壓力。因此,北約必須加強與那些希望加入北約的「脆弱民主國家」的夥伴關係。為應對「侵略性的俄羅斯」,在歐盟保持開放、和平共處原則的同時,北約必須對俄採取遏制與對話並行的雙軌方式。
  • 《中導條約》美蘇各銷毀多少飛彈?數量竟比如今核大國庫存還多!
    《中導條約》全稱是《蘇聯和美國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飛彈條約》,籤署於1987年12月份,生效時間是1988年開始。條約的主要內容是要求雙方全部銷毀和徹底禁止射程為500公裡~1000公裡的中短程飛彈,射程在1000公裡~5500公裡的中程飛彈。
  • 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就伊核問題與俄副外長通電話
    海外網1月6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2020年1月6日,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同俄羅斯副外長裡亞布科夫通電話,雙方就伊核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雙方強調,當前形勢下維護和執行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十分重要,呼籲全面協議參與方保持克制,堅持在全面協議聯委會框架內解決分歧。中俄將繼續保持密切戰略協作,為推進伊核問題政治外交解決進程做出貢獻。
  • 美高官曝光中導部署計劃,俄羅斯危險了
    此前已經徹底結束使命的《中導條約》就是很好的例子。據央視軍事報導,美國軍控問題特別代表馬歇爾·比林斯利在視察阿拉斯加反導設施時,曝光了美國最近的飛彈計劃。據悉,在距離俄羅斯最近的阿拉斯加州,美國正考慮部署中程飛彈。這也是在美俄之間《中導條約》失效後,雙方在中程飛彈方面向危險邁出的又一大步。
  • 納卡還有僱傭兵存在 俄法美再發聲明呼籲離開
    12月3日, 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聯合主席國俄羅斯、法國和美國三國外長發表聲明,呼籲外國僱傭兵立即離開納卡地區
  • 美方稱抖音國際版Tiktok對其用戶實施監控,外交部回應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2020年7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總臺央視記者:據報導,紐西蘭總理阿德恩20日出席在奧克蘭舉行的新中商業峰會時表示,對華關係是新最重要的對外關係之一,中國是新最大貿易夥伴。面對新冠疫情,雙方應繼續加強在自由貿易、優化營商環境、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等領域合作。
  • 中瑞籤「秘密」協議允許中國派特工?外交部回應
    12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以下為部分實錄。 法新社記者:非政府組織「保護衛士」發表報告稱,瑞士政府與中方籤署了一份「秘密」協議,允許中國特工赴瑞審問在瑞中國公民。報告稱這將使瑞士的國際聲譽受到影響。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俄外交部:對那些謀殺伊朗科學家的罪犯必須予以嚴懲!
    11月30日,俄羅斯聯邦外交部強烈譴責11月27日謀殺伊朗核科學家莫赫森·法赫裡扎德的行為。俄外交部表示,莫斯科當局對這一挑釁性恐怖主義行為表示嚴重關切,其目的顯然是為了破壞局勢,加劇該地區衝突爆發的可能性。俄羅斯贊成維持中東和波斯灣局勢的穩定與安全。
  • 海南日報數字報-俄援助車隊全部返回俄境內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觀察員當天晚些時候說,俄援助車隊全部車輛都已返回俄境內。  此前一天,俄援助車隊在未經烏克蘭當局批准情況下進入烏東部地區,引發烏當局和多個西方國家強烈譴責。路透社評論說,在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之際,俄車隊全部返回國內可能從一定程度上幫助緩解緊張局勢。  俄新社23日援引俄海關部門官員的話報導,俄援助車隊分為6組陸續返回俄境內。
  • 德國呼籲歐盟對俄制裁,德專家:美英施壓是擔憂俄德走近
    據俄羅斯《觀點報》13日報導,德國近日呼籲歐盟對俄採取新的制裁措施,以報復5年前俄對德聯邦議院的「黑客襲擊」。對此,德國政治學家亞歷山大·拉爾表示,美國和英國情報部門正在說服歐盟相信,俄羅斯黑客參與了對德國聯邦議院的「電子入侵」。
  • 俄憤怒回應美核打擊演習,警告美方別玩危險遊戲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美國為在歐洲部署新核武器打基礎,華盛頓是在「玩火」,向核災難又邁出一步。美國演練「有限」核打擊俄《觀點報》稱,俄副外長裡亞布科夫22日對美國的相關演習表示譴責,稱華盛頓不僅沒有全力加強對包括核飛彈在內的武器控制體系,反而準備走向對抗道路。
  • 外交部駁斥
    海外網12月11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12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法新社記者:第一,非政府組織「保護衛士」發表報告稱,瑞士政府與中方籤署了一份「秘密」協議,允許中國特工赴瑞審問在瑞中國公民。報告稱這將使瑞士的國際聲譽受到影響。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俄「夜狼」車隊橫穿歐洲紀念二戰 引發外交糾紛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俄羅斯「夜狼」摩託車俱樂部成員為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舉行的莫斯科-柏林歐洲長途騎行活動25日正式啟程。此次活動由於遭到一些歐洲國家的反對,因而引發外交糾紛。俄羅斯《觀點報》報導稱,「夜狼」摩託車隊25日從俄羅斯出發,將途經白俄羅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最終於5月9日抵達德國首都柏林,總行程大約60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