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後裔清墓群揭開「湖廣填川」之謎

2020-12-17 忠武報國

郭子儀後裔清墓群揭開「湖廣填川」之謎

郭振華

大英縣隆盛鎮石門辦事崇音村檀木灣有兩處古墓群,筆者採訪時在一塊玉米地裡發現了四塊古墓碑。遠處看是一塊玉米地,墓碑被包圍在聳立的玉米杆中。據村民說,原來這裡是一塊老墳山。六十年代此地方圓五、六畝地的範圍內有很多雕刻精緻、色彩豔麗的墓碑群。學大寨改田改土的時候,上級強令村民們將一塊塊墓碑和墓群推掉,用來做土埂。當時推的時候,臨近中午突然下起了大雪,一位郭氏長者說:既然下雪了,今天就到此為止,留下幾塊刻有郭家字輩的碑,將來娃兒取名字也有個依據。也許是天意,就保留下了這四塊墓碑。筆者很是驚奇,拂去上面的蜘蛛網和滕蔓,仔細瞧這四塊碑,發現上面刻有很多書法秀麗的楷體字,並雕刻有「龍鳳呈祥」、「二龍戲珠」等圖案,仔細讀上面刻有郭家五大房人郭世俊、郭世美、郭世蓉、郭世茂、郭世倫等的名字。郭氏入川字輩四十字:天文子奉玉,世元永奇學。朝廷秉清正,萬代發興隆。成人須孝海,積德入維山。果能逢此道,太原福祿綿。四十字輩最後一句太原福祿綿回歸到太原,郭子儀祖籍地是太原汾陽,與歷史很吻合。郭世俊、郭世美、郭世蓉、郭世茂、郭世倫等五大房人是入川第六代。

郭子儀後裔清墓群——四川省重點保護單位

村裡有唐代愛國名將郭子儀後裔聚居的老祠堂,筆者想這幾塊墓碑與此有不有關係呢?

嘉慶年間傳說中吉祥麒麟雕刻——難得一見

精美的遺風書法雕刻

經過二個多月的考證,走訪了當地村民,發現當地聚居著上千戶郭姓村民,崇音村8社(檀木灣)整個社全是郭姓,並且在這些村民家中香盒正額上寫有「汾陽家風」,村民們說他們的祖宗是唐代名將郭子儀;現居大英縣卓筒井鎮原檀木灣的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發現了清朝秀才郭廷範書寫的郭氏香盒上用渡金額刻有「點頷流徽」四個大字,與史書記載的郭子儀晚年「頷之而已」的典故相同。

郭清高家中木製郭氏香盒

在當地88歲高齡的郭秉才家中找到了一本「郭氏家譜」,上面明確地記載了郭氏家族從黃帝到郭子儀及其後裔幾千年的族姓發展史,郭子儀第四代孫郭端夫在唐莊宗時官至鴻蘆卿,謫守江右廬陵,由陝西華縣舉家遷往江西廬陵延福鄉,在宋端平元年甲午由江西遷往湖廣,大明弘治二年入川落葉檀木灣之謎。

筆者郭振華在江西吉安原廬陵縣延福鄉郭氏祠堂留影

江西廬陵延福鄉,如今延福路尚存

郭氏祠堂(上柱國公郭暉公祠)

郭氏祠堂汾陽世家牌匾

江西老家千年古香樟樹,樹中已形成大空洞,印證樹大心空

從「郭氏家譜」中可以看出,郭子儀長房郭曜後裔一脈由山西太原到陝西華縣,有陝西華縣到江西、湖北、四川,相當於在中國版圖的中心位置繞了一個大圓圈,這為中華民族大遷移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史料。

一代愛國名將郭子儀

郭子儀生於唐中宗十三年(697年)丙申八月十五日,卒於唐德宗二年(781年)辛酉一月十日,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父親郭敬之,歷任五州刺史。郭敬之生五子,郭子儀排行第三。郭子儀身高七尺,體貌秀傑,生八子七女。少年時的郭子儀因武舉成績優秀,補左衛長史。

郭子儀站像

郭子儀一生經歷了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度個了六十多年的軍旅生涯,其中以一身而系天下安危達二十餘年。肅宗皇帝讚揚郭子儀:「國家再造,卿力也!」德宗皇帝尊稱郭子儀為「尚父」,郭子儀被賜封為太尉中書令、汾陽忠武王。「安史之亂」中,郭子儀大戰安祿山,名垂青史,其史料收入中學歷史課本,成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愛國名將。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範陽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唐,史稱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率十五萬叛軍從範陽(今北京城西南)大舉南下。叛軍所到之處,百姓遠遁,戶舍為墟。玄宗皇帝見形勢危急,匆匆忙忙丟下長安,帶著楊貴妃逃到四川,長安成了空城。

