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百裕酒莊 ,作者九觀堂
百裕酒莊
酒逢知己千杯少,情結善緣萬年長。本酒莊專注於白酒品質、個性定製、文化收藏業務。歡迎全國各界朋友指導交流。
車海玉/文
中國儒家思想,講求「齊家治國平天下」,「齊家」 是小目標,「平天下」 是終極目標。中國歷史上,作為武人的郭子儀算是踐行這一理念的斜杠人物了。
郭子儀,祖籍山西汾陽,生於陝西華縣,武舉出身,戎馬一世,歷仕七朝,受封「汾陽郡王」,被德宗尊為「尚父」,壽享85歲。後世評價曰「丹青凌煙誰第一,功業汾陽異姓王。」
唐尚父汾陽王郭子儀像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人生在世,不確定因素太多,皇宮貴胄也不能例外。馬嵬坡之變後,唐肅宗即位。第二年即公元757年,肅宗心有餘悸而又春風得意,略表謙虛地對郭子儀說「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到了763年,唐代宗在安史之亂結束後,稍帶自責地說「用卿不早,故及於此。」言簡意賅而意味深長。《唐國史補》直接一句話概括說他「勳業福履,人臣第一」。但他還是一再的低調、謹慎,給皇帝寫個信還謙虛地說自己「德薄蟬翼,命輕鴻毛」之類的話。從這些隻言片語中,我們能夠感知郭子儀的軍功與胸襟格局,但他的家事又知多少呢?
今天主要從郭子儀家的宴席來管窺一二。
《打金枝》連環畫封皮
眾所周知,中國有部頂有名的戲,叫《打金枝》,本來說的是發生在大曆二年(767年)2月的一次非典型家庭暴力事件。俗話說「床頭吵架床尾和」,本來是小蔥拌豆腐之類的家常便飯。但如果一個家庭與政治或其他因素糾纏起來,那實在是叫一個「剪不斷,理還亂」。這個事發生在年屆古稀、位高權重的郭子儀家裡,無論是持家、為官、還是治國,是很有教育意義的。因此在不知道新媒體是啥玩意的舊時代,只能以古老的舞臺形式來呈現弘揚、代代相傳。於是乎,《打金枝》火爆於官家民間,郭子儀熱議於茶餘飯後,甚至在晉劇、京劇、秦腔、評劇、越劇、川劇等劇種裡都保留了這個傳統劇目,流傳極廣。
通過這部戲,讓我們了解了一些郭子儀的家事。有劇裡說,當時恰逢令公壽辰,滿堂上下,張燈結彩,大擺壽宴。兒子兒媳、滿朝文武都來祝壽,老郭滿臉堆笑享受天倫,這個時候卻遇上了六子郭曖兩口子這檔子事。也不知道郭曖喝了什麼酒,壯了熊心豹子膽,打了金枝玉葉身。這酒的威力真不次於宋江喝了潯陽樓的藍橋風月題寫反詩呀!
