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如何快速恢復?專家給出四點建議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3月1日電(孫慧)新型冠狀病毒進入人體後,由於每個人機體的免疫反應不一樣,所表現的臨床症狀也有所不同。輕症、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如何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康復期需要注意什麼?……近日,新華網推出專題《戰「疫」專家說》,第六期專訪了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江榮林,就新冠肺炎患者治療的相關情況進行解答。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江榮林

  新華網:新冠肺炎輕症患者需要採取哪些治療方式?

  江榮林:新冠肺炎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其傳染性比較強,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目前還沒有所謂的特效藥,更多的是依靠自身免疫功能產生的抗體來殺滅病毒,因此我們把新冠肺炎稱為是自限性疾病。

  現在醫療上對輕症病人的治療,其實是一個對症和支持的治療。如病人有發熱、咳嗽等不適症狀,可通過適當服用退燒藥、止咳藥等緩解,然後通過自身產生的抗體得到自我恢復。在這個過程中,作為輕症的病人,建議:第一,要保持樂觀的心態,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壓力;第二,適當的休息,不要疲勞熬夜;第三,多喝熱水,保持身體的一個整體穩定狀態;第四,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蔬菜及容易消化的食物。這樣輕症病人一般會恢復的比較快。

  新華網:對於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臨床上會採取什麼治療措施?

  江榮林:對於重症和危重症來說,我們首先要引起高度重視,對重症,要儘快的處理,避免變成危重症。對危重症,要加強處理,避免變成一個更加嚴重的或者不可逆的狀態。目前重症醫學的發展,對這些病人有多種搶救和治療的手段,如人工肝,人工腎,血液淨化治療,強有力的一些藥物,甚至還可以應用體外膜肺氧合(ECMO)維持心肺功能。

  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最大損失的器官是肺組織,導致了人體缺氧。所以我覺得第一,最關鍵的處理是避免病人發生過度缺氧,可採用的處理方法有很多,如鼻導管吸氧,面罩吸氧,高流量吸氧,無創的機械通氣,有創的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等。其中,無創的機械通氣,到最後的體外膜肺氧合(ECMO),都是為了讓病人暫時地得到充足的氧氣供應,避免病情惡化。第二,在病毒感染過程中,會誘發出人體一定的炎症反應,一般來說炎症反應對病人是有一定的幫助的,但是過強的炎症反應又會損傷到其他器官,如損傷腎臟、肝臟、心臟、凝血、胃腸道等。所以必須採取有效的措施來制止過強的炎症反應,可用一些藥物,如激素來抑制炎症反應等。此外,也可以用其他的措施,如有些病人胃腸道功能很差,可適當通過中醫藥方法去調節胃腸功能,也可以給病人一些滋養性的營養,維持胃腸黏膜屏障。然後對一些高熱的病人,意識不清的病人,現在國家也比較推崇用中醫藥的辦法,2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及解讀,《方案》中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也推薦了中藥救治方案,比如高熱伴意識障礙的患者推薦使用醒腦靜注射液。

  在重症和危重症治療搶救過程中,臨床的各種手段還是比較強有力的。當然,也會給病人帶來一定痛苦,如氣管插管,各種導管的留置都會讓病人感到一些痛苦,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就非常需要給病人適當的鎮痛鎮靜,避免病人有太多不良的感覺,更是避免由於這些不良的刺激而引起病人過度交感興奮,交感興奮會導致器官的損害,如呼吸非常急促、心跳過快,血壓增高等。所以通過鎮痛鎮靜抑制病人過強的交感反應,讓病人得到比較好的修復。

  此外,在搶救危重病人的時候,還要特別注意內環境的穩定,如電解質酸鹼平衡、容量的管理,這時需要進行限制性液體復甦策略,因為補液可能會讓循環變得更加的穩定,但是過度補液,不僅會對心臟造成過度負荷,而且會導致肺組織水腫、胃腸道水腫等其他的組織的損傷。所以,適當的限制補液對病人也是有利的。同時,防止繼發感染等問題也要得到重視。

  新華網:糖皮質激素在臨床上是如何應用的?

