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略說世界三大名刀之日本刀

2021-01-08 騰訊網

[摘要]而日本刀所特有的弧度,使得它更為優美。輕撫刀身,就像撫摸著一位美女玲瓏的曲線一樣讓人迷醉。

作者:五嶽散人,騰訊·大家專欄作者,資深媒體人,民權、民生、法律、美食是他最感興趣的主題。

日本諸島自古就有人居住,從出土的上古兵器來看,與後世馳名天下的日本刀從器型與工藝上都毫無傳承關係,倒是與馬來等地的風格有相似之處。日本冶煉技術與制刀技術的發軔應當是得自中國的唐代,有人上推至漢代環首刀,並舉出邪馬臺國的卑彌呼女王致信漢庭作為證據,認為中日兩國在那時就有了交往,漢代冶鐵技術與制刀工藝在那個時候可能通過朝鮮半島傳入日本。

無論中日在技術交流上是否曾這麼早,目前公認的說法是日本刀的雛形自隋代就傳入了日本,後來通過大規模的遣唐使,再次帶回中原地帶的先進技術。日本皇室以鏡、玉、劍三者為傳國神器,其中的劍名為「天叢雲劍」,器型與世傳唐刀或者隋刀的樣式極為接近。由於是日本皇室的神器,至今我並未找到其鍛造工藝的詳細資料,但從找到的圖片上可以看出,包括劍柄的雲頭裝飾以及劍身的形狀,應該屬於唐刀。可惜的是,中國境內至今尚未出土唐刀的全美品,這可能與鐵質刀劍氧化與喪葬當中陪葬的習慣有關。

鍛造

據民國時代的古兵器研究大家周緯先生引自日人清水橘村的記載,日本刀的鍛造與發展分為三期八代,即舶來品時期、天國時期、南北朝之後時期。這是學術上自古往今的說法,實際上在現代收藏日本刀的藏家眼中,日本刀分成古刀期、新刀期、新新刀期,以及因為歷史造成的昭和期與現代刀幾個時期。

日本的制刀術自中原通過朝鮮半島與後來遣唐使傳來之後,漸漸走上了一條與最初的技術發源地完全不同的路徑,簡而言之,就是通過鍛造技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點,這個特點首先就是鍛造。

刀劍鍛造追求兩個目標,一個是足夠鋒利,能夠有足夠的殺傷力;另一個則是要有韌性,能夠在使用的時候最大限度的保證不折斷。但這兩點在技術上不同的方向。學過點兒材料的人都知道,想要鋒利就要有高碳含量,而這個會導致鋼材韌性不夠,而追求韌性就會鋒利不足。

日本刀的製作工藝裡解決這個問題是用了複合鋼材。日本刀的術語當中有「三枚合」、「五枚合」的說法,實際上我們可以把這個想像成一個多層漢堡。在刀身的中央部分是柔韌度最高的軟鐵,這東西形成了一把刀的骨架。在軟鐵外面包著稍微堅硬一些的鋼材,構成了一把刀的肌肉,最後在刀刃的部分是經過淬火工藝處理、最為堅硬的鋼材。包在中心的被稱為「心鐵」,外層被稱為「皮鐵」,刃部則叫做「刃金」。

三種材料組合之後,一把刀就會兼具鋒利與韌性。曾經在中國刀具收藏界有過一次著名的實驗,主要就是驗證這種複合材料到底能夠到什麼程度。實驗的對象是一把新刀期的著名工匠「金澤」所做日本打刀。此刀被夾在臺鉗上左右彎曲,直到達到30°角的時候,其刀刃部分才開始崩壞,到了45°角的時候,外層的低碳鋼開始出現裂縫。等到反覆彎曲到斷裂之後,可以看出斷了的刀體當中有著類似那個多層漢堡的結構,層次相當鮮明。當然,這事兒遭到很多人的攻擊,認為這完全是糟蹋東西。但經過這次實驗,相信所有人都對這種工藝最終所能達到的結果表示滿意。

