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將要取消?這涉及到1.44億人的利益

2020-12-17 有理也有想

公積金將要取消?

說起公積金,大家肯定對它不陌生,畢竟是與大多數人切身利益相關的東西,而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它也是引起了廣泛熱議,爭論的地方就在於公積金是否該取消,雙方各執一詞,可謂是吵得不可開交。

而追溯其最開始引發爭議的源頭,就在於今年2月,黃奇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重慶市原市長)撰文指出,除稅收等政策以外,建議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為企業直接降低12%的成本。

建議激起千層浪,以至於餘波到現在還未停歇,雖說提出建議之人也說了代替公積金制度的措施,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制度說推翻就推翻了,肯定是讓不少人難以接受的。

歸根結底,取消與否代表的是兩方的利益,就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一面是人頭(工薪階級),一面是(花)企業。

截至2018年,公積金實繳人數1.44億人,在具有可比性的社會保險中,除醫療和養老以外,失業保險覆蓋1.96億人,生育保險2.04億,而它們強制性要大於住房公積金。

所以,這樣的覆蓋人群,完全是無法忽視的。

在1.44億繳存者中,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佔31%,國企20%,私企31%,外資8%,其餘10%為民非、集體企業和其他類型單位等

私企以及其他企業繳存比例顯著提高,就這個方面看,是惠及更多中低收入群體的好政策,給企業減負的措施有很多種,並不一定非要取消公積金。

那麼,這公積金到底是取消了還是沒取消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參照5月18日中央發布的文件,得知答案。

5月18日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

這意味著,公積金制度改革已經進入了決策層視野,而改革的說法,就意味著不會輕易一刀切取消公積金。對此,此前提心弔膽的人兒,也可以放下心來。

至於改革的措施,也有不少代表提供了自己的見解,比如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提議適當下調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由最低繳納5%降至3%,切實減輕企業用工壓力。

就筆者自己的觀點,公積金存繳比例著實不應該下降,原因有二:

1)就大方向來看,企業用人成本壓力大,並非只單單來源於公積金,賦稅和社保及其他因素都在影響企業的生存環境。

降低公積金明面上帶來的效應是為企業降成本,但員工損失的福利可能就從工資方面尋求彌補,減負一說就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2)實際上公積金的中低收入階層貸款人佔95%,在貧困地區尤其受到歡迎。

2018年發放的1萬億元的253萬筆房貸中,95%的借款人是中低收入者,高收入者只佔5%

試想一下,如若存繳比例降低,對於利用公積金貸款的中低收入群體來說,無疑是一個較大的打擊,從人們對想法設法積極擴大公積金存繳的態度來看,降低比例可謂是不現實。

住房公積金制度是1990年代初從新加坡學來的,雖然我國房地產早已市場化,商業銀行已成為提供房貸的主體,但公積金的歷史使命確實還並沒有完成,如果以後有更加合適的制度,再讓其退出歷史舞臺也不遲,而現在改革才是重點。

