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消費催生盲盒等「驚喜經濟」 泡泡瑪特為驚喜加碼

2020-12-19 上遊新聞

在上海工作的小孫,從事媒體宣傳工作,在她的朋友圈裡,都是工作單位的宣傳活動,不過也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盲盒。2019年4月,上海國際潮流玩具展(STS)開幕,小孫陪朋友來逛展。「逛到POP MART泡泡瑪特的攤位玩起盲盒,本打算抽到重複的就停手,沒想到一連抽了10個都沒重複。」小孫隨後發了條狀態自我調侃:「一入盲盒深似海。」配圖是當天的全部收穫,疊得整整齊齊的13個盲盒與拆盒後的玩偶。一眼看去,一隻金色的米奇在盲盒堆裡閃著光,這是POP MART泡泡瑪特與迪士尼合作的米奇坐坐系列的隱藏款盲盒;此外也有Molly、DIMOO、LABUBU等各大熱門IP(智慧財產權)。

80後的遙遙則是被朋友拉入「坑」的。「去年朋友過生日我們一起去店裡抽盲盒開心一下,沒想到我倆都抽中了兩個不同系列的熱門款。」被好友斷定為「很有潛質」的遙遙,由此開始一個月至少一個盲盒的抽盒頻率。

圖:網友曬出的POP MART泡泡瑪特潮玩

事實上,儘管每個「娃友」購買盲盒的緣由不盡相同,但對盲盒玩法帶來的消費驚喜都持有肯定態度,而此態度的產生與當前的消費環境殊途同歸。如今社會中,千禧一代是中流砥柱,他們的成長伴隨著網際網路的誕生和發展過程,受網際網路思維影響,他們尋求消費升級,崇尚自由,同時又喜愛簡單且快捷的生活方式。

圖:網友曬出的POP MART泡泡瑪特潮玩

在此背景成長下的Z世代十分注重速度和體驗感,興趣點就更多樣、更具有獨特性,也更願意為興趣買單,更喜歡情感代入感強的產品,例如二次元文化、漢服文化、潮玩盲盒等,就從小眾變成為這一代人的主流文化。其次,Z世代有圈層文化,同輩歸屬感較強,通過興趣愛好結實朋友,找到屬於自己的圈子,建立起自己的社群,潮玩盲盒小眾化圈層也因此形成。再者,Z世代追求自我個性化,他們通過各種形式凸顯自己的獨特性,於是他們會用物質消費建立人設標籤,消費注重品質、消費存在認同感,更希望用消費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同時Z世代對顏值的要求不僅是追求外表,也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圖:POP MART泡泡瑪特潮玩盲盒

POP MART泡泡瑪特盲盒的出現,則一一擊中了年輕消費者所需要的消費體驗。看見盲盒的第一眼,就會被潮玩的精緻與顏值所吸引,細細了解之後其內在自帶的情感慰藉屬性也同樣吸引消費者,潮玩從裡到外深深滿足其對於外表的追求。其次,盲盒特有的玩法也帶來了不一樣的消費體驗和驚喜感,讓消費者能夠體驗更多樂趣,實現精神上的滿足。

最重要的是,盲盒自帶的社交屬性,能夠推動盲盒圈層的建立,為喜愛盲盒的年輕人提供聚集的空間,讓大多數年輕人在這裡找到了心理和生活的雙重歸屬感,而這些也是年輕消費者喜愛盲盒的原因所在。此外,通過消費盲盒,年輕人也能夠實現在消費中將自我定義為潮流、個性的需求,多種滿足年輕人需求的屬性也讓盲盒更加流行。

事實上,POP MART泡泡瑪特盲盒一直以可愛多變的形象出現在眾人眼前。如POP MART泡泡瑪特旗下的人氣潮玩盲盒Molly,上一秒Molly還是鼠年帶來吉祥的可愛鼠寶寶,下一秒就變成了穿著唐裝的可愛小人。上一分鐘還是情人節甜蜜的小兩口,下一分鐘就變成了小鳥樂園中的一隻呆萌小鳥。而Molly憑藉著多變、呆萌的形象深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切中消費者痛點,成為備受Z世代歡迎的產品。未來,POP MART泡泡瑪特仍將繼續讀懂年輕人,理解年輕人,以盲盒的形式不斷打造更多的驚喜模式,持續為驚喜加碼。