日本刀採用的材料是當地所專門冶煉的「玉鋼」,現在日本依然還有用這種傳統工藝煉鋼的技術,一爐鋼目前售價要5萬美元左右。由於是低溫冶煉,對於技術有極高的要求。當這種鋼材練好之後,就會有制刀師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不同的鋼材,然後通過自己的再次篩選與冶煉,經過反覆鍛打形成不同材料,按照各自的秘傳手法把幾種鋼材鑲合到一起。

然後就是最重要的一種工藝:淬火。淬火是通過把高溫的鋼鐵按照不同的部位塗上不同的保溫層,然後猛然放在低溫的水或者油中,使得刀刃部分堅硬的一種方式。由於所使用的鋼材配比以及保溫材料的不同,會在刀身上形成不同的紋路。這被稱為「刃紋」。而經過多層鍛打形成的其他紋路與刃紋交織在一起,就是日本刀在刀身上所展示出來的「平面花紋鋼」的效果。

根據不同的刃紋,可以大致說出這把刀的制刀師是那個流派的傳人。這也是日本刀與眾不同的特點之一。由於日本以武士階層立國,特重刀劍的地位,加之島國資源有限而又得到官方的支持,日本刀基本都是流傳有序,並且因此形成了很多種流派的風格。各種流派最大的區別就是在這種刃紋上,有時候面對一把沒有銘文的日本刀,這就成了判斷其作者的依據。順便說一下,日本刀的刀莖——也就是插在刀柄當中那一部分——經常是有制刀師名字的,而從新刀期開始,很多制刀師用「某某守」作為頭銜,比如說某流派的制刀師可用「肥後守國重」作為刀銘。要知道,「某某守」是朝廷官吏的職銜,相當於一地的地方長官,制刀師可以用這個作為頭銜,可見其地位之高。

但這並不是說這把刀就算是大功告成,而是剛剛開始。日本人在工業化時代把流水線玩兒得出神入化不是沒有原因,在制刀這件事上,制刀師把刀鍛造出來之後,他就會把工作交給專業的磨刀師。日本刀的研磨甚至比制刀還要重要,因為要靠著研磨師對於一把刀的理解,把刃紋等東西研磨、表現出來,而這個是要用多達數十種研磨石料才能做到的。

記得一次我在東京拜訪某位研磨師的時候,他在研磨一個日本古槍頭,在京都的繁盛之處有個小小院落,院落中是日本特有的「枯山水庭院」,他在磨著那個槍頭,賓主相對無言。等到一個月之後再去,槍頭已經磨好了。

經過研磨的日本刀所呈現出來的美是無可抗拒的。刀身初看明光如鏡,實際上從刀莖開始,刃部與刀身有著很大不同:刃部比刀身的亮度要高,在兩者交界的地方所形成的紋路有些是直的,一條亮線一直到刀尖;有些起伏如波浪,呈現出不同的姿態。而日本刀所特有的弧度,使得它更為優美。輕撫刀身,就像撫摸著一位美女玲瓏的曲線一樣讓人迷醉。

到此還並不算完,一把刀不是一根條子就解決問題了,還要有各種柄、刀鐔(也就是我們說的護手)、鞘裝等。日本刀與其他刀具還有一個不同,就是它需要有兩套刀裝。一套是正經使用的時候所用,一套是長時間不用的時候,要把刀條拆下來放進一套用所謂「樸木」所制的軟木鞘當中,稱為「白鞘」,用以保護刀條。而這些也是要另外一位專門的裝具師來單獨製作的。日本刀的裝具非常精美,無論是鑲金嵌銀還是鐵器雕花都表達了某種文人意趣。這也難怪,日本武士是文武合一的階層,這是他們必須學習的修養之一。

