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帶螯蛺蝶幼蟲現身連雲港 它是氣候變暖的標誌蝶

2020-12-17 中國江蘇網

近日,連雲港市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周翀在鯉魚山、孔望山、花果山等地發現大量傳說中的「小青龍」——白帶螯蛺蝶幼蟲。據專家介紹,白帶螯蛺蝶隨適宜環境擴散,是氣候變暖的標誌蝶,國內主要分布在浙江以南地區。

「體表呈碧綠色,與毛毛蟲相似,頭部有四個朝後的角,看上去與龍相似,這就是傳說中的『小青龍』—— 白帶螯蛺蝶幼蟲。」 近日,周翀在鯉魚山上的香樟樹葉上發現幾隻「小青龍」,它們安靜地趴在樹葉正面,圓滾滾的身體,看上去非常可愛。隨後不久,他又相繼在孔望山、鹽河路、花果山的香樟樹上發現大量「小青龍」,有些已結成了蛹,「它們會以這樣的形態越冬,直到明年四五月份化蝶。」周翀說。

連雲港市蝴蝶專家、中國昆蟲學會蝴蝶分會專家吳麗業表示,白帶螯蛺蝶是氣候變暖的標誌蝶,國內主要分布在浙江以南,2017年,他首次在連雲港觀測到。

「今年幼蟲大規模出現,說明它們已經往北遷移,紮根連雲港了。」周翀表示。

「蝴蝶雖然弱小,但它們對自然環境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周翀說,在觀察這些「小青龍」及其蛹的過程中,他發現,大部分幼蟲都會選擇新鮮的樹葉作為支撐進化成蛹靜待化蝶,少數在枯葉上結蛹,會吐絲將那片乾枯即將掉落的樹葉與周圍的小樹枝緊緊連在一起,確保不會掉落地面。

此外,不同種類的蝴蝶對付天敵,方式也是多樣的。「『小青龍』的背上有一個『天眼』,就是用來嚇唬天敵的。」周翀說。

周翀說,他會時刻關注「小青龍」,希望它們平安越冬,期待明年成功化蝶的精彩瞬間。(記者 祝玲)