郭子儀受命危難之際,慌亂逃跑的玄宗任命郭子儀為朔方(今寧夏靈武西南)節度使,率兵東討叛軍。郭子儀出兵首戰告捷,收復雲中(今山西大同),馬邑(今山西朔縣東北)兩郡之後,兵出井陘,會合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的部隊,一舉攻佔了史思明堅守四十天的九門(今河北槁城縣西北),槁城兩縣。

郭子儀戰邊關,內地潼關失守,肅宗至武靈即位,圖謀收復兩京。肅宗大閱六軍,雖有收復河山的決心,但沒有駕馭戰爭的本領。結果趨兵南下,親徵失利。收復失地的重任落在郭子儀的肩上,郭子儀不顧個人安危,率兒子郭旰揮師潼關。在攻戰陝郡永豐倉時,郭旰陣亡,郭子儀強忍失子之痛,大戰潼關,恢復了潼關與陝州的信道。

經過艱辛考證,所有的史料終於證明了檀木灣人是郭子儀長子後裔。而檀木灣古墓群是郭子儀後裔古墓群。

古墓群揭開湖廣填川之謎

檀木灣郭子儀後裔古墓群之一郭乾元墓碑記載郭乾元祖籍湖北麻城,墓碑立於嘉慶20年,距今近200年,這塊墓碑不同於其它墓碑,墓碑前有一個全封閉的擋風敝雨的花形石隔層,將碑文罩在隔層裡,隔層雕刻精細,中間有一朵五瓣形的花朵,透過花孔可以清晰地看到墓碑上的文字。由於有隔層的保護,墓碑上雕刻文字的藍色油漆雖經近200年日曬雨淋卻未剝落。

郭乾元老夫人墓碑,兒子郭永祥

郭永祥後裔遷卓筒井郭家老院

墓碑是立於嘉慶20年,而郭氏家譜修訂於民國七年,墓碑是揭示湖廣填川的重要史料。據家譜記載,郭子儀第四代孫郭端夫在唐莊宗時,任鴻蘆卿,謫守江西右廬陵。舉家從山西汾陽遷往江西吉安府廬陵縣延福鄉,一直到郭子儀第二十六代孫郭彌都世居此地。因當時族繁人廣,郭彌都於宋端平元年(1234年)舉家遷往湖廣(湖北)黃州府麻城縣孝感鄉落葉沙子場郭家嘴獅子巖几子灣。元末明初,四川盆地戰亂不止,蠻匪橫行,民不聊生,土地荒蕪。老者餓死於溝渠,少者逃往他鄉。眼看四川人口越來越少,弘治皇帝下詔移民。郭子儀第三十六代孫郭謨格由保甲推舉奉詔於明弘治二年(1490年)棄湖入川,落葉檀木灣。這便是民間流傳的「湖廣填川」的一段史實。史料雖記載有:「元明之際四川人口顯著下降」,「洪武十四年皆自別省流來」,但無詳實文字,郭子儀後裔的遷移,正好給「湖廣填川」一個具體說法。同時,郭子儀後裔由陝西長安到山西汾陽,由山西汾陽到江西、湖北、四川,相當於在中國版圖的中心位置繞了一個大圓圈!這為研究中華民族大遷移提供了一個重要史料。筆者也見過不少墓碑,但能象檀木灣郭子儀後裔古墓群這樣追根求源的實為罕見。一般的古墓碑只記有一個大概,沒有具體的入川前地名;一般的家譜也只能大概追蹤到湖廣近十幾代,而「郭氏家譜」可追朔到上下數千年。況且郭子儀後裔古墓群不僅記載詳實,而且與「郭氏家譜」互相印證,使其具有相當的文物價值。

「 檀木灣古墓群」的發現使當地對自己祖輩知之不多的村民深感振奮,他們自發出錢出力對墓群進行了修復,並召開村民大會,自發保護古墓群。經當地廣播、電視、報紙等眾多媒體的報導,古墓群也引起了市、縣文管部門的重視,很快列為市、縣文物保護單位後,不久列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村民建起了郭子儀紀念館,還正在籌建郭子儀愛國主義思想研究學會,郭氏家風家訓論壇,對郭子儀的愛國主義精神進行廣泛的研究。郭氏祠堂老祠堂還剩下一通老穿鬥架子老房子,村民正在籌資修復老郭氏祠堂。市、縣旅遊辦負責人對該墓群進行了考察論證,準備以郭氏老祠堂和郭子儀後裔古墓群為依託,將檀木灣開發為旅遊風景區。

