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醫院金建敏:為英雄城市培育永久的力量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武漢抗疫一線見聞之天使在戰鬥④ 金建敏:為英雄城市培育永久的力量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3月12日訊(記者 朱國旺)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全國醫療隊緊急支援。大年初三(1月27日),北京同仁醫院12名醫護人員組成以呼吸科主任醫師金建敏為隊長的醫療隊,與北京市屬醫院援鄂醫療隊一道,奔赴武漢抗擊肺炎疫情第一線。作為隊長,金建敏衝鋒在前,連續奮戰,帶領團隊在荊楚大地書寫了動人的抗疫故事。

  專業能力贏得患者信任

  在武漢,北京同仁醫院醫療隊與北京市屬醫院援鄂醫療隊共同承擔了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部分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目前他們總共管理了300餘例患者。這些患者沒有家人照料,除了承受身體的痛苦之外,還會有更多的焦慮、無助、恐懼和孤獨感,惟一能見到的就是醫護人員,這是他們最願意依賴和相信的對象。

  但有些患者,並不是一開始就會相信醫生。在已經出院的數十名患者中,最讓金建敏難忘的是一位可以出院卻拒絕出院的朱先生,因為這位患者並不是被動的接受治療,而是與金建敏等醫護人員「鬥智鬥勇」。

  朱先生敏而好學,每天通過手機上網搜集新冠肺炎相關知識和新的信息。剛剛發布的疫情信息、診療方案,他都在第一時間了解。當醫生查房時,就會提出各種專業問題。因為與金建敏主任有共同的德國留學背景,朱先生和金建敏交流相對其他醫生更多一些。

  「有時還真有被他問到手裡出汗的那種感覺。」即使已經從事呼吸病臨床工作二十多年,但面對新的疾病,在患者窮根究底的問題面前,金建敏也感覺到挑戰。她說,不要指望隨便說一句就能把他「應付」過去,這樣他能從你的回答中再找出新的問題。這種挑戰促使金建敏每天都把功課做足,認真地跟患者交流,給他更明確的解答。雖然這樣會導致查房時間延長,金建敏為此需要忍受更長時間穿著隔離服難受的感覺,並承受體力透支的艱辛,但她覺得這是值得的。「這種高智商的患者是不容易輕信別人的,但如果他信任了你,就能夠幫助他從根本上消除顧慮,你自己也會有很大的成就感。」

  經過治療,幾天後朱先生達到出院標準,血氧飽和度、炎症指標等都恢復正常,但他還有一些胸悶、憋氣的感覺,擔心病情出現反覆,因此不想出院。其他醫生勸說也沒用,金建敏值班時,把患者的各種檢查結果,與出院標準一一對照,與他詳細分析。為了消除患者顧慮,還把自己的微信號告訴他,並對他說:「有任何疑問或者不舒服隨時可以微信聯繫,我會及時給予認真解答。」經過耐心解釋,朱先生最後想通了,同意出院。出院後第二天晚上,朱先生就給金建敏發來微信,說感覺特別好,不需要吃安眠藥就能入睡了,由衷感謝金建敏給他的信心和鼓勵。

  團隊溫情給患者信心

  在抗疫一線,金建敏處處用專業的力量給患者信心。同時,作為隊長,她還帶領團隊,用醫護人員的溫情化解患者的憂慮,在充滿壓抑氣氛的病房中,給予患者積極向上的力量。

  金建敏告訴記者,新冠肺炎患者普遍焦慮、恐懼、無助,甚至絕望,所以除了治療他們的身體疾病外,還要同時進行心理治療。心理治療不僅需要醫護人員給予鼓勵和幫助,病友之間的互相「打氣」,共同培養積極樂觀的情緒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同仁醫院醫生工作10樓病區,流傳著一個蘋果的故事。

  從第一批患者出院開始,10樓病區就有一個特殊的儀式:每位出院患者都會得到醫療隊送來的一個蘋果。

  給出院患者送個蘋果剛開始是因為物資供應不太充足,同時家屬由於隔離觀察或治療也不便探望,水果並不容易得到。醫護人員把自己的蘋果、桔子等水果,作為小禮物,拿出來送給出院患者。後來慢慢就成了一種儀式,水果也固定為蘋果,代表了平安的含義,是對患者的美好祝福。

