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玩串珠子「沒耐心?「提升孩子專注力,爸爸媽媽應該這樣做

2020-12-25 嘟嘟媽媽分享

導語:一次去商場,看到一個四歲左右的小男孩坐在椅子上穿那種可以拼成動物形狀的小珠子,這種珠子我玩過,不僅考驗耐心,還要考驗專注力,常常大人都會半途而廢。而這個小男孩已經穿了一大半了,眼看就要完工了。禁不住好奇,就前去打探情況,原來這個小孩真的才只有四歲,所有珠子也都是自己穿上去的,只有不明白的地方才需要媽媽指導一下

"他才四歲呀,怎麼有耐心穿完一串珠子?"內心咆哮完不禁想到自己家的女兒,女兒快三歲了,做什麼事都沒有耐心,看書的時候明明給她讀《小雞球球》,她卻自己跑去翻《小睡鼠波波》,就連她最喜愛的看動畫片,也常常是看一會兒這個又馬上調到別的頻道。她這樣沒有專注力,做事沒耐心,讓我很犯愁她以後上學會不會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大家都知道,專注力越好,做事的效率就會越高。記得上學的時候班裡有一個學霸,每次老師講課都聚精會神的聽講,但是下課從來不看筆記、不複習,只是預習一下下節課要講的內容,然後就跟同學該玩玩、該鬧鬧,但他每次考試都會考第一。那些上課認真聽講,下課用心複習的同學很氣憤,明明我比他更努力,為什麼就沒有他考得好?這就是專注力的問題的,老師講課的時候專注力好的同學可能會理解95%以上的內容,而專注力差的可能連40%都理解不了,這就是為什麼自己更努力卻還是贏不了別人的原因。

孩子的注意力有一部分是天生的,另一部分靠後天的培養。很多家長在無意識中就毀壞了孩子的專注力,比如孩子正在自己拼積木,你非要跑過去說媽媽幫你吧;或者孩子正在打掃衛生,你覺得他笨手笨腳,過去一把搶過掃帚;還有對孩子沒有耐心,總發火等也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我們要對孩子有耐心,鼓勵他們自己完成自己的工作。

專注力不好的孩子對以後的工作和學習會有很多不良影響,不僅會影響學業,還會帶來情緒上的挫敗感。

專家認為,3到12歲是孩子專注力培養的最佳時期,而且越早越好。

那麼保護孩子的專注力不受破壞,家長該如何做呢?

1、 不要一邊帶孩子一邊做其他的事情。

現在很多家長喜歡一邊玩手機一邊帶孩子,這樣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不受重視,我們完全可以放下手機抽出幾個小時的時間專門陪孩子,等孩子玩累了、不想玩了我們再專心做自己的事情,這樣做事更有效率,也會讓孩子更開心,讓他們覺得自己被重視、被需要。如果一邊帶孩子一邊做別的事情,孩子有時候也會模仿大人的行為,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切勿教會孩子一心二用。

小編在這裡再給大家推薦1套提升寶寶專注力的遊戲書:《觀察力專注力記憶力訓練書》兒童全腦思維遊戲書 益智書籍12冊,專門設計的兒童專注力訓練遊戲書,書中通過遊戲、閱讀等方式提升寶寶專注力。

通過童趣的畫面和簡單的小遊戲,吸引孩子加入思考中,發散孩子的思維,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和觀察力

點擊下方即可▼

2、 不要總打斷孩子,讓孩子自己做主。

很多媽媽生來就有一副優越感,總覺得自己說的才是對的,自己做的才是最好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渴望獨立,可媽媽卻怕他這也做不好、那也不會,總是試圖打斷正在探索的孩子,讓他朝著自己安排的方向發展。家長要留給孩子選擇的空間,不能朝著你既定的方向出發,如果孩子沒有自由,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對探索的興趣,對什麼都提不起欲望,更別說培養專注力了。

3、 給孩子設定目標,讓孩子獨立完成

平時可以給孩子設定幾個小目標,比如幾天讀完一本書,幾個小時搭完一個積木,孩子按時完成後可以適當地給一些獎勵。這樣有助於提高孩子完成目標的興趣,心無旁騖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完成目標的同時鍛鍊了自己的專注力。設定的目標必須是孩子感興趣的模塊,而且完成的過程中家長不要插手,只有在孩子有困難的時候給出相應的指導。

結論:你也在為孩子的專注力而發愁嗎?做一個開明的媽媽吧,對孩子的喜好不幹涉但不縱容,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尊重孩子意見,不打斷孩子,少對孩子發火,也許你會收穫一個不一樣的結果。

