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戰洪峰‖記東營黃河河務局2020年防禦大洪水實戰

2020-12-22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園園 通訊員 劉曉雪

黃河下遊的黃河東營段河道高出兩岸背河地面3-5米,設防水位高出兩岸地面6-10米,是典型的地上「懸河」,河道最窄處僅572米,這裡是寬河道進入麻灣至王莊30公裡窄河道的咽喉,以窄、彎、險著稱,防汛責任重大。

運籌帷幄,決勝千裡

6月24日,黃委啟動2020年防禦大洪水實戰演練。

6月28日8時起,小浪底水庫下洩5500立方米每秒。

6月29日,東營區人民政府召開防禦黃河大流量洪水專題會議。

6月30日,本次大流量過程峰值出現在黃河山東段,達到5120立方米每秒,是自1996年來流量最大的一次。

7月1日,黃河正式進入汛期。

7月3日16時48分,利津水文站實時流量4580立方每秒,水位11.88米,形成1989年以來最大流量。

「我現在的位置是東營區龍居鎮老於灘生產堤防守現場,當前已正式進入汛期,東營局全體幹部職工將全力已赴,嚴陣以待,確保東營區黃河防汛安全。」7月3日,東營黃河河務局局長劉濱在與黃委現場視頻連線中,匯報生產堤加固防守情況後鄭重表態。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東營黃河河務局高度重視、緊密部署。5月中旬公布防禦大洪水職能組設置及人員安排和職責;科學修訂完善各類預案,進一步落實班壩責任制,定人、定責、定堤段,不留責任死角;堅持一日一會商,班子成員下沉一線、24小時值守管理段,動態部署防禦大洪水實戰演練工作,特別是大流量洪水水頭進入東營河段以來,班子成員靠前指揮,綜合調度、工情災情、水情方案、防汛督查等職能組連日駐守一線,強化巡查防守,現場指導、及時處置,做好水情、工情、險情等分析研判;備足備齊防汛料物,落實安全措施,全力確保沿黃群眾涉河安全。

人民至上,紅色砥柱

「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新指示作為黃河防汛救災的最高準則。」紀檢組長薄其田在紀念建黨99周年「一線黨旗紅,迎戰佑河安」主題黨日活動上,在黃河邊、黨旗下向該局黨員同志就防汛工作、防禦大洪水實戰演練工作再緊弦。

她是黨員。綜合調度組值班第一個班裡有她,辦公樓應急供電第一反應要找她,汛期車輛調度第一個電話要接通她,防暑降溫物資購買第一時間會詢問她,遇到問題第一個想到能解決的就是她;一雙眼睛看全局,兩隻手掌顧大家,三步之內解難題,四時如一盡奉獻,每個第一的背後是領導和職工的信任、是她對入黨誓言一字一句的篤行。她是黨員,她叫左菲。

他是黨員。汛期第一個防汛值班通知是他下達的,第一次會商視頻會現場是他布置的,第一份往區裡報告的紅頭文是他擬定的,搶險隊第一次上堤駐防的照片是他拍攝的;他徒步查勘汛情,用文字記錄汛期進展,用鏡頭留住特殊瞬間,用話語傳達條條指令,每個第一次的背後是17年黨齡的忠誠與捍衛、是16年治黃工作的熱愛與堅守。他是黨員,他叫龐小龍。

急、難、險、重,黨員在前,黨旗插在黃河防汛最前沿,一名名黨員是紅色的中流砥柱,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中,用自己的信念和堅守鑄就了應戰大洪水的紅色堡壘。

一夫當關,精銳鐵軍

這裡有一支專業的黃河鐵軍。「報告,教官,應到38人,實到38人,請指示。」「開始訓練!」6月17日,麻灣管理段院內黃河民兵搶險隊訓練基地上,東營區民兵黃河防汛搶險隊服裝統一,隊列整齊,呼聲震天,第二十次上堤駐防集結完畢。每名隊員的肩上,一邊是打樁栓繩、編拋鉛絲籠、捆拋柳石枕、修做反濾圍井及掛柳防浪等防汛搶險基本技能的訓練,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上得去、搶得住,一邊是巡堤查險、根石探摸等責任堤段的堅守,確保查得出、查得準、報得清。他們用過硬的本領、鐵的紀律、執著的堅守鑄就「黃河鐵軍」招牌,用日復一日的汗水將「黃河鐵軍」的名牌擦得透亮;同在這一刻,東營河務局15名專業搶險隊員也進入待命狀態;這一刻,「黃河鐵軍」整裝待發。

