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星新聞
仁東控股莊家被司法控制,深交所出手!京基智農蹊蹺同步大跌
原創 紅星資本局記者
「最強絞肉機」仁東控股(002647.SZ)「莊股」猜測終於被坐實。
據證券時報報導,從一位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處獲悉,仁東控股確實為莊家操盤的個股,目前該莊家已被司法部門控制。由於該莊家控制了不少個人帳戶的融資盤以及場外配資盤,在被監管和司法部門控制後,融資盤按規定被券商強制賣出致使該股開始跌停;配資盤也聞風大舉賣出,而仁東控股跌停後的成交量極低,且賣盤很大,導致連續跌停引發踩踏。
12月9日,仁東控股繼續一字跌停,收報18.88元/股,超過170萬手封單牢牢封死了跌停板。從11月25日至今,該股已經連續11個交易日一字跌停,逾200億市值蒸發。
其他連續暴跌個股朗博科技(603655.SH)也在今天迎來了第6個跌停;大連聖亞(600593.SH)則在昨天魔幻般上演「天地板」走勢之後,今天又迎來一字跌停,昨天搶反彈的資金幾乎全部被埋。紅星資本局再度提醒投資者要保持清醒,切忌刀口舔血。
仁東控股已經11個跌停
股東背後有一群資本大鱷
因連續11個一字跌停成為「絞肉機」的仁東控股,近期引發市場高度關注。紅星資本局12月9日致電仁東控股,但公開的投資者聯繫電話無人接聽。
仁東控股曾以兩市「第一低調牛股」著稱,號稱「比茅臺還穩」。其不漲停、不停漲,背后庄家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將一隻業績平平、毫無亮點的股票拉升了4倍,然後突然被司法部門控制,導致莊股崩盤。那麼,這個莊家到底會是誰?這也引起了各種猜測。
紅星資本局發現,在仁東控股進進出出的股東背後,有一群近年來聲名鵲起的資本大鱷,內蒙古富二代家族霍東、著名「牛散」景華、地產大佬京基集團、資本玩家張永東、山西財團「德御系」等等。各方資本你方唱罷我登場,其股價也不斷創下新高。
霍東為仁東控股實控人,1987年9月出生,為中國煤炭百強企業慶華能源集團霍慶華家族二代,為集團創始人霍慶華的侄子。霍慶華家族曾在2010年登上福布斯富豪榜,為當時的內蒙古首富。不過近年來慶華集團陷入經營困難,還因欠款未清償等問題,霍慶華多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並被法院限制高消費。
霍東近年來在資本市場非常活躍,堪稱「資本新秀」,曾參與「德御系」債務重組,以及參與垃圾分類公司「小黃狗」的破產重整等。但也因仁東控股信息披露不客觀在今年8月被監管出具警示函。
三季報數據顯示,「牛散」景華及其重慶信三威已經退出仁東控股十大流通股東,另一名「牛散」王逑也已經消失。從其退出的時間節點看,可謂狂賺一筆後及時脫身而去。
但股東京基集團似乎運氣不太好。京基集團於今年一季度增持仁東控股3971.31萬股,如果至今仍未減持,其市值恐將大幅縮水超20億元。
京基智農與仁東控股同步大跌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在京基集團增持之前,京基集團副總裁陳家榮個人持有4063.78萬股。隨著京基集團入場,陳家榮主動退出,從時間節點看,幾乎在大漲之前退出。而京基集團繼續持有到今年三季度,如果至今仍未減持,其市值恐將大幅縮水超20億元。
京基集團因深圳第二高樓京基100大廈聞名。陳家榮系京基集團創始人陳華的長子,1988年出生,熱衷於資本市場投資,先後投資過雷蛇、美圖、壹帳通、平安好醫生、優信等知名公司。
京基集團自己也有多家上市公司,分別是A股的京基智農(000048.SZ)、陽光股份(000608.SZ),港股還有一家上市公司叫京基國際金融(01468.HK)。
京基智農即曾經的康達爾。令人玩味的是,京基智農幾乎與仁東控股同步大跌,只是沒有後者跌得那麼慘。
京基智農今年也有過翻倍漲幅,2月底還不到20元,到9月初已到40多元。但該股在11月25日尾盤封死跌停——也就是仁東控股第一個跌停的同一天。
隨後京基智農和仁東控股同步又有兩天連續跌停,好在經過三個跌停後終於穩住陣腳,第四個交易日即迎來了反彈。
京基智農與仁東控股同步大跌
由於京基智農、仁東控股雙雙暴跌,背後的股東京基集團無疑十分受傷。不過對於自家公司京基智農顯然更上心,在股價大跌之際,京基集團即表示將在6個月內增持股份,累計增持金額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且不超過人民幣2億元。
截至目前,天天一字跌停、比京基智農跌得更慘的仁東控股,股東方面暫未見到出手穩定股價的任何舉措。
12月9日晚間,仁東控股程序化披露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公司目前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經向公司管理層、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詢問,不存在關於公司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處於籌劃階段的重大事項。
深交所出手,暫停仁東控股融資買入
仁東控股從11月25日起開始跌停,到12月9日已有11個跌停板,其股價從60多元下跌至目前的18.88元,跌幅已超2/3。但大量賣單仍然爭相跑路,導致跌停板被徹底封死而無路可逃。
同時,仁東控股目前融資餘額仍然超過30億元,已經處於全部虧損狀態。融資者要麼增加資金或者擔保物,要麼只能讓券商天天掛跌停板,直至最後成功賣出為止。
「由於賣盤巨大,券商強平也無法賣出,但仍然要按風控規定去掛單,這就導致股票天天跌停。」深圳尚特投資顧問總監黃凱告訴紅星資本局,而隨著股價繼續跌停,會引發更多融資盤爆倉,從而進一步導致強平,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
部分融資者已經不是「股票歸零」的問題,因為融資倒欠券商的錢,部分股民可能還將面臨強平後被繼續追償欠債的問題。
在各大網絡社交平臺,仁東控股的崩盤也成為熱點話題。有投資者表示融資爆倉後,「還倒欠券商200萬元」。也有投資者表示,「平常百把塊錢的衣服都捨不得,現在已經虧損50多萬,老婆還不知道。」還有人表示,「整個人都懵了,不敢打開軟體,更不敢看盈虧,連續4天沒法睡覺……」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仁東控股的股東戶數為13090戶。以此估算,這些投資者人均虧損超過180萬元,已經從之前虧損一輛奔馳S級,上升為虧損一輛保時捷跑車。
質押明細顯示,仁東控股大股東及一致行動人所持股份6成以上均被質押,其平倉價格在7-9元之間,也就是說,如果再繼續一字跌停下去,大股東也可能面臨爆倉的風險。
持續暴跌之後,仁東控股的融資盤也終於被叫停。12月9日晚間,深交所公告,根據各證券公司報送的融資融券業務數據,截至2020年12月8日收盤後,仁東控股融資餘額和信用帳戶持有市值均達到該股票上市可流通市值的25%。依照《深圳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2019年修訂)》的規定,深交所自2020年12月9日起暫停該標的股票融資買入,恢復時間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