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血壓發病率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因為這種疾病而失去了生命。所以高血壓發生之後,患者一定要規律服藥,同時要注意飲食、運動等各個方面的調理,才可以更好的穩定血壓,防止各種併發症的發生。
但不少患者認為只要吃藥就萬事大吉了,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的保養,甚至無意識的做一些可導致血壓升高的事,從而使血壓失去控制。其中,高鹽飲食就是影響血壓穩定性的一大因素,攝入過量的鹽,可導致血壓升高,對病情控制極為不利!
那麼,高血壓患者每天應攝入多少鹽才合理呢?
世界衛生組織早在2006年就對此提出過建議,高血壓患者每天攝入的鹽不應超過5克,即大約一個啤酒蓋的量。如果高血壓病情比較嚴重,伴有靶器官損害,那麼,鹽的攝入還應更為嚴格的控制,應少於3克。
而實際上,大多數人都難以做到這點,據了解,我國居民每天攝入的鹽在12克左右,如果算上醬油、味精等其他調味料中含有的鹽,攝入的鹽只會更多!
其實,想要做到低鹽飲食並不難,以下幾個技巧可以幫助高血壓患者攝入更少的鹽,一起來看看吧!
1、吃涼拌菜
涼拌菜只經過短時間的燙煮,其中的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幾乎沒有流失,而且只要加入一點鹽就可以很有味道,相比起炒菜,使用的鹽要更少。
2、出鍋前再放鹽
想要炒菜時減少鹽的使用,可以在菜餚準備出鍋時再加入鹽,只要一點點鹽,菜餚就有鹹味了,既不影響菜餚的口感,也可以減少鹽的攝入。
3、用其他調味料替代
不少高血壓患者吃不習慣清淡的口味,這種情況下可以將鹽換成其他的調味料,如胡椒、醋、蔥、姜、蒜等,既可以增加口感,又可以減少鹽的使用。
4、使用限鹽勺
市面上有專用的限鹽勺,在煮菜時使用限鹽勺可以更好的控制鹽的使用。如果沒有限鹽勺,也可以用其他的物品代替,如啤酒瓶蓋等。
5、警惕隱形鹽
除了在煮菜時要限制鹽的作用量,高血壓患者在生活中也要警惕一些「隱形鹽」的存在。生活中不少食物都含有大量的鹽分,如榨菜、味精、鹹鴨蛋等,如果對這些食物沒有加以限制,也會導致鹽的攝入超標。
6、利用食材的天然風味
不少食材有獨特的風味,在做菜時適量加一些,可以減少鹽的使用,比如在煲湯時加入一些當歸、紅棗、枸杞等,或在炒菜時加入香菜、芹菜等食材,都可以使食物更加美味,也不會過多攝入鹽分。
總之,對於高血壓的患者來說,如果攝入過量的鹽,會導致血壓升高,對病情的控制十分不利。建議高血壓患者每天攝入的鹽不超過5克,在生活中可以通過一些小技巧來減少鹽的攝入,比如使用限鹽勺,用其他調味料代替鹽,菜餚起鍋前放鹽等等,只有控制好鹽的攝入,高血壓才能得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