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楊傑
近日,「綠皮車是否應該全面禁菸」的爭論再次登上熱搜,起因是山東的王先生搭乘火車往返濟南和北京的六個多小時裡一直遭受二手菸的困擾,雖然當時向列車乘務人員進行了求助,但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隨即王先生將鐵路部門告上法庭,要求取締吸菸區。
上一次公眾對綠皮車全面禁菸的關注和期待發生在兩年前。當時,剛剛考入大學的小李乘坐K1301次列車,在車廂內聞到了刺鼻煙味。小李遂將列車運營方哈爾濱市鐵路局告上法庭,此案被稱為普快列車無煙訴訟第一案。最終,法院要求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拆除K1301次列車吸菸區菸具,取消吸菸區。K1301由此成為全面禁菸的普快列車,那時,大多數人期待,藉助K1301的案例,能夠推動中國所有普速列車全面禁菸,但兩年後的今天,全國僅有100列普速列車實施全列禁菸,不及普速列車總數的百分之一。
根據網友的留言,以及各方調研,不難看出,隨著健康意識和對吸菸、二手菸危害認識的提升,公眾幾乎一邊倒地支持普速列車立即實現全面禁菸。而綠皮車的全面禁菸,從必要性和可行性來說,都迫在眉睫。
2006年1月,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生效。《公約》第8條及其實施準則明確規定,必須通過立法規定,在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運輸工具全面禁菸,以防止公眾接觸菸草煙霧。而根據我國《衛生公共場所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候車室、公共運輸工具應全面禁菸,作為公共運輸工具的綠皮車,不應成為法外之地被豁免。
有人會說,車廂連接處設置吸菸區難道不可以嗎?這就像遊泳池不能設置小便區和非小便區一樣,空氣是流動的,吸菸區無法阻隔二手菸的擴散,也會使煙霧擴散到車廂內使旅客遭受二手菸危害。同時也存在「三手煙」的問題,三手煙會對旅客造成更嚴重的二次危害。大量的科學研究也表明,接觸菸草煙霧沒有安全程度可言,100%無菸環境之外的任何措施,包括通風、空氣過濾和指定吸菸區(無論是否有專門的通風系統),都一再表明是無效的。
眾所周知,我國所有的高鐵動車都採取嚴格的規定,實現了全面禁菸,而且通過積極執法和處罰等措施,使高鐵動車內吸菸現象幾乎絕跡,保障了旅客健康和安全,這充分證明,公共運輸工具全面禁菸可執行,做得到。對於所有的出行者來說,享受健康的出行環境是每個人的權利,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如《公約》第8條實施準則規定,所有人都應受到保護,以免接觸菸草煙霧。100%無菸環境提供的保護應該適用於所有人,而不僅僅是特定人口。所以,無怪乎王先生發出這樣的質問「坐高鐵都是全車禁菸的, 為什麼坐普通列車就享受不到呼吸清潔空氣的權利?
在2020年最後一個月裡,我們不會忘記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公共運輸工具內佩戴口罩仍是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而在人員密集的普速列車摘下口罩吸菸,本身就會增加感染、傳播新冠肺炎的風險。國內也有報導在吸菸室內吸菸感染新冠肺炎的案例。
不僅是為了安全,更是為平等的健康權,鐵路部門有義務也有責任,讓綠皮車和高鐵動車一樣全面禁菸,為旅客提供平等的健康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