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是個啥概念?

2020-12-16 人民日報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中國經濟數據,信息量很大。其中,「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成了大街小巷熱議的話題。

一個經濟數據,為何如此備受關注?今天咱們就好好嘮嘮數據背後的故事。

首先咱們來看人均GDP這個概念,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意味著什麼。

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一書中,人均GDP被看作經濟產出效率的刻畫指標,用以說明人們創造財富的能力,衡量經濟發展長期變動。

人均GDP反映的是每個人平均創造的財富,數值越高,反映出國家經濟產出和發展水平越高。

那麼,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是個什麼水平呢?做個對比就知道了。

2001年中國人均GDP為1000美元,18年後中國人均GDP則升至1萬美元以上,不到20年時間,數值實現10倍增長。兩相對照,英國人均GDP從1300美元漲至2600美元,用了150多年,美國實現同樣的倍增用了53年。

對比還不夠鮮明?再來看比利時《布魯塞爾時報》做的另一組對比:

1980年,中國人均GDP是拉丁美洲的1/10,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1/3。1996年,中國的人均GDP趕上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如今超出後者6.2倍。2017年至2018年,中國人均GDP超過了拉丁美洲。

《布魯塞爾時報》據前述數據稱,若照目前增長速度,中國很快將在人均GDP增長方面把拉美甩在後面。

另一個值得聊的是,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之後,全球的「萬元戶」翻了近一番。

2018年人均GDP在1萬美元以上的國家人口規模近15億人,而當總人口逾14億的中國加入後,前述規模增至近30億人。從全球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做出了貢獻。

有人問島叔,人均GDP漲了,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不是也會跟著漲?

首先咱們要明確,這兩個不是同一個概念。人均GDP代表平均每個人創造的財富,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則是居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從分配的角度來看,國家的總財富不僅要分配給個人,國家稅收、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等也要包含其中,因此人均GDP是要高於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既然不一樣,是不是意味著人均GDP和我們每個人沒太大關係?當然也不是。無論是GDP總規模還是人均GDP的增長,都代表著國家綜合經濟實力和社會財富的增加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從增長的角度看,2019年人均GDP增長5.8%左右,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增長了5.8%,二者基本同步。

這樣的同步不是偶然,而是長期以來的情況,意味著在人均GDP保持增長的同時,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實現了同步增長。

除了收入增長,生活方方面面的改善也和人均GDP的增長有密切關聯。

畢業於哈佛商學院的美國人約翰·普雷斯頓·布朗長期生活在中國,他對比過多個國家的人均GDP和生活質量。

在約翰·普雷斯頓·布朗看來:中國人的生活質量比他們的人均GDP要好,中國擁有便利的網上購物基礎設施,偏遠村莊的行動網路覆蓋情況也不錯,高鐵和地鐵發展很快。

客觀地說,對於「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這事,我們有理由高興,但也不能高興過頭。

從國際標準來看,高收入國家人均國民總收入一般在1.2萬美元以上,而中國人均GDP與人均國民總收入數值基本相當。

也就是說,雖然中國的人均GDP與高收入國家的差距在縮小,但目前還是處在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依舊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這個事實有必要認清。

就全球範圍來看,尤其是與不少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差距是明顯的。例如美、日、德、英、法、意等國家中,義大利的人均GDP相對少些,但也超過了3萬美元,其它很多都在4萬美元以上,美國更是達到約6萬美元。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就是大家常說的「中等收入陷阱」,這個概念是2007年世界銀行在其報告《東亞復興:關於經濟增長的觀點》中首次提出的。

在現代化過程中,有些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但在人均GDP達到一定水平後,貧富差距反而進一步拉大,經濟陷入停滯,最終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何漢理就曾提醒,改革開放使中國跨越「貧困陷阱」,成為中高收入國家,但要注意規避「中等收入陷阱」。

正如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17日所說,中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仍然沒有改變,人口多、生產力總體還不發達、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

要在經濟提質增速上實現突破,仍需艱苦奮鬥、久久為功。

(來源:俠客島微信公號)