這裡有一群實在的黃河職工。「這麼大的水,不出來多看幾遍,在屋裡別說睡覺,坐都坐不住。」這是入汛以來,曹店管理段職工張欣值守的第9個夜班,用眼看一看才放心,用腳踩一踩才踏實,道出了每個管理段職工的心聲;曹店管理段段長於愛建、麻灣管理段段長牛偉峰、搶險隊隊長尚小凱以及管理段所有職工,輪流堅守黃河岸邊;險工巡查輪班不間斷,大洪水來臨之際更是加密夜間巡查頻次,重點巡查易出險和工程薄弱堤段,將一切可能出現的險情消滅在萌芽狀態。他們把管理段作為大洪水防禦的第一線,以段為家,夜以繼日駐守,化職責、使命為擔當、作為,為黃河築起了同心同向的安瀾屏障。

恪盡職守,我將無我

「應須駐白日,為待戰方酣。」6月19日以來,東營黃河河務局全面啟動防禦大洪水機制,進一步壓緊壓實防汛責任。全員到崗到位,節假日、周末不休息,綜合調度組、水情方案組、工情災情組、後勤通信保障組、物資保障組和防汛安全督查組按職責分工,各負其責、分組協作,及時調度處理突發汛情、險情,防洪運行機制24小時高效運轉,防汛調度大局整體穩定有序。

「生產堤防洪能力低,是應戰大洪水的薄弱環節,必須加強督導、協調,做好薄弱地段的加固處理,以慎之又慎的態度做好萬全準備。」6月21日,副局長曹同錄帶領工情組成員徒步普查生產堤缺口及串溝情況時囑咐道。該局工情、水情組技術人員對灘區生產堤加固防守進行了事前、事中、事後三次徒步檢查,生產堤串溝、生產堤缺口、堤身薄弱堤段一一記錄,詳細報告;第一時間按照上級部署迅速落實各項準備工作,加大督導落實,督促龍居鎮政府限期對發現問題進行了修復加固,關口前移消除隱患;再次落實好生產堤巡查防守人員、搶險料物和搶險機械,全力確保灘區安全。

「此次防禦大洪水實戰演練不同與往年,不僅要密切關注各測站水位,灘唇出水、生產堤偎水、水閘漏水、引水等情況都是我們水情組的工作重點。」水情組組長張榮國在第一次水情組會議上強調。數據之真實、測算之精準是防汛安全的基礎。水情組組織人員一線看河勢、觀水情、測水深、量壩頂,沿河徒步勘測,及時掌握一手資料,與值守人員隨時電話溝通,對上報的各類數據反覆校核,確保了各類數據的準確無誤。

通力合作,定盤壓艙

隨著大流量持續時間加長,防汛壓力也越來越大,東營黃河河務局幹部職工以泰山壓頂的緊迫感,時時刻刻盯緊防禦大洪水的各條防線。

「董師傅,我們這層的燈不亮了,您過來給看看吧。」「董師傅,會商視頻的設備都調試好了嗎?」大家口中的「董師傅」,是工齡三十二年的高級技師董永亮,每天上午八點、下午五點對全局電話、網絡線路進行日常檢測,確保網絡暢通,每天固定時間對發電機等應急供電設施進行仔細檢查,確保應急發電頂打管用,這是他的日常;全天24小時待命,一個電話隨叫隨到,「一人當關萬夫莫開」,我們都說有了董師傅,通訊保障就有了「定盤星」。

「在汛前清查防汛儲備物資及工器具的基礎上,密切關注各類物資動向,要第一時間掌握差額情況及時購置補充,確保需時頂打管用!」物資保障組副組長張偉在物資保障組組內會議上強調。汛前物資保障組對黃河防汛物資存儲數量進行清點,結合實際情況提出調度供應意見,累計補齊補足查水燈具、安全杆、安全繩等;預籌工程搶險用料,及時掌握抗洪搶險物資消耗情況,補齊差額,累計儲備石料1.88萬立方、鉛絲25.69噸、麻繩5.46噸、編織袋1.25萬條等,落實裝載機、挖掘機、吊車、自卸車等搶險機械49臺;保證各項物資拉得出、很管用,穩固了後勤物資的「壓艙石」。

「張經理,浮橋拆除時專業人員一定要規範操作,務必穿好救生衣,此次黃河大流量過境,務必保證浮舟固定牢靠,拆除後多關注水情、雨情信息,不能出任何安全問題。」6月25日,防汛安全督查組現場督促麻灣浮橋運營單位按要求對浮橋進行拆除,按要求對浮舟進行錨固,當天16時按照一舟一錨的規定,完成浮橋拆除11組,長度220米;同時,全力加強安全管理,抓實抓細大流量期間涉水、浮橋等各項安全防範工作,對進灘道路、重要壩頭設置了攔路杆,安排專人看守,勸阻群眾、無關人員不要進入;從全著眼、從細入手扣好了汛期「安全鎖」。

