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汾陽王郭子儀墓發現始末.郭振華

2020-12-17 忠武報國

大唐汾陽王郭子儀墓發現始末

郭振華

郭子儀是唐代偉大的愛國將領,著名的軍事家。郭子儀的愛國事跡陳列於北京軍事博物館第三室,被譽為偉大的愛國將領。郭子儀千古一人,世人仰慕。歷代皇帝、歷代名人無不稱讚。郭子儀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中華民族樹立了永不磨滅的豐碑!

郭子儀忠武報國家喻戶曉,但郭子儀墓位於何方?人們並不知道。

1993年,陝西省辦公廳收到一封來自新加坡華僑郭建功的來信。原來新加坡汾陽郭氏公會計劃組織郭子儀後裔回家鄉尋根並希望到郭子儀墓地祭祀。這封信是新加坡汾陽郭氏公會會長郭建功寫給時任陝西省委書記白紀年的。白書記收到信後很重視,立即召集陝西省委機關黨委書記、檔案局局長郭步越、西北電力局副局長郭雲山、陝西省工行行長郭有仁等三個郭氏廳級幹部研究部署接待工作並由三人組建郭氏接待團,郭步越任團長。

省委書記出面研究接待應該很好辦,但有一事很患難。新加坡郭建功希望到郭子儀墓地祭祀,郭子儀墓在何處?

兩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建中二年(781年)夏,子儀病甚,德宗令舒王誼傳詔省問。及門,郭氏子弟迎拜於外,王不答拜;子儀臥不能興,以手叩頭謝恩而已。六月十四日薨,時年八十五,德宗聞之震悼,廢朝五日。詔群臣往吊,隨喪所須,皆取於官。贈太師,陪葬建陵。及葬,帝御安福門,哭過其喪,百官陪位流涕。賜諡曰忠武,配饗代宗廟廷。著令,一品墳崇丈八尺,詔特增丈,以表元功。

郭子儀墓位於陝西省禮泉縣唐肅宗建陵,歷史有記載,但墓具體位置在何方?

陝西省檔案局長郭步越受省委書記重託,帶領秘書長衛韜驅車前往禮泉縣建陵尋找郭子儀墓。

建陵鄉,田野裡到處是蘋果樹。蘋果掛滿枝頭,四處飄香。

看到滿山遍野的蘋果樹,郭步越傻了眼。這麼多蘋果樹,到什麼地方去尋郭子儀墓呢?走了一莊有一莊,他們四處打聽,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坡楊村,一個老農告訴郭步越郭子儀墓碑埋在蘋果園裡。

據陝西省檔案局原秘書長衛韜回憶:當時聽到村民說墓碑就在地角,郭步越十分驚喜,馬上表態出400元挖墓碑。

400元現在看來不值錢,但當時一般機關幹部工資才幾十元一月,400元相當幾個月工資。

重獎之下必有勇夫。幾個農民,挖的挖,刨的刨,很快從地裡把墓碑挖了出來。

原來上世紀六十年代文革時,打到帝王將相,郭子儀墓背也在劫難逃。紅衛兵要來砸墓碑,郭氏宗親得知消息後,連夜將墓碑就地埋在地裡。

時過境遷,墓碑重見天日。看到墓碑,大家喜出望外。

這是一塊大黑峽石雕刻的墓碑,擦去泥土,碑上雕刻有:唐汾陽王郭子儀之墓。

墓碑是明朝畢懋康所立。畢懋康,字孟侯,號東郊,歙縣人。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以中書舍人授御史。萬曆三十九年巡按陝西。天啟年間累官右僉都御,官至兵部右侍郎。

墓碑所處的位置離墓地70米遠,可見當年墓地規模之大。現在的墓碑,已經遷移在墓前。

郭子儀墓被發現後,新加坡汾陽郭氏公會如期組織郭子儀後裔回家鄉尋根併到郭子儀墓地祭祀。這則消息,被臺灣《環球郭氏家譜》雜誌收錄。當時九十年代,世界華人開始尋根,但未形成熱潮,媒體也未作報導。

