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和本文搭配更舒爽喔~~~
大家都知道,少兒版《白蛇傳》在妞家獨播,妞此前確實是捏了一把汗「會不會被吐槽?會不會翻拍的不好?演員年齡太小演感情戲會不會觀眾不喜歡……」然而,妞被赤裸裸的打臉,這部劇上線後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劇火了,小孩火了,口碑更是爆棚。
新聞哥欲罷不能——
網友水墨清冉表示:演技爆棚——
朋友圈裡朋友們也在熱聊——
對於翻拍的內容來講,這部劇已經達到很高的水準了!
兒童版《白蛇傳》和趙雅芝版《新白娘子傳奇》極其神似,除保留經典段落與主要劇情外,黃梅戲唱段、服裝扮相更是高度還原,《新白娘子傳奇》一共50集,每集50分鐘,《小戲骨白蛇傳》一共5集,每集20分鐘,正片時長才88分鐘,所以相當於吃頓飯的時間就可以把Q版《白蛇傳》看完了!(相信我,看完Q版你恨不能把老版再回顧一遍…昨晚熬夜的妞今天頂著黑眼圈給大家安利)
還沒看過本片的朋友們聽妞來說兩句,已試看完畢,劇情非常緊湊,目測你們會上癮。
△第一集試試看。
出場不交代任何時間背景,白蛇出場
才10歲的小姑娘陶奕希出落得十分水靈,舉止動作也都模仿趙雅芝,非常到位
都誇小演員們演技爆表,為什麼這麼說?請看一個細節:白蛇化身人形,對自己的形象和衣服非常滿意,這心滿意足的表情很到位。
兩分鐘後小青直接出場,沒有老版裡小青調戲白娘子打鬥的橋段。
之後就與許仙相認,第一集內完成了結婚,懷孕,被蜈蚣精告知真相的情節(簡直爽到起飛)
接著就是白娘子喝下雄黃酒現原形,許仙被嚇死,白娘子去地府追魂魄,回來之後遭蜈蚣精和法海迫害,最終水漫金山觸犯天條被關雷鋒塔底。
兩人之子文曲星轉世許士林高中狀元前來求援,一家團圓,結束。
主演們的演技是網友誇讚最多的部分,挑幾個細節來佐證——
白娘子初見許仙,演繹出些許嬌羞,天然而不做作
和許士林上演一段母子情深看的人淚目(相信我,這裡是哭點)
許仙得知白娘子觸犯天條之後,向法海求情,每一個動圖都讓人心疼,孩子們真的很走心啊!
一般而言,演員演繹痛苦的戲份稍有不慎就會過,小青私下機靈可愛的女孩子也很調皮,然而在和蜈蚣精對打時受傷後倒地痛苦,表情滿分。
不得不提的是在這部戲裡,幾個主演的演技很贊之外,其他配角小孩也是在線的,同樣挑幾個突出的來舉例:
蜈蚣精,戲份較多的反派配角——
看他眉頭一蹙,齜著牙略帶壞笑的表情:
值得一提的是演許仙姐姐的小女孩,才9歲
哭戲真不少,來幾個特寫,小姑娘每次都是情緒飽滿,鼻孔微張的真哭啊!看著好心疼:
白娘子把孩子託付給姐姐時,鄭重而激情
告知許士林其親生父母時,悲傷且抑鬱
演技不突兀其實更加歸功於所有的服裝道具集體配套,一群平均年齡不到10歲的小孩,穿著和上妝都很有講究,尊重原著。
出鏡不多的船夫,抹著奶奶灰的小鬍子唱著歌,草帽和鬥篷俱全,有模有樣——
法海在劇中不算是特別壞的角色,劇組給他配套的服裝簡直和原版一毛一樣。
街道上,來來往往的商販和路人,全部都是小孩子,背景裡邊的他們依然也在有模有樣的交易啊……
雖然妞心裡永遠的白娘子和許仙是趙雅芝葉童,但讓小孩來演繹經典萌化傳統文化,確實讓人愛不釋手。
接下來,妞要繼續追老版(可移步【閱讀原文】)以及期待兒童版《西遊記》了……(233)
以下一些揭秘的內容給已經看過的朋友
看過的朋友來投個票,你最喜歡哪個小演員呀?哈哈哈太萌了,我想多選……
海選:甄別「小戲骨」就幹一件事,和孩子們聊天
尋找小演員們主要途徑是通過網絡投稿:節目組提供一批視頻(比如,馬景濤咆哮,劉三姐,白娘子哭戲)供孩子們模仿,再擇優面試。
小戲骨版《白蛇傳》拍攝現場
大多數角色的選拔都很順利,比如小青,「一錘定音」。但也有讓工作人員糾結的選角。比如「許仙大PK」。現在劇中是一個女扮男裝的女孩子,和原作中的葉童一樣。但同時還有一個形象、演技同樣出色的男孩子也在備選之列。兩個孩子究竟選誰,讓劇組爭執了大半個月。
萌萌的許仙
孩子們實在不好控制。比如,從選拔到彩排,小演員們都沒穿到自己的戲服。所以6個月的彩排中,孩子們每天都在喊:「要定妝、要定妝、要定妝」。
在這期間,飾演白娘子的小櫻桃忍不住,家人無奈之下還給她PS了一張穿上白娘子戲服的照片。
小演員非常喜歡自己的戲服
直到開拍前,給每個演員裝扮上,孩子們喊的口號又變成,「我不脫、我不脫、我不脫」。就像白娘子,第一次穿上戲服就不肯脫了。
拍攝中,「官人、娘子」的字眼,成了孩子們笑場頻出的部分。有一段戲是,白娘子找不到許仙,要大喊官人,可是飾演小青的女孩,很調皮,看到白娘子喊官人,她也喊官人。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喊,全場爆笑。
而最有難度的,還是《白蛇傳》中的兩場哭戲。許仕林和許仙、許仕林和白素貞的多年重逢。因為小演員沒有當父母的經歷。總導演潘禮平想到的方式是:「可以反過來處理,他們沒當過父母,但他是兒女呀。如果你突然見不到媽媽了,而且幾十年見不到,會怎麼樣?」有的小孩一下子眼淚就出來了。
群演最多的一場戲是「水漫金山」——需要近千名「小和尚」作群演。那幾天成為製片人和導演最焦慮的時刻。劇組去到寧波拍戲,人生地不熟,還頂著42度的高溫。每到片場,潘禮平導演就抓著同事問,「這種狀況下,你會願意帶著孩子來暴曬演戲嗎」?
