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妻妾成群,又和皇帝要了6個美女,郭子儀:為了保命

2020-12-17 華夏史譜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文丨小冷知識倉(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古來出將入相者能得善終的少,無非就是功高蓋主被主疑,位極人臣被人妒忌,窮奢極欲最後自食其果。凡事都有例外,總有個別人能完美地規避所有的風險,獲得一個完美的結局。

《新醉打金枝》裡面的郭曖和昇平公主之間歡喜冤家的故事,裡面提到了以郭曖的父親郭子儀為首的武將和以唐代宗堂兄晉王為首的一眾文臣兩大陣營互相敵對,爭執不休。但是郭子儀能夠在黨爭之中完美的退休就不得不提到他敏銳的洞察力和超高的情商了。

郭子儀功高蓋主遭猜忌

公元765年,叛將僕固懷恩勾引吐蕃與回紇進攻大唐,眼看大軍壓境,在唐朝生死存亡的時刻,郭子儀一個人力挽狂瀾,他深知僕固懷恩雖然強健勇敢但是不得人心,他手下的士兵都是以前受郭子儀恩惠的士卒,只要郭子儀不主動攻擊,他們定會顧念舊情。果然不久敵軍退去。隨後郭子儀率軍攻擊吐蕃,最終獲得勝利。

經過此次戰役,郭子儀在百姓和朝廷之中都獲得了很高的聲望,這讓臨陣脫逃的唐代宗很是尷尬,一方面他對郭子儀十分器重,需要依靠他來抵禦外敵保護大唐,另一方面他對郭子儀也越發忌憚,皇權和將權的衝突不可避免。為了獎勵也是試探郭子儀,唐代宗授予了郭子儀一個很「危險」的職位-尚書令。

唐代宗授「尚書令」刺探忠心

為什麼說這個職位危險呢?尚書令原來是秦官,隨著中央集權的發展,尚書令逐漸演變成可以掌控權力中樞的重要官職。尤其是唐朝時期,由於唐太宗李世民還沒登基為帝前就曾經任職尚書令。後來就沒有人敢擔任這個職位,直到後來唐代宗之子李适因為平定關東之亂才被授予尚書令一職。唐代宗這明擺著就是給郭子儀下套,尚書令如今已經是皇權的另一個代名詞了,敢接下這個職位的你說自己沒有謀反之心也沒人信了吧!

堅決拒絕,以表忠心

郭子儀怎麼可能看不出來皇帝這番試探,但是他要如何委婉的拒絕又不著痕跡的表面自己的忠心。郭子儀上書給唐代宗,太宗皇帝和皇太子都曾因為軍功顯赫才能擔任尚書令,如今很多沒有功勞的人,都接受朝廷的封賞,身兼數職,絲毫不以為恥。您將這職位授予老臣那就是亂了國家綱紀。現在叛賊剛剛平定,正是重振綱紀的時候,就讓老臣以身作則吧!

這番話說的周到,把自己說成無功之人,德不配位順道點明了自己對朝廷的忠心。唐代宗很是感動,親筆寫了一篇聖旨褒獎郭子儀還讓史官記錄郭子儀的言行,使之名垂青史。

求賜美女,以君心

不過好聽的話誰都會說,唐代宗也不傻,這種不要名不要利的人最難控制。郭子儀越是顯得清正廉潔,皇帝的猜忌心也就越重。於是郭子儀向上請求賞賜,是六個絕世美人。他這一招其實是給唐代宗一個心安,顯示自己只重錢財美色,這樣的人容易控制。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過度愛惜自己羽毛的人不容易招惹是非但是容易遭到別人猜忌,只有偶爾露出些小毛病小癖好才能讓位高權重者放心,這就是郭子儀的高明之處。

