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父母叫「含淚活著」,用十幾年的奮鬥,幫女兒跨越階層,值嗎

2020-12-22 宋媽說育兒

見過很多人,看過很多書,他們都在潛移默化地告訴父母,如果不出意外,你和孩子的人生終將平凡

對於很多家長而言,這似乎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實,畢竟誰不希望自家孩子能夠「光宗耀祖」,於是這些父母將希望寄託於孩子身上,而自己卻放棄了努力。

然而在《含淚活著》這部紀錄片中,讓我們看到了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種父母,他們「含淚而活」,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勞,來幫後代跨越階層限制。

父母「含淚活著」,用十幾年的奮鬥,幫女兒跨越階層,值嗎?

紀錄片中的這位父親名叫丁尚彪,當年老丁因為上山下鄉所以錯過了高考,回到老家後的他,沒有學歷,沒有技術,成為了底層人群的一員。但人到中年的老丁,卻不甘心過這樣的生活。

他想過上好一點的生活,而且女兒也在逐漸長大,也不希望孩子跟著自己受苦,於是他和妻子四處借錢,攢足了去日本留學的錢,當時日本的工資會高很多。可到了日本後才發現他不僅沒有賺到錢,還失去了自由回國的機會。

但老丁知道,他沒有退路,如果自己不能改變現在的生活,那就努力掙錢還債,攢足錢,為女兒將來出國做準備。

於是他留在日本打工,白天在車床工作,晚上去餐廳顛勺,有稍許空檔也去做洗碗工,這樣賺錢的正當工作,他都願意,幾乎每天都工作到半夜,為了省錢,他住的房子很破,買菜撿最便宜的,然後把錢寄給遠在他鄉的妻子。

而妻子也是省吃儉用,老丁寄來的錢,她一分沒有動過,都為女兒存著,準備給女兒留學用,這樣的生活他們一過就是15年

在1997年的時候,女兒成功申請到了美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而且經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醫學博士學位,成為了一名醫生。

而老丁也為家裡換上了大房子,同時還收著其它房子的房租,就這樣,一家人從底層生活,通過十幾年的奮鬥,實現了中產階級的跨越

看完這個視頻後,很多網友都為之動容,覺得這對父母太不容易了,一輩子勤儉節約,為的只是女兒能夠改變人生。但也有網友認為,父母這樣做真的值得嗎?讓孩子背負這樣的壓力前行?

父母和孩子是一個團隊,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變未來

吳軍老師在《見識》這本書中提到:一個家庭要想要跨越階級的限制,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聽到這個事實是不是很扎心?但卻很現實。

在《少年說》這檔節目中,孩子問媽媽:「你總是工作,都沒有時間陪我,我和工作誰重要?」這位媽媽回答道:當然是你重要,但我們是一個整體,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家才能越來越好。

很多人說,孩子18歲之後就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而父母也不需要為孩子犧牲自己的人生,但事實卻是,父母的背景不僅僅影響孩子的教育,還有很多方面。

1)人脈:高學歷的人不一定發展就好,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有機會接觸到更好的資源和人脈,而且基本上不會在最底層生活,總會利用一技之長或人脈來讓自己活得更好。

2)遠見:以前老師給我們講過一個案例,他到一線城市去講課,在介紹書籍的時候發現這些初中孩子已經都閱讀過了,那時他發現,人生真的擁有起跑線,而且其他孩子難以企及。

但對於一個普通學生來說,想要超越他們,不僅需要他們自身的努力,可能還需要幾代人的奮鬥。

3)選擇:層級越高的父母,往往格局越高,心態越好,他們允許孩子去選擇自己所熱愛的事情,而且好的經濟條件,允許孩子們嘗試更多可能,這樣也會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當然,不可否認很多人會反對丁尚彪的做法,覺得父母「含淚活著」,為女兒犧牲自己的人生,只為她過上好生活。

但轉念想想,老丁也得到了他想要的,他們過上了好的生活,女兒也成家立業,這個家不但突破了階層限制,還為下一代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相關焦點

