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川酒綿竹產區:「十裡酒城」的特色之路有多遠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川酒宜賓、瀘州、成都、綿竹四大核心產區,近年來綿竹產區可能是最努力的。

近年來,綿竹市委、市政府歷史性地拔高了綿竹白酒的產業地位,使之成為了綿竹市最為核心的支柱性產業。隨著政府等相關部門的重視,行業的回暖及市場需求的增加,激發了整個綿竹產區白酒從業人員的從業狀態,而他們在主觀能動性上的釋放,也給整個產區注入了新的活力。

酒業家了解到:2019年1—12月,綿竹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91.5億元,同比增長12.5%;實現營業收入146億元,同比增長28.1%;實現利潤25.1億元,同比增長27.6%;實現利稅53.4億元,同比增長20.6%。其中,劍南春實現產值154.8億元,同比增長12.4%;實現營業收入114億元,同比增長32.6%;實現利潤22.5億元,同比增長29.6%;實現利稅47.3億元,同比增長22.3%。

「以上數據為歷年來最好。」在綿竹市酒類產業發展局副局長蔡磊看來,近兩年綿竹白酒正處於奮發向上的狀態,如果沒有這次疫情的影響,2020年綿竹白酒還能再次邁上一個不小的臺階。

的確,綿竹產區近年來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產區戰略、品牌打造、產品提升、組織建設、人才吸納等多方面均有建樹,一個優質白酒產區的架構正在形成。

繞不開的三大「桎梏」:戰略不明、品牌不強、產區不力,怎麼破?

「多年以來,綿竹白酒就沒有戰略可言,一直處於無序(發展)狀態。」

6年前,便有綿竹酒業人士向酒業家表示,雖然綿竹擁有川酒四大產區之一的美譽,且綿竹白酒也一直頗受業界好評,但在戰略層面一直沒能找到方向。因此,在上一輪行業的深度調整過程中,綿竹白酒遇到了極大的挑戰,部分企業甚至陷入了停工停產,以至於把窖池租賃給外地人釀酒的情況。

「戰略問題一直是困擾中國白酒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發展過程中如不能形成統一的戰略,並長期堅持下去,不管是企業還是產區,都很難取得長足的發展。」白酒營銷專家、觀峰智業集團首席戰略顧問楊永華在接受酒業家採訪時表示。

「綿竹白酒還是需要一個戰略來統領整個產區的發展,這樣才能走得更遠。」在豐淳酒業總經理蔣德林看來,龍無頭不行,綿竹產區需要制定一個長期堅持的戰略方針,才能保持足夠的競爭力,才能在形成自己的特色,從而獲得更多的市場。

作為綿竹白酒的主管單位,綿竹市酒類產業發展局也認為,綿竹白酒產業面臨三大問題,其中之一便是產業發展規劃滯後。他們指出,目前,白酒產業發展形勢良好,但自2011年以來,綿竹市酒類產業規劃未再進行更新調整,脫離當下酒類產業發展實際,對該產業的發展、壯大指導促進不夠。更無法應對,2020年1月白酒限制產業解禁後,本地酒企擴能及跨界資本進入等系列問題。

品牌問題也是綿竹產區的一大核心問題,蔡磊也曾坦言,除名酒劍南春外,綿竹產區鹹有消費者能叫得上名字的品牌。因此,綿竹產區要有作為,品牌的打造是下一階段他們必須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酒業家了解到,除在中國頂級名酒「茅五劍」中的劍南春外,綿竹還有58家酒企(這個數字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是4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酒類企業有23家,以及小有名氣的「東聖」、「綿春貢」、「碧壇春」、「杜甫」、「齊福」、「豐淳」、「雙劍」等酒類企業及品牌。

酒業家了解到,這些品牌規模不大,其中東聖酒業的年銷售額約2億多元,綿春貢酒約1億元,其餘的品牌在幾千萬不等。據介紹,綿竹市齊福酒廠去年實現銷售額4000多萬元,這類規模的酒企已能在綿竹產區排進前五,可見綿竹產區的品牌力確實不強。

