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網際網路的強強聯合,未來的汽車可能會更懂你的需求

2020-12-12 騰訊網

正如德國的汽車工程師Alex Voigt在其發表的文章標題所寫的:

There Will Be Blood,We All Did Sleep.

(接下來會很血腥,因為我們都在沉睡。)

特斯拉用它的「武器」——軟體,正悄然地改變汽車圈。儘管如今看來,汽車並不能完全靠軟體定義,但很顯然,汽車廠商們的數位化轉型時代正在來到。

華為+傳統車企

打造「全場景」智慧生活

最近,

關於華為是否造車的言論一直在盛傳。

前不久,一份疑似關於華為造車的內部文件在網上流傳,其中指出:華為不造車,而是要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零部件提供商,並指出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此番表態可以說是很強烈,但細看文件下面有一行小字:本文從發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為3年。

華為自身是否造整車,今天我們暫且不論,但不難發現,華為有心利用自身的智能技術,與車企共同提升汽車的「」實力。

據了解,華為自2019年5月宣布成立智能汽車BU後,到2020年9月份,與30多家車企達成合作,其中大部分為傳統車企。從已經公布的華為Hi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來看,華為Hi被集中劃分出三個域控制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電動,分別對應智能座艙作業系統(HOS)、智能駕駛作業系統(AOS)、智能車控作業系統(VOS)。

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就意味著,華為承包了一輛智能汽車核心的基礎軟體和平臺系統,主機廠商只需聚焦在為用戶實現差異化體驗的上層應用軟體即可。

而作為一直走在時尚前沿的成都來說,

市民們就已經接觸有機會接觸到

華為應用在汽車內的智能「黑」科技啦!

據成都商報報導,12月6日,華為旗艦店在成都萬象城C館開幕。成都商報記者在店內看到,不少市民都到店親身體驗「全場景」智慧生活。

作為首款在生產階段就與華為合作的比亞迪「漢」汽車,消費者可親身坐進車裡體驗。手機就是「車鑰匙」,不僅能用手機開車門,進車後,還能將手機「託管」到車機,繼續手機上的操作,如音樂續聽、地圖繼續導航等。

其次,還可實現行程實時提醒、語音查天氣、查百科、查限行,語音開空調、關車窗……HUAWEI HiCar還可通過華為智慧生活APP,設置日常居家場景,控制生活場景下的各種智能家居產品。

華為與傳統車企的合作,

是車企與網際網路企業深度合作的體現,

但這並不是第一次。

比亞迪+滴滴

定製化造車的雙贏開局

上月,滴滴在開放日活動中聯合比亞迪,發布了行業首款定製網約車D1。

D1為車輛運營設計做了很多優化,注重內部使用空間,基於安卓深度定製的系統並為司機運營場景進行了專門的設計,在後座放了兩塊乘客娛樂用的車機屏,可以接入如唱吧一類的娛樂服務,將右側後門改為電動滑門。

比亞迪與滴滴的合作,很明顯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從滴滴的角度來看,D1充分考慮網約車使用場景,對於司機和乘客來說,對於滴滴平臺的體驗無疑都提升了。

對於比亞迪來說,在D1進入滴滴的體系後,比亞迪在網約車領域的地位也將大幅提升,而能夠讓更多的人接觸和體驗到品牌的車型,無形中提升了在用戶中的展示效果,更快、更高效地提升了用戶粘度。

中汽研+聯通

打造5G+遠程駕駛平臺

近日,聯通(天津)官方宣布,與中汽研(天津)汽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於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總部籤正式籤約,雙方共同發布了5G+遠程駕駛平臺。

據悉,聯通於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園區成功搭建5G混合專網,通過5G+MEC技術將端到端時延由4G網絡的300毫秒降低至10毫秒,為高速移動場景提供有力支撐,滿足了遠程駕駛在低時延、移動性、數據速率等多方面的技術要求。

