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黃河24年來最大洪水安全下洩

2020-12-22 聊城新聞網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許金松 通訊員 孫明學 畢經濤)記者從聊城黃河河務局了解到,7月9日,我市黃河艾山水文站流量回落到3000立方米/秒以下,24年來最大洪水安全過境我市,隨著黃河水位持續回落,我市境內11座黃河浮橋將陸續搭接。

  為騰庫迎汛,黃河小浪底水庫於6月24日開始加大下洩流量,6月28日下洩最大流量5500立方米/秒。7月1日凌晨,我市黃河艾山水文站流量達到峰值4800立方米/秒,為「96·8」洪水以來最大洪峰。本次洪水,艾山水文站3000立方米/秒以上持續12天,我市黃河防洪工程沒有出現險情,洪水完全控制在黃河主河槽內。

  據了解,1996年洪水,我市黃河艾山水文站洪峰流量5030立方米/秒,當時我市黃河控導工程全部漫頂,淹沒灘地1.87萬畝。堤防全部偎水,偎堤水深2-4米。共有14處險工(控導)工程110段壩岸,發生199次根石走失和蜇陷險情,7段堤防出現滲水。洪水期間黃河聊城段上堤防守人數達6033人,其中防守人員2972人、搶險突擊隊3061人。24年後再遇同級別大流量洪水,我市黃河河道沒有發生一次險情。

  我市黃河防洪能力的提升,得益於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強黃河防洪工程措施和非防洪工程措施。在防洪工程措施方面,累計爭取國家投資7.8億元,先後實施了黃河下遊近期防洪工程、金堤河幹流河道治理工程(山東段)、黃河下遊防洪工程(聊城段)等工程,消除工程安全隱患,提升防洪工程抗洪強度,工程抗洪能力進一步增強。在非防洪工程措施方面,落細落實各類防汛責任,組織汛前工程普查、根石探測、河勢查勘、水尺校測,修訂完善各類方案預案,加強防汛隊伍建設,組織開展防汛搶險演練,落實防汛搶險料物。洪水期間,加強了工程巡查和河勢工情觀測,確保險情及早發現,及時搶護。