  • 《含淚活著》記錄華人日本打黑工15年,感動了無數人
    《含淚活著》是華人導演張麗玲執導,丁尚彪、陳忻星等參與演出的紀錄片。 影片講述了主人公丁尚彪,在35歲時告別妻子和女兒,滿懷憧憬,從上海到日本留學後,一家三口的命運發生的一波三折的故事。
  • 《含淚活著》2020年我們應該看一看這部劇,苦盡甘來!
    無意間看到這部《含淚活著》紀錄片,含著淚看完。最大感慨,生活真的好難啊!但苦盡甘來一切值得!2020年尤其值得看一看。丁尚彪去日本打黑工的時代背景時值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大地上,尤其是東南沿海一帶掀起了一股風潮:去國外打工。
  • 摧薦一部紀錄片《含淚活著》
    但是如果你對生活充滿迷茫,充滿抱怨;如果你對愛情的真諦充滿疑惑;如果你對父母有種種不解...我想,如果只去一個地方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那一定是這部90分鐘的紀錄片——《含淚活著》。1989年6月12日,上海虹橋機場,一對夫婦在依依惜別。男的叫丁尚彪,女的叫陳忻星,他們還有一個剛讀五年級的女兒。幾小時後,丁尚彪將登上前往日本的飛機。這一趟,他幾乎沒有任何退路。
  • 含淚活著:一位中國父親在日本的15年「黑戶」人生
    當然,這個故事不是我發現的,是一位叫張麗玲的華人導演,耗時10年跟蹤拍攝而成的一部紀錄片。這部叫《含淚活著》的紀錄片,曾經在日本引起轟動,感動無數日本人。而這其實是一部講述一個中國人在日本打工的故事。而《含淚活著》這部紀錄片,雖然論情節絕沒有那麼多峰迴路轉和包袱,甚至是平鋪直敘,卻因為真實,在日本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這部紀錄片在中國其實也有不少人看過,我去搜了不少觀後感,也看到了一些不同的聲音。比如有人留言:「不就是出國為別人打工嗎?留在中國不好嗎?祖國不香嗎?」
  • 英國50年記錄追蹤:20%的孩子能跨越階層,只因父母做了某件事
    負責追蹤的人是來自育兒領域的科學家,而他們的追蹤對象是一萬多個出生於1970年的孩子,統一特點是在貧寒家庭中長大,父母都位於社會的最底層,知識水平有限,似乎孩子只能靠自己。 據說,該項目成立於1946年,只不過1970年出生的這批孩子身上特徵更為明顯,數據帶來的結論也更為精準,那就是:20%的窮孩子都能實現階層跨越,除了個人資質問題外,更重要的是他們父母的共同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他們的父母共同做了某件事。
  • 紀錄片:從「含淚活著」到「含笑活著」
    前言:《含淚活著》是一部在日本引起極大反響的紀錄片。導演張麗華用平鋪直敘的鏡頭,將在日華人的生活細緻生動地展現在日本和中國觀眾的面前。有這樣一群中國人,他們忍辱負重,奮鬥在陌生的國度,面對艱難的困境也不輕易放棄,與當時自殺率居高不下的日本社會形成鮮明反差。這部紀錄片播出後,鼓舞了許多當時對生活感到迷茫的人。其中,一位叫做丁尚彪的中國父親的故事最催人淚下。
  • 階層躍遷,你知道的越多越好
    ,就不會滿足於活著了。不管怎麼說,兩人都為家中獨生子女,即便是農村,也還有些積蓄,在雙方父母的支持下,幫著小欣兩人在該城市按揭買下房子,算是安了家,隨後結婚生子,奶奶姥姥都能幫著管孩子,兩人的收入能夠支撐開支,但沒有什麼結餘(是不是很多家庭目前都是這樣子)。
  • 有種「幸運」叫何雯娜女兒,專挑父母優點長,長相酷似「洋娃娃」
    所以,不乏有的孩子繼承了父母雙方的優點,長得比父母都要好看。什麼叫專挑父母優點長?看何雯娜女兒就知道。01有種「幸運」叫何雯娜女兒,專挑父母優點長,長相酷似「洋娃娃」今年1月初的時候,何雯娜的女兒出生,是第一批20後寶寶。隨後,何雯娜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女兒的近照。女兒長得比較像爸爸,但是也有幾分媽媽的神韻。雖然孩子現在才幾個月大,但是明顯可以看出寶寶的五官很精緻,睫毛很長 、皮膚白皙、鼻子小巧,睡著的樣子仿佛一個「洋娃娃」。有網友感嘆:「孩子真的很幸運,專挑父母的優點長!」
  • 有種「逆生長」叫馬伊琍的女兒,12歲擁有大長腿,有望反超父母
    01有種「逆生長」叫馬伊琍的女兒 馬伊琍相信大家特別熟悉吧?她是一名特別盡職的女演員,擁有眾多粉絲。 要知道,女兒愛馬才12歲,應該上小學6年級,但是照片中的愛馬卻一點也不像,雖然馬伊琍為了保護女兒,把愛馬的臉擋上了,但是依舊能從其它地方看到愛馬女神般的氣質。
  • 戈薇含淚告別女兒,殺生丸和麒麟丸聯手,犬夜叉兇多吉少!