同時,雙方將繼續提升5G在車聯網領域的創新應用能力,推動完善行業標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構建上下遊貫通的產業鏈生態。

上汽集團+阿里巴巴、浦東新區

打造百億量級的汽車科創公司

同樣是車企與網際網路企業合作的,還有前不久發布君為大家報導的「智己汽車」。它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阿里巴巴集團三方,共同打造的全新汽車品牌。

在之前的文章中,發布君就提到過:智己汽車的定位是一家汽車科創公司,根據上汽對這一品牌的規劃,智己汽車將重構傳統汽車行業的生產模式和營銷模式,專注於產品和技術創新。

戴姆勒+英偉達、微軟

提升軟體實力

除此之外,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全球頭部車企——戴姆勒集團的執行長康林松日前透露,公司將進一步減少購買電子元器件,轉而使用人才、軟體和計算成本來取代供應商的開發成本。

戴姆勒此舉,足以見得如今汽車「軟」實力開發的重要性。

此外,戴姆勒也一直注重與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的合作。據了解,為了加速智能化與電氣化,戴姆勒已投入與人工智慧技術公司英偉達的合作,專注於開發一種能夠實現自動駕駛的架構。

戴姆勒還與微軟在雲計算方面合作,而隨著戴姆勒在軟體業務上不斷發力,日後還將與多家公司建立合作關係,特別是在車內導航和信息娛樂等領域。

「微信上車」

早已成趨勢

除了最新的合作典型,其實國內的頭部網際網路企業——騰訊,早在2018年底開始研究微信的車載版。

有數據顯示,目前,已有20餘款具備微信車載版的新車上市,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們都爭相讓「微信上車」。同時,奧迪、寶馬、瑪莎拉蒂等豪華品牌也都在布局搭載微信車載版。

……

正如汽車工程師 Alex Voigt其文章中說:「股東們理解並認為特斯拉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汽車製造商,原因之一是反映未來利潤的軟體專有技術,而利潤就是公司的估值。」

在數字科技時代,以用戶為中心,通過數據的積累,讓用戶說話,讓數據定義產品是大勢所趨。而網際網路公司離數據更近,為了能夠造出滿足市場需求的車,汽車廠商與網際網路公司的合作可謂是雙贏選擇。

