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年過八十還不收斂,妻妾成群排場奢侈,專家:為了保命

2020-12-17 五千年莫憑欄

自古以來,功高過主的大臣都是皇帝重點防範的對象。明代朱元璋便是最出名的一個代表,他血洗開國元勳,將那些跟著自己打江山的人幾乎殺得片甲不留。因此,各路功高名盛的大臣都會採取一些對策來應付這種情況。

戰國時期,著名將軍王翦曾經在出徵前三番五次地向秦始皇索要錢財田宅,從而使秦始皇相信了他如此驍勇不過是貪財罷了,反而更加放寬心。而在唐朝,這樣的奇才也有一位,那便是武將奇人郭子儀。

郭子儀這個人在歷史上的風評不是很好,其一便是鋪張浪費。郭子儀府上之人都是綾羅綢緞,極盡奢華。平時的飲食起居也極為考究,排場繁複。而家中的倉庫之中更是堆滿了奇珍異寶。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搞一次的大型宴會也是奢侈至極,一次宴會就要花費數十萬元。而府中的奴僕勞役更是不計其數,頗為氣派。

不僅如此,更令郭子儀在德行方面為人所詬病的是他對於女人的興趣。在西方就流傳著"七宗罪"的說法,其中一宗罪便是荒淫。而在我國古代,更是對於人的節操有著極其高的標準。可是郭子儀卻不在乎這些。都已經是年過八十的老人了,在大家普遍的印象當中,年過八十就走路都有一點顫巍巍得了,對於女人的想法也是幾乎消失殆盡。

可是郭子儀不這樣,年過八十的他依舊妻妾成群,不僅如此,就連在會見客人的時候,這些妻妾也要站立一旁侍候著,著實讓人對於那個叱吒風雲久經沙場的郭子儀的形象大跌眼鏡。

更甚者,郭子儀好似在不遺餘力地搞臭自己的名聲,專門與古代人們眼中的"傳統美德"對著來。當時郭子儀有一個"敵人",那便是皇帝的親信太監魚朝恩。這個魚朝恩平時沒啥特殊的愛好,就是喜歡陷害郭子儀。在他的努力下,郭子儀曾一度被剝奪兵權,貶為閒官。

但是魚朝恩還是不滿足,唐代宗大曆年間,由於聽風水大師說郭子儀會堵住其官運,竟然一氣之下把郭子儀的祖墳給掘了。不管二人什麼仇什麼怨,連祖宗的墳墓都被掘了,正常人哪有不生氣的道理?脾氣再好都得急了吧?但是郭子儀依舊淡定得很。他認為自己多年帶兵打仗,經常會在無意間破壞掉別人的墳墓,因此這個事對他來說,其實是報應。如此淡定,讓魚朝恩也驚訝不已,心生愧疚。只是,這樣的淡定與當時的理解實在相悖。又有幾個人能夠被人掘了祖墳還如此淡定?以這樣的代價取代了一個敵人,叫人不知到底是否值得。

而且,在當時階級有別,男尊女卑的年代,郭子儀更是大開房門,叫人參觀。並且還敞開大門,讓別人看到了他打水給妻兒洗漱的場景。連郭子儀的兒子們也忍不住勸他:"這樣做不好,理應同別人一樣緊閉大門,不許閒雜人等出入才對。"

而郭子儀卻說:"如果我緊閉大門,那麼人們就會認為我在密謀什麼事情。敞開大門才能說明咱們沒有任何秘密,我問心無愧。"

而通過這樣的"包裝打扮",也讓皇帝認為郭子儀是一個沒什麼秘密,每天只想著發財的人,大大降低了他對於皇帝的威脅性。因此他不僅可以富貴安康,五世同堂並且兒子女兒的出路都很好,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安享晚年,不必像其他一些功高蓋世的大臣一樣惴惴不安的度過後半生。可謂是五福皆得的"幸運兒"。而這也是為何康熙帝都誇讚他