相關焦點

  • 東至昆蟲圖鑑3:安徽省東至縣的蝴蝶3*蝴蝶的幼蟲
    青鳳蝶幼蟲(「木頭工程師」拍攝)會學毒蛇嚇唬人的碧鳳蝶幼蟲,其實它真正的頭部很小,縮在膨大胸部的下面,長著一對黃色如蛇信的臭腺,發出特殊氣味嚇唬、警告敵人。碧鳳蝶幼蟲(「木頭工程師」拍攝)長著一對「水汪汪大眼睛」(其實是膨大的胸背上色斑),「木頭工程師」通過飼養羽化成蝶才認識的美姝鳳蝶幼蟲:
  • 在安徽九華山發現珍稀蝴蝶——黑紫蛺蝶
    該蝶主要分布於浙江、福建、四川、雲南, 回來查書,發現在著名昆蟲學家周堯主編的巨著《中國蝶類志》裡,沒有記載黑紫蛺蝶在安徽的分布。《中國蝶類志》相當於我國蝴蝶的百科全書,基本收錄了分布在全國各地的蝴蝶種類。書中對於蝴蝶的記載、分布地、特點等均有詳細介紹。在分布區域上沒有安徽,也不奇怪。這本書是上世紀末出版的了, 但這本書首次一統中國蝴蝶的名稱,使全中國蝴蝶愛好者們受益,其權威至今影響巨大。
  • ...8萬隻蝴蝶引你入秋懷抱-蝴蝶,蝸牛,昆蟲,蛺蝶,鳳蝶,金龜,蝶...
    原標題:上海動物園成了夢幻「蝶之王國」,讓8萬隻蝴蝶引你投入金秋懷抱  430多平方米的蝴蝶花園成了蝶之王國——  430多平方米的蝴蝶花園成了蝶之王國,五色梅、三角梅、龍船花和醉蝶花等供蝴蝶採食的蜜源植物分多層次分布其間。
  • 觀察記錄日記:點玄灰蝶、亮灰蝶
    下面這隻幼蟲正鑽在姬朧月的葉片中大吃特吃,它的體色有些紅,和它吃的食物顏色可能有些關係。上海有很多蝴蝶是秋天比較容易見到的,比如我們之前介紹的黃鉤蛺蝶、點玄灰蝶、曲紋紫灰蝶等等。而還有一種非常常見的灰蝶也同樣多見於秋天,那就是豆類殺手——亮灰蝶。
  • 南師賞蝶指南——灰蝶篇
    小編的第二篇選擇了灰蝶科,一方面是因為蛺蝶、弄蝶、粉蝶的資料還有待整理,另一方面是因為機緣巧合,尹大師來我校耍子,非常有幸的陪同大師逛了一波後山後,還非常非常有幸的拍攝到了優秀灑灰蝶在寄主植物圓葉鼠李上的卵。所以趁熱打鐵寫一波校園內的灰蝶,一鼓作氣啃下這塊硬骨頭。一鼓作氣了5個月,硬生生從夏天作到了春天,終於還是出爐了。
  • 因氣候變暖太快,大山雀可能在2100年滅絕
    因氣候變暖太快,大山雀可能在2100年滅絕  Winnie Lee • 2020-11-09 11:10:27 來源:前瞻網 E1508G1
  • 致命「食腦蟲」現身美國佛州,棲息範圍正伴隨氣候變暖擴大
    致命「食腦蟲」現身美國佛州,棲息範圍正伴隨氣候變暖擴大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實習生 厲安恬 2020-07-15 11:41
  • 廈門居然有養蝶專業戶 還是央視紀錄片《森林之歌》現場顧問【組圖】
    被放飛的蝴蝶有枯葉蛺蝶、美眼蛺蝶、鉤翅眼蛺蝶、玉帶鳳蝶等品種。那麼,這些蝴蝶是怎麼被培育出來的呢?昨日,記者走訪禾伯鮮農創新農場蝴蝶保育基地,採訪了蝴蝶的培育者許爾林——一位有著20餘年蝴蝶生態保育經歷的養蝶人。
  • 夫妻倆養蝴蝶一養就是22年 廈門居然有養蝶專業戶
    ▲枯葉蛺蝶翅膀的兩面呈現完全不同的圖案。  被放飛的蝴蝶有枯葉蛺蝶、美眼蛺蝶、鉤翅眼蛺蝶、玉帶鳳蝶等品種。那麼,這些蝴蝶是怎麼被培育出來的呢?昨日,記者走訪禾伯鮮農創新農場蝴蝶保育基地,採訪了蝴蝶的培育者許爾林——一位有著20餘年蝴蝶生態保育經歷的養蝶人。
  • 氣候變暖又出現新標誌,連珠峰都開始變綠,人類該怎麼辦?
    但如果仔細研究珠穆朗瑪峰出現綠色的原因,估計很多人就不會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因為它背後透露出的是全球氣候變暖的日益嚴重趨勢,同時也透露出了人類這十幾年來在應對氣候變暖問題上的作為取得了甚微的效果。起初科學家們從許多方面對這種現象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後發現罪魁禍首依然是氣候變暖。氣候變暖可以說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許多國家一直都致力於應對氣候問題,但是效果並不明顯。根據國際氣象組織發表的數據顯示,在過去十年裡2016年的年平均氣溫是最高的,因為那一年裡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這種自然現象確實會導致極端氣候的產生。
  • 寧德疑發現寬尾鳳蝶幼蟲 非常罕見被譽為國蝶
    寧德網消息(王東東 吳文生 文/圖)「在福鼎後坪林場檫樹示範林的樹葉上,我們意外地發現了這隻寬尾鳳蝶的末齡幼蟲,觸碰它時,它會像毒蛇一樣吐出『丫狀舌頭』,模樣太萌了。」據福鼎後坪林場工作人員黃先生介紹,今年8月中旬,他和同事在林場作業時,發現一棵檫樹的樹葉上趴著一隻外形奇特的綠色小蟲,當時覺得好奇就拍了照片,大家討論了半天都沒認出這隻昆蟲,隨後大家因工作忙,顧不上它,就將這隻奇特的小蟲放回了原位。
  • 羽化成蝶,蛹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成蟲吃掉了幼蟲
    在人類社會,人們喜歡用「羽化成蝶」來描述成長與蛻變,而「羽化成蝶」的實質卻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破蛹之後的蝴蝶並不能算是化蛹之前的那條毛毛蟲了。為什麼這麼說呢?當一條毛毛蟲從卵中孵化出來之後,它其實並不是一個人,在它的身體內部,還住著另外的一個自己,也就是成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