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美俄近幾十年來一直摩擦不斷,雙方誰看誰都不順眼。雖然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不是很好,卻在軍事上和美國暗暗較勁。據央視頻報導顯示,美俄正在相繼升級「末日飛機」,而」末日飛機「的唯一用途就是為各國總統在飛彈來臨前登機,此後數天都不下飛機。美俄此舉,引發外界熱議,有網友表示,難道核戰就要來臨了嗎?雖然在地球上的每個國家都不希望爆發核戰爭,但是美俄相繼升級末日飛機用意何為?
據悉,空中指揮機是為了在核戰爭爆發時,確保軍隊高級指揮樞紐的存活而專門設置的,因此也被稱為「末日飛機」。」末日飛機「最早來源於美國,是用於作為美國總統的臨時指揮所。其特點是能承受核爆炸、恐怖襲擊等。目前美國的空軍指揮機為4架E-4B「守夜者」和16架E-6B「水星」,而俄羅斯同樣依靠3架伊爾-80和2架圖-214PU空中指揮機作為「末日飛機」,數量較少。而且伊爾-80過於老舊,其最大航程僅為4300公裡。空中指揮機不僅擁有指揮和防禦能力,還要有完整得到生活設施和較長的在空時間。
美國計劃在飛彈來襲20分鐘內,讓總統登機起飛,正好可以在西伯利亞的飛彈來臨前離開,而在接下來的數天時間內,空中指揮機不會落地,在安全位置指揮核武器單位發動攻擊。伊爾-80作為上個世紀的產物,如今無論是在性能上還是在持續飛行時間上都已經很難滿足俄羅斯的需要。而俄羅斯的改進計劃是依託伊爾-96-400M寬體客機,這種較為成熟的機型,為軍隊裝備新型的空中指揮機。通過現代化加強其通信能力,抵禦核爆電磁脈衝的損害能力,並增強其續航能力。
據悉,伊爾-96-400M在不進行空中加油的情況之下,能夠在空中持續飛行1.2萬千米,滯空時間在11小時以上。而美軍的E-4B在不進行空中加油的情況下,能在空中停留超過12個小時,航程超過了11300公裡,而在安全性能方面,雙方都被設計在特殊情況下,保持穩定的通信,而且被認為對核爆炸產生的抵禦能力得到了強化,能夠抵禦核爆核衝擊,安全性方面可謂是旗鼓相當。但顯然即使美國在原有的技術上,其性能也勝於俄羅斯。
1961年,前蘇聯在新地島試爆了一枚AH-602型氫彈,達到了5700萬噸TNT當量,造成了北半球高頻通訊近20個小時的中斷,一度讓北美防空司令部認為核戰全面爆發,差點發動戰略核打擊。不過美俄相繼升級末日飛機,不完全是為了核戰爭做準備,其中有向對方施壓,核展示肌肉的意味。一方面「末日飛機」的作用確實是在核戰爭中為軍隊指揮層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空中指揮所,發展這種武器有為核戰做準備的意味。但另一方面,沒有國家希望真的爆發核戰。美俄相繼升級末日飛機。其實也在警告對方,核戰爭的風險上升,迫使對方參與對軍控協議時態度軟化。
英國BBC指出,美俄之間最後的軍控協議《新削減戰略武器協議》,正處於生死關頭。在這個背景下,美俄雙方都試圖迫使對方做出讓步來續籤這個協議,此時升級「末日飛機」,大有製造緊張空氣,迫使對方做出讓步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