因此,郭子儀一輩子活得很是圓滿,有八子七婿,兒子娶得都是公主,女兒嫁的都是英才,自己富貴榮華一生,以85歲高齡辭世,可謂是名利雙收。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郭子儀年過八十還不收斂,妻妾成群排場奢侈,專家:為了保命
    自古以來,功高過主的大臣都是皇帝重點防範的對象。明代朱元璋便是最出名的一個代表,他血洗開國元勳,將那些跟著自己打江山的人幾乎殺得片甲不留。因此,各路功高名盛的大臣都會採取一些對策來應付這種情況。而在唐朝,這樣的奇才也有一位,那便是武將奇人郭子儀。郭子儀這個人在歷史上的風評不是很好,其一便是鋪張浪費。郭子儀府上之人都是綾羅綢緞,極盡奢華。平時的飲食起居也極為考究,排場繁複。而家中的倉庫之中更是堆滿了奇珍異寶。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搞一次的大型宴會也是奢侈至極,一次宴會就要花費數十萬元。而府中的奴僕勞役更是不計其數,頗為氣派。
  • 郭子儀戰功赫赫,而晚年仍有妻妾成群,卻得終老一生
    國人的傳統觀念,節儉是個大美德,但郭子儀卻背道而馳,以自汙之道的方法,講排場,好奢侈,在家裡經常搞大型宴會,不怕花錢。但擺闊顯富,不但沒有讓人反感,而讓大家稱羨!
  • 汾陽王郭子儀擁有上千美女,這話你信嗎?
    安史之亂給唐朝帶來重創,人民流離失所,老弱病殘婦遍地都是,青年幾乎都戰死了,郭子儀屬於真英雄那種將軍,憐惜美女,所以收下很多落難美女。郭子儀妻妾千人,最後就剩下八個。」「在大唐王朝,不僅皇帝的後宮佳麗如雲,就是文臣武將的府中也是美女眾多。而在這些文臣武將之中,一代名將郭子儀的妻妾最多。
  • 郭子儀年過80,仍妻妾成群、花天酒地,專家:不這樣,郭家必滅族
    《太平廣記》對郭子儀的評價是:「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罪"。 出將入相三十年,四朝尊寵不衰 郭子儀出將入相長達三十餘年,歷經四朝皇帝的尊寵,被尊稱為「尚父」,他的八個兒子和七個女婿皆是身居顯貴,所獲賜的良田房產眾多。
  • 年逾八旬的郭子儀,怎麼變成了一個為老不尊的色老頭
    朝廷在長安為郭子儀建造了一座巨大的汾陽王府,此府富麗堂皇、曲徑通幽,豪華程度僅次於皇宮。郭子儀對門衛下令:王府大門永遠不許關,如果有人想進來參觀,就讓人家進來參觀。汾陽王府變成了一個大公園,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走卒販夫都到汾陽王府參觀。郭子儀在汾陽王府裡,每天設宴請客,每次宴會都要花費數十萬錢。
  • 郭子儀正與妻妾聊天,管家說盧杞到訪,郭子儀聽後臉色突變
    有一天,郭子儀正在內室與妻妾們聊天。忽然管家來報,說有個叫盧杞的醜陋男人來訪,問老爺要不要見。郭子儀聽完臉色突變,立馬從椅子上站起來。他思忖片刻,讓妻妾們趕緊回到自己的屋子裡去,千萬不要出來。然後整理服飾,到正堂裡鄭重招待了盧杞。盧杞走後,家人出來,發現郭子儀臉色凝重,甚至臉上還有汗。
  • 郭子儀品行端正,為何年過80歲,卻依舊妻妾成群,花天酒地?
    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若不是有郭子儀在,可能唐朝也不可能存活那麼久,要知道,安史之亂差點就結束了唐朝的統治。安史之亂爆發時,他正在為他去世的母親守孝,為了國家的安危,他在守孝期限還沒有到的情況下,被緊急召回朝廷。為了壯大唐朝的軍隊,郭子儀還去遊說回紇,一起對抗安史叛軍。
  • 郭子儀75歲受皇帝封賞,稱只要6個美人,10年後才知多高明
    而筆者要給大家說的就是唐代有名的軍事學家郭子儀,原本郭子儀家裡就已經有了一妻四妾。但是75歲的時候,他還向皇帝要6個美人,難道真的是一個好色之人?答案是否定的,那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 維繫國家二十餘年,功高蓋主卻能善始善終,郭子儀是如何做到的
    郭子儀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皇帝和重慶。他認為郭子儀忠於國家,光明正大,絕對不抱二心,不僅堵住別人的嘴,還讓皇帝安心。(威廉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信不信由你)郭子儀能否做好開始和結束,都取決於高明的處世之道。縱觀兩千多年的歷史,功勞這麼大,但能得到圓滿結局的人卻很少。二、兒子失誤,郭子儀及時賠罪。
  • 維繫國家二十餘年,功高蓋主卻能善始善終,郭子儀是如何做到的?
