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一「馬」當先, 一路「搶」跑

2020-12-22 界面新聞

文丨上海證券報 黃蕾

南國吹來的海風,飽含著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澎湃激情。

32年前,一個在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深圳蛇口工業區管委會工作的年輕人,緊緊抓住了深圳開創市場化經濟和我國保險業打破「大一統」的機遇,迅速撕開一個口子。

這個敢想敢做的年輕人,就是馬明哲。

時任央行副行長的劉鴻儒現在仍記憶猶新,當年他在招商銀行考察時,有個年輕人筆挺地站在門口,向他發出「要不要去馬路另一邊看看」的邀請。

他在《平安心語》一書中回憶說,「那實在是一家太小的企業:一個樓層,十幾個員工。但真正讓我記住的,是以馬明哲為首的那群年輕人的蓬勃生機和活力。」

這家不起眼的企業,就是後來成長為全球保險公司市值第一的中國平安。

平安的成功,既來自於「贏得時間」的搶跑思維,也得益於「快速變革」的高效執行力,更來自於對經濟發展大勢的把握,以及對「創新引領發展」這一理念的篤行。平安的基因裡,有著深圳的獨特烙印:在強者環伺的競爭中突圍的渴望,激發出與生俱來的危機意識。

事實上,平安為我們講述的不只是國內首家股份制保險企業的成長史,亦是一座城市從邊陲漁村到超大型城市的發展史。平安成長之路,印證了深圳40年滄桑變幻。而這個故事還在延續……

深圳速度:機會是搶出來的,我們別無選擇

在深圳寸土寸金的CBD,一幢近600米高的大樓在陽光下光彩熠熠。這裡駐紮著平安的總部。這幢世界第四高建築,不僅是這座城市的地標,也被視作深圳金融創新成果的象徵之一。

站在樓頂鳥瞰鵬城,紫蟬花怒放,鳳凰木結果,位於深圳中軸線上的蓮花山公園美景盡收眼底。在公園主峰的山頂廣場中央,矗立著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健步前行的銅像。

鬥轉星移,32年間,伴隨著深圳的蛻變,平安從一家偏於一隅的財險公司,成長為覆蓋全金融領域的綜合金融集團,並且還在將觸角延伸至科技領域,不斷加固「護城河」。

白手起家、非國有背景的平安,深諳「機會是搶出來」的生存法則。

熟悉平安的人都會驚訝於它心無旁騖、一路奔跑的高速行駛模式。在同行眼中,這更是一個習慣性搶跑的強勁對手。從開發投連險、建立員工持股、引入外資股東、引進海外人才、請諮詢公司開「藥方」,再到併購銀行、實踐綜合金融、變身金融科技集團,平安無一不是首吃螃蟹者。

探索現代保險道路,構建綜合金融模式,確立「金融+科技」雙輪驅動戰略——平安三個十年的階段性定位,幾乎踩準了中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每一個節奏。

在平安集團總經理兼聯席CEO謝永林看來,在緊緊抓住制度和趨勢紅利的同時,這種持續的領先感,還源於平安前瞻性的戰略,強大的執行力,以及關鍵的內部文化——危機意識。

謝永林清楚地記得,馬明哲曾連續五年在平安年度幹部大會上發表題為《我們別無選擇》的演講。這個演講金句迭出,廣為平安員工所知:不管洋貓、土貓,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如果河上有橋,付點過橋費就能很快過橋,何必摸著石頭過河;和市場比賽,內部首先要比賽。

「貓論」「過橋論」體現的是平安對於領先人才、先進模式的開放姿態;「賽馬」文化、以結果為導向的考核機制,反映的是平安提倡高度競爭、追求效率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思路。

這些被深深烙印在平安文化之中的特質,正是來自於深圳成長的內在基因。地處廣州與香港之間,如何在強者環伺的競爭中突圍,給深圳植入了與生俱來的危機意識,這從蛇口最早「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在競爭中求生存,在創新中求發展」的口號中就可見一斑。

因此,深圳倡導以開放的胸襟廣納良才,以公平的競爭爭取回報,以極致的效率創造價值,以拓荒者的果敢追求創新。「來了就是深圳人」這句耳熟能詳的口號背後,是深圳海納百川的開放包容。而蛇口「敢為天下先」的拓荒精神,則奠定了深圳崇尚競爭、鼓勵創新的文化土壤。