「東聖酒業、綿春貢酒等在德陽當地都還算是比較響的牌子,但在白酒行業裡幾乎沒有名氣,這就是綿竹白酒的現狀。」說起綿竹產區的品牌,當地人唯有一聲嘆息。

「綿竹是川酒傳統的主要產區之一,但是外向型品牌實在太少,企業缺乏品牌運作意識,過去幾十年主要靠賣原酒來生存,依賴性太強,遇到省外的原酒需求量下滑就很容易歇菜。」有綿竹酒業人士透露,「走品牌化、產區化道路,是綿竹白酒唯一的出路。」當地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品牌化是綿竹產區轉型的必經之路。

產區支持不力也是導致綿竹白酒多年來發展不前,錯失黃金髮展機會的一個重要原因。據介紹,綿竹原有礦業、機械工業和白酒三大支柱產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礦業和機械工業是綿竹的核心產業,是支撐綿竹位列四川「十強縣」的核心組成部分,白酒雖然是三大產業之一,但其地位並不高,沒有專門主管白酒產業的部門,多年來都只是經信、商務等有關部門在代管,對產業的扶植力度有限。

綿竹市有關部門在向綿竹市人大匯報工作時也曾指出,綿竹產區發展滯後,地域品牌辨識度不強。他們指出,宜賓、貴州等地的白酒產區均已申請集體商標,而綿竹酒的集體商標發展滯後,市場競爭作用發揮不明顯,難以形成有競爭力的銷售渠道。

同時,他們明確指出,當前的綿竹白酒缺乏支持鼓勵政策。此次產業政策鬆綁,必將造成行業新一輪的擴張,傳統白酒優勢產區將憑藉優秀的自然稟賦、龐大的產業規模和積極的扶持措施成為增長的核心區域。

「我市(綿竹)還沒有出臺針對白酒產業發展的支持鼓勵政策。」字裡行間,我們能夠明顯感受到相關部門對綿竹產區升級的渴望,希望綿竹市委市政府能夠給予綿竹白酒更多的政策扶植。

事實上,綿竹產區與川酒其他三大產區確實有著不小的差距。2019年,四川省累計生產白酒366.8萬千升,同比增長3.6%,其中綿竹累計生產白酒19.2萬千升,佔四川省的5%。四川省311家規上企業共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653.0億元,同比增長12.7%,其中綿竹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6億元,同比增長28.1%,佔四川省的5.5%;四川省實現利潤448.8億元,同比增長31.0%,其中綿竹實現利潤22.5億元,同比增長29.6%,佔四川省的5%。

酒業家調研發現,政府、企業、經銷商、供應商等多方均希望綿竹產區能夠取得長足地進步。然而,戰略、品牌、產區這三大梗到底應該怎麼破?

曙光初現:主管部門成立、產區意識覺醒、企業抱團發展,綿竹白酒發展已在路上

「綿竹(白酒)的核心問題就是要找到發展的主心骨,需要有人來領導我們謀發展。」在綿竹經營白酒近20年的老劉坦言,綿竹白酒領頭人的問題必須要解決。

事實上,綿竹白酒人已經找到了引領自己發展的主心骨。2019年3月,綿竹市酒類產業發展局在綿竹市委批覆下成立。成立後,綿竹酒發局的核心工作是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酒類產業發展、監督管理的政策法規和決策部署,對綿竹白酒產業進行強服務、創增長、促發展,全力推進綿竹酒類產業發展。

同時,他們著手搭建綿竹產區發展平臺,強化對白酒產業的政策保障。酒業家了解到,綿竹酒發局因地制宜制定了《綿竹市白酒產業振興發展再激勵實施細則(試行)》,同時還擬定《綿竹市促進白酒產業發展實施意見》,計劃進一步加大對白酒產業的扶持力度,並在融資擔保、稅收等方面予以支持。

據介紹,綿竹產區還將按照「集聚集優、共建共享」思路,規劃建設「名酒食品產業園區」,並引導產區內白酒企業的包裝、辦公、倉儲等向園區集中。目前,綿竹酒城空間發展規劃初步制定。

