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300萬立方米南水流入河北11條河

2020-12-14 河北新聞網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徐寶豐 河北日報記者馬彥銘)從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河北分局了解到,近期,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總乾渠逐步加大輸水流量,陸續向河北省11條河流實施生態補水。

自2018年4月起,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在保證供水目標正常供水前提下,擇機向我省多條河流生態補水。截至今年3月24日,生態補水量累計已達14.89億立方米,沿線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受水區地下水位持續回升。

2020年2月24日,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入河北流量達到設計流量235立方米/秒,河北分局先後開啟11座退(分)水閘,向滏陽河、七裡河、白馬河、李陽河、泜河、午河、滹沱河、沙河、孝義河、唐河和蒲陽河等11條河流生態補水。經過一個月時間,本次生態補水流量逐步增至151立方米每秒,日補水量逐步達到1300萬立方米,已累計補水1.68億立方米。

河北分調度中心細化大流量輸水運行工作方案,加大調度監控力度,提高調度執行效率,加密監控頻次,密切關注水情、工情。除常態化巡查外增加兩次夜間巡檢。加強對分水、退水工程設施及設備的巡查維護。各級調度人員嚴格執行輸水調度標準規範和工作要求,保障輸水調度平穩運行,確保大流量輸水和生態補水任務順利完成。

