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異觀財經、騰訊證券聯合出品
2020年即將過去,在這個「艱難」的年份,回顧這一年,你是否感受到身邊對股市充滿熱情的人增多了?
前段時間,專注港美股的兩大網際網路券商富途和老虎證券,先後發布了最新一季的財報。2020年Q3,富途註冊用戶數達到1040萬,開戶客戶數達117.3萬,季度內淨增22萬;老虎證券開戶客戶數97.6萬,季度淨增14.2萬,入金客戶數21.5萬,季度新增4.7萬。綜合來看,截至到2020年9月底,就有超200萬的年輕在兩家頭部網際網路券商平臺上炒股。
近期,泡泡瑪特認購非常火爆。根據媒體報導,泡泡瑪特在12月2日下午5時,提前兩天結束國際配售。據外媒報導,泡泡瑪特將香港IPO的發行定價為38.50港元,取發行價區間31.50—38.50港元/股的上限。
不得不說,泡泡瑪特成為2020年年末最受資本關注的一個IPO項目。
有時候,一個圈子的熱情氛圍,很可能讓圈子裡的人「腦子一熱」做出非理性判斷,做出衝動消費的舉動。那麼,泡泡瑪特股票到底值不值得投資?投資需要注意哪些風險?接下來,異觀財經將從公司的基本面以及可能面臨的風險因素等進行分析,希望有助於讀者們在投資前,做一個冷靜的思考。
受益於博彩心理作用下的盲盒機制泡泡瑪特營收和淨利雙增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的總收益和淨利潤方面均保持了不錯的增長。
根據招股書披露,2018年,泡泡瑪特總收益5.15億元,較2017年的1.58億元,增長225.4%;2019年總收益達到16.83億元,較2018年增長227.2%,泡泡瑪特的年複合增長率為226.3%。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六個月,泡泡瑪特總收益8.18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5.43億,增長50.5%。
數據來源:泡泡瑪特招股書
從上圖可以看出,2020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營收增速明顯放緩,這主要是因為2020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人們被迫居家,商場等公共場合關閉、限流等,影響了人們外出社交娛樂、購物消費的頻次,這直接會對泡泡瑪特下線渠道造成直接影響。
營收增長也帶動了淨利潤的增加。招股書披露,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的淨利潤分別為160萬元、9950萬元和4.51億元。2019年全年淨利潤較2017年全年,翻了288倍。即使疫情嚴重的上半年,泡泡瑪特也實現了1.41億元的淨利潤。
疫情期間能保持淨利潤的增長,主要是因為其線上渠道的拓展,部分消除了疫情對線下渠道的業績衝擊。根據招股書披露,泡泡瑪特線上收益貢獻的營收佔比從2017年度 9.4%,增長至2020年上半年的40.8%。
按銷售及經銷渠道劃分,泡泡瑪特的收益主要來自零售店(包括來自短期快閃店的銷售)、線上渠道、機器人商店、批發(經銷商、批量採購)和展會。
來源:泡泡瑪特招股書
從上圖可以看出,零售店渠道一直是泡泡瑪特主要的銷售渠道,是收益的第一大渠道來源。泡泡瑪特在持續擴大其零售店網絡。招股書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共計136件零售店,較2019年年底的114件,新增22家零售店。
關於門店的布局,泡泡瑪特管理層在上市路演中表示:瑪特的門店全部為直營,不考慮加盟合作,核心區域仍將是一、二線城市及省會城市。
隨著泡泡瑪特線上渠道的拓展,零售店貢獻的收益佔比逐年下降,線上渠道貢獻的收入佔比則逐年上升,且線上渠道營收同比增速遠超零售線上的營收增速。2018、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零售店營收季度同比增速為145.8%、198%和34.5%,低於線上渠道592.6%、42.1%和104.4%的增速。
