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啥意思?三年老母雞咋就不受待見

2020-12-10 365說三農

農村裡散養幾隻土雞正常不過的,養土雞不僅平時能吃到雞蛋,還能到過大節的時候,比如春節的時候還可以做土雞湯喝,養雞是農民的日常,也是為農民增加額外收益的一種方式。

如今,農民環境變了,原來村子裡家家戶戶的雞基本都是散養,村裡的雞群到處亂跑,草叢中,樹蔭下,菜園邊,水渠邊,還有就是曬場上,每當農民開始收割莊稼放到曬場上曬乾時,那就是雞群的加餐時,農民趕都趕不跑,這個時候的雞吃得飽,每天下一個蛋,真是不錯。現在養雞很多是圈養了,就是養在院子裡,院子空間大小看自家規模了,所以現在的農家雞也變得「宅」了,這也是為了農村環境變得乾淨,農民生活幸福感增強的一個表現。

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這句話是啥意思呢?

這句話從字面上可以這樣理解:家裡的雞是養千日的大蟲,過了千日再養的話,會越來越窮。這句話就要理解「千日」是什麼概念?千日就是差不多三年時間,也就是說養了三年的雞。

一般來說養了三年的母雞,算是老母雞了,都說老母雞好吃,但是真正的老母雞超過三年的就不好吃了,肉質比較柴了。其實,這還不是重點,這句話的重點是說的「再養就會窮」這句話。

農民養三年以上老母雞咋就越養越窮了呢?老老農民怎麼說。

一般來說,農民養母雞最大的用處就是下蛋,母雞下蛋農民可以自己吃,也可以拿去售賣換錢,貼補家用。農家土雞養殖周期比較長,散養環境,農家自養土家仔雞一般在200天雞齡達到產蛋高峰期,一天下一個蛋,連續日曆天把,之後再隔段時間再下單,並且還要避免母雞抱窩,不下蛋。一般來說,一年以上農家自家土雞的產蛋量就開始下降了,到了三年齡的老母雞基本上很少下蛋,老母雞變成了只吃糧食不下蛋的,農民就認為這樣的母雞隻能花成本,不能帶來經濟效益了,所以說,再養下去,家裡的糧食越來越少,就越來越窮了。

所以說,一般養了三年以上的老母雞基本上屬於淘汰雞了,再養農民就要虧本了。

家裡養的老母雞,每天以蔬菜葉子,還有玉米、稻穀、小麥為飼料,雞是有啥吃啥,別看雞嘴巴小,但是雞的食量很大的,從雞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覓食就可以體現了,所以農村養雞成本也是很高的,養老母雞成本就更高了,所以才有「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的說法。