相關焦點

  • 河北易縣地下水壓採572萬立方米 超額完成省內壓採任務指標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張悅國)近日從河北省保定市易縣水利局獲悉,今年以來,該縣已完成地下水壓採任務572.4392萬立方米,超額完成河北省下達的地下水壓採任務指標。易縣是山區大縣,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境內有中易水、拒馬河等20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5條,50平方公裡以上支溝11條,大中小型水庫17座,攔水壩眾多。近年來,易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多措並舉推進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科學規劃,強化管控。
  • 河北張家口市赤城縣第21次為北京集中輸水
    河北新聞網4月8日訊(河北日報記者高振發 通訊員王滿龍)今天上午,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雲州水庫再次提閘為北京放水。此次計劃輸水1500萬立方米,歷時53天,這是雲州水庫第21次為北京集中輸水。圖為赤城縣雲州水庫開閘放水場景。
  • 河北清理整治1386條河道
    新華社石家莊6月14日電(記者王昆)記者從河北省水利廳獲悉,5月下旬以來,河北省各地以七裡河、沙河、唐河、北拒馬河、瀑河等5條新增常態化補水河道為重點,對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以上的1386條河道集中開展清理整治。
  • 葉尼塞河,西伯利亞水量最大的河,流入北冰洋
    葉尼塞河是三條大河中的「老大」,水流量比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含密蘇裡河)還要豐富。葉尼塞河的源頭有兩支,一支是位於俄羅斯與蒙古交界處以北的大葉尼塞河,這條河在俄羅斯境內。另一支是小葉尼塞河,發源於蒙古北部的庫蘇古爾省,庫蘇古爾湖以西。值得一說的是,小葉尼塞河出了蒙古進入俄羅斯後,流淌於唐努烏拉山以北。
  • 截至11月中旬,白洋澱生態補水入澱水量近5億立方米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任樹春 河北日報記者趙紅梅)從河北省水利廳獲悉,為改善華北明珠白洋澱的水生態水環境,今年以來,河北省統籌利用引黃、引江、當地水庫水及再生水,積極向白洋澱進行生態補水。截至11月中旬,白洋澱入澱水量近5億立方米,提前超額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確保了白洋澱水位保持在7米左右。同時,通過白洋澱控制工程向下遊河道(趙王新河)放水1億多立方米,有效增加了白洋澱的水動力和水循環,為提升白洋澱水質發揮了重要作用。圖為白洋澱景色。
  • 河鋼股份:與河北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基金共同向河鋼樂亭鋼鐵有限公司...
    河鋼股份:與河北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基金共同向河鋼樂亭鋼鐵有限公司增資暨關聯交易 時間:2021年01月04日 20:21:00&nbsp中財網 原標題:河鋼股份:關於與河北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基金共同向河鋼樂亭鋼鐵有限公司增資暨關聯交易的公告
  • 邢臺要發展「四河」水系景觀!
    加大河道兩岸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實現河面無漂浮物、河中無障礙物、河岸無垃圾的「三無」目標。據介紹,通過集中整治提升,共清理沿河及河道垃圾3000餘立方米,沿河綠化補植2萬餘平方米,既保障了市區行洪安全,又維護了河道生態景觀,進一步提升了河道形象。城區河道擁有景觀河和洩洪通道的雙重功能。
  • 河鋼承鋼11.48萬噸含釩鋼供給深圳地鐵項目
    2020年,河鋼承鋼克服疫情帶來的物流影響,全面對接國家重點工程,以優質產品助力國家經濟建設。截至12月底,河鋼承鋼累計有11.48萬噸含釩鋼用於深圳地鐵項目。河鋼承鋼作為釩鈦鋼鐵產業化先導企業和「燕山牌」螺紋鋼的源產地,持續致力於釩微合金化工藝技術研究,不斷推進行業建築用鋼筋升級換代。
  • 今年前11月河北石家莊優良天數比率達55.8%
    今年前11月石家莊市優良天數比率達55.8%優良天數同比增加8.5%,重汙染天數同比減少10天河北新聞網12月3日訊(河北日報記者任學光、董昌)今天上午據初步統計,1-11月,石家莊市PM2.5平均濃度為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6%;優良天數比率大幅增加,1-11月,全市優良天數比率55.8%,同比增加8.5個百分點;石家莊市重汙染天數20天,同比減少10天;臭氧汙染得到有效控制,1-11月,石家莊市臭氧平均濃度為18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5%;以臭氧為首要汙染物的未達標天數由去年的87天下降到今年的73天,同比減少14天。
  • 河北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紀實 - 河青新聞網——河北青年最關注的...
    河北日報記者田明 攝□河北日報記者賈楠 郝東偉這是河北藍天保衛戰交出的提氣答卷——1至11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2%。其中4至9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均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創2013年以來最好水平;平均優良天數比率69.8%,優於「十三五」規劃目標和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目標1.7個百分點。
  • 9月,天津、河北多家鋼鐵企業的最後一站
    鋼鐵企業近期的新聞格外多,寶武收購太鋼、河鋼搬遷轉戰沿海、進口鐵礦石搶了鋼鐵的利潤,一直在吸引著人們的眼球。進入9月,關於鋼鐵的新聞中,天津和河北鋼鐵廠的連續關停,又進入了人們的視線。9月2日,河鋼股份發布《河鋼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唐山分公司退城搬遷實施進展的公告》,按照唐山市政府對本次關停的總體實施計劃和安排,唐山分公司涉及退城搬遷的資產已全部關停。9月14日,天津市天豐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高爐已經全部停產,主要涉及580立方米及630立方米高爐各一座,鋼鐵產能183萬噸。
  • 河北省3年來向42條河道實施生態補水達53億立方米
    原標題:河北省3年來向42條河道實施生態補水達53億立方米河北省3年來實施生態補水53億立方米其中入白洋澱水量10億立方米,確保了白洋澱水位保持在7米左右從河北省政府新聞辦9月3日舉行的水汙染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和水利部調度計劃,2018
  • 河鋼邯鋼國內首家成功研發1300MPa級超高強方管鋼
    今天,記者從河鋼邯鋼獲悉:由該企業為山東一家商用車配套企業研發生產的150噸1300MPa超高強方管用鋼HC1300成功下線並交付使用。經檢驗,產品板形良好、各項性能均滿足客戶需求。填補了目前國內空白。
  • 深港攜手治理 深圳河重回「清河」
    「2004年,整條河黑兮兮的,魚蝦幾乎絕跡,臭得要命,晚上睡著都會被燻醒,水下還不停有『煙霧彈』砰砰砰地往上冒。」「最近幾年河水慢慢變好了,水面往下30公分都能看清,蝦、魚、鳥都有了,也越來越多了。」聽到詢問河水的變化,連續16年在深圳河收集水文數據的「船老大」黎帶勝便打開了話匣子。
  • 盤點丨11月鋼鐵行業大事記
    11月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印發,2020年12月底前,力爭完成2億噸鋼鐵產能超低排放改造,其中,河北省完成1.1億噸、天津市完成1200萬噸、山東省完成4000萬噸、河南省完成1300萬噸、山西省完成2000萬噸、陝西省完成600萬噸,各省(市)至少樹立1-2家鋼鐵超低排放改造示範企業,發揮區域內引領帶動作用
  • 超9萬億立方米!亞洲水塔的水量是怎麼算出來的?
    21日,記者從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獲悉,經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初步估算,亞洲水塔中的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量之和超過9萬億立方米。青藏高原及周邊高山地區,是地球第三極,是亞洲10多條大江大河的發源地,被稱為亞洲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