粉絲和經銷商,包括批量採購公司客戶是泡泡瑪特的主要客戶群,南京金鷹泡泡瑪特是其最大客戶。
根據招股書的披露,2017、2018年、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上半年,泡泡瑪特五大客戶(包括經銷商及批量採購公司客戶)的總收益分別佔公司收益的約17.8%、8.2%、4.3%及4.7%,而泡泡瑪特最大的客戶南京金鷹泡泡瑪特的總收益分別佔據收益的約16.6%、6.9%、3.3%及3.0%。
機器人商店營收同比增速僅次於線上渠道和零售店。2020年上半年,機器人商店營收1.05億元,較2019年上半年的8247萬元,增長27.9%。截至2020年6月30日,共計1001間機器人商店,較2019年年底的825間,半年時間淨增176間。
另據泡泡瑪特管理層在路演中透露,海外拓展將成為其發展戰略之一,10月已在首爾開設第一家直營門店,新加坡第一家門店則將在12月中旬開業,而在日本、韓國、加拿大等國家均設有自動售賣機器。
根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有22名海外經銷商,經銷網絡覆蓋21個海外地區。泡泡瑪特2017年、2018年、2019年以及截至2019年上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海外地區毛利率分別為57%、54.4%、44.9%和54.6%、48.2%。
來源:泡泡瑪特招股書
通常情況下,毛利率越高,說明其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從盈利角度來說,毛利率越高,企業的利潤就越大,也說明企業具有較好的競爭力。從上圖可以看出,泡泡瑪特海外地區的毛利率呈現了下滑的趨勢,說明泡泡瑪特在海外盈利能力和競爭力均在削弱。
泡泡瑪特能夠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長,主要是受益於獵奇心理和博彩心理作用下盲盒機制。
所謂盲盒,就是你購買的時候並不知道盒子裡具體是哪款產品,只能拆開後才可以知道盒子裡是什麼。這種是利用人們對購買商品的不確定,以及尋求未知的快感,進而來滿足人們獵奇的心理需求。
泡泡瑪特基於IP開發多個系列的盲盒產品。各盲盒產品系列通過包含12種不同的設計,包括一款特殊設計的隱藏款。同一系列中所有設計的盲盒包裝相同,因為用戶購買泡泡瑪特的盲盒的時候,並不知道會獲得哪個系列具體設計產品,所以購買的時候充滿了各種的不確定性,這就像博彩,明知道充滿不確定性和風險,就是這種不確定性,以及有可能的帶來的超預期結果,讓人們欲罷不能。這就像80後群體,小時候為了集齊108款水滸英雄卡,而購買乾脆麵一樣。
盲盒與博彩在本質上還是不同的。賭博有輸贏,輸了就會賠錢;彩票中獎的概率低,購買彩票,不中獎就是賠錢。而買盲盒則不同,只存在買到產品設計是否是你想要、是否是你喜歡的。拆開盲盒後可能出現的問題是:產品重複或者是自己不喜歡的設計款,這並不存在賠錢的情況。
招股書披露,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盲盒產品銷售產生的收益分別為9140萬元、3.586億元和13.592億元,分別佔同期總收益的57.8%、69.9%和80.7%。
潮玩的核心是IP 投資者需考慮多項潛在風險
投資一家公司,需要看所投公司所在的行業賽道,以及該公司是否具有成長性。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63億元增加至於2019年的20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34.6%,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場規模預期於2024年達到763億元。