相關焦點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2019年國民經濟數據昨日出爐,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跨上1萬美元臺階。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表明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 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 人均GDP是什麼意思是人均收入嗎
    央視網消息:中國的人均GDP在2019年首次突破1萬美元,這個指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意味著綜合國力更加強大,而對於每個老百姓來說,又意味著什麼?
  • 我國2019年的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十年之後,將達到2萬美元?
    而2019年美元兌人民幣的平均匯率大概在6.9左右,因此我國的人均GDP算是正式站上了1萬美元的大關,大概在1.03萬美元左右。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關口,不管是對我國來說還是對全球來說,有具有不小意義。對我國來說,意味著經濟發展和居民的收入水平站上了一個新臺階,下一個目標便是要全面富裕進發了。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羊城晚報訊記者馬漢青報導: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99萬億元,同比增長6.1%,符合預期目標。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實現了新的跨越。經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我國GDP為9908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四季度增長6.0%。
  • 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
    央視網消息:中國的人均GDP在2019年首次突破1萬美元,這個指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意味著綜合國力更加強大,而對於每個老百姓來說,又意味著什麼?人均GDP跨過1萬美元大關,百姓又能從中得到什麼?那你一定會說,既然和收入沒關係,那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我也得不到實惠,所以沒必要高興。錯!你又錯了!人均GDP增多了,國家分給百姓的錢就會更多一些,那咱們的收入自然會水漲船高。
  • 發達國家人均GDP標準?中國有幾個城市達到發達國家標準
    GDP在三萬美元以上,中國臺灣、捷克、葡萄牙、希臘、沙烏地阿拉伯等16個國家和地區在二萬美元以上。鄂爾多斯gdp3605億元,人口209萬人,人均GDP17.2萬元折合2.57萬美元。珠海gdp3435.89億元,人口202萬人,人均GDP17萬元折合2.53萬美元。南京gdp14030.15億元,人口850萬人,人均GDP16.5萬元折合2.48萬美元。
  • 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那美國、日本、韓國是哪年呢?
    再加上物價、匯率的影響因素,我們有理由相信:2020年中國GDP有望提升至15萬億美元左右,人均有望超過1.05萬美元。 我們都知道,2019年中國人均GDP正式突破1萬美元。今年雖然由於疫情的原因,增速有所放緩,但經濟總量和人均GDP仍將繼續創新高。那問題來了,美國、日本、韓國,今年他們的經濟發展情況會怎樣呢?
  • 2019年中國人均GDP預計破1萬美元 成就有多了不起
    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接近100萬億元,人均GDP將邁上1萬美元的臺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對於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意味著什麼?這是一個怎樣了不起的成就?
  • gdp通俗講是什麼意思,人均gdp越高越好嗎,2019年國家gdp排名
    gdp是什麼意思通俗講就相當農村一個家庭每年種地收糧食、蔬菜、水果的總價值,養豬、雞、鴨的總價值,編框子成品的總價值,打工的總收入,一年全部累加起來就是這個農村家庭的GDP。與種植、養殖、買編框子原料的支出無關。
  • 2019中國經濟總量近100萬億,人均GDP破1萬美元
    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初步核算,2019年我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0892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了10276美元,突破了1萬美元大關,實現了新的跨越。就相關熱點,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作了權威解讀。
  • 2019中國經濟「成績單」剛剛公布:人均GDP首破1萬美元,GDP總量與日...
    此次公布的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年,我國在GDP總量和人均GDP這兩個經濟關鍵指標上都取得了關鍵突破:據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990865億元。這也是中國GDP總量首次逼近100萬億元人民幣的高位,經濟總量繼續穩居世界第二。而在人均GDP方面,我國人均GDP也首次突破了10000美元。
  • 亞洲四小龍人均GDP出爐,韓國突破3萬美元,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呢
    亞洲四小龍中GDP總量最高的是韓國,2018年GDP總量1.62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12位,實際增速為2.7%,增速和往年相比略有下降。韓國總人口為5116萬人,按照GDP總量和總人口來計算,人均GDP約為3.13萬美元,2018年韓國人均GDP首次突破3萬美元。接著是中國臺灣,2018年實現生產總值5894億美元,實際增速為2.6%,同比2017年增長了141億美元。
  • 2019年,中國人均GDP超1萬美元!為什麼說這事意義重大?
    這個數字突破不僅有數學意義,實質意義也很大。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後,會發生什麼?G20是19個國家加歐盟,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突出。G20中,美、日、德、英、法、意、加這七個西方國家,人均GDP最少的義大利也有3.4萬美元,其它都在4萬美元以上,而人均GDP最高的美國更是達到了約6萬美元。即便中國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但跟前述西方七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 國內人均GDP「最高的」2個城市,第2是深圳,第1卻是個三線小城
    我們經常說的GDP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城市或者省份的總值,一般談及GDP總值的時候,肯定會想到「北上廣」,這也是毋庸置疑的,畢竟這幾個國內一線城市哪怕放到世界上也是很厲害的城市了,但是如果說到人均GDP的話,就不再是北京上海了,畢竟如果算人均的話,就需要用GDP總量除以當前城市的常住人口數量
  • 2019年日本人均GDP約4萬美元,是中國人均的4倍,那韓國人均呢?
    按照2019年日元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155.5萬億日元的進出口總額大約是14267.36億美元(全球排第四名)。同期,日本經濟實際增長0.7%,完成的GDP總量是為5544629億日元,約為5.087萬億美元,在全球排第三名。
  • 人均GDP超2萬美元!寧波躋身全國高收入城市第一梯隊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近日發布了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單—— 截至2019年末,中國已有23座城市的人均GDP超過1.25萬美元,達到高收入標準,可稱為「高收入城市」。其中,寧波達到2.08萬美元,成為人均GDP2萬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城市。
  • 我國人均GDP將超過1萬美元,中國距離高收入國家行列還有多遠?
    通過每年的平均匯率來算,人均GDP大約在10276美元;根據中國新聞網8月7日的報導顯示,我國的人民平均總收入將增長到10410美元,也成功的突破10000美元大關。 意思就是說,憑藉著現在的標準來看,我國的人均GDP收入水平距離高收入國家標準,依然有著2126美元的差距。隨著今年突發的疫情,全球經濟都遭受到了衝擊,據世界銀行的預測,全球經濟也將會出現5.2%的下降,而深受重災區的美國,其經濟也幅度也獎達到6.1%。
  • 臺灣人均gdp2018 臺灣省人均gdp及gdp增長率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月30日訊  臺媒稱,上海市1月27日召開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海市市長應勇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8年上海常住人口人均生產總值(GDP)突破2萬美元。
  • 為何英法德三國人均GDP均低於4.84萬美元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從人均GDP來看,2019年中國人均GDP剛突破1萬美元大關,仍處於發展中國家階段,與發達國家人均GDP水平相差甚遠。那麼2019年發達國家人均GDP水平是多少呢?按照目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承認的31個發達國家來計算,2019年全球發達國家的人均GDP達到4.84萬美元。同年發展中國家的人均GDP僅為5490美元,兩者相差高達9倍。
  • 1982年東德人均GDP達1萬美元,是中國的50倍,如今怎樣了?
    東德又稱作民主德國,國土面積10.8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我國浙江省面積大小,人口最高時有1600多萬。然而就是這麼一塊地方,創造了令人矚目的經濟成就,科技發達、經濟發展水平高、民眾物質生活豐富,讓一眾社會主義國家的兄弟們心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