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法國人均GDP降至4.04萬美元,預計會被日本人均超過

2020-12-22 南生今世說

前言:2018年,法國GDP總量為2.78萬億美元,人均GDP為4.15萬美元。同期,日本的GDP接近5萬億美元,人均GDP接近4萬美元——即,日本的經濟總量雖比法國高,但人均GDP卻略低於法國。

但是在2019年,這種情況或許會發生變化!按照法國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2019年法國經濟實際增速為1.3%(剔除了物價上漲因素),完成的名義GDP達到了24183.34億歐元,名義增長2.8%(未剔除物價上漲因素)。

2019年歐元貶值,日元表現很不錯

南生注意到,在2019年美元屬於強勢的一年,與歐元、英鎊、人民幣、韓元、印度盧比、俄羅斯盧布、比索等多國相比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升值,反之剛才提到的這些非美元貨幣均貶值了一些。

比如,在2019年平均是6.8985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同比貶值4%;平均是64.62俄羅斯盧比兌換1美元,貶值2.6%;平均是1英鎊兌換1.2764美元,貶值4.4%;平均是1歐元兌換1.1195美元,歐元同比貶值幅度超過5%……

這就是說,雖然在2019年法國經濟實際增速、名義增速都是正增長,但增速抵不了貨幣貶值幅度,導致法國GDP換算成美元後下降了——2019年,法國GDP總量下降至2.707萬億美元,人均GDP降至4.04萬美元。

但是,日元在2019年的表現卻相當較好,整體是:108.99日元兌換1美元,升值了1.3%。對此,日本的東京三菱日聯銀行(MUFG)發布報告指出:根據過去三年的交投區間數據顯示,美元/日元的波幅也僅為13.5%,顯示出該貨幣對的一種穩定性。

相對於其他貨幣,在2019年日元和美元都很強勢,鎖住了美元兌日元的走勢,並預計日元在2020年的每個季度都將緩慢而穩定地走強——整個2020年或是104日元兌換1美元,即日元或將延續2019年的緩慢升值走勢。

2019年日本人均GDP或超過法國人均

目前,日本仍未正式公布2019年全年的經濟增速,但根據IMF的預測,2019年日本經濟實際增速在1%或1.1%,雖然經濟實際增速略低於法國,但日元卻是升值的。

由此或許會使得2019年日本的GDP總量恢復至5.15萬美元,日本的人均GDP預計會恢復到4.09萬美元——略微超過法國人均GDP(4.04萬美元),從而再次實現對法國經濟總量、人均的全面超越。

為什麼是「恢復」、「再次」呢?因為在20世紀90年代,當時的日本GDP就已經在5萬億美元附近波動,人均GDP在4萬美元左右波動——經濟總量一度超過美國的60%,人均GDP一度比美國人均、法國人均、英國人均都更高。

