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農村原始老式爆米花,幾代人的甜美記憶,有多少還記得這個味道?
有多少人還記得農村爆米花?那是兒時的記憶,也是原始的做法,那聲響和飄香出來的味道太饞人了。不過,隨著時間的變遷,許多兒時常見的東西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裡的朋友,想要見到更得靠運氣了。
我,還好,一個生長在農村的山妹子,想要見到農村爆米花倒是不難。當然,可能也只有在我們這種比較偏遠的農村地區才能偶爾看到。
今天在村口,就看到了難得一見的老式爆米花,這個場景真的特別親切,小時候,每當到了冬天,村子裡隔三差五會來一些做爆米花的師傅,這也是農閒時最熱鬧的時候,小孩們求著大人,端著糧食去排隊做爆米花。
農村裡最常見的小麥、大豆、玉米、黃豆和大米,這些食材都可以灌進這個圓鼓鼓的鐵葫蘆裡,經過反覆的翻炒,待氣壓足夠時,炒爆米花的師傅一起身,小孩們捂著耳朵躲得遠遠的,一聲巨響之後,就炸出了香噴噴的爆米花,炸飛了的爆米花,會遭到小孩們的哄搶,這個場面真的是又新奇、又害怕、又充滿期待。
這種老式的爆米花只有在冬天能見到,小夥今年30多歲,是我們村唯一一個還在走家串巷,做爆米花的人,小夥的父親已經年事已高,以無力再做爆米花,小夥在閒暇之餘,拾起父親的手藝,可能也是不願放不下老父親一輩子的的手藝,每天走一個村子,搭起了他的爆米花機,製作出屬於它的獨特味道。
人們多以玉米粒來製作,將玉米粒倒入鐵葫蘆中,蓋上鍋蓋,擰緊保鮮栓,架在配套的老式火爐中,雙手不停地轉動壓力鐵鍋至15分鐘左右,使他它能夠均勻受熱。
15分鐘過後,將鐵鍋從火爐中取出來,用準備好的木棍套住鐵鍋的保險栓,使勁一踩,保險栓打開,只聽「」砰」的一聲,硝煙四起,同時還夾有一股香甜的爆米花味道,吃起來香甜鬆脆,美極了!
小夥每做一罐爆米花,收8塊錢,聽小夥說,每天也有200多塊錢的收入,這樣的收入,在農村來說已經很不錯了,小夥手藝非常的嫻熟,時機掌握得剛剛好,這種看似危險的操作,在他的手裡,從沒有出現過失誤。
你有多久沒有吃過這種老式爆米花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讓我們一起探討停留在記憶深處的那個味道!
聲明:本文章為川妹蘭子原創,圖片皆為本人所拍,任何網站報刊及個人未經本人許可,不得轉載文章內容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