「平安的成長早已融入深圳的崛起之中,深圳的城市精神也塑造了平安的文化氣質。」讓謝永林來形容深圳之於平安的影響,他說,健全的市場經濟體制以及發達的市場經濟水平,服務型政府及其打造的良好營商環境,開放包容、競爭創新的城市文化,高質量的人力結構和技術資源以及尊重、弘揚企業家精神,這些都是成就平安的深圳因素。

深圳深度:請人「革自己的命」,自我探索「無人區」

即便是已壯大至今時今日的規模,平安的危機感依舊。

作為平安創始元老中的股肱之臣,平安集團黨委副書記孫建一偶爾也會「吐槽」一下老戰友。「平安三個十年的階段性定位,都是他(馬明哲)挑的頭。他還時常交代我們:不創新就完了。現在公司每年的收入、利潤都增長得不錯,但他還是擔心:增長還能保持幾年?未來的增長靠什麼?所以,集團每個業務板塊每隔三五年,必須要進行一次改革。」

始終敬畏市場、敬畏變化,根深蒂固的危機感,不斷給平安注入創新突變的血液,提供源源不斷的變革激情。

平安與麥肯錫的淵源,在金融業早已耳熟能詳。1996年,馬明哲提出已經8歲的平安應該請個「洋大夫」對自己「動刀子」,架構和戰略必須徹底梳理。摩根和高盛給他推薦了麥肯錫,那是一家曾幫助諸多國際知名金融機構進行流程再造的世界頂尖管理諮詢公司。

面對「有沒有必要花數百萬,請人來革自己的命」的質疑,馬明哲彼時這樣說服公司董事們。「河水湍急,我們為什麼不請懂行的人搭這座橋,幫助我們過河。」馬氏「過橋論」正是來自這一典故。而在此後平安集團及其子公司的每一次變革中,都會出現麥肯錫等諮詢公司的身影。

三十而立的平安,愈發體會到「改革與開放是企業根與魂」的內涵。前面三十年,平安一直在尋找最佳參照物,倒逼和鞭策自己實現超越。對於第四個十年的構想,馬明哲定下的目標是——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態」,成為「世界前十大市值的科技公司」「前十大市值的公司」「全球領先的科技型個人金融生活的服務集團」。

一邊奮力奔跑,一邊不斷變革,對於成長型企業也許並不罕見。但對於已覆蓋全金融領域、達到萬億營收體量的平安而言,要保持持續的前瞻力,且如此高密度的新技術、新模塊、新方法被植入公司體內,光有自上而下的危機感文化是不夠的,還得有打通層層業務板塊的高度協同性和高效執行力。這就必須要把制度固化成企業運作的流程,從而將個人主導變成群體的價值認同以及企業規範運行的制度保障,最終呈現出強大的執行力。

眼下,平安的新探索,已經進入無人區、深水區,放眼世界,無先例可循。誠如深圳創造的城市崛起奇蹟。曾經,深圳創造了「三天蓋一層樓」的發展速度,「深圳速度」是一個時代快速發展的符號。如今,深圳以「平均一天227件發明專利」的發展率先實現創新驅動,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樣本。

「深圳在短短的40年裡,以令人震驚的速度創造了從邊陲漁村到超大型城市的發展奇蹟。平安伴隨著深圳的發展,也在短短的32年中發展壯大。如今,平安將以『金融+科技』『金融+生態』的全新模式,挺進全球巨型企業發展的戰略無人區。」謝永林向記者詳解平安探索「第二增長曲線」的新目標。

回顧平安的發展歷程,過去以花旗、滙豐等金融公司為榜樣,隨後又向BAT等網際網路巨頭學習。而近年來,通過自身的技術突破和業務的快速發展,以目前平安的發展願景和目標,在全球範圍內已經無法找出可以對標的參照公司。

也就是說,平安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自己。因此,如何選擇正確的路徑實現自我超越,是平安未來最大的戰略考驗。

深圳廣度:以科技為軸,去探一探世界

勇立潮頭、銳意改革、創新實踐、頑強拼搏,擔當起改革開放的探路者、先行者、奮進者角色,正是馬明哲這樣一批優秀企業家匯聚在一起,創造了一個個令人驚嘆的「深圳奇蹟」。

作為一畢業就加入平安的「老人」,謝永林對馬明哲頗為了解。「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強烈的好奇心、極強的學習能力和跨界思維,馬總的這些特點可能在很多成功企業家上都有共性。但30多年來,他始終自我驅動式地不斷打破舒適圈,最近幾年更是跳出金融領域,這種自我革新和跨界思維能力可能並不多見。」