相關焦點

  • 「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養雞超過千日為何會變窮,真有道理
    導言渴求知識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我們想方設法地探求知識,而當理性不夠用的時候,我們就藉助於經驗。經驗是虛弱得多、檔次低得多的手段,但真理是那麼偉大,我們要追求它,就不該擯棄任何可以用於追求的手段。比如這一句俗話: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最先,從字面討論一下這句話的內涵,這句話裡邊出現了一個定義,那便是「千日」。千日也就是三年的模樣,那麼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就是,養殖戶假如養超出三年的話,那麼就非常容易貧困了。這裡邊的大道理還是較為深的。
  • 農村老農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不少俗語,就是關於這些養殖牲畜的,像是「雞三狗四」,「雞不六載,狗無八年」,「貓來窮,狗來富」等等很多,今天就挑兩個來說一說。在你家農村有沒有流行著一句「雞不三年,犬不六載」?這裡說的三和六,都是壽命。動物的壽命和人類比起來,比較短壽。拿它們六七年的壽命來講,放在人的身上,大體相當於我們六七十歲了。
  • 農村老人常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人常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過去農村家家戶戶都會養些牲畜,雞鴨貓狗之類的,養雞養鴨主要是為了吃蛋,而養狗主要是為了看門護院,可能是因為養雞養狗的多了,農村的老人們還總結出來一些關於它們的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還有「貓來窮,狗來富」等等,在我們當地倒是沒有雞三狗四的說法,而是說「雞不六載,狗無八年」。
  • 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家裡的雞狗養久了會怎樣?
    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怎麼解釋,家裡的雞狗養久了會怎樣?農村老家裡有一隻十年多的老狗,由於它的年齡大了,它也從以前的警覺也逐漸變得昏痴了起來,最後走路都找不回家了。一天我回到家裡,看到這一情況,就提議把這老狗給賣了,正當我說出嘴的時候,就遭到了爸爸的呵斥,說是讓狗在家裡安度晚年,畢竟養了這麼多年還是有感情的。還有一件事是,家裡養雞的時候,爸爸在過年的時候總是殺當年的公雞,一些公雞也不能餵到三年以上。當問到爸爸為什麼會這麼做時,老爸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家裡的生靈養久了會通人氣的。
  • 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啥意思?老話講的在理麼?
    小的時候,老人們常說養雞不過三,養犬不留六,說的就是養雞不能過了三年,養狗則不能過了六年,這三年和六年對於這兩個家畜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如果超過了這個節點那麼就會產生一些少見的情況,下面筆者就通過實際的生活經驗來總結下這句俗語想要表達的意思吧。
  • 外婆家散養的老母雞,原汁原味,不輸任何一種滋補湯,品嘗更放心
    寒冬臘月,隨著天氣降溫,氣溫是越來越冷了,聽起父輩講起過,「貼秋膘」這個說法,意思就是在寒冷的冬季到來之前,讓吃一些脂肪多一點的食物,讓人好抵禦寒冷的季節,今年的冬季突然感覺好冷,出門過不了一會,就感覺到渾身被寒風吹透了,特別是膝蓋,凍的感覺呼呼地在往外冒冷氣。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比如下面2句不知道大家小時候,在老家有沒有聽老人家說過。1、臘不撿兔、春不撿雞其實這句話的意思也是寓意著人們在一些特定地季節,有些食物吃了會危害到人們的健康。比如「臘不撿兔」這句話裡面的「臘」是指冬天的臘月。
  • 農村老話常說:「雞不3年,犬不6載」,事出反常必有妖?有道理嗎
    而在其中更為令人很感興趣的莫過一些日常生活類的老話,還記得童年,每到下午用餐時刻,農村老人就經常端著工作在大門口上閒談,總聽一句「「雞沒六載,狗不八年」這句話老話。我對於此事並不是很了解,這話究竟是什麼含義呢?依照這話表層含義就是,假如家中養的雞不能夠餵到三年之上,過去了三年就應當幹掉。
  • 山西7旬大媽家裡養個「保安」,會站崗能掙錢還不要工資,長啥樣
    採風期間路過一戶人家,整個小院都是黃土砌成的,院子的大門是用樹枝紮起來的籬笆門,院子裡一位大叔正在忙活著啥,一隻體態肥碩的老母雞看到我們倒是搖搖擺擺跑了過來,嘴裡還不時的發出「咯咯咯咯」的聲響。和大叔說著話大娘也出來了,大娘一臉愛憐的摸了摸老母雞頭,大娘說,這隻雞可聰明了,家裡前些時候養了有10多隻雞,就它奇怪,從逮回來那天,就和其他的雞不一樣,特別的粘人,她走哪跟那,這都養了3年了,還是這個樣子,村裡人都說這是她倆的保鏢,前些日子,老伴把家裡的雞都賣了,就剩下這一隻多捨不得賣,大媽說這隻雞如今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有感情了,就以後不下蛋了也不計劃賣它,打算就這樣一直養著它,陪著她兩口子養老
  • 農村俗語,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啥意思?