相關焦點

  • 東營黃河河務局舉辦水行政執法培訓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園園 通訊員 林智為加強水政監察隊伍能力建設,近日,東營黃河河務局聯合山東黃河職工中等專業學校舉辦了水政執法人員培訓班,東營局全體水政監察人員參加。在培訓過程中,山東黃河河務局水政處王偉對水行政執法工作做出了講解,結合以往案例反饋到日常執法實務,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等法律中期限、調查取證等執法工作中的難點做了重點解讀,發揮「一盾三劍」的有力作用。
  • 視頻:今天,黃河東營入海口24年來洪水最大水頭平穩入海,4530立方米...
    7月3日上午8時,黃河最下遊的利津水文站實測流量由早晨6時的4530立方米/秒下降到了4460立方米/秒,這標誌著黃河這次汛前調度的洪水最大水頭已平穩入海,流量峰值為24年來之最。由此形成黃河下遊5000立方米每秒流量級洪水過程,這也標誌著黃河下遊主河槽過流能力由4350立方米每秒提升到了5000立方米每秒,為應對有可能發生的超標洪水提供了更好的河道地理條件。同時,也給黃河三角洲溼地提供了一次絕佳的生態補水機會,預計可實現補水1億立方米,將有力促進溼地生態功能的進一步提升。
  • ...為黃河2020年第2號洪水。按照《黃河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預案(試行...
    【黃河出現2020年第2號洪水 啟動上遊IV級應急響應】受降雨影響,黃河蘭州以上來水持續增加,黃河蘭州水文站7月20日20時42分流量達到3000立方米每秒,為黃河2020年第2號洪水。
  • 59秒看黃河東營段冰凌過境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1日訊近日,隨著寒潮退去溫度回升,1月11日上午,記者在黃河王莊險工河段發現,原本奔騰的河水被「冰凍」大半,白色的冰塊將整個河道填充,原本黃色的河流猶如一條玉帶蜿蜒伸向遠方。根據利津水文站監測數據顯示,1月11日8時,黃河利津段淌凌密度約為1%-20%,平均冰厚1-3釐米左右,30千米的觀測河段有19.5千米封河,達到了觀測河段的三分之二,封凍段冰厚1-20釐米。「我們基層防凌觀察人員每天要對河事觀測三次,觀察流凌情況,特別是流凌密度、冰塊的大小及封河情況,出現冰壩、發現水位急速上漲,要及時向上級匯報。」東營市利津黃河河務局王莊管理段副段長張志強介紹道。
  • 聊城:黃河24年來最大洪水安全下洩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許金松 通訊員 孫明學 畢經濤)記者從聊城黃河河務局了解到,7月9日,我市黃河艾山水文站流量回落到3000立方米/秒以下,24年來最大洪水安全過境我市,隨著黃河水位持續回落,我市境內11座黃河浮橋將陸續搭接。
  • 長江第1號洪水形成!黃河洪峰已到這地,24年來流量最大
    》達到洪水編號標準「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2020年7月2日7時54分,長江委水文局已發布烏江、長江上遊三峽庫區、城陵磯河段洪水藍色預警,提請湖北省、湖南省、重慶市沿岸有關單位和公眾注意防範。7月1號開始,山東將全面進入主汛期,各大水庫開始騰出庫容為汛期做準備。
  • 甘肅積極應對黃河2020年第2號洪水
    原標題:甘肅積極應對黃河2020年第2號洪水 受降雨影響,黃河蘭州以上來水持續增加,黃河蘭州水文站7月20日20時42分流量達到3000立方米每秒,出現黃河2020年第2號洪水。黃河水利委員會啟動水旱災害防禦Ⅳ級應急響應。
  • 觀摩「模型黃河」,探秘「洪水」試驗
    6月25日上午9點半,記者來到了位於鄭州北郊「模型黃河」基地的1號試驗大廳,「2020年黃河下遊小浪底至陶城鋪河段洪水預演實體模型試驗」就在這裡進行。 原來,今年的試驗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旨在為黃委2020年防禦大洪水實戰演練提供科學支撐,模擬小浪底水庫最大下洩流量從2070立方米每秒逐步加大至5280立方米每秒時,下遊洪水演進及淤積情況。
  • 黃河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已形成
    答:只需點擊右上角關注民生大參考百家號即可。ps:您的每一次關注和點讚都是大參考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謝謝!緊急!黃河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已形成!村子被淹,數百人連夜轉移!四警齊發,2020年這個夏天,天氣咋就這麼魔幻?黃河進入「七下八上」關鍵期 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7月16日,黃河正式迎來「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
  • 黃河出現2020年第2號洪水 啟動上遊IV 級應急響應
    資料圖:汛期黃河中的孟門山。 蘭華 攝 中新社鄭州7月20日電 (董飛 蒲飛)中國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稱,黃委)20日晚間消息稱,黃河出現2020年第2號洪水。受降雨影響,黃河蘭州以上來水持續增加,黃河蘭州水文站20日20時42分流量達到3000立方米每秒,為黃河2020年第2號洪水。按照《黃河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預案(試行)》規定,黃委經研究決定,發布黃河上遊汛情藍色預警,自20日21時起啟動黃河上遊水旱災害防禦IV級應急響應。
