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導
6月29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於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下稱「《公告》」)稱,自2020年7月1日起,海南離島旅客每年每人免稅購物額度從3萬元提高至10萬元,不限次數;擴大免稅商品種類,增加電子消費產品等7類商品。
對那些去海南旅遊,有著消費需求的國內旅客而言,這無疑是一個重要利好。但是,目前《公告》提及的免稅新政,僅限於「離島旅客」,海南本地居民如果享用該政策紅利,也得憑一張機票出島。
但是,這個局面即將被打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下稱「《自貿港總體方案》」)提出:對島內居民消費的進境商品,實行正面清單管理,允許島內免稅購買。此外,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為規避島內外遊客和居民倒賣免稅商品,海關部門正研究制定行郵稅等相關細則,防止海南自由貿易港成為「避稅港」。
海南居民出島憑機票才可享免稅新政
7月1日,免稅新政實施第一天,張麗下班後並未到免稅店湊熱鬧:「我從電視上看到購物場面非常火爆,但是由於近期沒有出島計劃,也就沒去免稅店,因為即便是去了,也沒資格購買。」
離島免稅政策是指對乘飛機、火車、輪船離島(不包括離境)旅客實行限值、限量、限品種免進口稅購物,在實施離島免稅政策的免稅商店內或經批准的網上銷售窗口付款,在機場、火車站、港口碼頭指定區域提貨離島的稅收優惠政策。
只是,這項針對海南特殊的地理環境、發展情況而制定的特殊優惠政策,讓本地人張麗怎麼都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想購買一點免稅的日常用品,還得買張機票出島才算有資格?
她說自己現在購買的化妝品等日常用品,都是委託到海南探親或者旅遊的親戚朋友幫助購買的,他們回去之後再把產品郵寄給她。「這其實是在用他人的名義和資格去購買,也非常不方便。」在張麗看來,截至目前實施的免稅新政,並未讓像她一樣的本地居民享受到更多的實際優惠。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甘露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此前出臺離島旅客免稅政策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形成核心旅遊品牌優勢,吸引更多地國內旅客來海南旅遊,促進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刺激境外消費回流;「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不斷推進,海南居民也應享受由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形成本島居民參與、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合力。」
將允許本地居民島內免稅購買進口生活用品
事實上,《自貿港總體方案》已經提及島內居民的免稅購物。在「2025年前重點任務」章節的第二條「實行部分進口商品零關稅政策」部分,特別強調:對島內居民消費的進境商品,實行正面清單管理,允許島內免稅購買。
在國務院新聞辦日前舉行的《自貿港總體方案》新聞發布會上,海南省省長沈曉明明確表示,《自貿港總體方案》將允許本地居民島內免稅購買一部分進口的生活用品,價格要比自貿港外低很多。
這條規定讓多年來為之鼓與呼的甘露頗感欣慰。去年2月,她曾在公開發表文章建議,借鑑香港國際購物中心建設的經驗,在確保自用的前提下,全面放開對本島居民購買免稅產品的限制,由此破解海南城鄉居民收入低、物價高的突出矛盾,為自由貿易港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海南作為內地第一個自由貿易港,有「下一個香港」之稱。在全島3.54萬平方公裡的範圍內建設自貿港,有望成為世界上面積第一大的自由貿易港。
「香港全域就是一個自由貿易港,香港居民在免稅店可以正常購買所需物品。接下來,相信針對本島居民的免稅購物細則,很快會出臺。無論如何,能夠取消本島居民必須離島的限制,對海南人民來說,已經是很大的實惠。」甘露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保證自用的前提下,針對海南居民的免稅購物政策也會有限額限品種,「主要是為了避免倒賣行為。」
這就牽涉到行郵稅。行郵稅是行李和郵遞物品進口稅的簡稱,是海關對個人攜帶、郵遞進境的物品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合併徵收的進口稅。
如果針對本島居民的免稅細則出臺,無論是針對島民還是遊客,購物超出一定限額都要徵收行郵稅。「據了解,目前海關等相關部門正在研究行郵稅的具體細則。主要是為避免倒貨風險,免稅新政既要促進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發展,但也要有效防止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甘露說。
建議將免稅區域擴展到全島
目前海南省有4家免稅店,分別是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海口美蘭機場免稅店、三亞國際免稅城和瓊海博鰲免稅店。
除此之外,第5家免稅店——海口國際免稅城目前正在全面施工,快速推進中。該項目坐落於海南省海口市西海岸新海港東側,位於西海岸城市副中心區域。地上建築面積約69.3萬㎡,其體量是三亞國際免稅城的8倍之大。據悉,免稅商業部分計劃2021年下半年完工,2023年底整體竣工。
目前海南的這5家免稅店分別位於海口、三亞、博鰲,甘露近年來一直在呼籲離島免稅店不能僅局限於這幾個地方,「建議中央相關部門下放權力,允許海南省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自主布局和設立免稅店,將免稅區域由現有的海口、三亞、博鰲免稅店擴展到全島;海南原來是全島建設國際旅遊島,現在是全島建設自由貿易港,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的免稅店。」甘露說。
她進一步表示,免稅店要根據旅遊地的遊客流量來設置,「比如在一些重要的旅遊酒店內,一些重要的旅遊景點,還有出入島的重要關口,比如鐵路或者遊輪港口等地,設置大小不一的免稅店。」
免稅店多了,誰來經營?「需要打破壟斷,擴大市場準入,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都可以成為海南免稅購物的經營主體,通過充分的市場競爭,擴大遊客的消費選擇,降低免稅產品的銷售價格,提高免稅購物的服務,例如,引入國際知名免稅集團DFS等。」甘露說。
責編:周琦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誌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