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幾個重型音樂樂手籌劃了一個新的樂隊——黃色潛水艇。這支孤獨、浪漫的樂隊於2007年發行了唯一一張專輯《不要說再見》,隨即樂隊宣布解散。
黃色潛水艇的音樂風格並不顯明,帶有一些民謠和英倫搖滾的色彩,主唱肖陽聲音清澈高亢,整張專輯自由而真誠。
新世紀初的前十年,搖滾樂陷入了商業化與否的矛盾中,這樣的窘境推動著搖滾樂重回地下,進入非主流的狀態。這一時期眾多對未來有深遠影響的樂隊誕生:惘聞、二手玫瑰、腰、木馬、痛仰等等...這些樂隊成立伊始,或多或少是以不羈和抗爭為主題,尤其是在朋克氛圍濃鬱的京城,他們吶喊、掙扎,一邊行動一邊雄辯。在那個年代,碰撞和發洩似乎佔領了搖滾樂,佔領了人們耳朵裡的聲音,也從人們口中迸發出來。
但同樣誕生於這個年代的黃色潛水艇樂隊的五名成員卻反其道而行之,把視角從重型音樂趨於憤怒和直接的表達轉而偏向注重人文關懷。
從《不要說再見》這張專輯中,我們看到了更多和緩與溫柔,在情感表達上,他們像是《小丑》中那般赤裸著,從不掩飾悲傷,歌唱著承認了自己的孤獨,接受了生命的無常,失去了無畏的笑。同樣,他們也表達著真實的、自由的追求,歌唱著不能拒絕幻想,不要等待,不要停留,一面吶喊忘了我吧,一面卻又呼喚伴著我吧,別再讓我孤單。整張專輯充滿了樂隊青年時期的糾結與孤獨,嘗試妥協接受,但內心卻掙扎彷徨,無論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樂隊,還是在寫下這篇文字的時候,都令我難以平靜。
時隔十三年,主唱肖陽還是保留著他木質的清澈嗓音歌頌著生命的熱血和愛,我們很難說他是否還是那個陽光下把痛苦灑在大街上的最初的自己,但我們不難明白無論是怎樣孤獨的少年總要回歸最現實的生活,就像那支浪漫詩意的樂隊。
筆者有幸通過微博就自己關心的問題對肖陽進行了簡短的採訪,簡單交流後,覺得肖陽為人溫和禮貌,有一種成熟男性厚重、自如的魅力。面對我的問題,肖陽也並沒有因為我關注的是他過去的樂隊,而非現在努力經營的事情而感到被冒犯,反而十分仔細真誠的回答了我的問題。
幾經編輯,還是決定將採訪原文附上,以免曲解:
Q:我了解到黃色潛水艇樂隊的樂手之前做的風格都是比較偏重型的,為什麼突然轉變風格做了這樣一個樂隊?
A:當時我們私下關係都很好,大家雖然做的是重型音樂但是我們其實什麼音樂都聽。我寫了幾首歌找來大伙兒排了幾次,大家覺得在音樂裡很來電,就在一起玩了。並不複雜,有點像談戀愛,跟著感覺走。
Q:很多粉絲(我)都認為黃色潛水艇對於當時的環境和需求來說,是一個超前的樂隊,《不要說再見》這張專輯在當時有什麼反響嗎?
A:首先我並不覺得這張專輯超前,反而我覺得是一張比較保守和簡單的唱片。其實我們後來還寫了一些更大膽和獨特的歌,不過沒有錄出來。這張專輯發出來以後好像一直沒啥反響,因為我們幾乎沒有任何宣傳,因為出版的同時我們就解散了。
Q:您怎樣評價黃潛樂隊和當時的自己呢?
A:3.我對黃潛的評價是:一支才華橫溢卻不太走運的樂隊。我對當時的自己的評價是:少喝點兒酒就好了!
Q:為什麼黃潛沒能做下去?
A:因為現實。鼓手身體病了,我的心靈病了,吉他手腦子病了,貝斯和鍵盤生氣了,大家錢包都空了。
回首黃潛樂隊時期,肖陽說黃色潛水艇是一支才華橫溢卻不太走運的樂隊,希望那時的自己少喝點兒酒。
生不逢時。有人這樣評價黃潛樂隊。但我不這樣認為。今天對於以後的某個時刻來說,也是令人懷念的昨天,每個年代都是最好的年代。當被問及黃色潛水艇樂隊是否會重組時,肖陽回答:
「目前是看不到重組的跡象,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