  江榮林:糖皮質激素本質上是人體所需要的物質,但是又不能過度使用。對於新冠肺炎患者來說,用激素第一個好處是抑制過強的炎症反應,避免多器官功能障礙症候群 (MODS)的發生,然後減少肺部滲出,減輕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現象。第二危重病人會處於腎上腺皮質功能相對不全狀態,對於年輕人來說,腎上腺皮質可以得到充分的代償,而對於對老年人來說,他的代償能力有限,所以在危重狀態下,就會出現腎上腺皮質功能相對不全的狀態,對此,糖皮質激素的應用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時候,主要是靠自身產生的特異性抗體來殺滅病毒,使用糖皮質激素以後,可能對人體產生的抗體有抑制作用,延長病毒在身體裡面留滯的時間。此外,糖皮質激素抑制免疫後,會讓病人更加容易感染細菌、真菌等。而且糖皮質激素還會導致消化道出血、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血糖增高等不良後果,所以說糖皮質激素是一把雙刃劍。在臨床上如何使用,是由醫生根據病人的病情來判斷,取長補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人,如果病情迅速進展,高熱不退,休克很嚴重,以及其他的一些很危重的狀態下,可用一些糖皮質激素,但也是主張小劑量短療程,一般5—7天,因為使用時間過長,可能會有更多不良反應出現。

  新華網:抗菌藥物在治療新冠肺炎上起到了哪些作用?

  江榮林:抗菌藥物顧名思義是抗細菌的,新型冠狀病毒是一個病毒,所以抗菌藥物對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直接的作用,輕症病人原則上是不需要,但是病人如果出現了繼發細菌感染的情況,如黃膿痰、體溫退下後又重新出現了高熱、化驗中性粒細胞和降鈣素原明顯升高、CT上提示肺部出現了細菌繼發感染等情況時,就應該使用抗菌藥物去控制細菌的感染。對於重症和危重症來說,可以選擇用一些抗菌藥物進行預防,防止細菌感染,預防性用抗菌藥物一般主張用比較簡單、初級的,不需要太高級,以免出現耐藥菌的情況。

  如果病人已經出現了感染,如血壓很高,PCT很高、降鈣素原很高或血流感染,尿路感染等,就需要進行目標治療,首先要去採集標本,然後考慮用什麼樣的抗菌藥物,在培養結果出來之前,經驗性選擇抗菌藥物,通常是結合病人的特點,在什麼部位感染,感染的程度如何,感染的引流情況如何,感染的所在科室流行病學的特點怎樣,病區裡通常是什麼樣的細菌等綜合起來,去選擇某一個抗菌藥物。此外,還要考慮這個抗菌藥物對病人是不是合適,因為每個病人的肝功能、腎功能等是不一樣的,老年人、年輕人生理狀態也不一樣,所以因人而異,個體化地去選擇一個有效的抗菌藥物去控制感染。

  新華網:作為危重症患者的家屬,應該怎麼做?

  江榮林:作為重症和危重症的新冠肺炎病人家屬,首先要理解新型冠狀病毒所有人都容易感染,而且存在著一定的致死率。特別是對高齡,有很多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慢性腎病等這些家屬更加要有心理準備,因為他們的病死率比一般人還要高。

  第二,大部分的重症病人還是可以交流的,危重症病人可能不太能夠交流,作為家屬,如果病人可以交流,應儘量勸慰病人,放鬆心情,樹立跟疾病做鬥爭的勇氣,還要有一種必勝的信念。我覺得這是支撐病人活下去以及戰勝疾病非常重要的精神力量。如果病人可以進食,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可給予少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第三,要跟醫務人員建立良好的溝通。因為醫務人員在這場疫情中,非常的辛苦,他們全身心地撲在工作上,他們會用專業的知識給家屬傳遞專業的建議。所以我覺得作為家屬,要對醫務人員充分信任,醫務人員才能心無旁騖地給病人進行治療,大家同舟共濟,齊心協力去戰勝這個病魔。醫務人員給家屬建議,家屬應該充分的去理解他。

  新華網:新冠肺炎患者康復期需要注意什麼?