  來源於聊城日報、聊城晚報、聊城新聞網的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和原創作者。

相關焦點

  • 視頻:今天,黃河東營入海口24年來洪水最大水頭平穩入海,4530立方米...
    7月3日上午8時,黃河最下遊的利津水文站實測流量由早晨6時的4530立方米/秒下降到了4460立方米/秒,這標誌著黃河這次汛前調度的洪水最大水頭已平穩入海,流量峰值為24年來之最。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今夏汛前,黃委結合汛前騰庫迎汛,實施洪水調度, 6月24日起小浪底水庫以3500立方米每秒下洩,逐步加大至5000立方米每秒,6月28日8時起以峰值流量5500
  • 潼關站將出現1996年以來最大洪水 黃委強化水沙聯合調度 啟動黃河...
    文丨徐清華據水文部門預報,正在持續演進的黃河5號洪水將於8月21日10時前後在潼關水文站達到6600立方米每秒,為1996年以來該站最大洪水。考慮渭河、黃河北幹流來水及區間加水,水文部門預測黃河幹流潼關水文站將於8月21日10時前後出現66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洪峰流量,未來7天洪量約32億立方米,為1996年以來潼關水文站最大洪水,7天洪量比1996年還要大。
  • 長江第1號洪水形成!黃河洪峰已到這地,24年來流量最大
    2日10時入庫流量漲至50000立方米每秒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達到洪水編號標準「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這也是近十年來最大的一次流量 。受黃河上遊洪峰影響,位於河南省孟津縣的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出現高水位。為確保大壩安全度汛,自6月25日起,大壩開閘洩洪。黃河山東段大流量過程還將持續10天左右「這幾天,黃河水漲得很厲害!原來的淺灘已經被淹沒了。」
  • 鐵軍戰洪峰‖記東營黃河河務局2020年防禦大洪水實戰
    運籌帷幄,決勝千裡6月24日,黃委啟動2020年防禦大洪水實戰演練。6月28日8時起,小浪底水庫下洩5500立方米每秒。6月29日,東營區人民政府召開防禦黃河大流量洪水專題會議。6月30日,本次大流量過程峰值出現在黃河山東段,達到5120立方米每秒,是自1996年來流量最大的一次。7月1日,黃河正式進入汛期。7月3日16時48分,利津水文站實時流量4580立方每秒,水位11.88米,形成1989年以來最大流量。
  • 觀摩「模型黃河」,探秘「洪水」試驗
    6月25日上午9點半,記者來到了位於鄭州北郊「模型黃河」基地的1號試驗大廳,「2020年黃河下遊小浪底至陶城鋪河段洪水預演實體模型試驗」就在這裡進行。 原來,今年的試驗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旨在為黃委2020年防禦大洪水實戰演練提供科學支撐,模擬小浪底水庫最大下洩流量從2070立方米每秒逐步加大至5280立方米每秒時,下遊洪水演進及淤積情況。
  • 「老王說隴史」1904年蘭州大洪水,衝斷鎮遠浮橋,促成黃河鐵橋修建
    21日上午,人們在黃河邊看到,沿河茶攤、步道已經被上漲河水所淹沒,不少市民專門趕到黃河邊去拍照。發威的黃河,讓人們再次想起了曾經的黃河大洪水。蘭州的大禹治水傳說依山傍水的蘭州城,大河縱貫,佔盡一方風流,寫下無數的傳奇和故事。千百年來,依黃河而生的蘭州人,創造了燦爛的黃河文化。
  • 黃河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已形成
    黃河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已形成!村子被淹,數百人連夜轉移!近兩日,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同時還發布了暴雨黃色預警;水利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橙色山洪災害氣象預警;自然資源部與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
  • 山東人與黃河的愛恨糾葛:1/3用水來自黃河,49年中42年漫灘也來自黃河
    灘區遷建手記丨山東人與黃河的愛恨糾葛:1/3用水來自黃河,49年中42年漫灘也來自黃河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3日訊 山東用水的1/3來自黃河,年均引用黃河水黃河幹流水資源輸送至山東省內13個市近100個縣(市區)。但想喝上黃河水,談何容易。公元前602年到1949年的2500多年間,黃河下遊共決溢1590次,改道26次。1950年至1999年的49年間,山東黃河共有42年發生了漫灘,其中2年出現決口。直到它的出現。
  • 甘肅積極應對黃河2020年第2號洪水
    原標題:甘肅積極應對黃河2020年第2號洪水 受降雨影響,黃河蘭州以上來水持續增加,黃河蘭州水文站7月20日20時42分流量達到3000立方米每秒,出現黃河2020年第2號洪水。黃河水利委員會啟動水旱災害防禦Ⅳ級應急響應。
  • ...為黃河2020年第2號洪水。按照《黃河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預案(試行...
    【黃河出現2020年第2號洪水 啟動上遊IV級應急響應】受降雨影響,黃河蘭州以上來水持續增加,黃河蘭州水文站7月20日20時42分流量達到3000立方米每秒,為黃河2020年第2號洪水。