關注我們

深挖汽車猛料

相關焦點

  • 傳統車企想造「新汽車」,憑什麼?
    對於大汽車工業,2020更是不平凡,銷量跌宕起伏,玩家生生死死,合縱連橫浩浩湯湯,你方唱罷我登場,鎂光燈下變幻莫測…… 11月23日,江南水鄉烏鎮,一年一度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中國汽車圈各家掌門人匯聚一堂,縱論「重新定義網際網路汽車」。
  • 為什麼網際網路比你更了解自己?為什麼電商更懂你的需求?
    神經網絡未來會不會真的會像人類神經一樣,這點我一點都不懷疑。說起來,現今我們都處在資訊時代,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處處都朝著電子化的方向前進。 總的來說,無論是神經網絡,還是其他的統計方法,所有的基礎都是用數據分析。
  • 懂車帝不「懂車」
    對此,很多客戶來到店裡看車表示很失望,因為懂車帝的價格,不容易在4S店買不到車。汽車網際網路平臺本應推動汽車價格透明,為何消費者在懂車帝官方團購活動上搶到的價格,一些4S店不認可呢?根本原因恐怕正是懂車帝的短板和硬傷。今日頭條依靠算法和流量迅速崛起,並對一些網際網路頭部企業造成極大「殺傷」。
  • 抓住優質內容需求 懂車帝用直播打開汽車傳播新大門
    中國消費者報北京訊(記者吳博峰)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滲透,消費者接受信息習慣發生了轉變。在消費決策前人們更傾向於主動收集信息輔助決策,加之汽車消費成熟度的提升,汽車文化在國內逐漸生根,用戶對優質汽車內容的需求不斷提升。
  • 「傳統」汽車人夜談網際網路汽車 達成哪個最大共識?
    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名譽理事長孫昌基當網際網路汽車概念剛剛興起,很多傳統車企對新勢力的態度並不看好,彼時也確有不少PPT造車企業留下一地雞毛。如今,特斯拉的市值已經超過豐田、大眾等跨國車企之和,蔚來的市值超越寶馬;多家新企業在市場上初步站穩腳跟,這不得不讓造車幾十年的企業家們有了新的認知。
  • 車企到底需要怎樣的智能網聯作業系統?
    如何打造一款智能汽車,成為車企當下最重要的思考方向。當製造一款優秀的發動機不再是各家車企核心技術壁壘時,軟體在汽車中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摩根斯坦利預測,未來,汽車60%的價值都將來自軟體,不斷迭代的軟體將賦予汽車更加持續的生命力。
  • 嵐圖、智己、長城SL頻出……為何傳統車企搶著當新勢力?
    估計很多車企會很感興趣,畢竟工廠和技術是現成的,所欠缺的也不過是那點網際網路基因,找外援就行了。 而網際網路人則是被醜哭的「這個車太猥瑣了,這麼長時間就弄出一輛連油漆都沒刷,大部分零件還是手動裝配的車,這距離我們的夢想差著十萬八千裡」。 頂著「網際網路時代最優秀的產品經理之一」的身份,何小鵬尚且被兩股文化「擰巴」了一年半,而那些傳統車企就更難處理這一問題了。如果傳統汽車人佔據主要話語權,讓他們接受網際網路人的顛覆理念是一件很難的事。
  • ...車企在行動|銷售篇|4S店轉服務商無奈開拓「網際網路直賣」 海馬...
    面對疫情,作為汽車行業「網際網路直賣模式」開創者的海馬汽車,推出直賣模式的升級版。海馬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陳高潮介紹,針對疫情期間用戶實際需求,即日起,海馬汽車聯合全國服務商推出針對用戶的「四線上、三上門」服務,為廣大用戶提供選車、購車、用車便利,讓用戶足不出戶就能購買新車。像點外賣一樣買車陳高潮介紹,海馬汽車此次推出的疫情期間的購車服務包含的內容比較全面。
  • 東風嵐圖等傳統車企新品牌:慘敗先例、照貓畫虎、重蹈覆轍
    不光所有車企都拼了命的往這個詞上靠,連延遲了近半年的北京車展都將「智領未來」作為主題,旨在向外界傳達智能汽車理念。「提到造車新勢力你想到的第一個詞是什麼?」「科技。」一位潛在購車用戶想了想說道。如此標籤正是傳統車企所欠缺的。
  • 戰疫 車企在行動|銷售篇|4S店轉服務商無奈開拓「網際網路直賣」海馬...
    面對疫情,作為汽車行業「網際網路直賣模式」開創者的海馬汽車,推出直賣模式的升級版。海馬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陳高潮介紹,針對疫情期間用戶實際需求,即日起,海馬汽車聯合全國服務商推出針對用戶的「四線上、三上門」服務,為廣大用戶提供選車、購車、用車便利,讓用戶足不出戶就能購買新車。
  • 汽車「國家隊」放下架子拼未來
