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8 12:36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
小學生跟著媽媽、外婆來南京旅遊
逛完南博 和中山門大紅春聯合個影
南報網訊 雨後的中山門,因為緊鄰大量蔥鬱樹木,空氣似乎比南京別處還要清新。「新年耀紫金,啟萬化樞機,天下至公春氣象;麗日蒸紅火,為復興奮鬥,人間博愛夢精神」,由著名書法家言恭達所書,楹聯愛好者徐俊傑撰寫的大紅春聯從十多米高的三孔城門上垂懸而下,喜慶大氣,正對著從滬寧高速上回寧的開車人,似乎給他們道以熱情的問候。
中山門春聯契合城門地理和歷史特點
聯文中「新年耀紫金」「麗日蒸紅火」「天下至公春氣象」「人間博愛夢精神」等短短幾句表情達意的同時,也恰好點出了中山門的地理和歷史特點。中山門原為明代朝陽門甕城,是朱元璋向東拓展南京城時所修築,因城門位於南京城東,最先迎接太陽而得名「朝陽」。如今,原有的甕城已不在,每日車來車往的三孔拱形門洞是民國時期所開。
這三孔門洞的開挖還有一段歷史故事。1928年,當時的國民政府為迎接從北平南下的孫中山靈柩,興建中山大道,將原朝陽門的甕城拆除,修建三孔拱形磚門,並在門洞正中上方嵌上「中山門」三字,明代朝陽門變為中山門。
因處於南京城東,抗日戰爭時,中山門也是侵華日軍選擇的攻城城門之一,它曾見證中國守軍在此展開的慘烈南京保衛戰。歷史的硝煙早已遠去,20多年前,中山門成為滬寧高速進入南京城的入口,但凡從東邊入城,開車人第一個邂逅的便是大氣巍峨的中山門。
中山門還是南京旅遊的熱門區域。城牆東側樹木濃翠蔽日,走上不遠便是風景秀麗的國家5A級風景區;城牆內側緊挨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這段時間,館內在展的「瑞福鼠——南京博物院藏鼠文物特展」「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仰之彌高——二十世紀中國畫大家展」等特展同樣吸引著四面八方遊客。
「南京到底是古都,很有過年和文化氣氛」
「南京到底是六朝古都,比南方很多城市都有歷史感和文化底蘊,城門春聯一掛,過年氛圍也越來越濃了!」這不,帶著兒子、母親來寧的吳靜剛從南京博物院出來,走在通往中山陵的小路上的他們,一抬頭就看到了這副城門對聯。當記者告訴她,南京共有12座城門掛上了春聯,這些春聯從全球楹聯愛好者中徵集而來、由著名書法家題寫時,她連連感嘆:「城門上也掛春聯,南京的過年氣氛真是比南方很多城市都要濃厚啊!」
吳靜家住廈門,兒子上五年級。她和兒子、母親準備趁這次回青島老家過年的機會,在路上遊覽幾天。從廈門這一路過來多個城市之中,她為喜愛歷史的兒子選擇了南京。「我們住在夫子廟,今天第一天出來,上午我約了南博,下午準備去中山陵逛逛。」吳靜開心地說,兒子高吳桐但凡出遊,別的景點不愛去,就喜歡逛博物館。「我喜歡讀《三國》《史記》還有寫春秋戰國的書。」高吳桐告訴記者,他看了南京博物院裡面很多文物,覺得南京不僅有古都味道,還很漂亮。
記者向他解讀了中山門對聯的內容,他抬起頭,一個字一個字地認真讀,覺得「寫得很棒」!他邀請媽媽和婆婆一起在中山門的大紅春聯下合影,作為他們此行的紀念。
當聽說中華門也掛上了大紅春聯時,他們表示有時間也很想過去看看,順便逛一下大報恩寺遺址景區和旁邊的老門東歷史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