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3年來向42條河道實施生態補水達53億立方米

2020-12-12 河北頻道

原標題:河北省3年來向42條河道實施生態補水達53億立方米

河北省3年來實施生態補水53億立方米

其中入白洋澱水量10億立方米,確保了白洋澱水位保持在7米左右

從河北省政府新聞辦9月3日舉行的水汙染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和水利部調度計劃,2018年以來,河北省統籌外調水與本地水庫水向滹沱河、滏陽河等42條河道實施生態補水,累計達到53億立方米,形成有水河長2300公裡,形成水面面積137平方公裡。其中,入白洋澱水量10億立方米,確保了白洋澱水位保持在7米左右,水面面積保持在250平方公裡以上。

河北省屬於資源型缺水地區,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用水量增加,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為恢復河湖生態功能,改善河北省生態環境,2018年9月,省政府聯合水利部啟動了滹沱河、滏陽河、南拒馬河三條河地下水回補試點工作。此後,在全省範圍內系統開展了42條河道、3個湖泊溼地生態補水工作。

建立生態補水機制。每年根據外調水及本地水庫蓄水情況,制定河湖生態補水實施方案,明確補水河道、補水水量及時間,按照工程管理權限分別由省市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實施調度。

大力實施外流域調水。外流域調水是彌補河北省水資源不足的重要途徑。加大引黃河水力度,突破冬四月引黃慣例,做到能引盡引,2018年以來,河北省引黃水量連續創新高,累計引調黃河水達29億立方米。加大引江水力度,力爭多調多補,2018年以來累計引調江水74億立方米,其中實施生態補水達34億立方米。

科學調度本地水庫水。在保障生產生活的前提下,調度水庫水實施生態補水,2018年以來累計實施水庫生態補水達19億立方米。

相關焦點

  • 截至11月中旬,白洋澱生態補水入澱水量近5億立方米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任樹春 河北日報記者趙紅梅)從河北省水利廳獲悉,為改善華北明珠白洋澱的水生態水環境,今年以來,河北省統籌利用引黃、引江、當地水庫水及再生水,積極向白洋澱進行生態補水。截至11月中旬,白洋澱入澱水量近5億立方米,提前超額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確保了白洋澱水位保持在7米左右。同時,通過白洋澱控制工程向下遊河道(趙王新河)放水1億多立方米,有效增加了白洋澱的水動力和水循環,為提升白洋澱水質發揮了重要作用。圖為白洋澱景色。
  • 每天1300萬立方米南水流入河北11條河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徐寶豐 河北日報記者馬彥銘)從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河北分局了解到,近期,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總乾渠逐步加大輸水流量,陸續向河北省11條河流實施生態補水。自2018年4月起,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在保證供水目標正常供水前提下,擇機向我省多條河流生態補水。截至今年3月24日,生態補水量累計已達14.89億立方米,沿線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受水區地下水位持續回升。
  • 乾涸25年首次全線通水:3億財政投入永定河生態補水 「母親河」將...
    這個春天,一條乾枯了幾十年的河床卻突然「復活」了,引得行人紛紛駐足觀看。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4月20日,官廳水庫正式開閘放水,永定河平原南段在斷流25年後首次通水,同時也意味著這條北京的「母親河」25年來首次全線通水。據悉,截至5月4日晚,永定河春季生態補水水頭已過北京南六環路,預計將於5月17日抵達大興國際機場。
  • 視頻:今天,黃河東營入海口24年來洪水最大水頭平穩入海,4530立方米...
    7月3日上午8時,黃河最下遊的利津水文站實測流量由早晨6時的4530立方米/秒下降到了4460立方米/秒,這標誌著黃河這次汛前調度的洪水最大水頭已平穩入海,流量峰值為24年來之最。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今夏汛前,黃委結合汛前騰庫迎汛,實施洪水調度, 6月24日起小浪底水庫以3500立方米每秒下洩,逐步加大至5000立方米每秒,6月28日8時起以峰值流量5500
  • 河北易縣地下水壓採572萬立方米 超額完成省內壓採任務指標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張悅國)近日從河北省保定市易縣水利局獲悉,今年以來,該縣已完成地下水壓採任務572.4392萬立方米,超額完成河北省下達的地下水壓採任務指標。易縣是山區大縣,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境內有中易水、拒馬河等20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5條,50平方公裡以上支溝11條,大中小型水庫17座,攔水壩眾多。近年來,易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多措並舉推進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科學規劃,強化管控。
  • 河北清理整治1386條河道
    新華社石家莊6月14日電(記者王昆)記者從河北省水利廳獲悉,5月下旬以來,河北省各地以七裡河、沙河、唐河、北拒馬河、瀑河等5條新增常態化補水河道為重點,對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以上的1386條河道集中開展清理整治。
  • 南水進京量達60億立方米
    原標題:南水進京量達60億立方米 (資料片)本報記者 饒強攝   本報訊(記者 葉曉彥 通訊員 袁敏潔)記者從市水務局獲悉,截至11月27日3時58分,北京市南水北調工程調江水入京水量達到60億立方米。   自2014年12月27日江水進京以來,南來之水已滋潤京城近6年,輸水量達到60億立方米。
  • 清水兩條線 春風萬裡花
    6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沿線群眾普遍認可……南水北調工程已經與沿線群眾生產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與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與推進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保障國家水安全緊密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