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天擇創辦,歡迎關注~
2020年6月18日晚,在美國波特蘭市玫瑰城公園附近,東北五十七街和東北桑迪林蔭道交匯處的草坪上,人頭攢動,很多人事先拿出了準備好的相機、手機,因為接下來他們將見證歷史性的一幕。
這裡即將拆掉美國總統華盛頓的雕像,但這不是說要拆掉並送到其他合適的地方重新樹起,而是要將這個雕像推倒毀掉。
負責施工的人員先用繩子捆住雕像的頭,然後放上燃料,也就是美國國旗,點燃之後現場一片歡呼。當一切準備好之後,在吶喊聲中,人們一起用力,只聽得轟然一聲,雕像被拉倒了,華盛頓臉朝下跌倒在地,而燃料還在背上熊熊燃燒。
華盛頓作為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總統之一,其雕像為什麼會被拆掉呢?這意味著什麼呢?會不會用歐巴馬的雕像代替呢?筆者從四個方面談一下看法。
1.小學課本裡的華盛頓
誠實是每一個人應該具有的美好品質,然而光說理肯定沒有說服力,必須要有例子,例子中要有名人,於是美國第一任總統被搬上了小學課本。讓我們先當一下小學生,溫習一下課本的原文:
喬治·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任總統。小時候,有人送給他一把輕巧、鋥亮的小斧頭。小喬治想試試這把小斧頭有多鋒利,就拿著小斧頭砍籬笆。看到籬笆被砍斷了,他非常開心,想再砍別的試試。
這時,他看到花園邊上有一棵櫻桃樹,微風吹得它一擺一擺的,好像在向他招手:「來吧,試試你的小斧頭吧!」小喬治高興地跑過去,舉起小斧頭向櫻桃樹砍去,沒幾下就把它砍倒了。
父親回來了,看到櫻桃樹倒在地上,很生氣。他問小喬治:「是你砍倒了櫻桃樹嗎?」
小喬治這才明白自己闖了禍,心想:今天準得挨爸爸揍啦!可他從來不說謊,就對父親說:「對不起,爸爸!是我砍倒了櫻桃樹。」 父親聽了小喬治的話,不僅沒有打他,還一下把他抱起來,說:「我的好兒子,你砍樹是不對的;但是你沒有說謊,這讓我很高興!」
當然關於這個故事的版本不只一種,但大概內容都差不多。應該說這個故事言簡意賅,一下子就把想說的道理表達了,非常通俗易懂,所以小學生們要舉誠實的例子,很多人都會舉華盛頓的例子,甚至有人說以後一定要到美國看看華盛頓的像。
2.為什麼要虛構關於華盛頓的故事?
《華盛頓與櫻桃樹》是一個教人誠實的故事。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故事本身卻「不誠實」。當然這不是華盛頓的問題,而是作者說了謊,換句話說:它是虛構的。
這是一位名叫梅森·洛克·威姆斯的人創作的,他有多個身份,即傳教士、書商及華盛頓的第一位傳記作家。1799年華盛頓去世時,美國人急於了解這位國父的事跡,而精明的威姆斯立即發現了其中的商機。
1800年,他向一家出版商這樣解釋:「你知道華盛頓已經不在了!數百萬人都瞪大了眼睛想讀一些關於他的故事......我的計劃!給予他們足夠詳細的華盛頓歷史,然後繼續說明華盛頓的成長和成就,是源於他偉大的美德。」
所以在1800年,威姆斯所著的傳記《華盛頓的生活》首次出版,而且立即成為暢銷書。他也狠賺了一筆。但後來,根據在華盛頓故居考查了三年的學者的觀點,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華盛頓家裡曾經種植過櫻桃樹。
其實,《華盛頓的生活》類似於我國的《三國演義》,很多內容都是演義的,不能當作真實的歷史,如果想了解三國那一段比較真實的歷史,應該看《三國志》。
然而現實的生活中,很多人看過《三國演義》,但很少人看《三國志》,因為真實的歷史總是枯燥無味的,而且真實的歷史書也沒有多少商業價值,作為書商的威姆斯非常清楚這一點。