相關焦點

  • 常跟孩子玩這幾個小遊戲,訓練反應速度更能提升孩子專注力
    圖片來源於網絡(二)搶東西可以用不同顏色的彩紙做一些圓筒,放在桌子上,讓爸爸媽媽中的一個人跟寶寶玩遊戲,另一個人喊口令。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分別坐在桌子對面,喊口令的人先讓遊戲者做些動作(如摸摸頭,摸摸鼻子、耳朵、嘴巴、肚子,拍拍手等),再說搶什麼顏色的圓筒,兩人同時伸手去搶,直到所有顏色的圓筒搶完,比比誰搶得多。這個遊戲非常鍛鍊小朋友的反應速度,剛開始的時候,寶寶們動作會很慢,爸爸媽媽們不要著急,可以假裝自己搶不到,給寶寶增加信心,多玩幾次之後他們動作就會越來越快啦!
  • 益智遊戲,鍛鍊孩子的耐心和專注力
    相信很多父母都害怕孩子玩遊戲,不能用心學習、看書,但其實有很多遊戲是非常有益的。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歡玩,如果在這個時候不玩,那以後可以玩的時間會越來越短,而且很多益智遊戲,不但能鍛鍊孩子的耐心,還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比如玩魔方等。
  • 如何提升娃的專注力?家長每天陪寶寶半小時,孩子專注力大不同
    之前去小學兼職帶班的時候,遇到一個讓我很頭疼的孩子,平時大家在安靜上課寫作業的時候,他做了幾分鐘後就會開始分神,一會看看窗外一會扣扣橡皮擦,提醒過後不出五分鐘,又發一次呆,一節課下來去檢查他的內容就真就只有寥寥幾個字。
  • 訓練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每天堅持10分鐘,孩子專注力一天一提升
    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首先是孩子自身原因,1~4歲的寶寶,不專心是很正常的,他們不能夠專注,所以需要不斷地探索世界,這個時候的寶寶家長不需要太嚴格的要求。因此,父母不要太急躁,不要太過於嚴厲地要求孩子做到他們能力範圍類地專注力。第二是外部原因,一般外部因素比較複雜,如環境的雜亂和喧鬧,父母的不斷幹涉,被強迫去指導,被父母忽視,想引起父母的注意等等,都會使孩子分心。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孩子應該怎麼辦呢?應該怎麼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
  • 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家長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不然這樣就可能會破壞孩子們的專注力,當然也不能讓孩子一直泡澡玩玩具,這樣也會對孩子的專注力造成傷害,家長們應該在孩子洗澡之前就和他們溝通這件事情,並且告訴他們等到水溫降下來的時候就要離開水盆了,讓他們的內心做好準備。
  • 睿智燈塔-孩子做事沒有耐心怎麼辦,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有一次,老師打電話給苗苗媽媽,說孩子上課的時候,總是有一些其他小動作,看著好像在聽課,但實際上每次讓苗苗回答問題的時候,她總是答不出來。究其以上原因,其實是孩子缺乏專注力的表現,對什麼事情都沒有耐心,不能夠很好地堅持下去,相信大部分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都會遇到此類問題。
  • 孩子做事沒耐心三分鐘熱度怎麼辦?3點做到位,輕鬆培養孩子耐心
    作為家長一定不能忽視,因為孩子如果專注力差,容易導致很多問題出現,就比如表弟家的孩子一樣。除此之外,還可能導致孩子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自信心和社交能力變差等等,想必這也是家長不想看見的。那麼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長應該怎麼提升孩子專注力呢?
  • 爸爸的陪伴影響著孩子大腦發育,常和跟孩子做這些事,孩子更出色
    從嬰兒時期,孩子的大腦就會發育,他們的語言能力和行動能力,不到3、4歲是很難判斷的,即使到了青春期,還是孩子的黃金髮育時間,我們應該善於耐心地引導,讓孩子的大腦充分發育。美國秘魯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更好,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
  • 孩子玩得開心,學習才會專心,有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輕鬆又省心
    3.家庭過於溺愛現在,每個家庭都將自己的寶貝捧在手心裡,生怕孩子受委屈或者有什麼閃失。並且,家裡一般只有一兩個寶寶,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的寵愛都集中在一個寶貝的身上,凡事都想給他打理好,也會就此讓孩子喪失了許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從而加大了培養專注力的難度。