到寧波後,劇組發出徵集令,尋找願意拍戲的孩子,得到了不到100個回應。不過驚喜發生了,「前面兩天拍完之後,附近的家長紛紛看到了,一個傳一個,就這樣來了幾百個孩子」。
外景地
更讓導演吃驚的是,穿著打扮都頗為洋氣的孩子們都願意扮演金山寺的和尚,自願接受剃頭髮,然後被水衝。「現在還有家長發信息過來,說他的孩子自從參加了《白蛇傳》,就變得不挑食了,因為在劇組都是一起吃盒飯,不管好不好吃,總之氣氛特別好。」
不耽誤孩子們的學習是《小戲骨》的一大原則。超過12歲的孩子,該上初中了,如果還想來演戲,劇組都會去勸說他們回去上學。而節目組還邀請了文化課老師駐組。最後導致,一個「龐大的劇組」產生了:每兩個孩子就有一位工作人員和一位老師陪同,再加上家長,真是人數最多的劇組。
其實是一群「熊孩子」
總導演潘禮平透露,當時想讓孩子們「開開心心來,高高興興走」。在《小戲骨》拍戲應該是一件高興的事。在選拔之前,《小戲骨》先發了一則聲明。「如果選上了,說明你適合這個角色,沒選上,只是不適合,不是不優秀。」
小演員們的演技得到了一邊倒的讚譽,但背後製作的大人們則面臨各種質疑。這股「小戲骨」熱潮把製作方推向了風口浪尖。因孩子們演的不是與自己年齡相仿的角色,「小孩演大人的戲」引發了兩級討論,是該提倡鼓勵還是叫停禁止,各方觀點爭論不休。對此,節目總導演潘禮平、執行導演陸劍梅做出了回應。以下是騰訊娛樂對導演的採訪——
騰訊娛樂:現在很多衛視的兒童真人秀都下架了,《小戲骨》遇到阻力了麼?
導演潘禮平:節目是正能量的,是傳承優秀文化的,所以不存在問題。都是很支持的。
騰訊娛樂:有網友有疑問,孩子演成年人,會不會過於成人化?
導演潘禮平:所謂的「成人化」只是一頂帽子嘛。小孩在演戲過程中獲得對未來世界的、對人生的更高一步的認識。就像我們教唐宋詩詞和做人道理一樣,都是使得他們心智成熟,怎麼就叫成人化了呢?至於孩子演成人,其實我們都沒有表現婚姻生活,像生娃,只是一個背景。
執行導演陸劍梅:不可能什麼事情都百分之百完美。只要參與的人自己是正能量的,他帶出來的東西大部分是正能量的就好了。你說成人化的東西對孩子不好,那麼像《喜羊羊》對孩子就好了嗎?我們這部劇有哪些地方有太露骨的愛情麼?沒有,它傳達的都是正能量的東西,再有就是把中國黃梅調這一塊給拉回來,這是國粹的精華。還有恩情、親情、孝順,這應該才是大家關注的點,而不是說原著裡面有愛情的東西存在,你叫一句「官人」,我叫一句「娘子」,就是讓小孩子成人化了。
騰訊娛樂:那《小戲骨》的受眾是孩子還是成年人?現在的《白蛇傳》《劉三姐》都是成人更熟悉的。
導演潘禮平:受眾是老中青少通吃的。中老年人對這類題材是很熟悉,很喜歡的。青少年即便對有些題材不感興趣,對《白蛇傳》還是很感興趣的。小孩子看到同齡人演戲也會很感興趣。
騰訊娛樂:那怎麼避免讓孩子過多接觸成人化的東西?
導演潘禮平:情情愛愛的東西絕對要刪除乾淨。但你也不能讓他們不是夫妻,不許生許仕林,那劇情怎麼發展?
騰訊娛樂:有一些小演員,像扮演白素貞的小朋友,之前也演過戲了。孩子們會往「童星」的方向發展麼?《小戲骨》會不會打造一條童星的造星產業鏈?
導演潘禮平:其實大多數的小演員並不是為了成為童星,就是為了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質。家長希望自己孩子多方面發展,並不是一定要演戲。有的還要去讀書,也有的告別了《小戲骨》。我們更多的是希望孩子們光芒四射。小戲骨不會刻意打造童星產業鏈,我們重點做好片子,影響中國小孩,我們會根據片子的需要,不斷用合適的演員,不會為了培養童星去量身打造,社會效應排首位。著重節目質量,著重社會的效應。
騰訊視頻本周重點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