2000年,筆者從臺灣《環球郭氏家譜》雜誌上看到郭子儀墓地消息後,懷著崇敬的心情,立即前往郭子儀墓地叩拜。筆者在西安第四軍醫大學的漆教授和楊教授兩位同學的陪同下,驅車來到村裡。見到村民,說明來意,村民很謹慎,還特地查看了筆者的記者證。因郭子儀墓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專門有一文管員住在村裡看守。

村民帶筆者來到郭子儀墓地,墓地四周是蘋果園。看到蘋果園中一個小土堆,顯得蒼涼,筆者心中略過絲絲涼意。筆者是郭子儀長子郭曜後裔,自唐末宋初,祖宗離開長安到江西廬陵做官,後遷湖北、四川。儘管筆者從小就聽長輩說起郭子儀,說起郭曖打金枝的故事,但從未有誰提起郭子儀墓。由於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千餘年來,難來祭祀。筆者曾在西安第四軍醫大學讀書並留校工作多年,郭子儀墓盡在眼前,但也有耳無睹。

緬懷祖宗,如此蒼涼,愧意難消。好得2002年,西北電力局副局長郭雲山,上裕蘭村守陵之後,胸懷祖宗的崇敬之情,籌集兩萬元,租兩分地修了圍牆,栽種子道條兩旁柏樹。2020年七月,筆者與郭雲山通了一次長話,郭雲山告訴筆者他已95歲,還能下樓,身體還很硬朗。善者壽長,這也應驗了積德之家必有餘慶,行善之人必有後福。

墓後是圍牆

墓地四周圍牆,只能站立四排人

由於場地狹窄,祭祀時墳頭上沾滿了圍觀群眾

2012年由中華郭氏宗親會牽頭組織舉辦第一屆公祭大唐汾陽王郭子儀大典,並連續舉行了七屆。2014年,由中華郭氏宗親會租地二十畝,修建了祭祀廣場。湖南常德郭氏宗親組織捐款修建了通往墓地的人行道路。2019年,由中華郭氏宗親會、陝西省郭氏專委會、禮泉縣郭子儀研究會籌集資金,重新修繕郭子儀墓陵。

筆者在新廣場上主持第六屆公祭大唐汾陽王郭子儀大典

寬闊的祭祀廣場

郭子儀墓修繕後近景

郭子儀墓修繕後航拍

保護郭子儀墓,弘揚郭子儀忠武報國精神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眾多郭氏宗親和社會各界辛勞付出,捐款奉獻,保護郭子儀陵園,傳承郭子儀忠武報國精神。

默默奉獻,彰顯大愛精神,傳承忠孝文化。這也許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永遠屹立世界東方的力量源泉吧!

