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8時,
黃河最下遊的利津水文站實測流量由
早晨6時的4530立方米/秒
下降到了4460立方米/秒,
這標誌著
黃河這次汛前調度的洪水最大水頭已平穩入海,
流量峰值為24年來之最。
戳↓視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今夏汛前,黃委結合汛前騰庫迎汛,實施洪水調度, 6月24日起小浪底水庫以3500立方米每秒下洩,逐步加大至5000立方米每秒,6月28日8時起以峰值流量5500立方米每秒下洩12個小時,這也是小浪底水庫投入運用以來的最大下洩流量。
由此形成黃河下遊5000立方米每秒流量級洪水過程,這也標誌著黃河下遊主河槽過流能力由4350立方米每秒提升到了5000立方米每秒,為應對有可能發生的超標洪水提供了更好的河道地理條件。
同時,也給黃河三角洲溼地提供了一次絕佳的生態補水機會,預計可實現補水1億立方米,將有力促進溼地生態功能的進一步提升。
延伸閱讀:
航拍!黃河濟南段洪峰達24年最大!每秒4700m!記者乘船感受黃河水量
濟南濼口河段在7月2日出現每秒4700立方米左右的水流量,這也是24年來最大的一次流量。閃電新聞記者在濼口水文站上方航拍,感受黃河洪峰水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據山東黃河河務局工作人員介紹,此後大流量水頭繼續在山東省河道演進,預計黃河山東段大流量過程還將持續10天左右。
來源:齊魯網·閃電新聞 記者 陳海濤 東營臺 徐振 利津臺 劉明陽
編輯:王春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