    郭子儀在唐軍中威信甚高,在外族心中,也是不敢小覷的狠角色。僕固懷恩騙回紇人,說郭子儀和唐代宗已死,回紇人這才決定趁火打劫。聽說郭子儀沒有死,對於他們也是不小的震撼,於是狐疑的回紇人要求親自見見郭子儀。兩軍交戰,本是劍拔弩張,如果讓主帥前往對方軍營,風險係數自不必說,但為了國家安危,郭子儀選擇以身犯險,用遊說的方式解決爭端。
  • 唐玄宗賞賜6位美女給70多歲的郭子儀,郭子儀竟然來者不拒
    郭子儀晚年時期,唐代宗試探他,賜給他的6位美女,郭子儀不僅接下,還經常大擺筵席,揮霍無度,且命僕人出行時盛裝打扮。郭子儀花甲之年掛帥,平定安史之亂;古稀之年,單騎退回紇,力挽狂瀾,為大唐續命。是大唐中興之臣,說他功高蓋主一點不為過。因此,過於強悍,也給他招來了不少流言蜚語。
  • 被曾國藩視為完人的這位名將,有妻妾一千多,卻贏得讚譽?
    答案之一就是唐朝中興名將郭子儀,曾國藩訓練湘勇鎮壓太平軍時就隱隱有向郭子儀學習之意。 郭子儀確實有值得被尊敬之處,唐朝中期安祿山叛變,都城失陷,大唐王朝岌岌可危,郭子儀評定安史之亂,挽救了整個大唐王朝。 但在生活上,郭子儀竟然是中國歷代名將中妻妾數量最多的一個,竟有一千多美女,比很多皇帝都多。
  • 郭子儀因功受賞,為何不要高官厚祿,卻只要6個美人?
    那是一個晚年才得志的人,他曾經在唐朝的安史之亂和以及抵禦吐蕃等許多戰役中立下過卓越的功勳,但是與中年恰恰相反的是,他晚年的生活過得非常的奢靡,可是就算如此,大文豪馮夢龍先生還是將他的故事寫入了《智囊集》中,並且表示,郭子儀要是節儉度日的話,可能就會失去那種安度晚年的美好機會,所以,這個奇怪的令人費解的說法到底是為何呢?
  • 郭子儀經歷七朝,為何晚年卻美人在懷?學者:不這樣郭家就完了
    面臨國家危難的時候,57歲的郭子儀放棄了守孝,被迫回到朝堂之上,率領大軍討伐安祿山。雖然郭子儀已經高齡57,但是在戰場上仍然有勇有謀,一連斬獲了多名大將,收穫了許多的失地。沒過多久就將安祿山的主力部隊一舉拿下,郭子儀再次為國家立下戰功。唐肅宗即位後郭子儀被封為兵部尚書。雖然說安史之亂已經結束,但仍然有部分殘餘力量未被消滅,郭子儀再次帶兵討伐。
  • 郭子儀情商有多高,芝麻小官突然到訪,郭子儀一個細節保全家平安
    郭子儀:皇帝的信任比兵權重要郭子儀是武將出身,在平定安史之亂中,他指揮攻克河北諸郡之戰、收復兩京之戰、鄴城之戰等重要戰役,唐肅宗就曾經拉著郭子儀的手說:「國家再造,卿力也。」功高蓋主會招惹不少非議,自然也會成為帝王的心腹大患。
  • 郭子儀驕奢淫逸,安於享樂,下人勸他收斂,他答:這是保命秘訣!
    圖片來源於網絡:郭子儀畫像公元781年,郭子儀在85歲高齡的時候與世長絕,也算是喜喪了,唐德宗為了表示對他的悼念,停止朝議五天,這就和現如今下半旗差不多,都是一種表示對國家重要人物逝世,或是國家發生重大災難性事件表示致哀的行為,可見郭子儀對朝廷有多重要。
  • 唐代宗為75歲郭子儀升官,另送500騎兵,他:請賜我6個美人即可
    ——王安石郭子儀一生,雖說是功高蓋主,但是,皇帝卻從來都不懷疑他會擁兵自重。像他這等位極人臣之人,在歷史上確實很多,但是,能在功高蓋主的情況下,還相當受皇帝信賴,且不曾對他懷有疑心的人,則少之又少。世人評價郭子儀,說他是這整個的中國歷史上實屬是難得的「五福俱全」之人,可見其一生,是多麼地令人豔羨。
  • 皇帝問75歲郭子儀要啥賞賜,他:只求6個美人,10年後才知真高明
    在公元757年的時候,郭子儀受唐肅宗之命趕赴京城,但在路上卻遭遇了叛軍安守忠的軍隊,在倉促之下郭子儀吃了次敗仗,但總的說來郭子儀本身的罪過並不大,但他還是主動向皇帝請罪,唐肅宗感念他一片忠心
  • 郭子儀家族是怎樣走向沒落的?
    德宗上位後不久,郭子儀就死了。 郭子儀死後不久,唐德宗就被人打得逃出長安城。郭子儀的兒子得知這個消息,馬上就率人跟著唐德宗出城;並且和幾個高幹子弟親自負責皇帝的安保工作。此次站隊正確,又為郭家的繁榮,續了一把火。 所以在唐憲宗時期,郭家依然風光無限。
  • 歷經七朝又功高震主,郭子儀為什麼能夠安然無恙?
    郭子儀圖首先郭子儀在做人方面是能不與人結仇就不結仇,結了仇也要想辦法化解掉。安史之亂爆發前有個叫李光弼的將領,與郭子儀二人素來不合,誰也不服氣誰。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提拔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地位遠高於李光弼之上,李光弼看到這種情況自然是寢食難安,為了防止郭子儀刁難,主動申請調往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