    《半妖的夜叉姬》已經更新到第8集,大家都還在追番嗎?看過預告的漫迷,最期待的就是第8集出場的犬夜叉和戈薇,因為通過之前預告內容了解來看,本以為最新劇情會公布犬夜叉夫婦的去向?然而看過本集內容之後,有一種被編劇吊胃口的感覺,因為最新內容展現出來的信息,和我們預想的相差太遠了。
  • 有種「雙胞胎」叫楊威女兒,明明是雙胞胎,卻分開遺傳父母基因
    後來恩愛的二人也迎來了自己的二胎,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但是他們的雙胞胎與其他雙胞胎不一樣,二人的長相不同。一個像自己的媽媽,眼睛炯炯有神;一個有點像自己的爸爸,眼睛小小的,十分容易區分。雙胞胎女兒分別遺傳了父母的基因,長得一點也不一樣。網友看到夫妻二人發出的照片,紛紛感慨有種"雙胞胎"叫楊威女兒,明明是雙胞胎,卻分開遺傳父母基因。
  • 打工人丁尚彪:為家庭日本打黑工15年,紐約新冠疫情中寫下遺囑
    1996年秋,經由華人創辦的《留學生新聞》介紹,他們開始接觸到那個叫野村一夫打黑工的人。雖然,他們一直想拍攝這些以黑戶身份逡巡在東京的陰暗角落的中國人,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未能成行。所以,這個後來持續了十年時間的拍攝,製作成了《含淚活著》的紀錄片,真的很難得。
  • 父親講述章瑩穎離開的3年:活著的人生不如死,想找到女兒帶回家
    又是一年畢業季,很多父母又該為孩子的高考忙碌起來了,雖然他們幫不上忙,但孩子是他們全部的希望。相比這些心情忐忑的家長,章瑩穎的父親卻有種莫名的羨慕,他多麼希望能回到章瑩穎高考的那一年,但這註定只能是細想,因為章瑩穎在3年前已經去了天堂。
  • 天道思維:你知道丁元英講得井沿是什麼嗎?是你看不到的階層
    如果真理是人做出來的,那也不叫真理了,叫主義。」這是丁元英跟韓楚風去五臺山的對話,丁元英告訴了韓楚風自己做這件事的目的。這個世界上壓根沒有什麼神話,只不過是你待在井裡沒有見過世面而已。這個扒著井沿,其實就是告訴你很多人都是井底之蛙,沒有見過世面。而井底跟井外的差距,就是階層。
  • 有種「基因突變」叫強森女兒,父母都是肌肉健將她卻例外,魔鬼身材...
    有種「基因突變」叫強森女兒,父母都是肌肉健將她卻例外,魔鬼身材太搶眼 強森是一個在國際上非常有名氣的存在,很多人都喜歡把他和泰森放在一起提起,是因為兩人都有這樣一樣健壯的身材。
  • 有種「遺傳」叫吳君如女兒,專挑優點繼承,如今「美若天仙」
    但是當大家看到她的女兒時,卻有些意外。吳君如嫁給導演陳可辛之後,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名叫陳是知。起初孩子的相貌只能用一般來形容,但如今14歲的她已經出落成一個大姑娘了,五官端正,氣質溫婉。可以說孩子專挑母親的優點繼承,完美避開了搞笑的基因,到現在已經美若天仙了。
  • 佟大為縫破洞褲被女兒嫌棄,有一種關心叫父母覺得你冷
    佟大為縫破洞褲被女兒嫌棄,有一種關心叫父母覺得你冷 佟大為縫破洞褲被女兒嫌棄,有一種關心叫父母覺得你冷 佟大為縫破洞褲被女兒嫌棄,有一種關心叫父母覺得你冷 果然天下的父母都一樣,在天氣面前,健康第一,時尚靠邊。
  • 被關23年後今獲無罪 金哲紅:獄中含淚寫歌,活著才能自證清白
    沒教會,還是一位記者幫他接通了電話。紅星新聞:23年的申訴,終於再審宣判了,昨晚沒睡好吧?金哲紅:我昨天晚上還不知道消息,今天才知道要宣判。早上在(去法院)車上還有些迷瞪,心裡的石頭落下去了。紅星新聞:對國家賠償有什麼打算?金哲紅:這一塊不太懂,只能求助律師。紅星新聞:看到無罪判決中認定,您跟被害人有接觸。
  • 女兒努力考上「教師編」。3個月後,她毅然離開,父母含淚說出了原因
    都說公務員難考,其實教師編制同樣難考,特別是一些熱門地區的教師編制,連續幾年考不上的情況比比皆是。女兒辛苦考上「教師編」,3個月後毅然離職,父母抱頭痛哭娜娜是畢業於一所一本大學的師範專業,她從小的夢想就是當老師,高考那年,她義無反顧的選擇是師範院校的師範專業。
  • 有種「高調」叫姜文女兒,爸爸稱女兒全世界第一美,弟弟姜武羨慕
    「女兒奴」是什麼樣子的?是天王劉德華那樣為女一擲千金的,還是影帝秦昊那樣為女兒硬漢落淚的,女兒奴爸爸沒有具體的「模樣」,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獨寵女兒」!有種「高調」叫姜文女兒姜文除了是一名演員外,還是一名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