自漢唐以來的勳臣,功名最盛而五福俱全者,應以郭子儀為首稱。

相關焦點

  • 郭子儀年過80,仍妻妾成群、花天酒地,專家:不這樣,郭家必滅族
    《太平廣記》對郭子儀的評價是:「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罪"。 出將入相三十年,四朝尊寵不衰 郭子儀出將入相長達三十餘年,歷經四朝皇帝的尊寵,被尊稱為「尚父」,他的八個兒子和七個女婿皆是身居顯貴,所獲賜的良田房產眾多。
  • 郭子儀戰功赫赫,而晚年仍有妻妾成群,卻得終老一生
    國人的傳統觀念,節儉是個大美德,但郭子儀卻背道而馳,以自汙之道的方法,講排場,好奢侈,在家裡經常搞大型宴會,不怕花錢。但擺闊顯富,不但沒有讓人反感,而讓大家稱羨!
  • 郭子儀妻妾成群,又和皇帝要了6個美女,郭子儀:為了保命
    郭子儀功高蓋主遭猜忌公元765年,叛將僕固懷恩勾引吐蕃與回紇進攻大唐,眼看大軍壓境,在唐朝生死存亡的時刻,郭子儀一個人力挽狂瀾,他深知僕固懷恩雖然強健勇敢但是不得人心,他手下的士兵都是以前受郭子儀恩惠的士卒,只要郭子儀不主動攻擊,他們定會顧念舊情。果然不久敵軍退去。隨後郭子儀率軍攻擊吐蕃,最終獲得勝利。
  • 郭子儀品行端正,為何年過80歲,卻依舊妻妾成群,花天酒地?
    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若不是有郭子儀在,可能唐朝也不可能存活那麼久,要知道,安史之亂差點就結束了唐朝的統治。安史之亂爆發時,他正在為他去世的母親守孝,為了國家的安危,他在守孝期限還沒有到的情況下,被緊急召回朝廷。為了壯大唐朝的軍隊,郭子儀還去遊說回紇,一起對抗安史叛軍。
  • 年逾八旬的郭子儀,怎麼變成了一個為老不尊的色老頭
    徵戰中的郭子儀郭子儀被人譽為:「再造王室,勳高一代」,「以身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設宴請客汾陽王府內府內奴僕數以千計,人人都穿著綾羅綢緞,郭子儀的晚年生活可謂極盡奢侈。妻妾成群郭子儀的身邊妻妾成群,有客人來訪時,這些妻妾總要站在身邊作陪。功勳卓著的郭子儀居然變成了一個老不正經的色老頭。
  • 郭子儀正與妻妾聊天,管家說盧杞到訪,郭子儀聽後臉色突變
    有一天,郭子儀正在內室與妻妾們聊天。忽然管家來報,說有個叫盧杞的醜陋男人來訪,問老爺要不要見。郭子儀聽完臉色突變,立馬從椅子上站起來。他思忖片刻,讓妻妾們趕緊回到自己的屋子裡去,千萬不要出來。然後整理服飾,到正堂裡鄭重招待了盧杞。盧杞走後,家人出來,發現郭子儀臉色凝重,甚至臉上還有汗。
  • 郭子儀驕奢淫逸,安於享樂,下人勸他收斂,他答:這是保命秘訣!
    大家一定聽說過郭子儀這個人物,他是唐朝非常著名的軍事家以及政治家,最大的貢獻就是和李光弼一起平定了安史之亂。郭子儀指揮了多場戰役,包括兩京之戰、鄴城之戰等,還用計謀打退了吐蕃,說服回紇歸順,最後平定了河東,使唐朝的江山社稷起死回生,也可以說是再建了一個大唐,可謂是戰功顯赫。
  • 《妻妾成群》:第三任妻子的悲劇梅珊
    這本書的作者是當代著名作家,到之前為止,他已經發表了一百多萬字,他的代表作有《妻妾成群》、《紅粉》、《罌粟之家》等。作品《妻妾成群》,蘇童以鮮明的個性刻畫了封建社會大家族中的四位妻妾。其中,第三任妻子梅珊體內有與眾不同,她是個叛逆的女人,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她反抗封建道德慣例,走向毀滅。
  • 維繫國家二十餘年,功高蓋主卻能善始善終,郭子儀是如何做到的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僕固懷恩引兵反叛,勾結吐蕃,回紇、党項等異族軍兵,聯軍十萬人馬侵入唐境。安史之亂剛剛平定,僕固懷恩再起反叛,這時唐帝國國力衰退,藩鎮割據逐步形成,郭子儀被派往涇陽,僅以萬餘人抵禦叛軍。雙方實力差距懸殊,要想獲勝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不戰而屈人的士兵。
  • 《妻妾成群》:一座勾心鬥角的大宅門,一群失重的悲劇人生
    《妻妾成群》在1989年發表的時候,蘇童只有26歲。「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妻妾成群》在讀者心中會造成一些幻覺和誤解」。讀者會很好奇這是怎樣的作家能把女性形象和女性關係描繪得這麼細膩和富有魅力,以至於當他開始描繪起「男性形象「的時候,讀者會發問「誒?