  江榮林:首先進入到康復期,一定要避免過度的興奮,保持平常心態,避免過度的疲勞。

  第二,現在研究認為,在康復期的人雖然已經康復出院了,但身體上的病毒不一定完全清除掉,還需要隔離一段時間,所以這時不能參加各種聚集性的活動,包括聚餐。與家人也要有充分的隔離,居住單獨的房間,可在家庭的院子裡面散散步,做做體操等。在飲食上,應食用易消化清淡的食物,補充維生素等。

  第三,康復患者免疫功能還不是很強大,容易受到外界其他微生物的侵擾,如會繼發細菌感染等,所以應適當保暖,戴口罩。

  第四點,康復患者應與原來的主管醫生或當地社區醫生建立通訊聯繫,有一些醫療上的問題或感覺到哪不適,可以跟醫生進行諮詢。此外,在出院後約2至4個星期,可去原來的醫院找主管醫生複診。檢查臟器功能恢復情況,免疫功能恢復情況等,醫生的一些簡單的處理會讓你恢復地更快。

相關焦點

  • 報導新冠肺炎,媒體如何巧妙的製造爆點
    某媒體報導文章截圖文章的主體內容是對武漢市聯合醫療救治專家組專家、中南醫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夏劍的一次採訪。中南醫院急救中心運用ECMO技術,成功拯救了兩名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採訪本身沒什麼問題,醫生運用新技術救活了危重病人。但我們看看最後一段話: 夏劍告訴《XXXX周刊》,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仍需慢慢恢復。「但他們的肺功能要恢復到完全正常是不可能的,因為有些肺部組織損失是不可逆的,能使他們的肺功能支撐正常活動就可以了。」這一段話就是媒體曲解被訪問者原意,製造爆點的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了。
  • 日本東京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將被移入酒店 均為輕症
    中新網4月7日電 據日本富士電視臺報導,日本東京都政府從7日開始,將會陸續把正在住院的部分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移入酒店進行療養。東京都政府將把百餘名輕症患者從醫院轉移至酒店療養。(圖片來源:日本富士電視臺視頻截圖)據報導,東京都政府決定,計劃從7日起,陸續將100人左右的住院患者從醫院移入酒店進行療養,為此,都政府專門租用了一家位於東京都中央區的連鎖酒店作為療養場所。報導稱,轉移的對象為正在住院但沒有症狀、且體溫至少24小時都沒有超過37.5度的輕症患者。
  • 新冠肺炎輕症患者:住院13天,我是如何治癒出院的?|疫中人
    實習記者 | 佘曉晨作為一個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林琪經歷了13天難熬的等待和治療期,成功治癒回家。出院之後,林琪在家進行單間隔離。她和網友分享了自己治療的過程,希望可以幫到更多人。結果到了醫院檢查完之後,醫生告訴我雙肺有感染,問了基本情況,然後建議住院隔離觀察。這一待,就是十幾天。之後等待確診的過程是最難熬的。1月28號,我住進了單間隔離病房。第一次住院就「享受」單人間,我只能苦笑,實際上,那天晚上我就開始焦躁了,女兒才四歲半,如果真的確診了,我特別擔心自己傳染給她,也特別想念她。
  • 新冠肺炎愈後如何做好康復治療
    (新華社發)  隨著新冠肺炎治癒出院患者增多,在繼續做好安全防護和遵守兩周醫學觀察的醫囑前提下,可因人而異,給予適當可行的康復幹預。那麼,要如何開展有針對性的康復治療呢?針對公眾關注的這一問題,經濟日報記者近日採訪了相關專家,為大家答疑解惑。  呼吸康復可能減輕肺炎有關症狀、提高心肺活動耐力和改善身心健康狀態,有利於患者逐步恢復、參與社會活動。
  • 張旻教授團隊研究發現,嗜酸性粒細胞是監測新冠肺炎患者病情變化的...
    新冠肺炎的重症率約10%,致死率3.4%左右,大約是H1N1流感的10倍。關於新冠肺炎的防治策略,一是如何做到早診斷,二是如何早期識別疾病的重症傾向,將治療埠前移,從而降低疾病死亡率。謝國鋼發現,即使是普通型和輕症的新冠肺炎患者大部分也會出現外周血EOS的降低,而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甚至低於檢測值下限。但有趣的是,如果患者的EOS慢慢上升,往往預示著患者的病情恢復。