說得直白一點,威姆斯虛構華盛頓的故事,主要是為了錢,但在同時又滿足了當時的政治需要,其實把《華盛頓與櫻桃樹》選入課本也沒有錯,因為本身它就是一個故事,故事的目的是說明道理,並不一定要真實,就如很多成語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話故事一樣。
3.歷史學家眼裡的華盛頓
經過很多歷史學家的考證,基本還原了一個真實的華盛頓,基本結論就是:一個有能力的冷酷無情的奴隸主。
關於華盛頓的能力不用多說,能夠成為國家總統的都是能力超強的,尤其是開國總統。
不過從世界範圍內來看,開國國君大都是毀譽參半,且多數冷酷無情,其實這也可以理解,俗話說:亂世用重典,如果性格優柔寡斷,豈能成就大事。
不過華盛頓的冷酷無情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體現在對奴隸的態度上,有兩個眾所周知的小例子:
①華盛頓是美國歷史上牙齒最爛的總統,從22歲就開始受牙病折磨,一生都在跟牙疼作鬥爭。華盛頓的牙為何不好?估計因為他出身於奴隸主家庭,從小吃糖吃多了,因為不加節制,把牙吃壞了。為此,華盛頓裝了很多假牙,其中有九顆用的是黑人奴隸嘴裡拔下來的真牙做的。因為當時的奴隸就和牲口一樣,奴隸主根本不把他們當人看。
②有資料說華盛頓活剝過印第安人的人皮做靴子,對於這個事情,歷史學家沒有得到充分的證據,不過以他這麼高的身份是不大可能的,因為作為一個君王,應該是怕見到血的,見血就降低了自己的檔次。在電視上,我們經常見到,很多身份高貴的人從來不說殺這個字,如果處理一個人,就會用手做個手勢,或者說「讓這個人閉嘴」、「讓其消失」等等。
但可以確定的是,他的部隊在他的默許下的確犯下累累罪行,包括活剝人皮:從臀部向下剝皮,製成靴子或綁腿。這個情節在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美國人的種族大屠殺》裡有記載,該書的作者是斯坦納德·大衛,他是耶魯的美國研究博士,現任教於夏威夷大學美國研究系。
4.華盛頓雕像被推倒說明了什麼?
不管怎麼說,華盛頓在美國歷史上都是一位舉足輕重的總統,然而其雕像卻被人為推倒拆除,這說明了什麼?
①種族矛盾的加劇。這個不難理解,因為華盛頓是奴隸主,是種族歧視者,自然而然成為黑人攻擊的對象,華盛頓雕像被拆除,是種族矛盾加劇的結果。
②黑人群體在美國政治生態中的力量進一步增強。其實華盛頓是奴隸主,是種族歧視者,這在美國人盡皆知,但是黑人為什麼不早拆除,為什麼在這時候拆除?原因很簡單,在以前拆除,力量達不到,一切行動都是以實力為基礎的,這一事件也表明黑人群體在美國政治生態中的力量增強了。
③歷史與現實的矛盾加劇。有句話叫做,否定歷史就意味著背叛,華盛頓雕像被拆除,反映了現實與歷史的矛盾。也就是歷史上美國認為華盛頓是有功績的,其對美國歷史是有貢獻的,也就是功大於過。而在目前的現實中,是過大於功。關鍵的問題是美國白人對拆除華盛頓雕像沒有特別的阻攔。
華盛頓的雕像被拆除後,我們不禁要問,下一個被拆除的會是誰?還有什麼不可以拆除?拆除後留下的空白會換上誰的雕像?會不會是奧馬巴,要麼馬丁·路德·金。
筆者認為暫時不會換上歐巴馬或者馬丁·路德·金的雕像,如果在其中間選一個,黑人估計會選歐巴馬,畢竟歐巴馬是第一位黑人總統。
但是隨著黑人力量的增大,換上歐巴馬的雕像是必然的,憑什麼有白人總統的雕像,而沒有黑人總統的雕像?
如果全國到處都是歐巴馬的雕像,美國會變成什麼樣?筆者覺得他變成一個大南非就不遠了,讓我們拭目以待。
天擇是作者的筆名,曾在國防大學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對歷史和哲學頗有研究,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