  • 多地拉響防汛警報,今年是否會再現類似1998年特大洪水?專家回應
    據統計,截至6月30日,全國18省份的27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較常年同期偏多四成,珠江流域西江、北江和黃河上遊、太湖先後出現今年1號洪水。長江第1號洪水於7月2日正式形成。湖北於7月5日18時將防汛Ⅳ級應急響應提升為Ⅲ級。
  • 黃河出現2020年第2號洪水 啟動上遊IV 級應急響應
    資料圖:汛期黃河中的孟門山。 蘭華 攝 中新社鄭州7月20日電 (董飛 蒲飛)中國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稱,黃委)20日晚間消息稱,黃河出現2020年第2號洪水。受降雨影響,黃河蘭州以上來水持續增加,黃河蘭州水文站20日20時42分流量達到3000立方米每秒,為黃河2020年第2號洪水。按照《黃河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預案(試行)》規定,黃委經研究決定,發布黃河上遊汛情藍色預警,自20日21時起啟動黃河上遊水旱災害防禦IV級應急響應。
  • 新安江水庫開閘洩洪50小時下洩量約76個西湖!什麼時候能停止洩洪...
    7月8日上午9時,建成61年來新安江水庫首次9孔全開洩洪!新安江水庫洩洪至今共下洩水量約76個西湖杭州網記者從建德市了解到,截至9日10時,新安江水庫水位108.32米,超汛限水位1.82米。賴建軍:目前看,大壩安全沒問題。建成使用61年以來除了一次實驗洩洪外,此次九孔洩洪足以見證這座水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九孔洩洪至今,大概水位目前我們了解到的是下降了10釐米,為什麼會比較緩慢?
  • 渠江洪水「調節器」調控很靈活
    、州河上的江口水電站實現聯合調度,整個流域應對洪水能力大大增強   工程名片  江口水電站  1987年開建,1992年5月全面竣工,是當時四川省最大的地方水電站。  江口水電站共有7扇閘門,閘門高度均按葛洲壩水電站洩洪閘門標準修建,校核洪水位千年一遇為332.7米,百年一遇為330.62米,能夠攔截洪水1.02億立方米,是目前渠江流域最大的洪水「調節器」。   現場看備戰  「現在水位是多少?下洩流量是多少?」
  • 深度解讀:洪水過境重慶,為何「歷史罕見特大」?
    長江委水文上遊局水情預報室副主任張娜說,降雨疊加影響下,各地積雨大量轉化為流水並經支流下洩,主要江河承受的壓力不斷增加。今年入汛以來,截至8月20日,僅重慶地區中小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次數就達到165次,是近10年來首次破百,其中56條次河流發生超保洪水;1751條次中小河流出現明顯漲水。
  • 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 多地多部門做好防凌準備
    「河流解凍期間,如果氣溫升高很快,或上遊來水突然增加,使河冰突然破裂,迅速集中解凍,稱為『武開河』。這會導致河道裡水量增加,水位快速抬高,形成洪峰。」陳銀太說。今年黃河流域防凌形勢如何?水利部信息中心(水文水資源監測預報中心)副主任劉志雨分析,今年黃河上遊龍羊峽水庫蓄水較多,需及時騰庫,加之黃河寧蒙河段當前流量為近年來最大,導致黃河將以大流量封河,「當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水位高時,封河後,冰蓋前緣的冰花容易被捲入水下,形成冰塞。此外,大流量封河可能導致冰層多且厚,增加開河期的防凌負擔。」
  • 「把清水送人,把黃河沉沙留到聊城」!探訪中國最大沉沙池位山灌區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廖偉 聊城報導12月15日,聊城市首屆網絡文化節「新動能·新聊城」中央、省級媒體聊城行活動正式啟動。12月16日上午,媒體行採訪團來到生態宜居的東阿縣,走進風景秀美的黃河位山溼地公園。
  • 今年汛期西江北江或現超五年一遇洪水
    大中型水庫蓄水量同比增10.3億立方米4月2日到4日,廣東迎來入汛後首輪強降雨,北江支流武江上的樂昌峽水利樞紐出現近10年一遇入庫洪水,北江幹流及其部分支流共4條河流5個水文站出現超警戒水位。樂昌峽樞紐根據水文預報提前騰空部分庫容並控制下洩流量,最大削峰率達22.4%,有效攔蓄洪水0.35億立方米,成功將洪水從接近十年一遇降至五年一遇,保障了樂昌市的防洪安全。省水文資料統計顯示,截至4月13日8時,北江、西江流域下遊的水文控制站平均流量比多年同期增加了71%和196%,東江流域比多年同期減少了10%,韓江流域與常年相當。
  • 2019年黃河龍劉梯級水電發電量創歷史新高
    其中西北電力調控分中心直調水電廠黃河龍羊峽、拉西瓦、李家峽、公伯峽、 積石峽、劉家峽六大直調水電站發電量達500億千瓦時,同比增加7.3%,超出多年均值50%。黃河龍羊峽水庫連續兩年蓄至正常庫水位2600米,創造了2600.34米的歷史新高。近兩年黃河上遊地區受中高緯冷空氣、熱帶系統及西南暖溼氣流共同影響,遭遇了連續兩年近十年一遇的洪水過程。
  • 狂風駭浪丨颶風與洪水 之 1887年黃河大水災
    黃河常被人們稱為中國的母親河,同時,黃河還被稱為「中國的悲傷」。有人統計,從西漢文帝十二年到清朝道光二十年的2000年間,黃河洪災共發生了316起,平均每年就發生一次洪災,頻率之高讓人瞠目。可以說黃河既是一條創造生命、施以恩澤的母親河,又是一條暴怒的巨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