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能力成熟度模型(P-CMM)的結構框架和關鍵過程領域
P-CMM( Peopl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是組織機構持續提高其人力資源能力實踐的路標。任何一個機構都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方方面面,所以P-CMM強調要分階段實現。
在美國國防部的資助下,美國軟體工程學會SEI會同波音、IBM等公司和科研機構歷時十幾年共同開發的人力資源能力成熟度模型(P-CMM),並由卡內基梅隆大學於1995 年推出第1版標準。隨即在世界範圍內被各種商業組織、泛運用。
一、P-CMM的結構框架
P-CMM 的結構框架由成熟度等級 (Maturity levels)、 關鍵過程領域 (Key Process Areas )、 目標 (Goals )、 關鍵實踐(Key Practices ) 等元素組成。
P-CMM的結構框架
二、P-CMM包含五個成熟階段
1、雜亂無章的管理
2、基於人的管理(可重複的管理實踐)
3、基於勝任力的管理(基於勝任能力的管理實踐)
4、基於人力資源能力的管理(可衡量和充分授權的管理實踐)
5、基於變革的管理(持續改進的管理實踐)
三、P-CMM的關鍵過程領域
1、初始級
2、管理級:薪酬、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工作環境、溝通與協調、人員招募
3、定義級:參與型文化、工作團隊開發、基於能力的實踐、職業開發、能力開發、人力規劃、能力分析。
4、可預測版:經驗傳授、企業能力管理、績效理化管理、能力資產化、賦權的工作團隊、能力整合。
5、優化級:持續的人力資源創新、組織績效整合、能力持續改進。
P-CMM的關鍵過程領域表格
P-CMM關鍵過程領域(KPA)的內容框架
P-CMM關鍵過程領域(KPA)的內容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