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在玩啥?這一波支持房企

2020-12-16 地產神經元

官方點名批評

前幾天,人民日報對最近頻頻引入資本的「社區團購項目」發表了重要評論《「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點名批評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別光顧著惦記幾捆青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更需要你們去創造探索。

藉此試問,即將帶著2公斤珍貴月壤返回地球的嫦娥五號,其中有多少民營企業對航天計劃做出多少貢獻?相比美國的SPACEX公司載人飛船,藍色起源的新謝潑德火箭,波音的發動機,聯合發射聯盟的低溫管理系統,中國有多少民營科技參與其中?

此前,馬雲懟馬斯克說,與其讓100萬人移民火星,我覺得幫助地球70億人更重要。現在想來,如果有了錢,不投入基礎科研,不說一定要研發精密儀器、運載火箭、衛星及空間站等,卻還在幾乎沒有門檻的社區零售賽道上追逐,多少有些難堪。

社區團購是什麼?

顧名思義,社區團購是社區的電商。基本模式是企業從社區中招募社區團長(有社區便利店的老闆,有賦閒在家的寶媽、阿姨等),團長負責通過拉微信群等形式找客戶,按照企業提供的商品,發布商品信息,下單後,企業供應分揀貨品、配送到團長設置的小區站點,團長抽取5-15%不等的提成。

集中的訂單,集中的配送,損耗、採購、運輸、配送成本都比實體店低,因此價格也會比超市能低一些,長久發展將形成微信群裡的社區超級便利店。這個模式受到資本的熱烈歡迎,早在2016年社區團購就站上一個短暫的風口,當時小區樂、食享會、你我您、考拉精選等都拿到過數千萬或上億美元的融資。

不過隨著青年菜君、鮮品會,到許鮮、愛鮮蜂等生鮮類社區團購項目關停,大家也發現社區團購中存在幾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有,供應鏈很難整合,傳統商超沉澱十幾年的進貨渠道不是白幹的;重度依賴團長,團長的引流和運營能力不一。

今年的疫情迫使人們無法出門,讓不溫不火的社區團購突然爆發,截止12月初,今年國內社區電商企業拿到13筆投融資,總金額超100多億元,市場規模也達到空前絕後的700多億元。騰訊、阿里、京東、美團、滴滴、蘇寧、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巨頭,也紛紛自建或收購項目參與其中。形成阿里的驛站團購和十薈團,騰訊的興盛優選,美團的美團優選,蘇寧的蘇小團,京東的蛐蛐購和友家鋪子,物美的多點拼團,同程旅遊的同程生活等哄搶市場、神仙打架的場面。

目前入局社區團購主要有三大類型的公司,網際網路巨頭、創業派和房地產企業。對此,網絡議論紛紛,差評如潮。

適時擁抱變化

各家目前火力全開,網際網路老套路,補貼、補貼、補貼!全力壓低貨品價格,獲取銷量和用戶量,當務之急各家也正在找尋經驗豐富的團長。作為個人,懂得變通,跟上風口也不失能有佔山為王的機會。例如,原本你從事微商,你賣1個產品賣給100人,如今你獲得幾乎不用投入成本的低於市場價的產品;原本你是便利店老闆,有機會獲得更多以前你店裡沒有的產品,將100個產品賣給100人,將是一個難以想像的變化。

社區團購比起傳統便利店零售雖然有創新,但其實對經濟發展是有阻礙的。網際網路巨頭不滿足於連鎖+拼團的團購平臺,以往網際網路企業搭平臺讓B端商家入駐,而這次則如親自成為B端商家開超市,長期競爭、補貼、獲量,最後和網際網路進入的所有行業一樣形成壟斷,架空了供應商和消費者,表面上省去了中間商,而價格掌控權都在他們手裡。回看現在美團、滴滴、餓了嗎等,他們的東西真的便宜嗎?壟斷後財富集中掌握在巨頭手中,同樣違背了共同富裕的初衷。

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我們體力越來越差,我們享受科技的進步,足不出戶購物、消費,出門先約好網約車,懶惰的身體機制被激發,運動的機會被無限剝奪?有沒有人考慮過,去便利店買雜貨、買菜這麼低門檻的小事,都因科技的進步被替代,當社區便利店、菜市場被擠壓,那些未接觸智慧型手機的老人和接受教育水平較低的人們呢?他們怎麼生活?