至此,一把日本刀才算是大功告成。由於日本本地的玉鋼含硫量比較高,日本刀相比別的名刀來說更容易生鏽,對於日常保養來說,注重儀式感的日本人也開發出一套獨特的工具與程序。由於收藏的日本刀有幾十把,這個功課在平日裡總是不能少的,剛開始頗為所苦,現代生活裡誘惑相當多,每天飯局、酒局不斷,不但時間上很難保證,就是一把一把的按照程序拆卸、清理、打粉、再清理、上丁子油、再再清理,最後裝好,心情上就很煩躁。習慣了之後才發現,只有那個時間才是收藏的樂趣所在,是跟藏品有交流的行為。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

相關焦點

  • 【大家】略說世界三大名刀
    [摘要]世界三大名刀為「大馬士革鋼刀」、「馬來克力士劍」、「日本武士刀」,國人有不甘心的,把這三種之後加上中國刀劍,並稱為「世界四大名刀」。(編輯配圖,圖片來源於網絡)放假宅在家裡是傳統,無聊之餘看到網上有人說古代世界上的各種優質鋼材與刀劍,基本全是錯的,寫個小東西拋磚引玉。
  • 馬未都:世界三大名刀,日本刀名列其中,可惜卻沒有中國刀
    馬未都:世界三大名刀,日本刀名列其中,可惜卻沒有中國刀刀在冷兵器的發展過程中,地位並不如劍。可是,刀在實戰中的影響力遠遠大於劍,這就影響到了刀文化的形成,自然也就引起了收藏家的關注。馬未都表示,世界三大名刀,日本刀名列其中,可惜卻沒有中國刀。世界三大名刀中,為何沒有中國刀?筆者結合馬未都的說法,詳細的為大家分析一下。世界冷兵器發展史,繞不開中國冷兵器發展,尤其是中國的刀文化,在世界冷兵器史上佔據了重要席位。可是,世界公認的三大名刀為大馬士革刀、馬來刀、日本刀,並沒有中國刀的一席之地。
  • 世界上的三大名刀,日本刀上榜,唐刀卻名落孫山?
    在古代冷兵器是比較盛行的,而且世界上三大大刀也是流行開來。都說中國古代的歷史是源遠流長的,但是在世界三大名刀裡卻沒有中國的。但是日本刀,卻能評為三大名刀之一。但是如果對這方面有相關了解的人都可以看出來,日本人製作的這個刀其實和中國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但是中國卻沒有能進入,實在是很令人惋惜。
  • 世界三大名刀,為何沒有中國刀卻有日本刀?馬未都的解釋一針見血
    世界三大名刀,為何沒有中國刀卻有日本刀?馬未都的解釋一針見血馬未都曾表示,世界三大名刀中沒有中國刀。世界三大名刀為大馬士革刀、馬來克力士劍、日本刀,尤其是日本刀與中國刀中的唐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另外一副模樣,唐刀沒落,日本刀彎道超車異軍突起。由一斑而窺全豹,中日兩國民族性格的差異有多大,從唐刀沒落日本刀異軍突起彎道超車,就能看出一二。世界三大名刀,為何沒有中國刀卻有日本刀?馬未都的解釋可謂是一針見血。依據《唐六典》記載,制式刀有4種,分別為儀刀、障刀、橫刀、陌刀,統一被稱之為唐刀。
  • 日本刀躋身世界三大名刀,中國刀為何卻不行?馬未都道出背後隱情
    日本刀躋身世界三大名刀,中國刀為何卻不行?馬未都道出背後隱情世界三大名刀又稱「世界三大名刃」,分別是大馬士革刀、馬來刀、日本刀。明眼人一看,日本刀與中國刀關係密切,可以說是中國刀的「學生」,可人家躋身世界三大名刀,偏偏沒有中國刀。中國刀在歷史上也是風光無限,開疆拓土離不開它。然而,世界三大名刀就是沒有中國刀。中國刀為何不行?馬未都道出了背後隱情。在這裡需要著重強調一點,世界三大名刀的說法不是外國人說的,而是中國人周緯。周緯何許人也?
  • 世界三大名刀之一的日本刀究竟強在哪裡?看完我服氣了
