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在安徽九華山第一高峰發現珍稀蝴蝶——黑紫蛺蝶
圖文原創 :登圍牆
2019年8月20日筆者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九華山, 登了天台峰後,不顧疲倦繼續攀登九華山第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中午13:30,在陽光普照的峰頂石頭上,停息著一隻雄性的斐豹蛺蝶, 在享受陽光。還有一隻黑弄蝶,也停在樹葉上。我走到有七賢峰(1337米)的指示牌附近的林間,就有很多大型蝴蝶在飛舞,其中,天空中一種噗噗噗的聲音,打破了山頂的寂靜,我見到一隻巨大的黑山貓,有點毛骨悚然。然後一些黑色蝴蝶的身影,好像是歡迎又好像是挑釁,從我眼前飛過。定睛一看,好傢夥!這裡的樹頂上至少有將近10隻珍稀蝴蝶——黑紫蛺蝶在盯著我看。其中有三隻在七賢峰指示牌上列隊,宛如儀仗隊。 於是,我在那裡盡情拍攝,相看兩不厭,直到有人來了。
之前,有人在貴州清水江畔發現了黑紫蛺蝶,中國新聞網進行了專門的報導。據書載,黑紫蛺蝶為我國最珍貴品種之一,本種列入我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數量極其稀少。該蝶主要分布於浙江、福建、四川、雲南, 回來查書,發現在著名昆蟲學家周堯主編的巨著《中國蝶類志》裡,沒有記載黑紫蛺蝶在安徽的分布。《中國蝶類志》相當於我國蝴蝶的百科全書,基本收錄了分布在全國各地的蝴蝶種類。書中對於蝴蝶的記載、分布地、特點等均有詳細介紹。在分布區域上沒有安徽,也不奇怪。這本書是上世紀末出版的了, 但這本書首次一統中國蝴蝶的名稱,使全中國蝴蝶愛好者們受益,其權威至今影響巨大。現在好像還無人望其項背。但事實證明安徽也有黑紫蛺蝶。希望該書再版時能補上。黑紫蛺蝶在安徽的發現,補充了蝴蝶方面權威書籍《中國蝶類志》、《中國蝴蝶原色圖鑑》和武春生編著的《中國蝶類識別手冊》中都無安徽分布記錄的空白。
更大的意義在於:它在安徽省九華山被發現,證明當地保護較好的生態環境適宜於該物種的繁殖生長,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物種簡述】: 黑紫蛺蝶(Sasakia funebris(Leech)),別名;黑皇后蛺蝶。其複眼玫瑰紅色而通體及雙翅均為黑色,有天鵝絨藍色光澤,後翅基部有一個紅色環形斑的蛺蝶, 翅面基部和中部隨著觀察的角度不同,時而呈現出藍黑色,時而呈現紫色。它是我國特有的,蛺蝶科中體型最大的蝴蝶。雙翅展開可達130毫米。 成蟲每年7月出現,雌蝶成蟲極為少見。幼蟲越冬,寄主植物為樸樹。習性似大紫蛺蝶。該蝶為中國最珍貴品種之一。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四川等地。黑紫蛺蝶一年發生1代,11月份以四齡幼蟲在寄主植物枝條上越冬。此時幼蟲會像一堆苔蘚一樣停伏在寄主大葉樸的樹杈上,不吃不喝,也不動,靜靜等待嚴冬的過去,翌年4月再甦醒再蛻皮。6月化蛹,7月中旬為成蟲羽化盛期。各蟲態歷期: 卵6.5-7天,幼蟲共6齡, 蛹12-13天,成蟲10-13天。
【發現地簡介】:九華山,是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九華山地處皖南,是安徽省多雨地區之一。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十王峰位於天台峰南側, 由花崗巖構成。峰上植被繁茂,有杉木林、黃山松,並有珍稀動物獼猴、穿山甲、鷹嘴龜、娃娃魚等。多為絕壁危崖環繞,且山巔、坡上多有怪石。風速大於17米/秒的大風年年都有。白天風沿山谷向山頂吹,稱為谷風;夜晚風又沿山谷向山下吹,稱為山風。其中九華河和青通河,均為長江一級支流。
黑紫蛺蝶
黑紫蛺蝶
黑紫蛺蝶
黑紫蛺蝶
黑紫蛺蝶
黑紫蛺蝶
黑紫蛺蝶
同時同一地點發現的其它蝴蝶。黑弄蝶,在《中國蝶類志》裡也沒有安徽的分布
斐豹蛺蝶(雄性)
斐豹蛺蝶(雄性)
小紅蛺蝶
矍眼蝶
亮灰蝶
寬帶青鳳蝶
虯眉帶蛺蝶,在《中國蝶類志》裡也沒有安徽的分布
斷環蛺蝶,
在安徽九華山第一高峰發現珍稀蝴蝶——黑紫蛺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