相關焦點

  • 謹小慎微,大唐尚父汾陽王郭子儀
    尚父在古代是極具敬意的稱謂,周朝武王稱過姜太公,後來唐德宗稱郭子儀為尚父。自唐玄宗開始後四代,郭子儀一直為李氏盡忠。安史之亂爆發之時,郭子儀擔任衛尉卿一職,同時還有靈武郡太守和充朔方節度使的官位。
  • 郭子儀,「福祿壽考」的汾陽王
    唐肅宗親自勞軍,對郭子儀說:「國家再造,卿力也。」話雖如此,但功高震主,唐肅宗派太監魚朝恩為監軍,處處掣制郭子儀。魚朝恩深知皇上意思,編排了郭子儀的許多不是。於是唐肅宗下詔命郭子儀交卸兵權,即刻回朝。郭子儀不顧部下的反對,瞞過眾人後獨自回到京師。後來戰亂又起,快要病死的唐肅宗不得不重新啟用郭子儀,任命郭子儀為諸道兵馬都統,賜爵「汾陽王」。
  • 【原創】產區酒事:聊聊汾陽王郭子儀家的宴席
    唐尚父汾陽王郭子儀像「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人生在世,不確定因素太多,皇宮貴胄也不能例外。馬嵬坡之變後,唐肅宗即位。從這些隻言片語中,我們能夠感知郭子儀的軍功與胸襟格局,但他的家事又知多少呢?今天主要從郭子儀家的宴席來管窺一二。
  • 汾陽王郭子儀擁有上千美女,這話你信嗎?
    當前,只要在網上點擊「郭子儀妻妾」或「郭子儀家人」等相關搜索,十有八、九會出現以下這樣的介紹:「皇上佳麗三千,郭子儀一半。唐代兵馬副元帥郭子儀在安史之亂前後,共養美女佳麗一千多人。安史之亂給唐朝帶來重創,人民流離失所,老弱病殘婦遍地都是,青年幾乎都戰死了,郭子儀屬於真英雄那種將軍,憐惜美女,所以收下很多落難美女。郭子儀妻妾千人,最後就剩下八個。」「在大唐王朝,不僅皇帝的後宮佳麗如雲,就是文臣武將的府中也是美女眾多。而在這些文臣武將之中,一代名將郭子儀的妻妾最多。
  • 再造大唐的中興名將—郭子儀,功高不震主,名高不自傲,終得善終
    郭子儀是唐代中期最著名的將領,對於大唐江山而言,郭子儀有再造之功。安史之亂對於唐朝的打擊是巨大的,唐玄宗倉皇出逃,幾近亡國,是郭子儀揮師勤王,平定叛亂,拯救大唐於水火之中。而後的吐蕃與回鶻聯軍進犯大唐,攻克長安,逼得唐家天子唐代宗再次上演出逃的戲碼。郭子儀再次力挽狂瀾於危難之際,擊鼓入長安,收復京都,迎代宗回京。
  • 60歲的郭子儀掌管兵馬萬千,為何被人挖了祖墳?郭的反擊真絕了
    因為嫉妒郭子儀的軍功,所以魚朝恩屢次在唐肅宗的面前說郭子儀的壞話,試圖阻止郭子儀被重用。不僅如此,魚朝恩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為了陷害忠良,他還幹了許多振聾發聵的破事兒。有一次,郭子儀在外出打仗的時候,魚朝恩就派人去挖郭子儀家的祖墳,試圖以此來激怒郭子儀,讓他發火。
  • 郭子儀誕日考析
    唐汾陽王郭子儀因再造唐室、功蓋天下且厚德粹道、完名高節而獨著於史,所以世人越來越關注其歷史功績乃至生平經歷。然而,遺憾的是,史料對於其武舉奪魁之前,也即二十歲之前的經歷卻鮮有記載,就連其具體的出生日期也眾說不一。
  • 郭子儀晚年,學習春秋時的一個著名「惡作劇」,保住了滿門性命
    但也有例外,在唐朝,有一位被稱為「功高而主不疑」的絕世名將,他一生立功無數,被封汾陽王,85歲善終,他就是唐朝中興名將郭子儀。郭子儀挽救唐朝於危難,用兵如神,軍紀嚴明,上下皆服。郭子儀居功而不自傲,而且極其善於自保。郭子儀晚年,曾學習一個春秋時期的「惡作劇」故事,保住了滿門的性命,讓後人嘆服不已。這要從春秋名臣郤克說起。
  • 郭子儀後裔清墓群揭開「湖廣填川」之謎
    郭子儀後裔清墓群揭開「湖廣填川」之謎郭振華大英縣隆盛鎮石門辦事崇音村檀木灣有兩處古墓群,筆者採訪時在一塊玉米地裡發現了四塊古墓碑。遠處看是一塊玉米地,墓碑被包圍在聳立的玉米杆中。據村民說,原來這裡是一塊老墳山。六十年代此地方圓五、六畝地的範圍內有很多雕刻精緻、色彩豔麗的墓碑群。
  • 大唐中興三名將,郭子儀太熟悉了,但最霸氣的一人卻少有人知
    關於這個說法很多,但在看了《舊唐書》之後,我認為要首推三人:再造大唐的郭子儀、被稱為「來嚼鐵」的來瑱、號稱「萬人敵」的李晟。他們三人的早期經歷其實都並有不多:都有深遠的家庭背景,都是很早就有過軍旅生活,同時還都是武舉出身。只是後來的境遇不同,郭子儀混得最清楚而已。
