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博士寶寶寶寶 吐槽青年:曹林的時政觀察
摘要:抖音很像一個魔術,從「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變幻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沒有這些短視頻的對外呈現和被圍觀之前,他們可能也是在打漁、種菜、養蜂、摘野果,那是一種貧困而單調的重複,是看不到未來的停滯和封閉。而當有了手機這個「新農具」,點石成金,一切就不一樣了,他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外面也發現了他們生活的世界,他們熟悉的山水和生活成了陌生人眼中的風景,他們過去愁銷的產品通過平臺流量受到追捧,他們也在外人羨慕的目光中,重新發現了自己生活的美好。
吐槽青年出品
李子柒的田園生活,已經成為很多都市人眼中的詩和遠方。——這是都市人的審美,那鄉村農人怎麼看待李子柒這個身邊人和她呈現的熟悉生活呢?刷抖音短視頻時看到一條評論很有意思,他說:我天天就過著這樣的生活,你們不圍觀、不羨慕、不那麼點讚的話,我還真不知道田園有那麼好。
這是實話,深刻凸顯出社交平臺「看見」與「被看見」帶來的交往價值。刷抖音,可以看到很多類李子柒式的生活。比如張俊傑@大山裡的秘蜜,靠抖音幫全村賣蜂蜜年入1500萬,他高興的看到,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回來了,村裡又熱門起來了,他也過上了早起照顧蜂箱、收穫蜂蜜、上山摘野果,幹完活在小溪裡洗個澡再吃個溪水冰鎮西瓜的生活。雷芳@漁小仙,兩年獲400萬網友關注月銷百萬海鮮,用視頻直播分享日常出海趕海,海膽螃蟹抓到停不下來。還有喜悅@我愛種菜,空中菜園種出了鄉愁,被85萬人催更。
(張俊傑@大山裡的秘蜜)
抖音很像一個魔術,從「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變幻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沒有這些短視頻的對外呈現和被圍觀之前,他們可能也是在打漁、種菜、養蜂、摘野果,那是一種貧困而單調的重複,是看不到未來的停滯和封閉。而當有了手機這個「新農具」,點石成金,一切就不一樣了,他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外面也發現了他們生活的世界,他們熟悉的山水和生活成了陌生人眼中的風景,他們過去愁銷的產品通過平臺流量受到追捧,他們也在外人羨慕的目光中,重新發現了自己生活的美好,在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改善中獲得巨大自信。
人們經常是按照「我認為你怎樣想我的方式來感覺自身的」,在傳統城鄉隔絕的語境中,鄉村常被想像成一個貧窮、落後、停滯的他者,外人這麼想像,農人也會這麼看自己,背負著這種文化自卑,在都市面前抬不起頭來。自媒體讓每個人獲得了展示自己生活的權力,當鄉村以自己的方式呈現在社交網絡時,城市人改變了對鄉村的刻板認知,同時,這種驚豔和鄉愁式的圍觀、凝視、交流中,也改變了村民們看待自己的眼光——就像他們呈現在抖音中的那樣,仍然淳樸和憨厚,但多了自信、陽光和對生活的熱愛,那是勤勞帶來的自信,是「跟你們不一樣、你們很羨慕吧」帶來的自信。向外界展示自己生活時候,可以看到他們的眼睛中有這種光芒。
你看,當@漁小仙說,每次出海,都可以看到朝陽緩緩升起,也能看到夕陽西下,它們真的特別美,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就會覺得生活特別美好。――她是很自信的。通過平臺賦能解決了基本的生活問題後,不像過去那樣完全為生計奔波,她可以慢下來去欣賞落日,向手機另一端的人展示打漁歸途中的夕陽,這是解決了物質之憂、又有了精神歸屬雙重自信才能撐起來的從容。
(雷芳@漁小仙)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是文青常叨念的一句話,仔細分析語態可以發現,這是站在都市視角「生活在別處」的精神按摩,對都市人來說,「詩和遠方」顯然是如李子柒那樣的田園生活,那麼,我們有沒有想過,對於生活在田園中、把鄉村當作眼前苟且的人來說,「詩和遠方」是什麼呢?在現代性的對位視角中,都市人的遠方是田園,那田園人的「詩和遠方」應該是都市現代生活,俯視摩天大廈,以都市文明為生活模板。——作為一種生活和景觀的抖音,可能打破了這種現代性想像,漁小仙、大山裡的秘蜜、秦巴奶奶們的「詩和遠方」應該不是生活在別處,不是都市霓虹,而是自己被人羨慕的自己的家園。
美好的東西常常在陌生而遙遠的他處,這是現代主義的迷思,而短視頻的呈現不僅讓外界看到了新鮮,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也在外界驚羨的目光中重新發現了熟悉中的陌生。是的,這就是抖音的神奇,特殊的呈現方式讓熟悉之物變得陌生,又讓陌生之物變得熟悉,勤勞的農人堪稱是最大受益者。通過這個平臺,他們不僅讓自家土地上長出來的東西找到了喜歡的人、勤勞獲得了回報,讓貧困村脫貧,讓流出去的年輕人回來了,也讓鄉村在抖音中找到了呈現自己的最好方式。
想到過去一個流傳很廣的現代性寓言。一個年輕人到海邊,看到一個老頭在漁船上正睡覺,身邊的沙灘上有一堆魚,他一到船上就將老人吵醒了,老人不高興了,年輕人問老人,這麼好的天氣,怎麼還睡覺。你怎麼不去捕魚呢?老人回答,已經夠吃了。於是這個年輕人就問,你這一網就可以打這麼多,那你要兩網、三網、四網、五網,能打多少呢?老人說,我打那麼多網幹什麼,我已經夠吃了。年輕人說,你打多了可以曬,曬完了可以賣,賣完了可以改善你的魚網、魚船。老人說,那我還可以幹什麼?年輕人說,再多你可以組織一個船隊,再多了你還可以組織遠洋船隊,到深海捕魚呀。老人說,那我還幹什麼?年輕人又說,你可以指揮著你的船隊,在搖椅上曬太陽,睡覺。老人說,你要是不來,我現在就已經在這兒睡覺了。
寓言的傳統寓意是兩種有某種張力的態度,老人的態度代表中國傳統的、鄉村的文化,年輕人的態度代表西方的、現代都市的文化。從今天看,這個刻板的寓言在抖音中其實已經被打破了,老人可以一邊悠閒地撒網打漁,直播漁村夕照,讓打漁事業變大,讓村民組成船隊,還可以悠閒地睡著覺,@漁小仙不就是這樣的生活。近日,抖音推出「新農人計劃」,拿出12億流量全方位扶持三農內容創作,其實就是把寓言中那個「年輕人」注入到鄉村,激活鄉村,在「看見」與「被看見」中以父輩們從未見過的方式改變鄉村面貌。
我看到的不只是銷售額過百萬、粉絲千萬、百萬人催更這些聽起來似乎是神話的抖音鄉村傳奇,更看到了一種現代化和城市化的新路。不是在「詩和遠方」的都市想像中奔向城市,去城市打工不是山裡年輕人唯一出路,在這片土地上也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拿著手機的新農人不用進城,而通過與城市的精神連接和數字連接,實現另一種城市化。為什麼非要到城裡,難道那裡的網速更快?這裡不正是你過去羨慕的人們如今無比豔羨的地方?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比那些直播帶貨銷售額更重要的是,我在視頻中看到了新農人、尤其是年輕人,眼睛裡的那種紮根在家園努力生活的光芒。
原標題:《抖音裡也有鄉村的詩和遠方》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