    農村還有一句話,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忘結髮妻,這些俗語都是提醒人們,不能因為生活富裕好轉了,就忘了給自己帶來家庭財富的動物,休掉自己同甘共苦的結髮妻子。一、再窮不賣看家狗。農村有一句話,叫做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不管再貧窮的家庭,養了一條看家護院的狗,他都會忠心耿耿的為你守護好家庭的財產。
  • 農村老話「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啥意思?內容豐富多彩
    因此就會有很多的俗語老話,帶有較深的時代社會烙印。而眾多的俗語既通俗易懂,生動形象,還「話糙理不糙」。那麼,農村老話「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其實內容還挺豐富的。所謂「開江魚」,是指開春後第一次從江中捕撈上來的魚。因為「開江魚」是我國東北獨有的一道特色美食,所以,我們也可判斷出這句俗語老話大概也是出自東北吧。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啥意思,真的那麼奇幻嗎?
    圖片均來自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就是其中比較經典的詞語之一。很多人都不理解它是什麼意思。其實它字面的意思就是養雞不能超過六年,而養狗不能超過八年,再深一層次的意思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特別是封建迷信的思想下,對此總是深信不疑,因為他們覺得家裡的雞或者狗養得年頭太久了,每天和人接觸,將人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從而會變得通人性,最終變成妖物而危害到家庭。
  • 俗語: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老二為什麼不受待見?
    農村地區有句俗語特別有意思,叫「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什麼意思呢?過去農村家庭普遍孩子多,一般家庭四五個孩子是常事,最多的有七八個。對於農村父母而言,這麼多孩子不可能個個都寵愛得起來,總有前後順序和輕重緩急。
  • 俗話說:「富不添丁,窮不養女」是啥意思?富人為何不喜歡男孩?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其實這句話有一種無奈的感覺,並不是說窮人家的孩子就願意早當家,只是因為家裡窮沒辦法,才不得不早點當家,所以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富不添丁,窮不養女」,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有老話說,狗和雞養太久,對主人不好呢?有什麼依據呢?
    此話的意思,最早出現在一本古籍《易妖》:「犬不八年,雞不六載」。這本典籍對於古代人們對「妖」的認知有描述。此書據說成書於三國兩晉時期,具體時間無從考證。對於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是狗和雞養的時間長了,會成為「妖」,它們經常和主人生活在一起,通人性。
  • 窮養男孩不等於不給錢,明白「窮養」的真正含義才行
    「富養女兒窮養兒」是我從小聽到大的一句話,小時候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給女孩多花錢給男孩少花錢,簡單粗暴,直到看到這段視頻後才明白原來富養女孩是這個意思,既然是這樣,那麼窮養兒子也一定不是少給錢話的意思了。
  • 在國內不受人待見的它,在國外卻異常受歡迎,你養過嗎?
    比如說它,它就是非常冤枉的一種貓,在國內不受人待見的它,在國外卻異常受人喜歡,你養過嗎?沒錯,它就是我國的狸花貓,這種貓咪身上的優點是非常多的!讓我們一一來了解一下!首先是長相,狸花貓長得非常霸氣,有些國人一看到它,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有一種受到了威脅的感覺,這就是它的長相所帶來的威懾力!有些人真的就是因為覺得它長得太霸氣,而不去飼養它的。
  • 「雞不過六,狗不過八」是啥意思,家裡養狗的朋友們要注意了!
    簡介 | 探索中華文化之脈絡,聆聽世間百態之心聲作者 | 國學大觀園註:此文原創,更多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獲取經典好文俗語文化,作為古人的智慧結晶,一直源遠流長,延綿不絕,在中華文化這座寶庫之中,散發著獨特的哲理光輝。
  • 在農村,老人常說「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這話啥意思
    就在今天早上,我路過村口的時候,就聽見村裡的二大爺和其他的老人聚在一起聊些什麼,我靠近一聽他們在聊一些俗語,尤其是一句「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聽到這句俗語的時候,也是比較懵懂,這句話啥意思呢?俗語裡居然有雞和狗,這裡面到底有什麼聯繫呢?於是我就問了一下二大爺這句話是啥意思?於是二大爺就吸了一口煙,說起了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