  • 它們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附專注力培養方法)
    對於不少爸爸媽媽來說,平時因為工作忙,沒辦法陪孩子,電視、iPad、手機就「理所應當」成了居家必備的育兒神器。 不乖乖吃飯? 打開ipad動畫片,孩子馬上乖乖坐好。
  • 當孩子說:「媽媽,我要玩手機」,媽媽應該怎樣做比較好
    父母可能是想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找個藉口來拒絕孩子。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就會認為「我把爸爸媽媽交代的事情做完,就可以玩手機了」,就形成了講條件式的關係。有一次我也是這樣做的,孩子要玩手機,我就哄她說,你先把玩具收拾完。她很聽話也很麻利的把玩具收拾好了。然後就過來給我要手機,我說寶寶:「看手機對眼睛不好」。
  • 玩具還能培養孩子專注力?前提是要這樣玩!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經常聽到老師說寶寶不聽話,上課不認真,坐也坐不住,隨便一點小的動靜就能吸引孩子的目光。在家寫作業也是磨磨蹭蹭地,做事情三分鐘熱度。其實這是寶寶缺乏專注力的表現。做事不專注,沒有穩定能力。其實是因為寶寶對於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太強了。
  • 娃專注力不好找到原因是關鍵,3個方法堅持訓練專注力一天天提升
    多多的爺爺住在老家,那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多多非常喜歡那裡,周末多多爸爸帶著多多回老家看爺爺,多多爺爺因為許久沒有看到多多了,見到多多特別開心。不過因為多多作業比較多,多多爸爸就讓多多先把作業寫完再去玩。在多多寫作業的時候,也要看到孫子這麼乖,就想給孫子一些長輩的關愛。
  • 寶寶一個人玩得出神,少於這個時間,請不要打斷,以免影響專注力
    一開始孩子只是無奈地看著他,後來娃實在受不了這個豬隊友的打擾,乾脆不玩積木,跑到一旁去玩別的了。為什麼不建議打擾玩耍中的寶寶我們總是覺得自家的孩子專注力不足,每一件玩具都玩不了多久,在玩耍過程中還很容易走神。
  • 想要寶寶智商高,準媽媽準爸爸應該怎麼做?
    為人父母,最在意的是寶寶的健康。除此之外,都想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機靈,智商高。 寶寶智商高,除了有遺傳的因素外,也跟準媽媽、準爸爸在孕期的「培養」 有很大關係。 千萬不要小看孕期對孩子的影響,有很多是終生的,比如體重,情緒,生活習慣等。
  • 專注力比智商更重要,如何培養專注力,三個方法幫助孩子提升
    前一段時間和一位朋友聊天,朋友談到孩子的學習,說小學老師反映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老師提問問題也顯得漫不經心,成績不是很理想。媽媽這才注意到孩子的問題,主要就是缺乏專注力,看書、做作業 、玩玩具都是三分鐘熱度,一會兒就轉移注意力,每件事做得都不持久。
  • 18個情景主題活動,100多個小遊戲,讓孩子提升專注力又收穫認知
    經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缺乏專注力,那是因為孩子對眼前的東西不感興趣。專注力是需要訓練,培養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一邊玩遊戲,一邊訓練專注力,那樣多好。孩子不願意,急躁起來。——媽媽,你幫我找。——媽媽可以幫你,但那個就不算你自己的成績了。你再耐心一點,媽媽幫你縮小一下範圍,你再仔細看一下櫥窗最下邊那一行,再仔細找找。小Y這次用手指著畫面一點一點比較。
  • 寶寶吃飯總愛邊吃邊玩,這有糾正寶寶壞習慣的4個小妙招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有的時候孩子吃飯,會邊玩邊吃。其實這種現象對孩子非常的不好,這樣的行為,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專注力,那我們怎樣才能改掉寶寶這個壞習慣呢?我們來一起看看。不讓孩子吃了太多零食有的媽媽看寶寶吃得太少,擔心寶寶餓,就會給寶寶吃水果,零食。這樣就很容易養成不好好吃飯,吃零食的現象。對於已經按頓吃輔食的寶寶來說,最重要的是保證用餐的「規律性」,每頓飯到了時間,無論吃完沒有,都要收起來,下頓再吃,兩頓正餐中間不提供額外的零食。
  • 30款專注力小遊戲訓練,操作簡單隨時玩都有效果,總有一款適合你家...
    家長都很關心自己的孩子專注力好不好,但是,我們寶寶的專注力其實自身就具有,只是我們在養育的過程中,一些「愛」的舉動破壞了這一點。因此當孩子沉浸在他自己的思維空間的時候,父母應該給孩子留白,給他思考和沉澱的自由空氣,不要急於灌輸知識,不要強行闖入他的精神世界。
  • 「小花苞」從晃神到專注,5個方法有效提高孩子專注力
    父母們是否都有這樣的經歷:經常有小動作,容易被其他動靜吸引,完成一件簡單的事需要很長時間;做事情三分鐘熱度,積木還沒搭建好就放棄,轉而去看動畫片;吃飯的時候東張西望,需要被父母提醒,才能繼續進食;精神抖擻地在遊樂園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