相關焦點

  • 天鼎證券:談「盲盒之王」泡泡瑪特狂奔上市!
    在2016年推出盲盒之前,泡泡瑪特仍處於虧損,到了2017年上半年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後面更是一路飆漲。盲盒的核心就在「盲」字,對未知的期待和不確定的刺激造就了它巨大的吸引力。當我們的物質生活得到基礎滿足之後,未知的驚喜才會給我們帶來超乎平常的喜悅,無法預料的神秘感也往往更受親睞。 泡泡瑪特的盲盒系列中最有名氣的當屬Molly,一個湖藍色眼睛、長睫毛、面無表情的小女孩。
  • 另一種盲盒:泡泡瑪特市值千億 其他玩家還能「驚喜」多久?
    來源:無冕財經泡泡瑪特的成功,核心要素不是盲盒,而是IP。目前,爆款Molly帶來的收入貢獻,已呈現大幅下降趨勢,自主IP又乏善可陳,下一步並不好走。驚喜經濟能持續多久?這也是一種盲盒。閒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31日的一年裡,盲盒交易已成為千萬級的市場,有30萬盲盒玩家在平臺上交易,每月發布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狂漲39倍。王寧和他的泡泡瑪特也正是靠盲盒經濟「熬出了頭」。
  • "盲盒+"模式快速裂變 "驚喜經濟"引爆年輕潮玩市場
    (原標題:「盲盒+」模式快速裂變 「驚喜經濟」引爆年輕潮玩市場)證券時報記者 嚴翠羅曼·羅蘭說,世界上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阿甘正傳》中說,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會是什麼口味。
  • 「盲盒+」模式快速裂變 「驚喜經濟」引爆年輕潮玩市場
    或許正是這種對生活的執著熱愛,與對未知的探索與嘗試,以及由此帶來的驚喜與快樂,催生並催熱了盲盒經濟。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調研發現,當下,盲盒之風席捲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商場、文具禮品批發市場、阿里淘寶京東等電商,盲盒註定是新近熱點與銷量大增品類,與此同時,「盲盒+X」模式正快速裂變,它作為一個創新的銷售形式正由潮玩市場快速拓展至文具、服裝、美妝、數碼、考古、食品等各領域。
  • 另一種盲盒:泡泡瑪特市值千億,其他玩家還能「驚喜」多久?|深度
    作為港股市場上唯一的潮玩經濟投資標的,泡泡瑪特令無數人豔羨。但泡泡瑪特之外,人人都能喝到湯吃上肉嗎?湊熱鬧的上市公司「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如同電影《阿甘正傳》中的巧克力,小小的盲盒借著「未知的驚喜」抓住年輕人的心,風靡一時。
  • 你盲我不盲?泡泡瑪特熱炒款盲盒被拆著賣,處理結果來了
    泡泡瑪特熱炒款盲盒被拆著賣,處理結果來了 2020-12-25 1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泡泡瑪特的誘惑與焦慮:「驚喜經濟」能否延續?
    「吃飯逛街之餘買個小萌物,聊以慰藉」,12月10日,另一位購買過盲盒的女生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她出去旅遊,也會帶上兩個最喜歡的盲盒小人兒,以增加居住環境的熟悉感。華金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粗略勾勒了盲盒類潮玩的消費者畫像。研究報告顯示,潮流玩具助力消費者的性別分布:女性用戶佔比約75%,18-34歲用戶佔比約78%。
  • Z世代正當時,泡泡瑪特引領潮流玩具興起
    目前,我國 Z 世 代人口數約為 2.6 億,約佔人口總數的 19%。Z 世代正逐漸成為消費的引領者。首批 Z 世代(95 後)均已超過 20 歲,並逐漸步 入職場,實現經濟獨立與消費獨立。同時,處於學生階段的 Z 世代也擁有較為寬鬆的消 費自主權,主要系新世代的家長在消費觀念上更為開放,對消費的限制較少。
  • 千億泡泡瑪特啟示:盲盒+IP是SEA下一爆發點?
    凌晨四、五點的北京寒風凜冽,資深買家們蹲守在泡泡瑪特的販賣機、零售店前等待新品發售;泡泡瑪特舉辦的潮玩會展上,大批消費者為之瘋狂,直呼「上癮」。不過,可能他們也沒想到,自己的小愛好,已經造就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
  • 千億泡泡瑪特背後:盲盒「印鈔」,Z世代「傾家蕩產」
    據泡泡瑪特給出的用戶畫像顯示,58%的消費者年齡在30歲以下,其中出生於1995年至2010年間的年輕人(Z世代)佔比32%,75%的消費者是女生。盲盒、IP、年輕人,坐擁這三個備受資本關注的關鍵詞,泡泡瑪特成了「潮流文化第一股」。