神仙打架,是否該管制?

給社區團購穿上新技術變革的華麗外套,目前又是一場和時間的賽跑。會不會跟當年的團購大戰、O2O、P2P、共享單車、網約車、無人貨架等創業風口一樣,接盤的變成老百姓?

燒錢發展是傳統零售企業的攪局者,市場追名逐利,對行業也未必全是壞事。多年來,傳統零售企業進步非常有限,傳統零售行業也需要新的競爭,加速淘汰迭代。

無論是便利店、商超、供貨商、配送商,都應注重新技術、高效率、低成本這個趨勢,這一衝擊,對提升經營效率有促進作用。所以,打架,你們儘管先打好了。

支持鼓勵房企

講道理,房地產企業是最早最有機會做這件事的,掌握大量業主信息、社區物業服務的龍頭房企眼看網際網路巨頭發動的社區團購戰,不知作何感想。他們手裡的物業公司如碧桂園、保利、恆大市值都已超過千億。

論布局,房企比網際網路巨頭早,碧桂園的「碧優選」,生產銷售一體化,深耕社區團購,房企其實早就意識到社區團購的價值,目前保利的「保得利精選」,貝殼的團購小程序等都還是大型房企展現軟實力的一種方式,並沒有轉化為經營盈利,獲得大的發展。

網際網路巨頭的玩法則完全不同,1毛錢1斤菜,1塊錢1斤水果,這種貼錢培養用戶習慣的做法,很可能短時間就佔領規模巨大的市場,這一招房企根本就學不會。房企空有社區陣地,最終將變成網際網路巨頭的市場,如今看來,只滿足於賣房掙一次大錢,是多麼短視的行為。

不過這一波,我站隊地產開發商。社區團購的戰爭才剛剛打響,最終拼的是產品、服務和供應鏈,誰將笑到最後還不好說。房價「穩」字當頭,在開發主業之外,房企當下最好的選擇,應該追尋精細化經營,可以主動擁抱網際網路巨頭,也可以穩紮穩打建立自己的供貨甚至生產渠道,在內功上做文章,紮實做好服務,利用零成本「保安」配送等先天優勢,方便社區居民,贏得更多尊重。