只是最近20多年,日本經濟總量總是在5萬億美元附近波動,人均GDP也總是在4萬美元附近波動,而同期美國、法國、英國的經濟卻大幅上升,使得日本經濟「相對落後了」。對此,網友們如何看待呢?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2019年國民經濟數據昨日出爐,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跨上1萬美元臺階。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表明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 2019年歐元貶值、日元升值,那日本和法國的GDP會發生啥變化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前言:2018年,法國GDP總量為2.78萬億美元,人均GDP為4.15萬美元。同期,日本的GDP接近5萬億美元,人均GDP接近4萬美元——即,日本的經濟總量雖比法國高,但人均GDP卻略低於法國。
  • 2019年日本人均GDP約4萬美元,是中國人均的4倍,那韓國人均呢?
    其中,日本出口商品總額約為76.93萬億日元,同比下降5.6%;進口商品總額降至約78.57萬億日元,下降5.0%,全年日本貿易逆差為1.64萬億日元。由於全球貿易疲軟,加上日本對韓國半導體企業斷供,使得日本企業出口出現了下滑,同時也使得日本的對外貿易在經濟中的「重要性」進一步下滑,日本經濟的外貿依存度整體在縮減。
  • 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那美國、日本、韓國是哪年呢?
    再加上物價、匯率的影響因素,我們有理由相信:2020年中國GDP有望提升至15萬億美元左右,人均有望超過1.05萬美元。 我們都知道,2019年中國人均GDP正式突破1萬美元。今年雖然由於疫情的原因,增速有所放緩,但經濟總量和人均GDP仍將繼續創新高。那問題來了,美國、日本、韓國,今年他們的經濟發展情況會怎樣呢?
  • 2019年日本的經濟增速、GDP、人口、人均GDP、進出口總額分享
    前不久,日本財務省公布了2019年的進出口商品數據——外貿總額下滑至155.5萬億日元。其中,日本出口商品總額約為76.93萬億日元,同比下降5.6%;進口商品總額降至約78.57萬億日元,下降5.0%,全年日本貿易逆差為1.64萬億日元。
  • 為何英法德三國人均GDP均低於4.84萬美元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從人均GDP來看,2019年中國人均GDP剛突破1萬美元大關,仍處於發展中國家階段,與發達國家人均GDP水平相差甚遠。那麼2019年發達國家人均GDP水平是多少呢?按照目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承認的31個發達國家來計算,2019年全球發達國家的人均GDP達到4.84萬美元。同年發展中國家的人均GDP僅為5490美元,兩者相差高達9倍。
  • gdp通俗講是什麼意思,人均gdp越高越好嗎,2019年國家gdp排名
    gdp是什麼意思通俗講就相當農村一個家庭每年種地收糧食、蔬菜、水果的總價值,養豬、雞、鴨的總價值,編框子成品的總價值,打工的總收入,一年全部累加起來就是這個農村家庭的GDP。與種植、養殖、買編框子原料的支出無關。
  • 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 人均GDP是什麼意思是人均收入嗎
    央視網消息:中國的人均GDP在2019年首次突破1萬美元,這個指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意味著綜合國力更加強大,而對於每個老百姓來說,又意味著什麼?
  • 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的國家總人口是多少?哪個大洲最多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2019年全球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的比較富裕國家只有30個,這些國家大部分是人口小國,其中人口超過1億的只有美國和日本2個國家,人口超過5000萬但低於1億的國家也只有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和韓國5個國家,人口大於1000萬但低於5000萬的國家有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比利時和瑞典4個國家,其他19個國家都是只有幾百萬或幾十萬的國家
  • 日本、加拿大、英法德的人均GDP都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這說明了...
    2019年,發達國家人均GDP高達4.84萬美元 按照IMF公開的信息,2019年所有發達國家的人均GDP達到了4.84萬美元,而發展中國家的人均GDP只有5490美元——即發達國家的人均GDP是發展中國家人均的約9倍,差距非常之大。
  • 2019年中國人均GDP是全球人均的90%,今年有望實現趕超
    但可惜的是,新冠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經濟發展節奏,或將使得2020年全球經濟下降至2018年水平——即今年經濟比原本的發展趨勢縮減6個百分點,預計與2019年相比縮減3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今年全球經濟總量或將與2017年相當,而不是之前預測的2018年。換言之,全球人均GDP也或將由2019年的1.146萬美元,下滑至1.05萬到1.08萬美元之間——似乎與中國人均GDP差不多了。
  • 2019年中國人均GDP預計破1萬美元 成就有多了不起
    來源:經濟日報作者:葉攀2019年,我國人均GDP預計將邁上1萬美元的臺階。作為一個近14億人口的大國,取得這一成就來之不易,充分彰顯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與巨大潛力。同時,這也意味著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進一步擴大,有助於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中國經濟走向內需拉動型增長模式,增強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本月,國家統計局將正式公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成績單。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接近100萬億元,人均GDP將邁上1萬美元的臺階。
  • 日本金融家:2050年中國人均GDP超日本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中國人均GDP過萬美元,世界這樣解讀【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編者的話: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數據,中國2019 年GDP 總量接近100 萬億元、人均GDP 首次超過1萬美元門檻,按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0276 美元。
  • 發達國家人均GDP標準?中國有幾個城市達到發達國家標準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老牌發達國家美、瑞士、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芬蘭、荷蘭、新加坡、日本等各25個國家地區人均GDP在四萬美元以上,韓國、義大利、西班牙等7個國家和地區人均中國2035年要達到的就是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也就是人均GDP三萬美元起。從現在每年保證5.4%增長率連續十五年。
  • 2019年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的GDP總量、人均GDP預測
    首先是由於全球貿易疲軟,加上日本對半導體零部件斷供,導致2019年韓國出口額(下降為5424.1億美元)較2018年減少10.3%,這是自2009年(當時是由於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以來首次出現兩位數降幅。要知道韓國經濟高度依賴對外貿易,若出口下降就意味著韓國的製造業大幅萎縮,連帶著企業投資、就業、薪酬福利受到影響。
  • 2019年,中國人均GDP超1萬美元!為什麼說這事意義重大?
    資料圖,圖文無關(來源:攝圖網)本文約9000字但看過後相信你會獲益匪淺2019年過去了,雖然這一年的總體經濟數據尚未公布,但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人均GDP首次超1萬美元!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後,會發生什麼?人均GDP達1萬美元是一個坎兒2019年2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均GDP達9732美元,比2017年的8836美元增長了10.1%,已接近1萬美元的門檻。
  • 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
    央視網消息:中國的人均GDP在2019年首次突破1萬美元,這個指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意味著綜合國力更加強大,而對於每個老百姓來說,又意味著什麼?人均GDP跨過1萬美元大關,百姓又能從中得到什麼?錯,人均GDP是GDP總量除以這個國家的總人口數。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就相當於我們每個中國人,在2019年創造的財富超過了1萬美元。問題來了,好多人會說,對不起,我給國家拖後腿了,我一年沒掙到這麼多錢!錯,你又錯了!
  • 2019年,日本GDP是德國的1.3倍,那人均呢?
    在過去了2019年,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第四大經濟體德國的GDP增長速度非常接近,日本是0.7%,而德國是0.6%,日本的表現略好一些。德國GDP為3.85萬億美元,而日本達到了5.08萬億美元,從經濟總量來看,日本達到了德國的1.3倍。
  • 2019中國經濟總量近100萬億,人均GDP破1萬美元
    2019年貨物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3.4%,出口增長5%,進口增長1.6%,實現了外貿穩中提質。貨物貿易順差比上年擴大25.4%。在全球跨境投資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從1-11月的數據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6%,全年有望超過1300億美元。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實際增長5.8%,與GDP增長基本同步。
  • 深圳人均GDP近3萬美元,超過臺灣人均水平!那北京、上海、廣州呢
    2019年深圳市人均GDP接近3萬美元按照國家統計局統一核算的數據,深圳市完成的名義GDP為26927.09億元人民幣,常住人口提升至1343.88萬——按此計算,深圳的人均GDP突破20萬元人民幣(約20.04萬億元人民幣),按平均匯率折算接近3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