  不久前一位黃女士在出院的時候,護士照樣送給她一個蘋果,並且向她說明其中的特別意義。黃女士聽後很感動,卻沒有把蘋果帶走,她把這個蘋果送給同一病房的鄰床姐妹。她說這個蘋果所包含的意義讓她有更深的想法,希望能借這個蘋果把美好的祝福傳遞下去,讓鄰床姐妹也能夠早日出院。鄰床姐妹鄭重地接過那個蘋果,含淚表示這份美好的祝福和治癒的信心一定會留下,等到她出院的時候,會把這個蘋果傳給下一個姐妹……

  從頭開始培養持久力量

  金建敏剛來武漢時,就體會到武漢人民抗疫的積極心態,以及對支援力量的感激之情。據了解,醫院周邊每天都有志願者自發組織的車隊,免費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飲食有專門廚師為他們做飯,還會有志願者組成的送餐人員,盡力變換餐食花樣,滿足隊員的不同口味……

  同仁醫療隊到達武漢兩天後,去超市採購生活物資,當地百姓發現是來援助的醫療隊時,紛紛買來物資免費塞給隊員。「感覺像是曾經紅軍受到老百姓歡迎的場景,我心裡特別激動。」金建敏很是感慨。

  來武漢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金建敏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挽救重症患者的生命。「新冠肺炎是一個全新的疾病,如何治療沒有太多經驗可鑑,目前尚缺乏特效藥,患者的具體治療需要不斷摸索和思考。影響患者預後的因素有哪些?抗病毒藥物哪一種效果較好且副作用少?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最佳適應症或時機是什麼?具體劑量和療程在不同患者如何界定?什麼指標有助於發現患者可能從輕症轉為重症?患者的死因究竟是新冠肺炎還是其它合併疾病(例如肺栓塞)?患者究竟是死於新冠病毒所致的嚴重感染,還是病毒感染所誘發的「炎症風暴」?達到出院標準的患者如何隨訪和用藥?如何把臨床資料進行總結和分析,發現某些內在規律?……」

  除了思考如何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金建敏還想著如何為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留下持久的抗疫力量。

  武漢協和醫院是一所綜合實力很強的醫院,但在重症/危重症呼吸系統傳染病的救治方面,力量還需進一步加強。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與北京醫療隊一起奮戰的當地醫生並非來自呼吸專科或者重症醫學科。面對重症及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醫療工作的實施包括患者收治、病曆書寫、查房流程、病例討論等都需要重新培訓。

  「我們醫療隊隊員不僅是醫生,也是老師,跟我們配合的當地的一線醫生,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在一線戰鬥,這就需要我們把他們帶教出來。」金建敏從每個細節入手,教會當地醫生如何從症狀表現識別病情,如何閱讀胸片和胸部CT,如何分析異常的實驗室檢查指標,如何注意並篩查深靜脈血栓栓塞症等合併疾病;如何鑑別呼吸困難的病因,等等。 

  關於新冠肺炎的診斷與治療,目前有不斷出臺和更新的診療方案作為參考,但金建敏發現住院醫生很難記住,有的內容背了好幾遍都背不下來。「記憶」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枯燥」的知識與「生動」的臨床實踐反覆印證才能加深記憶。金建敏帶著這些醫生去接觸更多的患者,從病史詢問到體格檢查、從輔助檢查的選擇、到治療方案的制訂依據。通過這樣的實踐講解,住院醫生們很快就把重要的知識點記住了。金建敏說,他們只要細心按照流程處理兩個這樣的患者,對知識的記憶比念十遍書都管用。

  這樣的努力也帶來了很好的回報。金建敏說:「雖然本地的醫生在呼吸系統傳染病救治中缺乏經驗和豐富的理論基礎,但他們非常勤奮,尤其是年輕醫生,手勤、腿勤、眼勤,不怕辛苦,又很聰明,因此剛開始遇到的不適應和困難很快就解決了,現在我們之間的溝通已經非常順暢。」

  「我們醫療隊的任務是支援本地醫護人員工作,終究有一天會離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當地醫護人員能夠單獨處理患者,學會更多的本領,才算是真正地幫助到他們,才達到了我們來支援的目的。」金建敏說。

(責任編輯:郭文培)