  • 被曾國藩視為完人的這位名將,有妻妾一千多,卻贏得讚譽?
    和那些出於荷爾蒙衝動而妻妾成群的男人不同,郭子儀納妾是因為安史之亂時,人民流離失所,青年男人戰死的戰死,從軍的從軍,大批女人失去男人,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依靠。郭子儀憐香惜玉,就收容下了這些落難美女,陸陸續續就變成了妻妾一千多了。 二是對妻妾的態度不同。
  • 汾陽王郭子儀擁有上千美女,這話你信嗎?
    應該說,郭子儀於戰亂中救助一些老殘婦幼是可能的,但如果專挑「美女佳麗」收養為妻妾,且多達千人,則即便能做到,也是絕對不敢那樣做的。因為,郭子儀真要把一千多美女佳麗收留在身邊享用,那他還打什麼仗?平什麼亂?部下將士誰還願為他拼命作戰?更要命的是,平亂前期,棲身靈武的肅宗新朝尚在艱險困厄中熬煎,連後來貴為皇后的肅宗張良娣產子方三天,都得為將士縫衣。
  • 《妻妾成群》:淺析三太太梅珊的命運悲劇
    本書的作者蘇童是當代著名作家,迄今已發表作品百餘萬字,代表作有《妻妾成群》、《紅粉》、《罌粟之家》等等,《妻妾成群》是他的成名作。在《妻妾成群》這部作品中,蘇童把封建大家族中的四個妻妾形象塑造得個性鮮明。
  • 非洲酋長生活多奢侈?身披「黃金衣」妻妾上千,70位妻子隨身服侍
    當我們在國家的庇佑下幸福的成長時,在非洲那片貧瘠的大陸上的大多人根本吃不起飯看不起病。而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在非洲這片土地上發生的奇聞趣事。這時候小編要是說非洲富裕,怕是沒有多少人信吧,可是在非洲偏偏有一些人生活極其奢侈,黃金飾品遍布全身,並且妻妾成群。
  • 看蘇童的《妻妾成群》:四房太太,一口死人井,一個瘋婆子
    ——蘇童《妻妾成群》這是「柔軟與力量,一場關於女性與文學的對話」從蘇童的《妻妾成群》中所描繪的女性頌蓮身上,我們能看到文學的魅力。它從來就是研究人性的學問,哪個主人公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好人壞人就能評價清楚,隨著對主人公一生的描寫,人性的光明與黑暗也相應被展開。
  • 《妻妾成群》:性壓抑導致心理變態?她們不過是深宅大院的囚徒
    因為父親生意失敗自殺,頌蓮僅僅上了一年大學,她選擇了嫁給年過半百的陳佐千。父親死後,頌蓮非常冷靜,只求繼母把她賣個好價錢。頌蓮不是弱者,她主動選擇了自己的命運。頌蓮留著齊耳短髮,穿著白衣黑裙的學生裝,帶著滿臉的疲憊走進了陳家大院。
  • 做過袍哥 打過日寇 妻妾成群只與一人終老 傳奇哈兒終成共和國將軍
    、打過日軍、當過解放軍,曾經妻妾成群又與一愛人相處後半生的名人,本身就是一部難得的傳奇。在1911年的時候,因為參加四川保路運動,被袍哥首領收為徒弟,先後投靠顏德基、熊克武、楊森、劉湘,在軍閥混戰中一步步升為川軍師長。
  • 郭子儀情商有多高,芝麻小官突然到訪,郭子儀一個細節保全家平安
    古代出將入相者往往逃不過這三句話,因為身份尊貴了就驕傲待人,導致不得民心;位高權重了就專權擅為卻引起帝王的猜忌厭惡;高官厚祿還不知道滿足最終招致災禍。而在中國歷史上,對大唐有再造之功的將郭子儀卻做到了位高民不忌,權重君不猜,最後得以善終。
  • 維繫國家二十餘年,功高蓋主卻能善始善終,郭子儀是如何做到的?
    郭子儀在唐軍中威信甚高,在外族心中,也是不敢小覷的狠角色。僕固懷恩騙回紇人,說郭子儀和唐代宗已死,回紇人這才決定趁火打劫。聽說郭子儀沒有死,對於他們也是不小的震撼,於是狐疑的回紇人要求親自見見郭子儀。兩軍交戰,本是劍拔弩張,如果讓主帥前往對方軍營,風險係數自不必說,但為了國家安危,郭子儀選擇以身犯險,用遊說的方式解決爭端。
  • 攝影師拍下的晚清老照片:圖二洋人坐龍椅,圖四大戶人家妻妾成群
    攝影師拍下的晚清老照片:圖二洋人坐龍椅,圖四大戶人家妻妾成群。真實的清朝護衛,看起來有點瘦,都沒什麼精神。 清朝時期,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幾百年的宮殿裡第一次有了洋人的軍隊,他們還坐在了龍椅上,被視為奇恥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