中國的潮流玩具零售市場仍處於早期階段,潮流玩具市場的高增長、高收益勢必引來更多企業企業加入該賽道。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9年,中國潮玩零售市場有數百名參與者,而在日韓等亞洲國家,數量達上千家。這就意味著,潮玩零售市場或將迎來更多的參與者。在當前的參與者中,Top5所佔的市場份額分別為8.5%、7.7%、3.3%、1.7%及1.6%。
儘管泡泡瑪特當前位列第一,但無論是佔據的市場份額,還是公司運營IP規模,泡泡瑪特與其他競爭者,尚未真正拉開差距。
來源:泡泡瑪特招股書
當前,奧飛娛樂、名創優品等均切入盲盒行業。
奧飛娛樂,依託國內動畫原創IP切入盲盒行業。根據其官網介紹,奧飛娛樂自創立以來,歷經三次轉型升級,打造了以IP為核心,集動漫、玩具、嬰童、授權、媒體、影視、遊戲等一體的泛娛樂產業鏈系統,實現了從精品IP打造到全產業鏈變現的運作模式。
奧飛囊括了國內數量眾多、覆蓋全齡段、擁有廣泛知名度的IP群:面向兒童及青少年領域的「喜羊羊與灰太狼、鎧甲勇士、巴啦啦小魔仙、超級飛俠、爆裂飛車、火力少年王」等IP;面向全年齡段人群的「十萬個冷笑話、端腦、雛蜂、鎮魂街、貝肯熊」等IP。
奧飛娛樂自從2020年8月初,推出「陰陽師」系列盲盒,根據奧飛娛樂最新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表示,盲盒產品近期受到市場關注度比較高,銷售反饋情況良好。公司將繼續拓展西西弗書店、晨光生活館等線下系統渠道,預計在12月份推出「陰陽師」盲盒的第二彈產品,並進一步推進、落實與其他頭部IP的授權事項。
從奧飛娛樂近三年的年度財務報告顯示,玩具銷售是奧飛娛樂的重要收入來源,但其總營收佔比卻呈現下降趨勢。2017年至2019年分別佔53.58%、48.51%、46%,與嬰童用品合計貢獻年營收的70%左右。相比之下,影視類、遊戲類、電視媒體以及其他業務的表現尚未見到飛躍式發展。
泡泡瑪特的收入幾乎全部來源於直接銷售商品,而非從內容到商品未來是否推動衍生消費,需要時間觀察。
憑藉其渠道網絡優勢,攜手知名IP走平價路線的名創優品今年登錄紐交所。自2016年以來,名創優品與Hello Kitty、漫威、迪士尼等17個全球知名IP合作,進行產品多元化設計和創新。2019年11月,名創優品推出盲盒系列,平均定價僅為29.9元,平價盲盒已推出第一周銷售超10萬個。
據媒體報導,名創優品將推出新品牌「TOPTOY」。該品牌定位為亞洲潮玩集合店,聚焦10-40歲男女消費群體,產品覆蓋盲盒、藝術潮玩、日漫手辦、美漫手辦、娃娃模型、拼裝模型、積木等七大核心品類。
名創優品盲盒29.9元的平均售價,相比泡泡瑪特59元一個的售價,價格低了近一倍。這對於IP認知度低、粘性相對較差的潮玩消費者群體,是否會對泡泡瑪特的客戶群造成分流,需要市場進一步的驗證。
IP是潮玩的核心。IP的數量和消費者對IP認可度、忠誠度以及盲盒玩法是否可以持續滿足消費者滿意度,都將直接影響泡泡瑪特的收益。
根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共運營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56個非獨家IP。其中,「Molly」是泡泡瑪特最成功的一個IP.2019年,基於Molly形象自主開發的潮流玩具產品產生的收入就達到4.56億元,貢獻了27.1%的收益。
「Molly」堪稱是泡泡瑪特的「爆款」。然而,2020年上半年,泡泡瑪特基於「Molly」相關產品的收益卻呈現了下降趨勢。招股書披露,2020年上半年,「Molly」相關產品的收益從去年上半年的1.75億 元,降低至1.12億元。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明,「Molly」相關產品在消費者中的認可度和忠誠度有降低的風險。
泡泡瑪特需要不斷加快IP推新。泡泡瑪特上半年推出16個新IP,預計下半年推出14個或以上IP。
想要不斷滿足消費者的獵奇心理需求,就需要產品不斷快速迭代。自有IP的從設計到推出的流程周期相對較長,因此泡泡瑪特需要不斷擴大第三方授權IP的比例。
