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英法德三國人均GDP均低於4.84萬美元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2020-12-24 海外情報社

一般來說,人均GDP水平是區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最關鍵的數據之一。

以中國為例,2019年中國GDP總量達到990865億元,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從人均GDP來看,2019年中國人均GDP剛突破1萬美元大關,仍處於發展中國家階段,與發達國家人均GDP水平相差甚遠。

那麼2019年發達國家人均GDP水平是多少呢?按照目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承認的31個發達國家來計算,2019年全球發達國家的人均GDP達到4.84萬美元。同年發展中國家的人均GDP僅為5490美元,兩者相差高達9倍。其中盧森堡2019年人均GDP更是超過11萬美元,瑞士人均GDP也高達8萬美元。

單從人均GDP水平來看,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著4倍的差距。畢竟中國目前仍處於發展中國家階段,與發達國家平均水平有差距也是情理之中。但是,通過數據調查發現:同樣是發達國家,英國、法國以及德國等老牌發達國家竟也未達到發達國家人均GDP水平,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英法德等多國人均GDP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據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英國人均GDP為4.23萬美元,同年法國為4.04萬美元,德國則接近4.65萬美元。除了英法德等老牌發達國家之外,日本和韓國等發達國家的人均GDP均未達到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2019年日本的人均GDP約為4萬美元以及韓國人均GDP接近3.2萬美元。如果說日本和韓國的人均GDP低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不難理解的話,那為何英法德等老牌發達國家人均GDP也未達到平均水平呢?

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著「貧富差距」

可以說,美國以一己之力拉高了發達國家的整體水平。

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GDP總量高達21.43萬億美元,佔據了發達經濟體的經濟總量51.84萬億美元的40%以上。也就是說,如果除去美國的話,2019年發達國家的GDP總量將減少四成,這將會大大降低發達國家的人均GDP水平,英法德等發達國家將不會被排除在外。