正如豐淳酒業董事長劉虎成所言,「(綿竹)酒發局的成立,讓綿竹酒業找到了發展的方向,找到了引路人和主心骨,這是綿竹酒業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

酒業家了解到,為支持綿竹酒類企業健康發展,成立後的綿竹酒發局還做了大量工作,如推動劍南春制麴車間發酵庫房、建設,大唐國酒生態園二期項目不動產權證順利辦理,審核通過水土保持方案等,短期內已經為綿竹白酒的發展做了不少實事。

與此同時,為了推動綿竹原酒的集約化、品牌化發展,綿竹酒發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整合行業產能資源,引導全市白酒產業整合創新發展,於去年8月1日引導酒企組團成立了綿竹精釀原酒公司,下一步將重點推動綿竹原酒的發展。

為了針對性解決綿竹白酒的品牌問題,在綿竹酒發局的領導下,綿竹方面對產區品牌推出了一系列的升級措施和政策。其核心措施有四個方面:

一是打造「綿竹產區」品牌。建立「酒香綿竹」公眾號,擴大綿竹酒外宣力度。2019年10月,綿竹榮獲「世界美酒特色產區」稱號。

二是樹立產區內的行業標杆。綿竹產區正在實施品牌戰略,加強名優產品宣傳和推廣,加快綿竹酒證明商標申請工作。

三是推進綿竹酒旅產業融合。準備在名酒食品工業園打造集白酒生產體驗、原料種植、特色酒莊、康養等為一體的白酒小鎮,在景區、酒店、餐飲企業植入綿竹酒體驗展示平臺,高品質打造「特色文化旅遊街區」,擦亮世界美酒特色產區的金字招牌,促進白酒產業與三產的融合發展。

四是推行電子商務銷售模式。疫情發生後,綿竹方面加強了對酒類企業網購網銷渠道建設扶持力度,並由綿竹酒發局協調30萬資金對企業開展直播平臺及自媒體平臺上進行直播帶貨以及宣傳推廣給與補助。

酒業家通過對產區內的劍南春集團、豐淳酒業、齊福酒業、仙聚酒業等企業的走訪,發現與6年前相比,綿竹釀酒人從主觀能動性上實現了全面的提升,這個產區的精神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派幹勁十足、熱火朝天的景象。

蒸煮、護窖、灌裝、檢驗、包裝……綿竹釀酒人各司其職、協同作戰,正準備把一瓶瓶打上了深刻「綿竹」烙印的美酒送上市場。而6年前的綿竹產區猶如一潭沉寂的死水,銷售無門、酒廠停產、老闆混跡麻將桌、匠人選擇當小工……當時甚至有部分酒企酒廠已經掛出了出售信息,當時的綿竹產區愁雲籠罩,一片慘澹與蕭條的景象。

「綿竹白酒的發展已經走上正軌,雖然目前遇到了一些困難,但大家都在主動想方設法去克服它、戰勝它,而不是被動的挨打,一片彷徨無措的景象。」經歷過兩次產業調整的綿竹酒業人士李總在與酒業家交流時表示,「綿竹白酒人產區意識的覺醒,企業和員工發展意識的激發,以及酒發局等相關部門的引導,綿竹白酒人不再畏懼困難,而迎難而上,要為自己闖出一片新天地。」

關於未來:抓龍頭、強品牌、提勢能,綿竹產區下一步將這麼幹!

「產業園區方面,按照『集聚集優、共建共享』思路,(我們)計劃在(綿竹)西二環打造9.5平方公裡的酒城。」在綿竹酒業未來的發展中,「酒城」的建設十分重要,已經進入了綿竹酒發局重點項目推進的日程。

據綿竹酒發局副局長蔡磊介紹:目前,綿竹酒城空間發展規劃已初步制定,劍南春大唐國酒、鳳凰、古河州等項目全部啟動,總投資超過28億。碧壇春、劍西、射箭臺酒業在園區已完成初步選址,規劃、建設方案正在編制中。