    世界三大名刀之一的日本刀究竟強在哪裡?看完我服氣了世界上有三大名刀,分別是製作工藝複雜的大馬士革刀,歷史悠久的馬來克力士劍和日本刀(全稱為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日本刀的歷史遠遠比我國刀劍發展的歷史要晚將近上千年,也不如其他兩個刀製作工藝複雜,那麼到底憑什麼日本刀會成為世界三大刀之一呢?
  • 世界三大名刀——聲名顯赫的日本武士刀
    日本武士刀作為世界三大名刃之一,以其優良的性能在世界冷兵器中佔有絕對地位,在國際上也享有良好的聲譽和口碑。 由於近代日本侵華等事件的影響,日本的武士刀在國內部分愛國人士心中的印象並不好,所以,在談及日本武士刀和中國刀劍的對比之時,坊間流傳著這樣的一種觀點:日本的武士刀又長又窄,砍東西容易斷
  • 世界三大名刀是哪三個?日本武士刀可以稱之為名刀之首嗎?
    世界三大名刀是什麼?目前公認的世界三大名刃分別是大馬士革鋼刀、馬來刀和日本武士刀,大馬士革鋼刀是世界三大名刀之首,而第二的則是一種不怎麼出名的名刀——馬來刀,日本武士刀是目前世界公認第三位(也有說法是第二位)的名刃。
  • 世界三大名刀純屬誤讀,世界名刀排行榜,你想擁有哪一把?
    大家好,我是刀匠!世界三大名刃,堪稱古兵器界的世紀冤案。這個冤案的始作俑者,是中國近代古兵器專家周緯。周緯在他的《亞洲古兵器圖說》一書中總結出,亞洲花紋刃是全世界花紋鋼刀劍的源頭,而到近代,花紋刃的三大代表分別是伊斯蘭諸族的大馬士革平面花紋刃 ,日本武士刀和馬來克力士劍。周緯的這一說法被人們不斷演繹,最終被傳成了世界三大名刃:大馬士革刀,日本武士刀,馬來克力士劍。大馬士革刀位列世界三大名刃之一,還多少有點道理。為什麼這樣說呢?
  • 作為世界三大名刀之一,日本刀為何這麼受歡迎?
    對於想要對日本刀多少了解學習一點的人來說,首先應該了解的,便是日本刀的魅力所在。直至廢刀令頒布之前,日本刀一直便是武士的靈魂。而廢刀之後,大概是因為覺得寂寞、無所適從,甚至有很多人把木棒插在腰上代替刀,而廢刀令也是引起很多憤憤不平的士族叛亂的原因之一。此外,關於刀劍的詞彙也很多,現在也一直在日常中被使用著。
  • 世界三大名刃,日本刀位列其中,而中國刀卻沒能上榜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著各種武俠歷史故事,但是奇怪的是在世界三大名刃裡,日本刀位列其中,而我們中國刀卻沒能上榜。這三大名刃分別為大馬士革刀、馬來克力士劍和日本刀。大馬士革刀原產自印度,鍛造材料是烏茲鋼,通常都是彎刀,在刀身上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花紋,這些花紋看上去行雲流水,具有一種奇特的美感。
  • 為何在世界三大名刃中有日本刀,卻沒有中國的兵器?原因讓人嘆息
    在這之前的數千年乃至可能上萬年的戰爭史中,冷兵器廣泛用於世界各地的戰場,從最初的青銅兵器到後來的鐵質兵器,冷兵器也是不斷在革新發展,推動著社會科技的發展;甚至可以說,沒有冷兵器的鋪墊,熱兵器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因為熱兵器對材料和工藝精度要求極高,這都是冷兵器時期的積累。
  • 被稱為世界三大名刀的日本武士刀,真的那麼容易斷麼?
    坊間流傳,日本刀又長又窄,砍東西容易斷,尤其是碰到中國的大刀片子,那更是一磕就斷!這是曾經一段時間最盛行的流言,也是讓無數人相信,日本刀真的沒什麼了不起,但,作為世界三大名刀之一,日本刀真的那麼容易斷嗎?首先,日本刀刀身細長,這個倒是不假,但是不知道你是拿什麼東西去類比日本刀的厚度?家裡切菜的菜刀?