相關焦點

  • 湖廣填川,看看你的祖籍是哪裡
    歷史上至少有五次大規模的移民入川: 一是秦滅巴國蜀國之後,從秦移民入川; 二是西晉末年陝甘移民入川; 三是北宋初年全國性北民南遷入川; 四是元末明初南方移民入川(此次以湖北居民為主) 五是清朝初期的湖廣填川
  • 沒落的千年銀杏村,竟是郭子儀後裔的棲息地,太過蕭瑟,誰來拯救
    受友之邀,臨近「大雪」時去的高嶺。這個隱匿於江西萬安縣深山之中的小村落,據說藏著「今年的最後一片銀杏葉」。12月的天,北方已是大雪紛紛,南方氣溫也降到個位數了,我是攜帶著冷空氣南下的,能否遇見這最後一片銀杏葉,就要看運氣了。
  • 大唐汾陽王郭子儀墓發現始末.郭振華
    郭子儀忠武報國家喻戶曉,但郭子儀墓位於何方?人們並不知道。1993年,陝西省辦公廳收到一封來自新加坡華僑郭建功的來信。原來新加坡汾陽郭氏公會計劃組織郭子儀後裔回家鄉尋根並希望到郭子儀墓地祭祀。這封信是新加坡汾陽郭氏公會會長郭建功寫給時任陝西省委書記白紀年的。
  • 《終極鬥羅》三少瘋狂「填坑」,龍谷之謎終於揭開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分析是關於《第21冊》中,三哥開始瘋狂的「填坑」,來和大家一起進行分析與探討一下相信這兩天大家應該知道了《第21冊》的網絡章節更新已經正式的開始,目前也已經連載了三章的進度,總的來說內容還是非常精彩的,特別是三哥在這三章的進度裡面,為之前埋下的一些「伏筆」,慢慢的開始填上去了。這樣一來對於前後內容的連貫性也就更加的讓人看得舒服了。那麼三哥所填的「伏筆」都是有那些呢?
  • 散文|從「武漢鉚起」看川東北方言
    「鉚起搞」中的「鉚」,我認為也可用「毛」,川東北方言除「毛起搞」外,還有「莫把我惹毛了」「我要給你毛起」等,說「毛」,就有一股狠勁。以動物來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如狗,要跳起來咬人時,頸項上的毛就要豎起,毛起;雞也一樣,鬥毆時,脖子硬起,毛挺舉,也是毛起。讓人感受到鼓脹的噴薄力量。關注到武漢方言與川東北方言有聯繫,是源於「學習強國」。
  • 博人傳為火影填坑,青揭開鹿久與亥一死亡之謎,自曝倖存真相
    相信這些謎團一直困擾在我們心頭,而作為續作《博人傳》,縱然有多麼的吐槽,可有時候的確為火影填了不少坑,這次在青篇又為我們解答了一個疑惑,就是忍界聯軍指揮所毀滅的真相。 指揮所之謎,令人好奇 只是第四次忍界大戰的格局,要遠遠大於前三次忍界大戰,規模之大難免有所疏漏
  • 喀納斯湖發現「水怪」,牛羊被拖走沒人敢接近,專家趕來揭開謎底
    當然受環境與歷史的影響,也出現很多目前無法解答的事情,我們統稱「未解之謎」!隨著科學的發展,有些已揭開如湘西的「趕屍」,基本都知道這是人為。此外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成吉思汗墓至今仍無蹤影,樓蘭古國如何消亡,太平天國寶藏之謎等等,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新疆喀納斯湖「水怪」,牛羊被拖走沒人敢接近,專家趕來揭開謎底!
  • 中國10大未解之謎,神秘!恐怖!
    這條神秘線上的還有幾個令人世界未解之謎! 花山謎窟到現在還是個未解之謎,是誰花這麼大力氣把山鑿成這樣。
  • 《湖》:川端康成半生找尋的女性純美和世界之美
    川端康成尋找人物之美,都是從女性之美開始,《湖》中的三個女子,雖然命途多舛,但各具其美。1、久子:情竇初開的青澀之美銀平在戰場回來後不久,就到了一所學校應聘國文老師。也就是在這所學校,銀平被學生久子的美好吸引,因此開始跟蹤自己的學生。
  • 在中國,這些神秘未解之謎讓人毛骨悚然!其中2個在新疆!
    這條神秘線上的還有幾個令人世界未解之謎 北大西洋百慕達三角海域 花山謎窟到現在還是個未解之謎,是誰花這麼大力氣把山鑿成這樣