  • 看不見的快樂和驚喜!小盲盒緣何「開」出百億元大市場
    在中國,這樣一個專注於年輕人的千億潮玩市場剛剛起步,隨著泡泡瑪特的二次上市大漲,它成為輿論焦點,各方對此褒貶不一。有人說盲盒是智商稅,有人說盲盒像賭博,但在更多年輕人眼中,盲盒意味著一份能帶來驚喜的「小確幸」。在年輕人旺盛消費力的加持下,這份「小確幸」成為大潮流,不僅形成上百億元的潮玩市場規模,更強勢「出海」走紅海外。
  • 年入16億的泡泡瑪特上市!盲盒會是長久熱門的生意嗎?
    「60歲的玩具迷,買盲盒花了70萬」、「夫妻二人4個月花20萬買盲盒」……曾經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讓盲盒成為當紅炸子雞。而在不少潮玩玩家沉溺於開盲盒無法自拔後,也催生了新的暴富神話。盲盒熱潮的主要催生者——泡泡瑪特正式提交招股書,擬登陸紐交所。
  • 國潮盲盒來襲,如何捂住自己的錢包?
    為了收集全一套Molly娃娃、迪斯尼公主或是「吾皇」「巴扎黑」的PVC玩具,z世代的年輕人就像上世紀90年代的小孩收集小浣熊乾脆麵裡的水滸英雄卡一樣認真而狂熱。據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統計,2020年上半年泡泡瑪特註冊會員的整體復購率為51%,每兩個購買盲盒的人中就有一人接著買了第二個。
  • 印鈔機泡泡瑪特上市首日市值近千億 Z世代的投資新潮你看懂了嗎?
    原標題:「印鈔機」泡泡瑪特上市首日市值近千億,Z世代的投資新潮你看懂了嗎?來源:經濟觀察網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一真 實習記者 黎媛 「不買房,那買比特幣還是盲盒(泡泡瑪特),理解Z世代和他們的投資心智。」一位券商分析師在泡泡瑪特首日寫下他的觀察。
  • 泡泡瑪特深度報告:小小的一霎那驚喜,大大的泡泡潮玩王國
    盲盒通常與IP、特定藝術家綁定,擁有既有的粉絲受眾,產品與粉絲有很好的情感聯結。 拆封前的神秘感與拆封后抽到心儀產品的驚喜增添了購買樂趣,同一系列的多款產品刺激 用戶的收集欲望,提升了消費者的復購欲。
  • 看不見的快樂驚喜!「盲盒+」經濟吸引年輕人多面開花
    近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以暴漲100%的身價在港股上市,盲盒經濟再度成為焦點。一個毛利率近70%的潮流玩具引起數百萬人群的追隨,盲盒已不僅僅是一個造型商品或者模型玩具,而是形成了一種商業模式,餐飲、家居、百貨商店等行業都開始開發盲盒與自家的業務結合。
  • 閒魚年盲盒交易額接近1個泡泡瑪特 Z世代佔玩家總量四成
    泡泡瑪特。泡泡瑪特一年營收。泡泡瑪特招股書顯示,2019年營收為16.83億元。   「買盲盒、拆盲盒、賣盲盒、收盲盒」已經是娃友間的常規操作。   地域方面,閒魚盲盒玩家主要集中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上海、北京、廣州、杭州、天津為五大盲盒愛好者聚集地。   廣東的關先生是一位資深潮玩收藏愛好者,從盲盒到「大娃」,他在潮玩收藏上已粗略花費50萬元。現在他抽盲盒少了,更喜歡「端盒」的方式,將整盒12個一起購入,再去閒魚精準搜索拍下隱藏款,以最快速便捷地方式湊齊整個系列,享受收藏帶來的滿足感。
  • 泡泡瑪特港交所上市,幾十盲盒開出皮套?這些智商稅你玩過嗎?
    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市值超過1000億港元,提起泡泡瑪特很多人都會一臉懵,但是公司旗下的盲盒你一定看見過,一些公眾場合都會有這種盲盒機器,這也讓很多人不解,盲盒經濟究竟是什麼?
  • 「盲盒之王」狂奔上市,泡泡瑪特的泡泡會不會破?
    上市首日開盤後,泡泡瑪特股價高開約100%,報77.1港元/股,發行價為38.5港元/股。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和淨利潤保持了不錯的增長。「盲盒之王」「Z世代的消費潮流風口」「衝動消費下的韭菜收割機」……這家被貼滿標籤的公司眼下因為被資本追逐而炙手可熱,是什麼讓它快速增長,「盲盒經濟」又是否可持續?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創始人王寧起初借鑑的是日本無印良品旗下的雜貨商店Loft的商業模式,即潮流玩具和百貨零售商店。
  • 年輕人簇擁的泡泡瑪特上市,是Z世代的「茅臺」還是泡沫?
    12月11日,被稱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POP MART)正式登陸港交所。上市首日,開盤股價最高漲至81.75港元,市值一度超1000億港元。據《2020跨境出口消費趨勢報告》報告顯示,盲盒線上消費呈爆發式增長,消費增速達4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