馬明哲曾披露過他的日常節奏——基本上白天開會,晚上處理郵件,深夜思考複雜的問題,周末的下午畫畫規劃圖紙。

圈內有人開玩笑說,誰讓他姓馬呢,馬就喜歡跑。孫建一更是直白,「像他這樣的企業家,是用靈魂入股了企業。30年如一日,幾乎每天都工作13-15個小時。」

時勢造英雄易,英雄造時勢難。馬明哲用其勤奮、智慧和超前視野締造了平安,而平安重塑了中國保險業和金融業格局,甚至未來還將重塑科技業格局。

平安正踏上新徵程,以科技為軸,去探一探世界。謝永林告訴記者:「過去十年,平安已累計投入1000多億元用於創新科技的研發與應用,相關科技技術已廣泛應用在金融、醫療及智慧城市等領域,極大提升了傳統業務的價值,且部分核心技術已對外輸出。」

在新一輪科技浪潮興起之前,平安就已進行了前瞻性的投入與布局,特別是在全球金融科技和醫療健康科技領域確立了領先地位。

在今年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公布的金融科技專利榜單上,平安以1604項專利位居榜首。更重要的是,平安廣闊的業務場景又為前沿的技術打造了最好的試煉場,能夠批量鍛造出與產業貼合的科技賦能方案,從而支撐起技術輸出的商業模式,孵化出金融壹帳通、平安好醫生等一批領跑行業的新科技「獨角獸」。

目前,陸金所、金融壹帳通、平安好醫生已分別在新加坡、泰國、日本等市場落子布局,技術輸出的版圖已從國內延伸到了海外。已在港股上市的平安好醫生和在美股上市的金融壹帳通,更是在今年雙雙錄得市值翻番的優異表現,讓平安的科技業務收穫了真金白銀的市場認可。

但在馬明哲眼中,科技業務更宏大的價值則在於生態的塑造。近年來甚少發聲的馬明哲曾在2018年的平安業績發布會上,首次親自描繪平安未來最重要的戰略發展路徑:科技賦能金融、科技賦能生態、生態賦能金融。

「我們要利用科技手段,讓金融核心業務發展得更好,更有競爭力,這是第一步。我們把過去建立起來的科技手段拿出來,用它賦能生態。我們通過生態融入到社會,融入到客戶的服務當中。當我們生態建立好之後,我們希望用生態來賦能我們的金融。過去傳統的金融模式是先賣產品再做服務,現在的方法是先提供服務再提供產品,我們相信未來在金融業的發展,這是一個全球的趨勢,這就是我們提出來的『金融+生態』的戰略。」提起第四個十年目標,他表露出少有的滔滔不絕。

在這條戰略路徑上,當下的平安已行之過半,金融生態圈、醫療生態圈早已系統而周密,汽車及智慧城市生態圈也已雛形初具。未來生態圈中的各環節如何在跨界共生中實現價值的二次締造和釋放,是平安最大的發展看點和市值期待,也將詮釋馬明哲從「大勝靠平臺」到「常勝靠生態」的戰略內涵。

40年風雨路,誰主沉浮。從生於夾縫到市值問鼎全球保險業,從20年前花數百萬「請洋大夫來革自己的命」,到如今將科技技術向全球輸出,平安的一路成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金融市場勃興的點滴印跡。它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更是創造者……