  • 日本刀中的16把名刀,哪把刀最神奇?
    日本刀被稱為世界三大名刀之一,有哪些聞名於世的名刀?這些刀又有哪些傳奇故事?在了解日本名刀之前,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日本刀的小常識。日本刀,這是外國人對日本傳統刀劍的統稱,其全稱為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依據形狀、尺寸可分為太刀、打刀、脅差(脅指)、短刀等,其中日本人所稱呼的刀,特指打刀這一形制的刀類;廣義上的日本刀還包括長卷、薙刀、劍、槍等。
  • 切金斷玉的殺伐利刃——被稱為世界三大名刀的日本武士刀
    日本刀被贊為世界三大冷兵刃之一,其足以切金斷玉的鋒利程度讓其聞名世界,其流暢而飄逸的形制更是透漏出東方美學的薰陶,而同時作為日本武士道文化的一個載體,日本武士的忠實密友,日本刀也承載著日本特殊的劍道文化,日本刀的身上帶著日本人的情節,在社會生活中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研究一把刀的發展與演變,似乎也可以窺見一個民族的嬗變之路,另外
  • 超越中國的刀劍,日本刀憑什麼成為世界三大名刃之一?
    為什麼日本刀會這麼鋒利,超越中國刀劍,成為世界三大名刃之一(其餘兩種為大馬士革烏茲鋼刀、馬來克力士鋼劍)?這和日本刀獨特的冶煉工藝,是分不開的。首先,打造日本刀的工序極其複雜,需要經過刀匠(冶煉鍛造)、研師(研磨)、白銀師(製作一種用於棟區保護日本刀的金具)、鞘師(刀鞘)、塗師(刀鞘外面的塗裝)、裝飾金工·刀身雕刻師(刀身雕刻以及其他金屬附件的安裝)、組紐師(負責刀鞘的各種繩結)、柄卷師(安裝刀柄)八位工匠大師的通力合作,才有可能打造一把合格的日本刀。
  • 世界三大名刀之一,獨具美感的日本武士刀
    對於想要對刀劍多少了解學習一點的人來說,首先應該了解的,便是日本刀的魅力所在。直至廢刀令頒布之前,日本刀一直便是武士的靈魂。而廢刀之後,大概是因為覺得寂寞、無所適從,甚至有很多人把木棒插在腰上代替刀,而廢刀令也是引起很多憤憤不平的士族叛亂的原因之一。此外,關於刀劍的詞彙也很多,現在也一直在日常中被使用著。
  • 日本自古以來就使用刀,在戰國時代,有很多刀被稱為名刀
    妖刀名刀的名字一覽!小故事和由來也一起看吧,日本自古以來就使用刀。在日本有許多被稱為名刀的刀。刀很帥吧。與本來的目的不同,不過,形式和顏色的配合等概觀的美麗也富有魅力。再加上,如果加上「名工製作的」、「鋒利利利快捷」等附加要素,男性就會不自覺地產生狂熱者的心理。
  • 世界三大廚刀詳解
    出三日不食之矣。————《論語:鄉黨》大家在討論美食時,常引用孔夫子的話,說「割不正,不食」。這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古人就已經明白刀工的重要性了。古人吃肉,有炙、燴、烹、鹽、羹。比如炙,可以把整隻牛羊烤起來,外層熟了就用刀割下來吃,邊割邊炙。如果子路一刀下去,一片肉半拉子還帶血,送到夫子面前,夫子就只好嘆氣說:不食!
  • 日本武士刀號稱世界第一名刀,但是中國的這種刀專門克它—是苗刀
    相信很多喜歡冷兵器的小夥伴都知道,日本的武士刀憑藉其獨特的製作方法,以及不斷、不彎、能砍的特性,有著「世界第一名刀」的美譽。但是在中國,卻有一種刀,設計比武士刀更加合理,使用上更加安全,但是殺傷力卻不輸它,它就是——苗刀。苗刀,聞名中外的傳統刀技,是漢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