  •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文化館:在這裡,縱覽黃河千年
    編者按: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於9月22日-24
  • 溫縣法院、縣河務局:「玉蘭亭故事會」共話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溫縣法院、縣河務局:「玉蘭亭故事會」共話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2020-08-24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中國東營·黃河鐵人三項冠軍賽開賽 - 國家體育總局
    2020中國東營·黃河鐵人三項冠軍賽開賽 發布時間:2020-09-13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艾琪 字體:
  • 山東在建一座黃河大橋,主橋全長880米,工期3年,就在東營境內
    山東是黃河流經的一個省份,還是沿黃省區唯一的沿海省份,近幾年的發展是非常快速的,在眾多黃河流經的省區中,經濟算是名列前茅的,所以山東承擔著沿黃河經濟帶龍頭的使命,而要想發展好黃河經濟,首先要做的就是建設過黃河通道,確實,建設過黃河通道,山東一直在努力。
  • 北展寬工程與黃河國際生態城
    1969年至1970年,凌汛期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凌洪,在濟南老徐莊至齊河南坦形成橫跨黃河的冰壩,插冰長達15公裡,水位陡漲4.2米,超過1958年洪水位0.19米,嚴重威脅堤防安全。在1989年之前,全部隸屬於德州黃河河務局管轄。1989年12月27日,依據山東省委省政府根據國務院國函〔1989〕70號文規定做出的《關於調整我省部分地市行政區域有關問題的決定》,山東黃河河務局以黃辦發〔1989〕28號文,將德州黃河河務局(原德州修防處)的濟陽黃河河務局(原濟陽修防段)和齊河黃河河務局(原齊河修防段)的王窯、大王廟、大吳三個分段劃歸濟南黃河河務局(原濟南修防處)管轄。
  •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落天走東海!東營與黃河:跨越千年兩次「邂逅」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24日訊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自古便與東營這片土地有緣。滔滔黃河水,奔流向大海,每年向大海延伸三萬畝土地,造就了共和國這片最年輕的土地。9月24日,「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一行來到東營黃河文化館,在這裡探尋黃河與東營的故事。黃河在形成至今的一萬年間,受地質狀況和泥沙淤積的影響,河道變化之劇烈、遷徙之頻繁,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尤其是下遊地區。
  • 山河安·行之善,泉城之隅 觸摸黃河——「千裡走黃河」系列活動
    山東省僑聯副主席,濟南市僑聯主席米文芃、濟南黃河河務局二級巡視員張需東、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任驍瑞等十餘位領導出席本次活動並發表致辭。該活動由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邁麥(山東)品牌運營有限公司承辦,天橋區黃河河務局、天橋區歸國華僑聯合會協同承辦,中國黃河文化經濟發展研究會給予大力指導,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黃河河務局、山東省體育總會、山東黃河文化發展促進會、濟南黃河河務局、濟南市歸國華僑聯合會等單位給予積極支持,濟南致公書畫院、濟南市體育競賽表演協會協辦,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體育節目運營中心提供技術支持
  • 潼關站將出現1996年以來最大洪水 黃委強化水沙聯合調度 啟動黃河...
    文丨徐清華據水文部門預報,正在持續演進的黃河5號洪水將於8月21日10時前後在潼關水文站達到6600立方米每秒,為1996年以來該站最大洪水。黃委統籌考慮,提前應對,結合上中下遊雨水汛情,於8月20日12時起,實施黃河中下遊水沙聯合調度,小浪底水庫按4000立方米每秒控洩,三門峽水庫繼續敞洩運行,並同步啟動黃河中下遊水旱災害防禦Ⅳ級應急響應。受近期黃河中遊地區持續強降雨影響,8月20日8時,黃河第一大支流渭河華縣水文站流量為2750立方米每秒,將於20時前後達到3500立方米每秒。
  • 「山河安·行之善」泉城之隅觸摸黃河,千裡走黃河系列活動舉行
    山東省僑聯副主席、濟南市僑聯主席米文芃致辭濟南黃河河務局二級巡視員張需東致辭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任驍瑞致辭該活動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黃河河務局、山東省體育總會、山東黃河文化經濟發展促進會、濟南黃河河務局、濟南市歸國華僑聯合會等單位給予積極支持
  • 水利部:松花江發生2020年第2號洪水
    看看新聞Knews記者今天(9月22日)從水利部獲悉,13時5分,受降雨及上遊來水影響,松花江上遊幹流哈爾濱水文站水位漲至警戒水位(118.30米),依據水利部《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編號為「松花江2020年第2號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