相關焦點

  • 2020重慶璧山半馬激情開跑
    最終,尹明星以1小時10分18秒的成績獲得半馬男子組的冠軍,半馬女子組的冠軍則由李春霞獲得,成績為1小時18分24秒。璧山文明小天使 踐行綠色馬拉松在今年璧馬賽道上,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參賽選手,他們人手一個垃圾袋,不關注奔跑的速度,只專注賽道周邊的每一處垃圾。
  • 2020重慶璧山半馬激情開跑
    在制定科學防疫方案的基礎上,本屆璧馬賽事規模由原定的15000人縮減至5000人,其中半馬3000人,迷你馬2000人。  後勤保障全面 確保賽事平安順利  組委會尤為看中今年璧馬的後勤保障工作,統籌近10家醫療機構、各類志願者1393人、安保950人、醫療59人、急救跑者57人、裁判43人、
  • 平安集團崛起,「二馬」加一起不如這一馬
    中國企業中BAT絕對是萬眾矚目的焦點,而它們的創始人,馬雲、馬化騰和劉強東更是受到熱議,有網友就開玩笑說姓馬的都有財運,這二位自不必說,平安創始人馬明哲最近也受到眾多關注,不是因為他也姓馬,而是平安集團的業績尤為突出,甚至阿里、騰訊和華為加一起可能也抵不過平安一年的營收,馬雲和馬化騰一直難分勝負
  • 跑過好萊塢,一路奔向蔚藍大海!
    2020年3月8日,第三十五屆洛杉磯馬拉松比賽如期舉行,來自全美50個州、全球69個國家的參賽者參加了比賽,祝願跑友們平安健康。由於擔心疫情影響,主辦方採取了一些防護措施,包括:在賽事的起跑線、沿線和終點站增加了洗手液;鼓勵和提醒參與者採取公共安全措施,包括洗手,使用洗手液和在感到不適時待在家裡。
  • 海滄「半馬」 鳴槍開跑!海滄公安一路平安「警」隨~
    就在今天上午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又鳴槍開跑!賽會開跑1小時06分第一名參賽選手成功衝過終點線!獲得男子組第一名的人是他!李芷萱1:12:16這也是她個人半馬最好成績!海滄「半馬」的順利舉行離不開警察蜀黍的一路守護下面,跟隨小編的鏡頭一起來看看馬拉松安保那些事兒緊盯安保細節 周密做好賽前部署海滄公安
  • 2020儋馬將於本月20日開跑!
    本屆賽事嚴格按照中國田徑協會競賽標準和要求辦賽,結合國務院疫情防控要求,高標準做好賽事組織工作。本著「以服務跑者為核心」的原則,推出了一系列高標準、有特色的服務措施,致力於給跑友帶來上佳的比賽體驗。在賽事補給方面,集中展示儋州的特色美食,食物補給比以往更加充足和多樣。
  • 跟著南馬看南京系列報導:這些外地跑友對南馬的愛很執著!
    「南京是六朝古都,文化底蘊深厚,南馬的賽道特別美」「南馬越來越好,希望能在南馬刷新我的個人最好成績」,2020南京馬拉松暨全國馬拉松錦標賽(奧運會馬拉松達標賽)即將開跑,一些連續參加過南馬的外地跑友這樣評價。外地跑友們為何如此「鍾情」南馬,聽聽他們怎麼說。
  • 「天台跑男」 跑完「全馬」 再從上海跑到杭州
    2018-11-23 11:22 | 天台新聞網有這樣一個天台人,去年,他背著9公斤多的背包,從杭州湖墅南路出發,一路跑回了石樑鎮上潘村過大年。27個小時,211公裡,他除了吃了碗面,基本沒停下來過。又連續21個半小時跑了181公裡,在11月19日中午11點半到達了杭州。從早上7點到次日中午11點半,28個半小時的時間裡,潘善粗整整跑了223公裡!11月19日,他還走進浙江新聞聯播FM98.8直播間,分享了他的「跑馬」經歷。據了解,上周日上午,他先用時4小時03秒跑完了上海國際馬拉松全程。
  • 任匯川辭別中國平安 下一站負責整合騰訊金融業務?
    最感恩的人是馬明哲中國平安對任匯川在職期間所做出的重要貢獻表示衷心感謝。任匯川於1992年加入平安,從基層一步一個腳印逐步成長為高級管理幹部,在平安產險、平安信託和集團等多個崗位上擔任管理職務,先後出任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副董事長,經歷了公司從小到大、創新進取的重要發展歷程。
  • 第五季「一『馬』當先」知識競賽總決賽舉行
    東南網12月2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謝婷) 20日,第五季福建省高校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一『馬』當先」知識競賽總決賽在福建師範大學舉行。省委常委周聯清出席總決賽,並為獲獎選手頒獎。本季競賽內容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緊扣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在福建》等系列採訪實錄、「四史」相關內容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等,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設立「大學習」在線學習平臺,建立「一『馬』當先」知識競賽題庫,供參賽選手及廣大學生學習參考,有效激發了全省高校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熱情