希望巨頭們不要老盯著小商販,從自行車到計程車,從飯店到洗車店、洗衣店、便利店,利用龐大的資本和先進技術,多做一些大事。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大風吹,配送物流都在追
    我們都知道時下最熱的行業概念莫過於社區團購了。從網際網路多方巨頭角逐,再到前幾日被官方點評。這一波大風吹來了0.99元的秒殺雞蛋、3萬月薪挖團長、也吹來了供貨商斷供、團長罷工等等。無論是爭議滿滿,還是吐槽連連,黑紅纏身的社區團購,自打被疫情大力一推,登上了時代舞臺,絕不會那麼快地淡出大家的視線。
  • 社區團購誰在支持誰又在抵制?
    「社區團購,以社區為中心,居民在線上下單參與團購,再由團長進行商品管理和分發。」在2019年幾乎歇了菜的「社區團購」,因為2020年的一場疫情,培養了百姓網上買菜的習慣,變得炙手可熱,引得資本們爭相下注。熟悉的味道,不一樣的配方。價格戰,1元錢6個獼猴桃,你買不買?
  • 美團優選社區團購運營方案:全新乾貨,解析社區團購的增值秘訣
    社交電商的分支——社區團購/社區拼團更是成為了必然的趨勢,從小超市小便利店到網際網路巨頭都參與其中,探索更多的發展。隨著社區團購成為主流,越來越多的商家/企業關心,如何運營好社區團購?我們都知道,入一行最快的成長方式,便是模仿成功案例運營模式,再優化模式使之適合自己。所以廣州赤焰信息,今天就為大家解析,社區團購中的實力選手——美團優選的社區團購運營方案。
  • 京東也加入社區團購混戰?網際網路巨頭密集發力的社區團購真香?
    來源:江瀚視野最近一段時間,如果要問哪個產業最紅火,相信大家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這就是社區團購,最近一段時間,京東、美團、淘寶、拼多多幾乎是數得上號的網際網路巨頭幾乎是商量好的似的,全部衝進了社區團購的紅海,把這片原來不受重視的產業,變成了一場大混戰,為啥巨頭們集體看好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真是香餑餑嗎?
  • 捲土重來 家門口的菜攤會被社區團購「玩」壞嗎?
    原標題:捲土重來,家門口的菜攤會被社區團購「玩」壞嗎?   家門口的菜攤會被社區團購「玩」壞?
  • 家門口的菜攤會被社區團購「玩」壞?
    每天清早,各家鋪子前擠滿了前來灌臘腸的居民,一眼望去,幾乎都是老年人,仿佛正在掀起的社區團購浪潮與他們無關。記者隨機走訪了這家菜市場多個鋪位,他們也表示生意暫未受到社區團購的衝擊。「該買還得買啊,這段時間菜價也沒有受到波動。」張萌的蔬菜鋪子在菜市場入口,據她觀察,菜市場裡不乏年輕人身影。
  • 衛龍發通知: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這是為什麼?
    網紅品牌衛龍發布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的通知!這是為啥呢?很多看熱鬧的人,也許認為,多一個渠道不好嗎,多賣東西啊。其實,你想得太簡單了,這可不是多一個渠道的問題,對很多傳統品牌,特別是快消品而言,社群團購平臺對他們的打擊也許是致命的。一旦價格體系出問題,渠道和終端頃刻之間就會崩塌,讓這些品牌的銷售陷入癱瘓,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 有錢一起賺,吃獨食死翹翹,這就是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失敗的原因
    有錢大家一起賺,吃獨食肯定會死翹翹,這就是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失敗的必然原因。就在剛剛,幾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表態退出社區團購,轉而要支持科技發展,我想這都是客套話,後面等到時機成熟,肯定還會做。資本的本質都是一樣的,無非都是為了賺取超額利潤,但是你自己玩就不行,就像之前的行動支付一樣,這樣的錯誤不能犯第二次,因此一定要把他們掐滅在萌芽狀態。但是社會團購到底好不好呢,從效率和質量上說,社區團購搞起來對消費者來說,絕對利大於弊,只是中間的錢被誰賺走的問題。
  • 社區團購等電商平臺為什麼火?因為它們無視了房價漲跌!
    最近,這個社區團購鬧得沸沸揚揚,有的喜歡商品價格的優惠,有的抱怨小商販沒有活路,有的分析幾大網際網路大佬的大戰行情。我從個人的角度來談一下我的觀點,從房價的角度來分析分析。社區團購火了21世紀什麼生意最火?無視房價的生意。阿里巴巴、京東、騰訊、美團、餓了麼、滴滴等企業,無疑是當下最火的民營企業。為什麼火呢?大家發現沒?
  • 風口上的社區團購,瘋狂的「團長製造機」