  • 河南河北的河、四川的川、上海的海、廣東廣西的廣都是什麼?
    函以東的六國即韓、趙、魏、齊、楚、燕統稱為山東六國華山距離崤山不遠,都在秦地的東部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記載的:「蕭何填撫山西究竟是個什麼湖?的川究竟是哪四個川?四川,簡稱「蜀」或「川」地處中國大陸西南腹地東部為川東平行嶺谷和川中丘陵中部為成都平原,西部為川西高原與陝西、貴州
  • 他是唐朝名將郭子儀的後裔,也是郭靖的原型之一,打的外國都服氣
    這一位忠義之士,他是小說中郭靖名字的來源,是郭靖大俠的原型之一,可郭大俠的原型並不止一個人,他是很多人物的綜合,比如郭大俠很小的時候在蒙古生活過,還成為成吉思汗的大將,這也是有原型的,很多人都認為這個原型就是郭子儀的後代,郭侃。
  • 楊貴妃死因之謎被揭開,專家:根本不是縊死,死因實在太悲慘!
    楊貴妃死因之謎被揭開:自古以來提起楊貴妃之死大家都是一聲嘆息,一個盛大的盛世在這個女人的手中結束了 楊貴妃死因之謎被揭開:最終造反和史思明一起製造了安史之亂,自此之後大唐王朝就此衰落,經過多年的戰亂藩鎮割據的局面已經形成
  • 中國十大神秘未解之謎!太神奇!至今也沒人能解釋!
    這條神秘線上的還有幾個令人世界未解之謎 北大西洋百慕達三角海域 花山謎窟到現在還是個未解之謎,是誰花這麼大力氣把山鑿成這樣
  • 新疆十大未解之謎,你知道幾個?
    三、大耳朵之謎就在人們對羅布泊一個個未解之謎爭論不休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72年7月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地球資源衛星拍攝的羅布泊的照片上,羅布泊竟酷似人的一隻耳朵,不但有耳輪、耳孔,甚至還有耳垂。對於這隻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觀點認為,這主要是五十年代後期來自天山南坡的洪水衝擊而成。
  • 郭子儀的處世之道——謙虛謹慎!
    長安還沒安穩兩天,又出事了,郭子儀手下有一名大將叫僕固懷恩,在安史之亂中立過戰功。後來論功行賞的時候,這位仁兄認為自已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一來二去的沒想通,就要造反了。他派人去跟回紇和吐蕃聯絡,欺騙他們說,郭子儀已經被宦官魚朝恩殺害要他們聯合反對唐朝。
  • 秦時明月之亡秦必楚要來了?到最後一部了,這些坑該填了吧!
    01青龍計劃之謎  這個計劃可以說是跨越六國的龐大計劃,最早由楚國的昌平君制定,墨家與農家鼎力支持,為的是聯合六國貴族以及諸子百家共同抗秦,推翻秦國,但這個計劃究竟隱藏著哪些關鍵內容卻是沒有說,蓋聶只是提到與蒼龍七宿有關,並說秦軍的旗幟是一個關鍵的信號。
  • 海洋學術故事—揭開比目魚「比目」之謎
    海洋學術故事—揭開比目魚「比目」之謎 2020-03-25 16: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明神宗的收稅使之陳奉:強搶豪奪,敲詐勒索,使湖廣百姓苦不堪言
    ——1601年),湖廣承天府人。他出身市井無賴,品質惡劣。進入皇宮做了太監後,因為善於察言觀色,受到了明神宗的賞識,到萬曆二十多年已經成為了御馬監奉御太監。萬曆二十七年二月,陳奉受皇命前往湖廣徵收荊州店稅,兼採興國州礦洞丹砂及錢廠鼓鑄事,三月改為徵收湖廣店稅;八月又兼任湖廣礦監。萬曆二十九年,被調回北京。在湖廣的兩年中,他濫徵商稅,勒索礦銀,敲詐百姓,誣陷官吏,甚至掘墳挖墓,滿足私慾,無惡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