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善意,
讓他「聽」見了全世界。
12月5日,
家住十堰上海路的劉女士點了份外賣。
接到外賣員電話,
她正詫異於對方奇怪的發音時,
忽然看到了一條簡訊,
頓時鼻頭髮酸......
原來,
對方是一名聽力障礙騎手。
「他的身體沒有我們健全,
但積極生活的態度值得一份敬意。
小跑下樓,雙手接過,
他,值得尊重。」
有感於外賣小哥的不易,
劉女士將此事發在朋友圈,
引來上百位好友點讚。
12月8日,
十堰晚報記者聯繫上了
這名外賣小哥,他叫張競文,
十堰市鄖陽區人,
是必勝客的一名駐店騎手。
不管前方有多苦,
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他的經歷,很勵志。
三歲生病導致聽力障礙
他聽力一級殘疾
3歲時,張競文生過一場病,
之後聽力嚴重下降,
現在戴助聽器
也只能聽到很小的聲音,
聽力一級殘疾。
在做外賣騎手前,
張競文洗過車、貼過手機膜。
今年9月份,
看到外賣騎手招聘,他便報了名。
「面試時他說自己是聽力障礙人士,
但一定會努力工作,
我們決定讓他試試看。」
美團十堰片區安全督導餘正華告訴記者。
張競文是十堰唯一一位
有聽力障礙的美團外賣騎手。
送餐時,
他只能用簡訊跟顧客交流。
張競文編輯簡訊發給顧客,讓顧客來領取外賣。
入職後,他非常努力,
一天12個小時都在接單、送單。
「我把店周邊的每一個小區、
街道路線都背下來了,
這樣能提高送餐效率。」
張競文告訴記者,
沒事的時候,他就在店裡背地圖。
駐店騎手是按天結算工資,
一個月可以休息3天,
但他很珍惜這份工作,
這幾個月一直沒休息過。
因為聽不到顧客說的話,
也擔心自己表達不清楚,
外賣送到時,
張競文會拿出一張
寫著「祝您用餐愉快」的A4紙。
滿滿的細節令人感動。
「休息一天就少一天的工資,
我想多掙點兒。
作為一個有聽力障礙的人,
能做這個工作已經很感激了,
苦點累點沒什麼。」張競文說。
從差評不斷到好評如潮
他說喜歡這份工作
「有時候我們忙不過來,
他會看著訂單幫忙配餐,
人很老實,幹活也很麻利。」
必勝客店員對張競文的評價不錯。
有時遇到比較偏僻的地址,
用簡訊溝通十分不便,
張競文會找好心路人幫忙接電話,
再看路人的唇語確定地址。
遇到門禁無法送達時,張競文會第一時間用簡訊聯繫顧客開門。
張競文能看懂唇語,
但前提是語速不能快。
最初送單的時候,
因為溝通不便、找路困難等原因,
他速度總是很慢,差評也不斷。
曾經有一次,因為不熟悉路,
給顧客發簡訊也沒回,
最後外賣超時10分鐘送達。
顧客打電話到店裡投訴,
說話也比較難聽。
遇到時間緊張等不到電梯,張競文就一路小跑爬上高層給顧客送餐。
擔心張競文因此事否定自己,
店裡員工都很默契
沒有將顧客投訴時說的話告訴他,
只跟他說沒事兒,
下次注意就好。
一個多月後,
張競文逐漸熟練起來,
跟顧客溝通也順暢很多。
如今打開接單頁面,
都是對他服務的好評。
在黑暗中,
一束光或許就是一個人支撐下去的力量。
對於張競文來說,
顧客一條條暖心的簡訊,
就是他的一束光,足以撫慰內心。
這個世界有時很冷酷,
但人心始終溫熱。
你的一句沒關係,
一聲問候,一句加油,
就能夠溫暖別人的整個世界。
張競文將這些簡訊存在手機中
捨不得刪除。
如今,
他從事外賣行業近3個月了。
從最開始的差評不斷,
到如今的好評如潮,
張競文付出了比常人更艱辛的努力。
「我要多掙點錢,
給老婆孩子更好的生活」
張競文今年33歲,
家中還有兩個可愛的孩子,
一兒一女,
都在上幼兒園,
妻子現在全職在家照顧孩子。
張競文一直是個話少手勤的人,
喜歡用行動來代替語言。
妻子劉珊說,看著丈夫這麼辛苦,
她非常心疼,
等孩子再大點兒,她也去找工作,
幫丈夫分擔一些。
「我沒什麼愛好,
現在只想多掙點兒錢,
讓老婆和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
張競文看著手機裡一家人的合影,
嘴角忍不住上揚。
戳下方視頻,感受張競文送餐之路
↓↓↓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我國現有約8500萬殘疾人
對於普通人來說輕而易舉的事
對於他們則難如登天
請多一些關愛和幫助
也多一分理解和尊重!
比別人走得慢,
那就早一點出發。
張競文,
你努力生活的樣子真帥!
(註:以上信息轉載自十堰晚報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