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
現如今,自動檔憑藉易用、省心的特點,市場佔有率已經遠超手動擋。在自動擋越來越多的今天,相信還有一些朋友並沒有完全理解自動擋的含義。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一起深度解讀一下P/R/N/D/S/L/M各自的含義。
P擋
換入P擋之後,整車的動力被切斷,且變速箱被鎖死,整車不可移動,因此停車後必須掛入P擋。值得提醒的是:務必當車完全靜止以後再掛入P擋,切不可帶著速度掛P擋,否則會對變速箱產生損害。
R擋
R擋是「倒車擋」,與手動擋同理,掛入R擋後,鬆開剎車輕踩油門,汽車將進行倒車。另外,掛R擋同樣需要等待汽車完全靜止之後,切不可帶著速度掛擋,會對變速箱產生損害的。
N擋
N擋是「空擋」,掛入該擋位,汽車的動力系統與傳動系統的動力斷開,這時車輪不受變速箱以及發動機的控制。在N擋下,可以人力推車。不過,如果需要停車的話,一定要等車輛完全靜止之後掛入P擋,切不可掛N擋停車,這樣是不安全的。
D擋
D擋就是我們使用最多的「駕駛擋/行進擋」了。D,即Drive(駕駛)的首字母。掛入N擋,鬆開剎車輕點油門,就可以前進了。該擋適合日常通勤使用,動力表現比較一般,但是非常省油。
S擋
S擋位比較有趣,有許多司機喜歡稱它為「爽(Shuang)擋」,意為該擋的駕駛體驗最為激進,最能夠給我們加速推背感。
實際上,S是Sport(運動)的首字母,S擋下,升檔降檔都非常激進,用力踩油門的情況下,變速箱快速切到低擋,使用高轉速來獲取更足的扭力。
我們可以看到不僅速度表上升得非常快,轉速表也同樣非常迅猛,甚至可以達到5000r/m。該擋雖然很刺激,但是油耗也是非常高的。
L擋
L是Low(低擋)的首字母,意為保持低擋行駛。經常開手動擋的朋友們能夠理解低檔的優點,那就是動力充沛,不容易熄火。
當車輛行駛於路況較差的崎嶇鄉間小道或者泥濘道路時,需要的不是高速度,而是更強的動力,這時候掛上L擋,變速箱一直保持在1擋或者2擋之間切換。
M擋
M是Manual(手動)的首字母,意為「手動模式」。在M擋下,駕駛員可以使用「換擋撥片」或者「換擋杆」進行手動換擋。
下賽道的時候,自動換擋有時候是不夠聰明的,即便是使用了自動變速箱,賽車手依然會換到M擋,以達到對於駕駛的最高參與程度。
更多汽車內容,盡在「旗艦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