同時也說明,發達國家內部存在著發展不均衡的問題。當然了,人口基數的不同,也是影響各國人均GDP水平的關鍵所在。

相關焦點

  • 日本、加拿大、英法德的人均GDP都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這說明了...
    2019年,發達國家人均GDP高達4.84萬美元 按照IMF公開的信息,2019年所有發達國家的人均GDP達到了4.84萬美元,而發展中國家的人均GDP只有5490美元——即發達國家的人均GDP是發展中國家人均的約9倍,差距非常之大。
  • 發達國家人均GDP標準?中國有幾個城市達到發達國家標準
    我國人均GDP已經突破一萬美元,中國經濟又重新站在新的起點上,中國十四五規劃和遠景目標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比最早三步走制定的2050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提前了15年。中國第一大經濟城市魔都上海按照世界發達國家水平標準人均GDP超過兩萬美元就是初級發達國家水平人均GDP超過三萬美元就是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均GDP超過四萬美元就是發達國家水平。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2019年國民經濟數據昨日出爐,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跨上1萬美元臺階。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表明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 日本人均GDP在發達國家裡處於什麼水平?
    來源:不執著財經最近,有網友提問,日本人均GDP在發達國家裡處於什麼水平?從資料上看,世界上有21個發達國家,GDP規模佔全世界的60%,發達國家的GDP標準是人均2萬美元,而2018年,日本人均GDP達4萬美元,在全世界排名第24位。
  • 朱光耀: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我國人均GDP升至2萬美元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朱光耀: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意味著我國人均GDP升至2萬美元新華網北京11月17日電(何凡 劉緒堯)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
  • 山東三座人均GDP很優秀城市,堪比發達國家水平,東營排名第一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收入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其中最富裕的省份應該是廣東、江蘇、浙江,實際上,山東省也有很強的經濟實力,一點也不容小覷,最近這幾年來,它自身的優勢、位置、基礎迅速凸顯出來,礦產資源也相當豐富,對它的經濟起到了很大的推動效果,今天要說的是山東三個人均gdp最優秀的城市
  •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是個啥概念?
    其中,「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成了大街小巷熱議的話題。一個經濟數據,為何如此備受關注?今天咱們就好好嘮嘮數據背後的故事。一首先咱們來看人均GDP這個概念,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意味著什麼。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一書中,人均GDP被看作經濟產出效率的刻畫指標,用以說明人們創造財富的能力,衡量經濟發展長期變動。人均GDP反映的是每個人平均創造的財富,數值越高,反映出國家經濟產出和發展水平越高。那麼,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是個什麼水平呢?
  • 長三角和珠三角有沒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英法德日就是中等發達國家,很明顯長三角和珠三角還沒有達到他們的水平,長三角和珠三角只有少數城市跨過了發達國家的門檻,整體還差一大截。對於發達國家的分級問題,並無權威標準,一般認為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就進入了發達國家的門檻,2-4萬美元為初等發達國家,4-6萬美元為中等發達國家,超過6萬美元為高等發達國家。也有人認為3-5萬是中等發達國家,甚至還有人認為2萬就是中等。
  • 深圳人均GDP近3萬美元,超過臺灣人均水平!那北京、上海、廣州呢
    2019年深圳市人均GDP接近3萬美元按照國家統計局統一核算的數據,深圳市完成的名義GDP為26927.09億元人民幣,常住人口提升至1343.88萬——按此計算,深圳的人均GDP突破20萬元人民幣(約20.04萬億元人民幣),按平均匯率折算接近3萬美元。
  • 2019年日本人均GDP約4萬美元,是中國人均的4倍,那韓國人均呢?
    按照2019年日元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155.5萬億日元的進出口總額大約是14267.36億美元(全球排第四名)。同期,日本經濟實際增長0.7%,完成的GDP總量是為5544629億日元,約為5.087萬億美元,在全球排第三名。
  • 人均GDP從1萬到4萬,美國花了26年,日本為14年,我國要多少年?
    相比較於經濟總量(GDP),人均GDP更能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眾所周知,我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9年我國GDP達到14.36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人均方面,2019年我國人均GDP為10276美元,這是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
  • 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 人均GDP是什麼意思是人均收入嗎
    所以說人均GDP 越高,我們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好。  人均GDP1萬美元≠發達國家  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的確值得歡欣鼓舞,有些人甚至覺得中國是不是已經是發達國家了?錯,你又錯了!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還有很大的差距。美國人均GDP已經是6萬美元,德國、英國、法國、加拿大人均GDP都在4萬美元以上,而我們的鄰居日本和韓國人均GDP也都在3萬美元以上。
  • 我國2019年的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十年之後,將達到2萬美元?
    而2019年美元兌人民幣的平均匯率大概在6.9左右,因此我國的人均GDP算是正式站上了1萬美元的大關,大概在1.03萬美元左右。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關口,不管是對我國來說還是對全球來說,有具有不小意義。對我國來說,意味著經濟發展和居民的收入水平站上了一個新臺階,下一個目標便是要全面富裕進發了。
  • 青島人均GDP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1.9萬美元,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城鄉居民收入分別是2010年的2.2倍和2.4倍,提前兩年和三年實現翻番目標……昨日上午,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首場「十三五」成就巡禮和「十四五」規劃展望系列新聞發布會。
  • 人均GDP「破萬」不代表基本國情已變
    其中,一個振奮人心的數據是,按平均匯率折算,2019年我國人均GDP達到10276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也使全球人均GDP過萬的人口由此前的約15億人躍升至近30億人。  取得這一成就,意味著我國經濟總量繼續擴大,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更加殷實,不僅為實現全面小康打下了堅實基礎,也為全人類的發展進步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 江浙滬和珠江三角地區,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了嗎?
    我國2019年人均GDP達到了1萬美元(7.1萬人民幣),翻番就是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的水平,就是屬於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我國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人均GDP水平情況,北京16.3萬,上海15.7萬,深圳20萬,廣州15.9萬。
  • 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
    所以說人均GDP 越高,我們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好。人均GDP1萬美元≠發達國家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的確值得歡欣鼓舞,有些人甚至覺得中國是不是已經是發達國家了?錯,你又錯了!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還有很大的差距。
  • 2035年我國成為「中等發達國家」需要多快的GDP增速?
    從統計角度來看,發達國家人均GDP的中位數基本上就是「中等發達國家」人均GDP的中位數,而發達國家第34 百分位的人均GDP就是進入「中等發達國家」的門檻。世界銀行將全球所有經濟體分為四類,分別為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經濟體(high income)。其中高收入經濟體在2019年有82個,中位數人均GDP為3.2萬美元,第34百分位人均GDP為2.3萬美元。
  • 2019年法國人均GDP降至4.04萬美元,預計會被日本人均超過
    前言:2018年,法國GDP總量為2.78萬億美元,人均GDP為4.15萬美元。同期,日本的GDP接近5萬億美元,人均GDP接近4萬美元——即,日本的經濟總量雖比法國高,但人均GDP卻略低於法國。比如,在2019年平均是6.8985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同比貶值4%;平均是64.62俄羅斯盧比兌換1美元,貶值2.6%;平均是1英鎊兌換1.2764美元,貶值4.4%;平均是1歐元兌換1.1195美元,歐元同比貶值幅度超過5%……這就是說,雖然在2019年法國經濟實際增速、名義增速都是正增長,
  • 劉世錦:我國達到中等發達國家平均水平有可能 但也有前提
    劉世錦:「1+3+2」的結構性潛能我們提出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大約是人均3、4萬美元,我們現在才1萬美元,差距較大。而中國經濟要達到8%—10%的增速可能性較低,但劉世錦提出要關注匯率的貢獻,日本、德國人均GDP增長都與匯率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