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曉荷
5月9日,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我省於日前啟動綠色學校創建行動,在全省學校厚植綠色發展理念,加強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著力提升師生生態文明素養,影響和帶動全社會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目標:明年年底三成以上學校達標
根據相關文件精神,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立生態文明教育工作長效機制,積極開展綠色學校創建行動,到2021年有30%以上的學校、到2022年有60%以上的學校達到綠色學校創建要求,有條件的地方要爭取達到70%。
綠色學校創建制度、政策、標準體系基本完善,學校綠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風,湧現出一批綠色學校先進典型,廣大師生對學校美好學習和生活環境的需求得到滿足,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
基本原則:
綠色學校要遵循怎樣的原則呢?根據省教育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河南省綠色學校創建行動方案》,綠色學校創建要:
(一)導向鮮明,目標明確。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組織者和參與者要深刻認識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提出明確的創建目標。
(二)因地制宜,制定標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創建標準,做好頂層設計,學校要將綠色學校創建與長遠建設發展緊密結合,將創建工作與學校常規工作有機結合。
(三)層層落實,全面發動。綠色學校創建要求各地各校緊緊圍繞創建標準層層落實、層層細化,全面發動師生員工,形成校校創建、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
(四)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綠色學校創建要積極整合各方資源,以綠色健康校園文化為引領,形成密切協作、共同參與、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
綠色學校以大中小學為綠色學校創建對象,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是責任主體,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負責推動本地區各級各類學校的創建指導工作;各學校是創建行動主體,在當地的教育行政部門指導下落實落細各項創建內容。
內容:綠色學校要開展生態文明教育
中小學結合課堂教學、專家講座、參觀實踐等活動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大學設立生態文明相關專業課程和通識課程,探索編制生態文明教材讀本。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成長規律,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融入生態文明、綠色發展、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等相關知識,將教育內容與學生身邊的、當地的、日常的環境相聯繫,鼓勵學生從多角度認識和理解綠色發展。
綠色學校要施行綠色規劃管理。
在校園建設和改造中,結合當地經濟、資源、氣候、環境及文化等特點著力優化校園內空間布局,合理規劃各類公共綠地和綠植搭配,提升校園綠化美化、清潔化水平。建立健全校園節能、節水、垃圾分類等綠色管理制度,引入信息科技先進技術,加快智慧化校園建設與升級,積極開展校園能源環境監測,有效處理生活及實驗室汙水,實現校園全生命周期的綠色運行管理。
綠色學校要建設綠色環保校園。
積極採用節能、節水、環保、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等綠色產品,引導校園新建建築項目按照綠色建築標準要求進行設計、建造,有序推進既有建築綠色化改造和運行。著重從建築節能、新能源利用、非常規水資源利用、可回收垃圾利用、材料節約與再利用等方面,持續提升校園能源與資源利用效率,深入開展能源審計、能效公示、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節水管理。
綠色學校要培育綠色校園文化。
支持和引導師生參與組織多種形式的校內外綠色生活主題宣傳,對節能、節水、節糧、垃圾分類、綠色出行等行為發出倡議,充分發揮學生組織和志願者的積極作用,精心開展節能宣傳周、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糧食安全宣傳周、森林日和植樹節等活動,各校要將綠色學校的創建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培養青少年學生綠色發展的責任感,提高愛綠護綠的行動力,養成健康向上的綠色生活方式,帶動家庭和社會共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綠色學校要推進綠色創新研究。
有條件的高校要發揮自身學科專業優勢,加強生態學科專業建設,大力培養相關領域高素質人才,開展適合當地經濟、社會與環境發展的綠色創新項目,通過多學科交叉,大力推進綠色創新項目的研發,推動產學研緊密結合,加強綠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鼓勵學生進行綠色科技發明創造,促進綠色學校建設的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實踐活動相結合。
省教育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調動各級各類學校的積極性,統籌推進綠色學校創建工作,明確創建的時間進度要求,壓實工作職責,確保在2022年達到或超過總體創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