還好,儘管算場鬧劇,結局終究滿堂歡喜。
《醉打金枝》連環畫片段
需要澄清的是,根據唐代《因話錄》記載,施暴的不是駙馬郭曖,小兩口只是打了個難分伯仲的口水仗,郭曖的言辭大有「我爸是李剛」的味道,而昇平公主則以「天下唯吾獨尊」的架勢告了個御狀,卻搞得郭子儀惶恐不安,先是「綁子上殿」、負荊請罪,最終還不解氣,親自將郭曖拉到院子裡打了幾十大棍。
除了這場規格極高、價值連城的壽宴,我們再談談郭家的另外兩次宴席。
一次堪稱史上最牛的慶功宴。
說的是郭子儀入朝,唐代宗為了犒勞,讓當朝宰相元載當了一次總管,在郭府擺開慶功宴,一頓飯吃了10萬兩白銀。郭子儀八子七婿,「家人三千,相出入者不知其居。」光這陣容,絕對算一個超級獨立團了。歷史上,估計只有康熙「千叟宴」的規模能與此比肩。回過來一想,10萬兩白銀,到底都吃了些啥玩意,喝了些啥玩意,不得而知。且不管這錢誰出,反正奢靡浪費之餘、風捲殘雲之後盡化作一股黃流。
山西汾陽王酒業打造的汾陽王府
為了便於比較,我們且看看郭子儀的收入情況。有記載,說郭子儀一年工資達24萬兩白銀,十分可觀。此外明面上的食邑就達2000戶,史臣裴垍說其他灰色收入還不算在內,他家光吃官糧的馬都有500匹之多,更不用說人了。還有細心好事的學者扒出了郭子儀的房產記錄,在西安就有五處,含祖傳家產和別墅。
如此家業,郭子儀花起來也不含糊,出手闊綽的很,這大概也算盛唐氣象的一個側面反映吧。大曆八年(773)初冬,回紇與唐王朝做一筆關於馬匹的交易,相關部門討價還價,郭子儀看不過去,直接說願意奉獻出他一年工資,來促成這筆買賣。比起現在以權謀私、中飽私囊的貪官汙吏,郭子儀的形象不知高大了多少倍!
陝西渭南華州區出版的《大唐郭子儀》
再有一次,堪稱史上最痛快的「宮鬥劇」。
郭子儀的兩個愛姬互相爭寵,都說對郭家的興旺有汗馬功勞。兩人爭的面紅耳赤、雞飛狗跳,連郭子儀都沒辦法。
「好事不出門」,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居然傳到了代宗耳朵裡——也不知道是皇宮的宮牆不夠高還是御溝太多的緣故——專門委派宮裡的小太監到郭府協調解決。
俗話說:「酒合萬事,酒和性情」。一排小太監邁著碎步帶來了一籮筐綢緞和首飾,還專程帶來了一壇酒。郭子儀只好讓挑選侍女歌舞禮節性地歡送小太監。其中一位愛姬不幹了,餘怒未消,柳眉高挑,這歌還沒唱呢,提起酒罈倒滿酒說了一句:要喝酒就喝酒,
還整這些花裡胡哨的幹什麼!那氣勢絕不亞於房玄齡的老婆當眾服毒吃醋,要搶著喝貢酒也不至於這的吧!
唐代筆記文獻《因話錄》和《唐國史補》
至於宴席吃什麼,沒有明說,也無從考證。
但從同時代的詩文中能看出些蛛絲馬跡。有「詩史」桂冠的杜甫就寫過「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的詩句。駝峰、猩唇隨處可見。再如宰相元載家的珍貴食器就有三千套之多,李德裕做飯用的水都是江南打飛的送過去的。可見不是一個人充大戶、鋪張浪費。要是從那會開始執行「光碟運動」,估計向韋陟家每天倒掉的食物就不止值萬錢了。
鮮為人知的是,在當時,市面上的名酒已經很多,如宜城酒、烏程酒、潯陽酒、梨花春、瓊花露等,甚至出現了西域葡萄酒和三勒漿。來自山西的有乾和酒、珍珠紅等,其中桑落酒還成了赫赫有名的貢酒!(完)
陝西華州公園的郭子儀塑像
文字編輯:九觀堂
內容校對:酒門提督
資料來源:九觀堂酒文化研習中心、《資治通鑑》、《舊唐書》、《因話錄》、《譚賓錄》、《廣名將傳》、《唐國史補》、《茶餘客話》、《郭子儀評傳》、《也說汾陽王》、《大唐郭子儀》等。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及九觀堂酒文化研習中心
溫馨提示:
1、本公眾號廣泛徵集酒文化題材,如果大家有古汾州酒文化方面的資料、圖片、文章等信息以及酒器具、書籍等實物都可以交流品鑑。
2、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本號取得授權並需註明出處。
酒文化交流:
微信:76698350
電話:18035816000(微信同)
郵箱:xhchzgs@163.com
今年盛夏,筆者聆聽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會郭世科會長講汾陽王的故事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原創】產區酒事:聊聊汾陽王郭子儀家的宴席》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