相關焦點

  • 致敬醫者|2020年,請記住北京同仁醫院這些閃亮的名字
    北京同仁醫院慶祝2020年「中國醫師節」大會表彰名單向所有醫者致敬!一、承擔援疆任務1、青光眼科段曉明2、鼻科 董懌二、承擔京津冀對口支援任務1、眼外傷科於潔2、耳科 王丹妮三、獲得北京醫師協會「北京優秀醫師」稱號1、援鄂醫療隊隊長、呼吸內科金建敏2、援小湯山醫院醫療隊長、體檢科陳東寧四、獲得東城區「優秀醫師」稱號
  • 北京同仁醫院戴海江怎麼樣
    那麼,北京同仁醫院戴海江怎麼樣?一、北京同仁醫院戴海江怎麼樣北京首大眼耳鼻喉醫院主任醫師,北京同仁醫院主任醫師、教授,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醫療系,從事臨床工作30餘年,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及眼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黨支部書記。專業特長為耳顯微外科,各型聽力重建,耳廓再造整形等。
  • 北京同仁醫院佘文煜怎麼樣
    那麼,北京同仁醫院佘文煜怎麼樣?一、北京同仁醫院佘文煜怎麼樣2006~2008年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博士後工作。主要從事於呼吸過敏性疾病、鼻內鏡外科與鼻病基礎科研工作。二、怎么正確選擇醫生1、自立型名醫這類名醫靠個人努力,自我鑽研,自我宣傳,獲得了名聲。在傳統醫學領域,這類名醫較多。
  • 北京同仁醫院艾立坤怎麼樣
    那麼,北京同仁醫院艾立坤怎麼樣?一、北京同仁醫院艾立坤怎麼樣從事斜視弱視治療及科研十餘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特別是疑難斜視的治療,如視疲勞引起的復視,斜視,鼻窺鏡術後引起的醫源斜視,外傷等原因引起的麻痺性斜視,先天性斜視,特殊類型斜視,甲狀腺眼病引起的斜視等有深入的研究及經驗。
  • 北京同仁醫院宋曉紅怎麼樣
    那麼,北京同仁醫院宋曉紅怎麼樣?一、北京同仁醫院宋曉紅怎麼樣專長鼻外科學、過敏性鼻炎、兒童鼾症。擅長鼻內鏡的手術治療,如鼻內鏡下鼻竇開放、鼻息肉切除、鼻中隔矯正、鼻甲手術、鼻腔鼻竇良性腫瘤切除、鼻腔淚囊吻合術、兒童腺樣體切除等。
  • 王古巖同志任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
    2020年9月9日,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黨委常委會研究決定:王古巖同志任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王古巖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王古巖,1973年生人。1996年白求恩醫科大學畢業後至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麻醉科工作,2018年7月調入北京同仁醫院任麻醉科主任。分別於1999、2005、2012年在美國、法國、德國短期學習,2007年獲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博士學位,2008年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麻醉科做博士後研究生一年。
  • 北京同仁醫院亦莊院區發熱門診開診
    原標題:同仁醫院亦莊院區發熱門診開診  本報訊(記者 孫樂琪)經過3個月的整體改造,北京同仁醫院亦莊院區感染樓日前啟用,新發熱門診正式開診。整棟感染樓總建築面積1625平方米,啟用後將為本市東南部地區發熱病人提供就近便捷的醫療服務。
  • 百強醫院|1000多臺雲桌面,北京同仁醫院的選擇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以下簡稱北京同仁醫院)的24小時發熱門診,為了守好 「哨兵崗」,院長現場辦公,前後三次對發熱門診進行改造。嚴格落實「一醫一患避免交叉感染」,設置獨立掛號收費工作室、獨立診室,實現一醫一患的就診空間。這背後,醫院各部門齊心協力、緊密合作,加班加點保落地。
  •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專家艾立坤掛號
    那麼,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專家艾立坤掛號應該怎麼掛?一、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專家艾立坤掛號1、現場掛號醫院的掛號流程是現代化的,各個樓層設置了掛號處,而且不同樓層的功能略有差別。初來乍到不知道怎樣掛號,不知道掛哪科可以先去嚮導診臺諮詢一下,再進行掛號可以節省時間。
  • 北京同仁醫院李仕明副教授獲2020年北京市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近日,2020年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正式批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科李仕明副教授獲得資助。北京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設立於2018年,旨在鼓勵北京地區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立足科學前沿,開展實質性國際合作,培養造就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項目資助期限為3年,資助經費100萬/項。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崔衛新怎麼樣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崔衛新怎麼樣?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崔衛新怎麼樣崔衛新,男,北京人,2001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2001年至今年於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工作。(3)藥物治療使用增強免疫力的藥物;若為鏈球菌感染,可用長效青黴素治療;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當保守治療無效時應採用手術療法。2.手術治療原則(1)扁桃體過度肥大,妨礙呼吸、吞咽者。(2)反覆急性發作,每年4~5次以上,有扁桃體周圍膿腫病史。(3)長期低熱,全身檢查除扁桃體炎外無其他病變者。
  • 壟斷腫瘤患兒眼底檢查 北京同仁醫院被指見利忘義