相關焦點

  • 事關1.5億人!「劫貧濟富」的公積金,該不該取消?
    住房公積金制度不應該取消,因為這是員工的福利。沒有理由因為經濟波動而去剝奪員工的福利。這是典型的「劫貧濟富「。企業負擔大,那可以減稅減輕企業負擔。靠取消公積金來給企業減負就相當於明目張胆的降薪,慷他人之慨。這種行為屬於公開耍流氓。
  • 公積金按「暫停鍵」?國家一錘定音,新政策實施,1.5億人有福了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公積金繳存單位已超過322萬戶,從業人員數量接近1.5億。在房價連連上漲的今天,公積金貸款已經為不少企事業職工解決了購房貸款問題。
  • 公積金按「暫停鍵」?國家一錘定音,新政已實施,1.5億人受影響
    根據住建部發布的數據,在2019年,我國實繳公積金的職工已經達到了14881.38萬人,將近1.5億人,而住房公積金繳存額則達到了23709.67億元。 不過公積金的出現雖然為眾多購房人「雪中送炭」,降低了我們的購房門檻,但如今卻有專家建議取消公積金,令人疑惑萬分。
  • 公積金制度,怎麼就成了黃奇帆、董明珠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了?
    在中國,說房子不重要的永遠只有兩類人,一類是錢實在太多,多到買房子就像買顆白菜那麼簡單的人,代表人物有馬雲、曹德旺等大佬,另一類人就是假裝清高,天天喊口號,要自由不願意當房奴的人群,實際上,百分之九十的他們早就被排除,只因根本買不起房子,索性就破罐子破摔。
  • 國家「一錘定音」,新政策已經實施,1.5億人「錢袋子」或升值
    這裡的「一金」指的就是公積金。按照官方提供的數字,到2019年,我國繳存公積金的單位已經超過了322萬戶,而從業人員也已經達到了1.5億人之多。公積金可以算是公司為員工提供的一個很好的福利。員工可以用公積金貸款來買房,而公積金的貸款和其他商業貸款相比,利率低出許多,無形中相當於為我們節省了許多錢。
  • 公積金作為1.5億人的錢袋子,一些人卻說它沒什麼用,你怎麼看?
    然而,有些人對於住房公積金的存在卻有不同的看法。公積金的用處已經不大了嗎在今年早些時候,就有專家提出,現在的公積金沒有發揮到什麼作用,應該被取消。在該專家看來,現在大部分人買房用的都是商業貸款,公積金貸款用得不多,沒太大用處,而且取消公積金還能給企業減輕很多負擔。該建議甚至還獲得了董明珠、原財政部長等大佬的支持。
  • 2020公積金政策迎改革,相當於變相漲工資,將「造福」1.5億人!
    而之前,黃奇帆還提出了取消住房公積金制度,並呼籲給企業減輕負擔,同時對員工而言,每個月的收入也能增加,並且董明珠也表示了贊同。編輯現在,無論在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上班。單位都會統一給員工交基本的五險一金,其中「一金」指的則是住房公積金,這對我們買房租房都十分重要。
  • 公積金調整招來群眾「不滿」?專家提出「新方案」,這類人有福了
    據統計,我國超過4億人都背負著住房貸款,幾乎佔到了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可見房價給我們國人帶來了多大的壓力。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有超過322萬家單位繳納了公積金,累計繳納住房公積金的職工近1.5億人,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上升。為了緩解大家買房的壓力,兼顧更多人的利益,國家近年來也一直都在不斷完善公積金的相關政策,今年也不例外,目前我國超過了60個城市都公布了住房公積金政策的相關調整,可以說再次「造福」了這1.5億人。
  • 公積金按月提取!限制取消!12月31日前全面執行!
    公積金又將有變動!按月提+限制取消+互貸互認……跟我們每個人的租房、買房、看病、貸款等等都有關係!趕緊看! 近年來,住房公積金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發生了諸多變化,住房公積金繳存、提取、貸款等也有了新的國家標準。
  • 來論|公積金「帳隨人走」需打破利益壁壘
    公積金政策與我們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媒體梳理發現,年內多地公積金互認互貸。其中包括長江中遊20城公積金將互認互貸、長三角4地住房公積金實現互通、成攀兩市住房公積金互認互貸、川渝推進公積金互認互貸。事實上,早在2014年10月,住建部等3部委曾出臺政策,要求公積金繳存異地互認,並推進異地提取、貸款業務。繼而,在2015年9月,住建部出臺公積金異地貸款細則,其中明確規定,公積金繳存人要到異地貸款買房的,只要向繳存城市公積金中心申請書面證明即可。2018年12月,廣州出臺相關辦法,放寬了異地購房提取範圍,即允許公積金在省內多個城市「漫遊」。
  • 公積金再起波瀾 新建議來襲 多數剛需能贊成?但這類人恐將有意見
    據了解,從2008年到2017年,我國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從3.0萬億元增長到了21.9萬億元。在貸款買房的時候,公積金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幫助大家減輕一定的經濟負擔,幫助購房者省下一筆錢,所以不少工薪族在買房的時候,一般都會選擇用公積金貸款買房,而不是用普通的商業貸款買房。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去年年底,住房公積金累計提取總額達到104235億元。