    他是某大型社區團購平臺的BD(商務拓展),在這場激烈廝殺已近乎於肉搏的社區團購大戰中,張良的任務始終只有一個:發展更多的團長。這一天,壽寧急遽降溫至3℃。張良沒有出門,和團隊裡的另外4個年輕人窩在臨時租下的小屋裡,聊天取暖。他們的上一個戰場是廈門,完全沒料到冬天還會冷成這樣。
  • 社區團購具有哪些優勢?如何才能做好社區團購的運營
    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的現在在疫情期發揮巨大作用的社區團購依舊在發光發熱為眾多用戶的生活提供著便利。社區團購結合小程序將線上線下的資源充分連接起來,通過統一的集採集配降低了產品流通渠道的成本。社區團購具有哪些優勢?社區團購小程序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 碧桂園服務進軍社區團購 盯上大白菜的巨頭又多一個
    同為房企四巨頭旗下物業,融創物業、恆大物業才剛剛掛牌上市,碧桂園服務儼然已成為資本市場更老練的操盤手。12月11日,碧桂園服務公告擬再度配股,籌資額高達77.5億港元,這是其2018年上市以來的第三次融資。
  • 他們為什麼要抵制社區團購?
    這威脅的,就是社區小超市的生意。接下來就是便利店。各種日用品、零食、酒水飲料,這些品類現在已經能在很多社區團購平臺買到了,這跟便利店有一些重合。社區團購是次日達,所以除去那些馬上就要買到手的即時性需求,未來很多需求都可以通過社區團購滿足。
  • 風口上的社區團購 誰的團長誰的團?
    他是某大型社區團購平臺的BD(商務拓展),在這場激烈廝殺已近乎於肉搏的社區團購大戰中,張良的任務始終只有一個:發展更多的團長。這一天,壽寧急遽降溫至3℃。張良沒有出門,和團隊裡的另外4個年輕人窩在臨時租下的小屋裡,聊天取暖。他們的上一個戰場是廈門,完全沒料到冬天還會冷成這樣。
  • 社區團購血戰空前
    據消息人士透露,「社區團購是美團必須要做成的業務,在資源上會給予充分支持,也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一面是開城過程中的捷報頻傳,一面是不斷提升配置的調兵遣將。而經過千團大戰後,面對由巨頭掀起的又一輪血雨腥風,社區團購的倖存玩家也多了幾分從容。「『雙11』當天興盛優選訂單量突破1200萬,但是售後率非常低,甚至低於日常水平,這對履約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上述興盛優選相關負責人表示。
  • 社區團購與社區電商的區別
    什麼是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早在2016年就已經出現,其運作模式非常簡單,牽頭人建好微信群,然後拉人進群,群主在群裡組織團購活動,通過統計群內報名參加的人數,由牽頭人(一般是群主)統一去線下批發市場或者線上批發平臺統一下單,最後到貨後由群主配送或者群成員自提就算完成一次團購活動。
  • 下沉市場不需要巨頭,但很需要社區團購
    隨著該文社區團購再一次立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人民日報的公開批評也引來業內的各種聲音。對問題要二分的去觀察,先不管巨頭們的下場,社區團購的發展對下沉市場真的毫無價值嗎?就這一點開始展開討論。1、社區團購給下沉市場帶去了什麼?
  • 網際網路混戰社區團購
    11月30日,社區零售品牌「十薈團」宣布完成阿里巴巴聯合領投的1.96億美元C3輪融資,這是十薈團今年獲得的第四輪融資。此後一天就有消息稱,社區團購創業公司「興盛優選」即將開啟新一輪融資,融資額初步定在2億-5億美元,估值達50億美元左右。
  • 「社區團購」 攻城掠地,藥店的機會!
    疫情的原因,2020年上半年,熱門、風口是直播帶貨;而下半年,熱門、風口絕對是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是真實居住社區內居民團體的一種購物消費行為,是依託真實社區的一種區域化、小眾化、本地化的團購形式,本質是以一群人為單位、注重低價的電商服務。2020年下半年,社區團購火了!
  • 一文讀懂:社區團購江湖混戰
    大家都在怎麼玩?仗已經打起來了,眾所周知的是巨頭們正在搶人、搶店、搶貨,在全國各地開城地推,鬧哄哄的一片,但少有人講清楚,它們具體是在怎麼玩?在打法上,它們又有哪些差異?但其他平臺不一定有芙蓉興盛的便利店資源,所以2018年社區團購那一波創業,按照團長身份的不同,分化出了兩條路線:一是便利店+平臺,二是寶媽+平臺。這兩條路線最大的區別在於,便利店是看得見的,店面就在那裡,直接可以作為提貨點,但寶媽是不確定的,得一個一個去找,而且相對而言不是很穩定,還得解決提貨點的問題。所以在過去,社區團購是一門慢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