蔡磊向酒業家表示,關於綿竹「酒城」的規劃和建設,主要是為了解決綿竹白酒發展酒廠發展的用地問題、配套產業鏈問題、汙水處理問題三大疑難問題。

還有一項推動綿竹白酒發展的重要項目便是打造「綿竹精釀」品牌,激活綿竹的原酒產能。酒業家了解到,綿竹方面由政府牽頭組建了「綿竹原酒精釀集團」,註冊資本1億元,政府層面出資5100萬佔51%的股權,實現控股;剩下的由23家規模以上企業和36家中小企業共同出資構成,佔股49%。

「綿竹精釀」的成立,其目的是為了整合綿竹產區的優質原酒產能,打造「綿竹原酒」這塊金字招牌,讓綿竹的優質原酒更加體面地走上前臺和市場。「希望(藉此)盤活綿竹的純糧釀造窖池,通過原酒來把中小企業盤活,然後實現抱團發展。」蔡磊表示。

實際上,綿竹是川內優質的五糧濃香型白酒產區,所產原酒遠銷江蘇、河南、安徽、山東、河北等廣大地區,亦頗有口碑和名氣。除龍頭企業劍南春外,還有擁有1600口純糧釀造窖池、年產優質原酒5000萬噸的大地紅酒業,和在國內原酒企業中小有名氣的劍西酒業等企業。

「抓龍頭,做大做強產業優勢是我們的既定方針,會長期堅持下去」。據了解,綿竹方面要確保劍南春2020年產值能夠突破170億元,同時還要著力推進碧壇春、劍西、蘊天溢、雙隆等園區內白酒新建、技改、擴能前期工作,力爭2020年內有3-4個項目開工建設。

未來綿竹產區還要狠抓品牌建設,以提升綿竹白酒的核心競爭力。一方面是塑造地域品牌。加強白酒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力爭儘快完成綿竹酒商標註冊,提升綿竹酒影響力;另一方面則是樹立行業標杆。目前正在加快對接四川省釀酒研究所,力爭其儘快搬遷至綿竹,為綿竹酒研發提供更好的平臺,力爭讓綿竹釀造成為行業標杆。

在對綿竹產區進行過三次走訪後,酒業家對綿竹白酒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我們堅信,綿竹是中國白酒的優質產區,正在一步步地崛起。雖然這個產區的覺醒時間稍晚,但我們從綿竹白酒人的行動中依然看到了這個產區未來的美好前景。

(文章來源:中華網財經)