  • 推著腦癱兒子跑馬拉松,這位中國「迪克父親」盛讚成馬
    患有腦癱的兒子坐在推車上,父親推著他跑完全程。這位父親叫羅書堅,是一位來自浙江金華的快遞員,兒子羅知柏出生時因重度窒息導致嚴重腦損,被診斷為腦癱。為了帶孩子看不同世界,從2015年起,羅書堅他便開始推著患有腦癱的兒子全國各地參加馬拉松,北京、上海、金華、無錫、麗水、蘭州、廣州……今年,他們來到了成都。
  • 有我在,放心跑!成馬「護跑團」 我們來了!
    「跑友」們盡情揮灑、放心開跑但有這樣一群人默默地守護起點,護航全程守護成馬,星夜兼程「護跑團」早已就位凌晨1時看物業組委會護欄搭建金沙博物館7號線地鐵站早上7時不到由青羊公安民警組成的「護跑團」已到達賽道起點,開始做準備工作,他們的任務是以護跑的形式融入賽事,及時發現和處置賽道內各類突發事件,一路為跑者們保駕護航。
  • 30+的中國平安是一個大寫的∞
    在秦朔筆下,通過此前尚未被世人所知的大量細節,復盤了中國平安在所有重要發展節點上的思考和抉擇,從管理學角度,揭示了中國平安成功的奧妙,回答了世人最想知道的問題——中國平安是如何成長為雙料巨頭的。 在《無止之境》中,秦朔曾多次問馬明哲:平安和他本人為什麼能夠成功?
  • 杭馬365@18 帶跑者一路向前,是配速員的力量與責任
    3關於配速比賽槍聲起跑,過拱門的時候掐表一看,55秒的差距,和預計的時間也是相差無幾,淘淘哥帶著538的配速穩定的跑著,一路上萍姐大聲的給跑友們介紹著沿途的風景:朋友們,注意了,前方經過斷橋……前方經過保俶塔…...前方經過蘇堤……。一副導遊上線的模樣,一開口就吸引了一眾粉絲跑友。
  • 【鐵山坪森林馬拉松】一路護跑,一「森」相隨
    【鐵山坪森林馬拉松】一路護跑,一「森」相隨 2020-12-07 17:2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南馬組委會感謝信|一年之約,如期而至;最美南京,感謝有你
    一年之約,如期而至;跑一次馬,愛一座城。五湖四海跑友相聚金陵,用腳步丈量最美賽道,感受創新名城美麗古都新風貌。2020南京馬拉松,昂首闊步,一路風華;最美南京,因為有你。跑過一段、解禁一段、恢復一段,及時解除交通管制,最快時間還路於民,每一位堅守崗位的平安阿sir,你們是賽道上最美的「守衛」,有你們在,很放心!
  • 小夥搶金店後逃跑 二樓跳窗鋼棚跌落頭破血流
    可這一回,她看男子點點頭,挺中意的樣子,就沒把項鍊先收起來,擱在了櫃檯上。就這一轉身,出事了。  男子一把抓起櫃檯上的兩根金項鍊,拔腿就跑。潘女士趕緊大喊「搶劫了」。在另一邊招呼客人的馬先生連忙追出。由於剛起床,他穿的還是拖鞋,跑到門口時,鞋子掉了。
  • 最長一次跑了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試試半馬?
    最長一次跑了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試試半馬?先來聊聊小編的看法吧。最高一次跑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跑半馬主要取決於你自己平時是否進行其他運動,以及離你半馬的距離。在此之前,我會根據題主的情況進行合理的分析,現在覺得答案能不能遠比不上自己先去跑一次,自己去體驗身體能量耗盡,發不起力,腿酸腳痛是怎樣一種狀態,自然明白自己能不能。擁有這樣的經驗,面對長距離跑,自己會更好地掌握配速,以及如何分配體力,也會懂得平時需要怎樣的訓練才能滿足於跑跑馬。
  • 推著腦癱兒子跑馬拉松,這位父親今年來到了成馬
    今早7點30分,隨著一聲鳴槍,2020成都馬拉松正式開跑。在現場,一對父子特殊的身影聚集了許多人的目光。兒子坐在推車上,父親推著他跑完全程。這位父親叫羅書堅,來自浙江。從2015年的杭州馬拉松開始,他便開始推著患有腦癱的兒子全國各地參加馬拉松,全馬、半馬,他的足跡涉及杭州、北京、廈門、蘇州、成都……「我想帶著他看看全國。」今年參加成馬,羅書堅路過美食加油站時不禁被美食所吸引,不由得要了一碗吃了起來。據悉,羅書堅的兒子出生時因重度窒息導致嚴重腦損,被診斷為腦癱。看到其他孩子跑跳著跟家人玩耍,羅書堅就覺得內心很痛苦。
  • 雄安馬拉松榮膺中國田協金牌賽事!今年雄馬將於11月1日開跑
    今年雄馬將於11月1日開跑 2020-10-11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