  • ...她已向東京奧組委提出請求,希望將感染新冠肺炎的輕症患者集中...
    2020-03-27 13:23:47來源:FX168 【東京都知事建議將輕症患者集中至奧運村】日本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表示,她已向東京奧組委提出請求,希望將感染新冠肺炎的輕症患者集中至東京奧運村。
  • 新冠肺炎患者收治病區消毒隔離的專家共識
    2020年1月,新冠肺炎被國家衛健委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按甲類傳染病採取預防與控制措施。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但也不排除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的可能,且人群普遍易感,故採取嚴格的消毒、隔離措施,確保所有醫務工作者及患者、陪護人員的個人防護到位尤為必要。
  • 新冠肺炎與流感,該如何區分?
    新冠肺炎與流感,該如何區分?重症病例多在1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從目前收治的病例情況看,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預後較差。兒童病例症狀相對較輕。
  • 感染新冠肺炎,輕症比重症更易喪失嗅覺|一周科技
    撰文 | 尤 嘉 黃宇翔 楊 梟 責編 | Yuki醬 01 感染新冠肺炎,輕症比重症更易喪失嗅覺 2021年1月6日,巴黎薩克雷大學發表在《內科醫學雜誌》(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針對來自歐洲18家醫院的2581名不同嚴重程度的患者,考察他們的嗅覺功能障礙患病率和恢復情況。報告指出,嗅覺功能障礙患病率在輕度新冠肺炎病例中為85.9%,中度病例為4.5%,重度至重症病例為6.9%。
  • 浙江溫州首例ECMO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成功撤機
    昨天,浙江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641重症隔離病房內傳來喜訊,病情極其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陳某(化名),歷經10個晝夜的ECMO技術及呼吸機支持等綜合搶救,終於轉危為安。據悉,這是浙江省內第二例應用ECMO技術後成功撤機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 AI算法可快速診斷新冠肺炎患者
    運用人工智慧(AI)算法檢查胸部CT影像和病史,可以快速準確地診斷新冠肺炎患者。該人工智慧系統的AUC(曲線下面積,一個用于衡量機器學習準確度的指標)為0.92,展現出與一名資深胸放射科醫生相當的靈敏度。這項機器學習領域最新成果19日發表於英國《自然·醫學》雜誌。
  • 非新冠肺炎患者如何居家康復?醫生:不要長時間臥床
    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治療與患者康復有關情況。在疫情期間,有的患者可能無法到醫院進行康復治療,如何在家中進行自我的康復治療?另外,吞咽障礙的患者,往往是家庭護理的難題,也是容易造成反覆的吸入性肺炎、肺部感染等。這樣的患者,進食的時候,把床頭搖高或者墊高至少大於30度,那麼稍稍低頭在身體兩側墊枕頭,使身體保持穩定,選擇不鏽鋼的稍厚一點、小一點的勺子,從少量的開始慢慢地進食。
  • 疫情期間如何保持自律,合理安排生活?心理學專家給出5點建議 | 用...
    為大家送上「心理處方」相關閱讀應對新冠肺炎,這5大心理策略給師生3位心理學教授詳解:徵集提問!心理專家給出7「心」建議:專家為你解答心理學教授為你講解聽心理專家分享建議:疫情當下如何向孩子解釋新冠肺炎?聽聽心理專家怎麼說:防疫期間與家人有矛盾如何處理?
  • 日本該如何應對新冠肺炎?