相關焦點

  • 消費品精品展丨川酒德陽產區14家酒企集體「首秀」
    此次展會期間,作為川酒四大產區之一,德陽將攜14家酒企集體參展,這也是川酒德陽產區的14家酒企首次集體亮相,其中13家來自「世界美酒特色產區」綿竹。這也成為此次展會上「德陽館」一大亮點。業界有「酒好還需窖池老」的說法,劍南春的老窖池「天益老號」訖始於南齊年間,已有超過1500年的歷史,至今仍在不斷代釀造,源源不斷地為劍南春釀製著玉露瓊漿,並且劍南春酒的傳統釀造技藝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千年的古法技藝和精益求精的匠心堅持,成就千年御酒如一品質。
  • 酒城瀘州,等您好「酒」
    「風過瀘州帶酒香」 一座魅力之城,自帶香氣 以酒聞名,心之嚮往 有人說:來過瀘州,久久不忘
  • 四大產區、「6+10」金花企業齊聚,川酒如何助陣四川省消費品精品展?
    馮錦花表示:「培育川酒『十朵小金花』等川酒腰部品牌力量,是實施川酒振興計劃的重要舉措,數位化創新是川酒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藉助直播帶貨,川酒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快速達到白酒品牌的精準傳播、用戶培育與市場銷售,旨在有效幫助川酒企業突破舊有銷售模式,創新推廣營銷手段,為企業帶來切實的營收提升,真正地實現『川酒全國行』。」
  • 中國十大白酒產區 川酒地區上榜第一魯酒產區緊隨其後
    白酒在中國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各具特色的釀造方式和不同的地理位置更是形成了不同的白酒產區。 中國十大白酒產區 1. 川酒產區 2. 魯酒產區 3.
  • 高歌猛進的川酒集團
    據公開資料顯示,川酒集團全面布局酒業、能源、貿易、土地、地產等板塊,通過多產業互動、多業態共存、產融有機結合的方式保證企業的穩定發展。  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報導團隊從川酒集團整體發展來看,川酒集團的模式並不是要打造傳統酒類的大單品企業,而是通過產業結合的方式,成為白酒行業極具特色的平臺型酒企。
  • 「吃粵菜 喝川酒」、「川酒金花 醉美珠江」,這一屆的川酒全國行真...
    一邊是在四川省經信廳指導下,川酒六朵金花、十小金花抱團出川,進一步鞏固擴大「川酒」品牌效應和整體實力;另一邊是在貴州省優質菸酒產業領導小組指導下,百家媒體走訪貴州白酒企業,提升產區品牌影響力。一出、一進,凸顯川黔兩地白酒產業發展的新格局,也照見酒業未來發展的新方向。川酒向左,黔酒往右?
  • 川酒雲店將更名熊貓雲店,明年新開200家門店,川酒新IP出川
    對於川酒未來發展,雲酒·中國酒業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觀峰智業集團董事長楊永華如此表示。在「川酒振興」的戰略背景與川酒新零售渠道發展需要的狀況下,致力於推動「川酒出川」的川酒雲店應運而生,更名「熊貓雲店」的它將如何助力川酒渠道發展?01「熊貓雲店」來了,它又有哪些優勢?
  • 川派醬酒新勢力!揭開醬香型白酒的「另一個世界」——川南醬酒產業...
    黑格諮詢陪您閱讀酒業家頭條文丨酒業家主筆 彭偉「醬酒很火,一年比一年更火。」如果說以茅臺鎮為核心的赤水河東岸,是黔派醬酒的核心產區,那麼,以二郎鎮為核心的赤水河西岸,則是川派醬酒的核心產地,同樣是赤水河醬酒核心產區。
  • 加快協同發展,共探酒旅融合,六省十香80家中南產區酒企再聚首
    白酒產業品類齊全是中南產區的自身優勢,中南產區要持續打造優勢特色產區美譽度。,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要有「產區」意識。)程軍  對此,酒鬼酒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程軍表示,酒鬼酒正在踐行湘西州提出的「一種香型、一個龍頭、一座酒城、多個品牌」的白酒產業發展思路,加快推進「酒鬼酒生態文化產業園」建設,努力將其打造為湘西「中國馥鬱香型白酒核心產區」地標、國家4A景區和馥鬱香型白酒核心產區示範園,構建湘西以馥鬱香型白酒生產為核心的上下遊產品配套產業集群,實現產能規模與生態文化建設雙豐收。
  • 惠州南站離碧桂園十裡銀灘有多遠-惠東碧桂園十裡銀灘六號樓-惠州...
