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文丨小冷知識倉(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古來出將入相者能得善終的少,無非就是功高蓋主被主疑,位極人臣被人妒忌,窮奢極欲最後自食其果。凡事都有例外,總有個別人能完美地規避所有的風險,獲得一個完美的結局。
《新醉打金枝》裡面的郭曖和昇平公主之間歡喜冤家的故事,裡面提到了以郭曖的父親郭子儀為首的武將和以唐代宗堂兄晉王為首的一眾文臣兩大陣營互相敵對,爭執不休。但是郭子儀能夠在黨爭之中完美的退休就不得不提到他敏銳的洞察力和超高的情商了。
郭子儀功高蓋主遭猜忌
公元765年,叛將僕固懷恩勾引吐蕃與回紇進攻大唐,眼看大軍壓境,在唐朝生死存亡的時刻,郭子儀一個人力挽狂瀾,他深知僕固懷恩雖然強健勇敢但是不得人心,他手下的士兵都是以前受郭子儀恩惠的士卒,只要郭子儀不主動攻擊,他們定會顧念舊情。果然不久敵軍退去。隨後郭子儀率軍攻擊吐蕃,最終獲得勝利。
經過此次戰役,郭子儀在百姓和朝廷之中都獲得了很高的聲望,這讓臨陣脫逃的唐代宗很是尷尬,一方面他對郭子儀十分器重,需要依靠他來抵禦外敵保護大唐,另一方面他對郭子儀也越發忌憚,皇權和將權的衝突不可避免。為了獎勵也是試探郭子儀,唐代宗授予了郭子儀一個很「危險」的職位-尚書令。
唐代宗授「尚書令」刺探忠心
為什麼說這個職位危險呢?尚書令原來是秦官,隨著中央集權的發展,尚書令逐漸演變成可以掌控權力中樞的重要官職。尤其是唐朝時期,由於唐太宗李世民還沒登基為帝前就曾經任職尚書令。後來就沒有人敢擔任這個職位,直到後來唐代宗之子李适因為平定關東之亂才被授予尚書令一職。唐代宗這明擺著就是給郭子儀下套,尚書令如今已經是皇權的另一個代名詞了,敢接下這個職位的你說自己沒有謀反之心也沒人信了吧!
堅決拒絕,以表忠心
郭子儀怎麼可能看不出來皇帝這番試探,但是他要如何委婉的拒絕又不著痕跡的表面自己的忠心。郭子儀上書給唐代宗,太宗皇帝和皇太子都曾因為軍功顯赫才能擔任尚書令,如今很多沒有功勞的人,都接受朝廷的封賞,身兼數職,絲毫不以為恥。您將這職位授予老臣那就是亂了國家綱紀。現在叛賊剛剛平定,正是重振綱紀的時候,就讓老臣以身作則吧!
這番話說的周到,把自己說成無功之人,德不配位順道點明了自己對朝廷的忠心。唐代宗很是感動,親筆寫了一篇聖旨褒獎郭子儀還讓史官記錄郭子儀的言行,使之名垂青史。
求賜美女,以君心
不過好聽的話誰都會說,唐代宗也不傻,這種不要名不要利的人最難控制。郭子儀越是顯得清正廉潔,皇帝的猜忌心也就越重。於是郭子儀向上請求賞賜,是六個絕世美人。他這一招其實是給唐代宗一個心安,顯示自己只重錢財美色,這樣的人容易控制。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過度愛惜自己羽毛的人不容易招惹是非但是容易遭到別人猜忌,只有偶爾露出些小毛病小癖好才能讓位高權重者放心,這就是郭子儀的高明之處。
因此,郭子儀一輩子活得很是圓滿,有八子七婿,兒子娶得都是公主,女兒嫁的都是英才,自己富貴榮華一生,以85歲高齡辭世,可謂是名利雙收。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