    日本該如何應對新冠肺炎?詳細內容截至27日19點30分,日本確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人數共計895人(「鑽石公主」號705人)。其中,東京都感染35人,北海道感染39人,疫情最為嚴重。隨著日本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的不斷增加,圍繞著當出現持續發燒或咳嗽症狀時,如何及時就醫排查、如何能夠接受進一步檢測減少病患焦慮,出現感染者後又如何展開積極治療等,網上傳來了許多日本民眾對政府防控力度的訴苦之聲。
  • 安徽新冠肺炎治癒率達87.7% 治癒出院868例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我省堅持「兩並重一保障」(即重症輕症並重、西醫中醫並重,強化救治保障),採取多項措施抓實抓細救治工作,盡最大努力提高治癒率,在院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數量不斷減少。2月29日上午,銅陵市最後1例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治癒出院,成為全省首個實現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清零」目標的地市。
  • 新冠肺炎患者為何普遍存在腎功能異常?|鈦媒體科普
    近日,武漢同濟醫院、黃石中心醫院的專家團隊,聯合重慶、西安的醫療團隊聯合發表了一篇題為「注意新冠肺炎患者的腎功能不全「的論文成果,通過回顧其中 59 個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腎功能病例樣本研究,發現 63% 的患者表現出蛋白尿,提示腎功能不全等臨床特徵,並且部分患者在 CT 掃描下,100% 顯示腎臟影像學異常。
  • 新冠肺炎患者呼吸衰竭比非典更快、懇請康復病人獻血漿……湖北省...
    資源:四個ICU病區每個配備近50名護士12名醫生對於金銀潭醫院的ICU病區的情況,張定宇介紹稱,目前設置有南五,南六,南七三個樓層ICU的病房,南七病區ICU病房16張床,南五,南六病區各有24張床,這些ICU病區由同濟醫院,協和醫院和湖北省人民醫院三家醫院危重症醫學專家團隊主導臨床救治工作,還有國家專家組的專家也參與指導臨床醫療救治。
  • 東京把輕症和無症狀患者安置酒店 旅遊業者集體反對
    來源:海外網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酒店(每日新聞)【海外網4月7日|戰疫全時區】日本服務·旅遊產業勞動組合聯合會7日,在東京召開的記者會上表示,原則上反對東京都將輕症和無症狀新冠肺炎患者安置在酒店裡圖源/東方IC據日本《每日新聞》7日報導,因新冠肺炎患者激增,東京內醫院床位告急,東京都方面從7日起,將輕症和無症狀患者送至住宿機構或自家進行療養。醫務人員通過網絡,24小時在線對患者進行觀察和治療。但此措施遭到日本旅遊業人士、酒店運營機構等反對。
  • 鍾南山肯定新冠肺炎人傳人!這些院士做的這些事,改變了抗疫進程
    作為國家級專家,李蘭娟來到一線後,對武漢疫情做出了預判,尤其是武漢要採取「不進不出」措施、冠狀病毒感染要作為乙類傳染病甲類管理等重要建議。1月20日上午,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李蘭娟和鍾南山參加了會議。會上,李蘭娟就加強疫情防控與救治等提出具體建議。
  • 流感被誤診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大嗎?兩者會疊加感染嗎?丨追問新冠肺炎
    有的人擔心流感被誤診為新冠肺炎,還有人對兩種病毒會不會疊加感染產生疑惑,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相關一線專家。均為病毒性感染 確診離不開核酸篩查上述論文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走向極有可能融入今年的流感流行季,引起流感誤診為新冠病毒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