    2020年,快速復甦的中國汽車產業成為疫情陰霾下全球汽車業的一抹亮色。作為中國汽車產業的「中流砥柱」,國有車企功不可沒。經過多年積累和沉澱,這支汽車「國家隊」正在完成蛻變——產品研發向市場看齊、技術應用向世界看齊、外觀設計向未來看齊。
  • 百度聯手吉利造車!這次科技公司與傳統車企的合作有啥不同?
    僅看標題,似是索然無味的車企與網際網路之間的技術合作,然而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正文字裡行間透露出不同以往的信息:「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宣布與百度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成為百度電動汽車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 前半句想必無需贅言,而後面半句的意思則更透露著吉利控股將「服務」於百度電動汽車公司,換句話說,這一次,可能吉利控股才是供應商。
  • 傳統車企集體推新品牌 新能源汽車吹響高端化「號角」
    一位不願具名的證券分析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或許會呈現「啞鈴」的形狀,高端車型和低端小型車會佔據市場的主要份額。那些想要在銷量規模和品牌溢價上有所突破的傳統車企,勢必會朝著推出高端新能源汽車的方向走。
  • 吳曉波_IPO上市車企良藥_「華為+寧德時代」
    作為通信、能源、智慧交通、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的創新交匯點,智慧新能源汽車吸引了各方參與其中,「生態圈競爭」正成為未來汽車產業發展新旋律。全新的競爭形態下,華為、寧德時代作為IT產業和智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領軍者,正成為車企爭相合作的夥伴。不僅是長安,多個車企都與二者同時存在合作關係。 2018年4月,中國一汽與華為籤約。
  • 華為:100%自主AUTOSAR軟體開發架構助力車企實現軟體定義汽車
    11月19日,在2020中國汽車技術發展(昆明)國際論壇會議軟體與創新測試主題論壇上,華為專家分享了名為《華為AUTOSAR助力車企提升競爭力》的專題報告,闡述了華為如何幫助車企在面向未來的軟體定義汽車上搭建自身能力,迎接電動車市場智能化的激烈競爭。
  • 深圳市卡飾社攜手汽車養護品牌SOFT99,懂車更懂你
    如果提及關於汽車打蠟的這個話題,想必大家一定會想到這麼一個比喻……如果車身是我們的臉,那麼車蠟就像是我們每天都會用到的化妝品,給汽車打蠟,就等於給汽車化妝,給汽車美容。時至今日,人們對精緻生活的追求日益新增,無論是平時的穿衣打扮、飲食社交還是出行的交通工具,都已逐漸步入細節講究和零瑕疵的自我要求階段。
  • 國5汽車庫存成災,車企為何不降價止損?車企: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大家都知道國六的標準有多嚴格,相比國五來說,國六對汙染物的排放要求的更嚴苛,因此它的排放標準相比以前來說是最嚴格的。而國六政策的實行,對汽車行業是一個嚴重的打擊,自從國六政策發布之後,汽車的寒冬就到了,許多汽車企業的庫存車都銷售不出去,央視也點名了一些車企,因為他們的汽車堆積的太多了。
  • 前瞻|智能汽車駛向怎樣的未來?_易車網
    2020年是全球電動化元年,特斯拉、新勢力、大眾等爆款車型帶動超級產品周期崛起,推動ToC需求爆發。汽車正迎來百年大變革,電動化及智能化是行業大勢所趨,汽車產業將從產業鏈向生態鏈轉變,車企、零部件供應商和科技公司之間重新進行角色分工、利潤分配、價值鏈構建,車企將依靠軟體開發、迭代升級重新掌握主控權。
  • 國產造車新勢力崛起背後:網際網路思維全景加持
    2016年,上汽與阿里巴巴跨界攜手,推出全球首款量產網際網路汽車榮威RX5,上市3年銷量破70萬震撼業界;2017年百度發布Apollo計劃,包括一汽、奇瑞、現代等在內的多家車企,在百度的幫助下開啟自動駕駛新篇章;2018年以來,包括蔚來、理想、小鵬在內的三家網際網路車企先後上市,市值紛紛突破百億美元,讓我們對網際網路+汽車的未來變革又有了更多的期許。
  • 車圈|福布斯:歐洲汽車行業受重創 中國車企可加大併購步伐
    業內預測也許不會有哪家公司會消失,但有些知名汽車製造商可能會因此而留下嚴重的創傷,而中國車企可能會迎來一個加大併購步伐的好時機。中國將成為贏家,某些遭受重創的歐洲汽車製造商也許將成為中國車企的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