  • 專家表示:公積金是「錦上添花」遊戲,建議取消?央媒給出答案
    因此,有專家表示取消公積金會更好,畢竟公積金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用處不大,取消後還能給企業減負擔,所以,從企業的角度而言,比較支持取消公積金。 那到底公積金是否真的那麼沒用,最好取消呢? 筆者認為,這個說法其實是不正確的。 首先,取消公積金能為企業和職工降低12%的成本一說並沒有足夠的依據,當前公積金繳存比例為5%~12%的區間,選擇12%上限繳納的單位不佔多數。而且現階段很多企業根本就沒為員工繳納公積金,也就沒有降低成本一說了。
  • 保護自己利益的最好方式,是涉及到別人的利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道理就是:有時候維護自己的利益,你必須學會涉及到他人的利益才行,否則,很多人不會理你。1.遇到困難,別喊『救命』記得曾經看過一個短文,說的是一個女性深夜回家的時候,遇到了歹徒。由於已經到了小區裡,她大聲地喊著救命,可是周圍的居民並沒有一個人下來幫她。甚至有的房間,關掉了原本開著的燈。女子急中生智,大喊『著火了!』在不停的呼喊中,周圍的燈光紛紛亮起,有些人穿著睡衣跑了下來。歹徒被嚇跑了,女子獲救了。眾人看到無事,也就各自回家睡覺了。
  • 騙提騙貸公積金,畢節3人已被處理!
    騙提騙貸公積金,畢節3人已被處理!>近年來,由於工資基數的不斷提高,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帳戶餘額越來越多,因此部分「不良中介」通過收取騙提金額的一定比例作為「手續費」,幫助繳存職工偽造「發票、合同、還貸餘額單、信用報告、住院病歷、醫療票據、結婚證、離婚證」等虛假材料,分別以「購房、還房貸、大病」等原因到住房公積金中心騙提騙貸公積金,嚴重侵害了其他繳存職工的合法利益,擾亂了住房公積金正常秩序,損害了公積金中心的公信力
  • 公積金被廢除後,哪類人最吃虧,為什麼那麼多人反對
    不得不說,這些年利用公積金買房的人確實省下了不少錢。而就是這樣一個利好制度,卻被提議廢除,這遭到了絕大多數人的反對。就在今年的2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撰文指出,我國房地產早已市場化,商業銀行已成為提供房貸的主體,住房公積金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大。
  • 2020年公積金新一輪調整來了,7月1日開始,對這一類人影響最大
    當然這只是對於高收入人群而言,而且是上調幅度比較大的城市如此。那麼對於收入比較低的人來說呢?又是另一回事了。再說第二類人群,可能沒影響。工資沒有超過本地基數上限,並且去年平均工資沒變化的人群,可能沒影響還舉個例子,還是以江蘇泰州為例,如果你的月薪5000元,遠沒有達到公積金繳納基數上限,並且你去年平均工資也沒漲,那其實這一上調繳存基數上限的事兒,對你沒什麼影響,跟你沒啥關係,基本你就相當於是個吃瓜群眾,你之前該交多少現在還是交多少。
  • 半月談評論:公積金制度改革不宜「一刀切」
    在南京一處商品房售樓處拍攝的樓盤沙盤 楊素平 攝  更遭人詬病的是,有的地方提取公積金手續十分繁雜。各種複印件一厚摞不說,公積金管理中心跑了一趟又一趟。「明明是我自己的錢,提取卻要看別人臉色」,不少人「吐槽」公積金常年趴在帳上,利息少不說,提取的前置條件十分苛刻。還有的樓盤為了快速回籠資金,明目張胆地「拒收」公積金貸款,這更使得一些急於購房的人不得不忍痛割愛放棄公積金貸款。
  • 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落地,未來公積金能實現「全國漫遊」嗎?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給出一組數據,根據2019年全國住房公積金報告,本次公積金一體化政策涉及全國公積金個人貸款放貸筆數的24.1%,涉及貸款發放額的佔比達全國的26.6%。貝殼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0年1—7月長三角區域重點城市貝殼二手房交易中上海市客戶使用公積金貸款與組合貸方式的成交量佔比最高達到55.8%,其次為南京(44.3%)、杭州(33%)、合肥(22.2%)。
  • 市公積金中心「三轉一提」強服務 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今年1至11月全市新建制繳交住房公積金企業139家(其中按5%低比例繳存企業佔到32.37%)。降低樓盤備案準入條件,從原來按預售證所含樓棟整體進行批量查看、審批,到現在單棟只要達到備案條件,就及時到現場查看核實並上會審批。二是增強經營活力。出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做好住房公積金管理服務工作的五條措施》,搭建審批綠色通道,最大程度方便、快捷辦理企業申請緩繳降比公積金。
  • Lululemon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4%至1.44億美元
    財報顯示,截至11月1日的三個月,Lululemon銷售額同比上漲22%至11.17億美元,去年同期為9.16億美元;毛利率為56%;淨利潤為1.44億美元,同比增長14%。今年前9個月,Lululemon收入增長3.5%至26.7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