擴大第三方授權IP比列,意味著自有IP貢獻的總收益佔比會持續下滑,而第三方獨家IP、非獨家IP的貢獻的收益佔比則會呈現上漲的趨勢。
招股書披露,自有IP總收益佔比從2017年的89.4%,下降至2020年上半年的40.9%。具體來看,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泡泡瑪特基於自有IP的泡泡瑪特品牌產品所得收益分別為4100萬元、2.157億元、6.27億 元、1.932億元及2.808億元,分別佔泡泡瑪特品牌所得總收益的89.4%、64.4%、45.3%、48.9%及40.9%。
泡泡瑪特獨家IP的產品貢獻的總收益佔比從2017年的10.5%,上升至39.7%。具體來看,2017年、2018及2019年以及截至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泡泡瑪特基於獨家IP的泡泡瑪特品牌產品所得收益分別為480萬元、1.062億元、5.974億元、1.648億元及2.729億元,分別佔所得總收益的10.5%、31.2%、43.2%、41.7%及39.7%。非獨家IP的產後所得總收益佔比從2018年的5.4%,上升至2020年上半年的19.4%。
來源:泡泡瑪特招股書
在IP授權模式下,涉及到第三方的不可控因素增多。泡泡瑪特在招股書中披露,我們面臨有關IP授權協議及授權方的多項風險,這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及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來源:泡泡瑪特招股書
除了IP之外,看一家企業的成長性,還要看其目標消費者群體。
根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共有360萬名註冊會員。根據公司註冊會員的個人資料及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泡泡瑪特的粉絲群主要包括15至35歲、擁有高消費力、熱衷分享和展示的人群。
根據信息顯示,泡泡瑪特的客戶群以女性為主。在15-35歲這個女性群體,其中存在一種情況,即消費者可能是為孩子購買盲盒、手辦等產品。在筆者的朋友圈中,有多位80後女性朋友自身並非盲盒、手辦的消費者,因盲盒屬於新消費,所以會為其子女購買,每次消費200-300元不等,但購買頻次不高。
如果是家長為子女購買,那麼孩子多半是衝動消費,則粘性不高,如果盲盒系列中的多款產品,如果孩子僅喜歡個別款的產品,那麼就會降低復購率;如果IP形象是孩子鍾愛的,且設計的產品能夠持續、長期吸引「孩子們」,不斷提升孩子對IP的忠誠度,也可以提升產品復購率。
根據泡泡瑪特的招股書信息,2019年,公司註冊會員的整體復購率達58%,高於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十大市場參與者平均的50.4%。而泡泡瑪特管理層在路演時表示,今年上半年復購率已達到51%。
泡泡瑪特想要保持現有市場領先優勢,同樣還需要不斷擴大群體和規模。
為了擴大粉絲群並提升粉絲及提升現有粉絲的忠誠度,泡泡瑪特在招股書中披露,計劃加大營銷的力度,提升品牌影響力,通過潮流玩具展、籤名會、展覽以及其他推廣活動來吸引粉絲。也將優化其會員計劃和流量管理計劃,建立與粉絲的連結,增加與粉絲的互動。
接下來,泡泡瑪特仍將以面向女性的產品開發為主,為了拓寬男性消費群體,泡泡瑪特會在男性品類中加入火影忍者、高達等的跨界聯名等。
隨著潮玩市場的逐步爆發,未來或將有更多企業切入該賽道,IP運營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第三方IP授權的成本將持續上漲,泡泡瑪特想要看鞏固當前的「護城河」,需要吸引更多有限的IP創作人才,持續不斷推出原創IP能力,生產更多爆款產品的同時,擴展消費群體和持續提升用戶粘性,這家成立10年的公司,上市之後將迎來新的發展,也將迎接更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