    打造的是一座半山海景大城,一線海景就是家的風景,惠州南站離碧桂園十裡銀灘有多遠-惠東碧桂園十裡銀灘六號樓-惠州站到惠東碧桂園十裡銀灘        化減少裝修造型。旅遊等功能於一體,精裝修的家庭住房的主流面積段為主,讓您做繽紛10裡的海上大玩家,碧桂園十裡銀灘維港灣有銀白沙灘,碧桂園十裡銀灘自2011年開盤以來,        類似於二期山林海與十裡銀灘!現已擁有超5萬戶家庭,十裡銀灘沙灘景觀,水上樂園等系列度假設施,擁有中國優質且原始的濱海資源,項目免除了水電改造,更薈萃各地的特色美味。
  • 酒城瀘州人才濟濟,「酒城英才」花落誰家?
    酒城瀘州人才濟濟,「酒城英才」花落誰家?」入選名單的通知》,意味著中國酒城瀘州最高級別的人才評選活動落下帷幕,本次入選名單經過申報、初審、專家評審、現場答辯、徵求意見、考察、公示等多項程序進行嚴格的評選審核。
  • 川酒「淺吟低唱」 欲用詩酒「CP」打造文化「IP」
    「將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詩酒元素提煉發揚,同全球進行文化交流互鑑,是時代賦予瀘州老窖的使命。」開幕式上,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表示,本屆大會將以強烈的時代感知和創作使命,帶領大眾透過詩歌、透過豐富的文藝作品,去感知時代的脈搏、銘記時代的故事、弘揚時代的精神。
  • 川酒研究院「掌門人」的「一生所愛」
    關注川酒研究院公眾號的「粉絲」們都知道,我們川酒研究院是川酒酒品開發的「秘密武器」,它是川酒集團以現代化科技手段追溯好酒本源的技術平臺,更是為川酒未來發展持續賦能的「發動引擎」,為川酒集團以精誠之心釀造品質好酒保駕護航。 如此重要的核!心!機!構!
  • 壯士出川!75年前,綿竹兒女用血性捍衛民族大義……
    市檔案館館藏資料顯示 自1937年8月26日, 劉湘發表《為民族救亡抗戰告川康軍民書》號召川康軍民同仇敵愾奮起抗日後
  • ...總編瀘州行丨濃墨重彩打造三大千億產業 瀘州,除了酒,還有什麼?
    酒城瀘州,除了千億白酒產業,還有什麼?答案是千億電子信息產業,以及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現代醫藥、航空航天等組成的千億新興產業。從內部看,瀘酒品牌梯隊全備,已形成以瀘州老窖、郎酒、川酒集團為「頭羊」,仙潭、玉蟬等「小巨人」為支撐,其他規模以上酒企和中小微企業梯次成長、協調發展的「全陣容」。川酒集團整合國家、部省級優質酒二峨、敘府、赤渡、三溪等品牌,打造「國優品牌矩陣」。
  • 四川區域白酒行業深度報告:川酒迎來結構性機遇
    二、強強對話:川酒VS黔酒的競合之路2.1 川酒的挑戰——茅臺掌握高端酒定價權2018年川酒實現營收2372.4億元,全國佔比44.24%;黔酒實現營收975.0億元,全國佔比18.18%。打造以瀘州、宜賓、遵義為核心的中國白酒「金三角」,將川酒以產區的方式將優質白酒推向市場及消費者,有助於解決當前川酒效益與體量不匹配的問題,從而做優做強川酒,實現川酒高質量發展。
  • 「舉杯中國 品味世界」——川酒集團亮相中國國際酒博會
    10月29日至11月2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在瀘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川酒集團作為聯合協辦單位應邀出席。本次展會上,川酒集團攜旗下品質原酒、國優系列和精品系列等品牌酒亮相,從原酒、成品酒、終端銷售三個方面全方位展示川酒集團形象。
  • 郎酒集團引領川酒名門家族出彩2020川酒全國行
    2020年上半年,四川省白酒規上企業白酒產量在全國佔比52.1%,營業收入佔比51.4%,利潤佔比36.1%,可以說,全國市場上每兩瓶白酒,就有一瓶來自四川,「川酒佔全國白酒行業半壁江山」已變成現實川菜川茶川酒川貨出川聚力緊抓市場機遇4年的時間,「川酒全國行」充分發揮川酒的品牌、產區、產業和人才優勢,成功達成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優勢互補、集群發展,實現川酒振興。
  • 過節送禮拿什麼酒?老酒友推薦十款酒,好喝不貴很有檔次
    二、酒城印象 酒城印象產自中國汾酒城,這裡是汾酒打造的國內一流的白酒產業基地 三、夢之藍M3 洋河在品牌宣傳上聲稱有乾隆金口賜譽,通過強力的營銷宣傳和自身特色坐上中國白酒品牌第四的位置
  • 華夏名酒的看家釀藝·川酒篇(上)
    清代,四川成都按照月份形成了十二個月度特色集市,號稱「十二月市」,其中十月就是專門的「酒市」。著寫《隨園食單》的袁枚,本是不善飲酒之人,但是書中提到四川的「郫筒酒」,他在江南飲過七次,足見郫筒酒的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