  • 郭子儀單騎退兵三十萬
    朔方兵以前都是郭子儀的部下,對郭子儀十分愛戴,當郭子儀以朔方節度使的身份到來時,朔方兵紛紛離開僕固懷恩,重歸郭子儀帳下,僕固懷恩只得帶上三百親信逃到靈武(今寧夏靈武)避難。由於心有不甘,他招引回紇、吐蕃十萬人馬,進犯大唐,唐代宗派郭子儀率兵抵禦,回紇、吐蕃心中無底,不戰而退。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僕固懷恩又招引回紇、吐蕃、党項三十萬人馬氣勢洶洶而來。
  • 郭子儀驕奢淫逸,安於享樂,下人勸他收斂,他答:這是保命秘訣!
    大家一定聽說過郭子儀這個人物,他是唐朝非常著名的軍事家以及政治家,最大的貢獻就是和李光弼一起平定了安史之亂。郭子儀指揮了多場戰役,包括兩京之戰、鄴城之戰等,還用計謀打退了吐蕃,說服回紇歸順,最後平定了河東,使唐朝的江山社稷起死回生,也可以說是再建了一個大唐,可謂是戰功顯赫。
  • 郭子儀妻妾成群,又和皇帝要了6個美女,郭子儀:為了保命
    《新醉打金枝》裡面的郭曖和昇平公主之間歡喜冤家的故事,裡面提到了以郭曖的父親郭子儀為首的武將和以唐代宗堂兄晉王為首的一眾文臣兩大陣營互相敵對,爭執不休。但是郭子儀能夠在黨爭之中完美的退休就不得不提到他敏銳的洞察力和超高的情商了。
  • 郭子儀,歷經唐七朝不倒的元老,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武狀元
    直到安史之亂爆發時,郭子儀已經是朔方節度使了,安史之亂席捲大半個唐朝,於是郭子儀便率軍勤王,他運氣比較好,收復河北、河東之後,便升官了,官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三品大預員(唐朝的三品就相當一品,可參考作者前面所做的文章,專門介紹了這一節)。
  • 大唐風雲:李白救下一個無名小卒,挽救了大唐的江山
    沒想到十多年過去了,所謂的大唐盛世,開元盛世,忽然間被安祿山踏破山河。由此引發了安史之亂,甚至於當時的繁華之地,洛陽和長安都一併淪陷,所為的一代明主唐玄宗也只能落荒而逃,到了馬嵬坡留下了賜死楊貴妃的悲劇。
  • 唐玄宗賞賜6位美女給70多歲的郭子儀,郭子儀竟然來者不拒
    郭子儀晚年時期,唐代宗試探他,賜給他的6位美女,郭子儀不僅接下,還經常大擺筵席,揮霍無度,且命僕人出行時盛裝打扮。郭子儀花甲之年掛帥,平定安史之亂;古稀之年,單騎退回紇,力挽狂瀾,為大唐續命。是大唐中興之臣,說他功高蓋主一點不為過。因此,過於強悍,也給他招來了不少流言蜚語。
  • 唐代名將郭子儀單騎退回紇,曾多次率領部隊與吐蕃和回紇交戰
    他與吐蕃和回紇取得了聯繫,欺騙他們說,郭子儀已經被殺,並要求他們出兵反唐。郭子儀是大唐名將,曾多次率領部隊與吐蕃和回紇交戰,吐蕃和回紇曾多次企圖起兵反唐,但都因為畏懼郭子儀而作罷。這次聽說郭子儀已死,他們非常高興,立即派出兵馬向大唐進發。十月初,吐蕃和回紇的兵馬已經攻到了長安北面的涇陽(今陝西涇陽),長安的形勢非常危急。宦官魚朝恩在兩年前長安遭到党項、吐蕃的進攻時,勸說過唐代宗出逃。
  • 女魃墓攜手大唐官府強勢回歸,162屆武神壇風雲再起
    不過,時光荏苒,一秒即是滄海桑田,隨後的武神壇明星賽中,珍寶閣超級女魃墓沉寂之後強勢出山,配合隊伍打出完美三核國標新戰術,其威力更是遭到西柵老街的忌憚,將其送上禁選位。 那麼,在即將到來的162屆武神壇之戰中,女魃墓和目前劍會天下勢如破竹的四掃大唐官府,能否回歸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 年逾八旬的郭子儀,怎麼變成了一個為老不尊的色老頭
    唐朝中期爆發的安史之亂,是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唐朝名將郭子儀帶領唐軍東徵西戰,經過近九年的奮戰,平息了安史之亂。打敗了吐蕃的入侵,單騎說退回鶻,挽救大唐之舟於傾覆之間。徵戰中的郭子儀郭子儀被人譽為:「再造王室,勳高一代」,「以身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