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人民經濟水平的提高,利用「大小長假」外出旅遊,也成了許多人喜愛的休閒方式。至於旅遊的方式,一般分為三種。第一種就是報旅行團。它的好處是吃、住、行全部由旅行社負責安排,個人非常省心,而且一路上有人照顧,還可以結交到許多新的朋友,費用也相對低廉。
第二種方式就是自駕遊。也就是自己開著車,帶著一家老小,獨自出行。有的可能還會喚上三五好友,組成一個自駕遊車隊。它的好處是自由度非常高,無論是景點、行程,還是時間,全都由自己做主。
以上兩種旅遊方式,人們一般都會找酒店或賓館住宿。第三種旅遊與此不同,他們就是我們常說的「背包客」,或者是「驢友」。他們是一群專業或半專業的戶外運動人士,大多是徒步旅行,少數會騎自行車或者駕車。他們旅行的目的地,多是人跡罕至的大自然。當夜晚來臨,他們一定會住在自帶的帳篷裡。
在一些人眼裡,前兩種是「旅遊」,最後一種才是真正的「旅行」。也只有最後一種方式,才能讓我們真正遠離城市的喧囂和日常的煩惱,在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過程中,盡情放鬆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夠回歸人類最原始、最淳樸的生活方式,也能體會到野外生存、自食其力的快樂。
下面這組照片拍攝於20世紀的不同年代。在汽車興起之後,熱情奔放、熱愛自由的美國人民,也掀起了一股「自駕遊」熱,而且他們都喜歡住在帳篷裡。英文稱之為「Camp」,中文翻譯成「野營」或者「露營」。那時的帳篷都非常簡單,但是在沒有手機和網絡的年代裡,這種野外露營的休閒方式,的確有著它獨特的魅力。
【圖1】1936年,一對美國夫婦正在一片草地上搭建野營帳篷。
【圖2】1956年,在一片廣袤的大草原上,一名美國婦女正在搭建帳篷,她的女伴在搭鍋做飯。帳篷非常小,看上去是單人的。地上放置的,應該是另一頂帳篷。
【圖3】一對美國父子正在一片冰雪覆蓋的森林裡搭建帳篷。這也是一場狩獵之旅。這樣的活動,可以極大地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培養他們勇敢、堅毅的品質。
【圖4】1943年,一群美國「童子軍」正在一個大帳篷附近的草地上點火燒水。自1910年成立以來,「童子軍」每年都會進行野營旅行。
【圖5】1930年,當黑夜來臨,兩名野營的女子在帳篷前點起了一盞明亮的燈籠,並愜意地吸起了煙。
【圖6】1938年,炎炎夏日,兩名女子穿著清涼的泳衣,正在搭建一頂帳篷。或許,這是在一片海灘上。
【圖7】1922年,一對美國夫婦正在帶著兩個孩子在戶外野營。帳篷已經搭好,他們似乎正在書中查找著什麼資料。戶外野營能夠拉近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增進彼此的感情,也是很好的親子活動形式。
【圖8】1962年,一名美國女子正在一頂帳篷裡準備野營的飯菜。這頂帳篷緊鄰著房車的車身搭建,看上去並不是為了住人,而就是一個遮風擋雨,在裡面享受午餐的涼棚。隨著房車的興起,野營者已經無需住在帳篷裡。
【圖9】1968年,三名美豔女子正在一輛豪華房車外的墊子上享受美酒。你知道這是什麼品牌的車嗎
【圖10】1959年,一輛豪華跑車停在一座帳篷的旁邊。遠處是一片廣袤的水域,不知道是大海還是湖泊。岸邊上搭建著一大片房屋,與這頂孤獨的帳篷形成鮮明對照。你曾經在戶外野營過嗎?(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