    一項關係到許多患兒能否保住眼球乃至生命的新療法在同仁醫院推行。醫學倫理和經濟效益之間,應如何求得平衡?聽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正式開展眼底檢查項目,在河北省辛集市娘家的郝培雁鬆了一口氣。此前,3月31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同仁醫院突然以簡訊的形式下發內部通知,禁止為在其他醫院治療的嬰幼兒RB患者做眼底檢查,並要求在清明節(4月7日)後開始執行。這讓不少像郝培雁這樣的患者家屬陷入恐慌,因為在北京,只有同仁醫院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擁有嬰幼兒眼底照相機(RETCAM)設備,但由於後者的相機已經落後,絕大多數患者都選擇在同仁接受定期檢查。
  • 北京同仁眼科研究所翟黎東主任將走進大慶眼科醫院
    北京同仁眼科研究所翟黎東主任將走進大慶眼科醫院 2020-11-03 14: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招聘1人公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始建於1886年,是一所以眼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為重點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醫院設有64個臨床和醫技科室,開放病床1759張,附設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和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北京眼科學院和耳鼻咽喉科學院設在院內。
  •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發現三個青光眼致病基因
    記者從9月22日召開的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成立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上獲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雜誌近日刊登了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王寧利、喬春豔、徐亮、賈紅豔等聯合新加坡全國眼科中心的昂丁(AungTin)教授完成的一項研究,他們發現了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PACG
  • 北京同仁醫院亦莊院區新急診今日開診
    為保證轉運順利進行,其他科室在前期也做了大量準備和配合工作。從上周末開始,心血管中心、普外科、ICU等將原本一期急診的患者進行了有效的分流,最終只剩下4位急診留觀患者需要被轉運。截止今天上午8點59分,一期急診流水患者全部清零。同仁亦莊院區新急診開診後,將充分發揮區域醫療中心優勢,做好急危重症患者的搶救工作。
  • 2021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韓德民院士團隊科研助理招聘1人...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始建於1886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於一體的北京市屬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以臨床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特色專科突出而享譽海內外。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幾代同仁人以精湛的醫療技術、真誠的服務理念、勤勉的治院方針、和諧的醫院文化,凝練出「精、誠、勤、和」的同仁精神。
  • 北京同仁醫院張羅教授榮獲第十六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喜訊快遞2020年度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評選結果日前揭曉,北京同仁醫院教授榮獲第十六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首都醫科大學2人獲獎。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是為表彰既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又長期從事教學工作、注重教學改革與實踐、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授,進而推動教授上講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北京同仁醫院作為首都醫科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截至目前已有包括院士(第六屆)、(第十一屆)教授在內的三位名師獲此殊榮。
  • 北京同仁醫院三個團隊榮獲2020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魏文斌教授團隊成果榮獲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內分泌科楊金奎教授團隊成果、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房居高教授團隊成果分別榮獲二等獎。華夏醫學科技獎是經科技部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由中國醫促會設立和主辦的全國性醫學獎項,獎勵在醫療和保健科技領域中推動自主創新、科技研究、成果產業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
  • 黨日活動|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黨總支與武警國賓護衛隊聯合開展...
    2020年12月12日,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黨總支部38位黨員與武警國賓護衛隊聯合主題黨日活動。支隊政委首先對此次活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並對北京同仁醫院專家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眼科黨總支書記劉武主任號召大家向武警官兵們學習,練出過硬本領,練出超人技術,為患者解除病痛是我們的職責與義務,希望通過此次黨建活動讓每一個黨員真正領悟黨紀黨性的精華和重要意義。眼科黨總支的專家團隊為官兵及家屬進行了短暫的義診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