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6日晚間,曾經的「一代鞋王」富貴鳥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於8月24日收到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告及民事裁定書,裁定駁回富貴鳥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關於批准重整計劃草案的申請並終止富貴鳥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重組,這意味著富貴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破產,而富貴鳥破產時竟然欠債高達42億多。
富貴鳥股份有限公司於1995年正式成立,之後發展迅猛,成為國內第三大品牌商務休閒鞋產品製造商、第六大品牌鞋產品製造商。富貴鳥股份有限公司在1998年至2012年期間,其生產的皮鞋產品還4次榮獲「中國真皮鞋王」以及「中國馳名商標」等稱號。在富貴鳥賺得盆滿缽滿的巔峰時候,還曾經聘請過前女排主教練陳忠和、演員劉德華和陸毅為該品牌代言。
2013年,越做越大的富貴鳥赴港上市,這時候的富貴鳥有員工近萬人,真是「風光無限好」,該公司的財務數據顯示,從2011年至2014年,富貴鳥營收分別是20.37億元、23.83億元、29.19億元、29.44億元,營收和淨利潤是呈逐年增長的態勢。
但富貴鳥在上市後「風光不再」,此後企業淨利潤開始大幅度萎縮,2017年上半年富貴鳥甚至出現了虧損的情況。出現了虧損的富貴鳥在後來再也沒有披露過財報,這讓投資者對企業的經營狀況是一無所知,其結果是導致更多的投資者選擇退出。
富貴鳥的業績連年下滑,虧損之下不得不開始向外借債。而富貴鳥的信用等級也隨著一路由AA級下調到CC級。信用CC級表示「在破產或重組時可獲得保護較小,基本不能保證償還債務」,因此,富貴鳥連向外界借款都困難重重,富貴鳥成為了「賭債鳥」。
一代鞋王最終被迫宣布破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富貴鳥在「羽翼漸豐」之後而「折翼」,主要是因為「不務正業」導致其主業不振,再加上公司的違規擔保,以及在網際網路大趨勢下沒有及時對企業進行轉型。
富貴鳥上市以後胃口越來越大,畫風開始逐漸跑偏,它通過收購等方式迅速發展了上10家各行業的子公司,甚至就連小額貸款這樣的公司富貴鳥也有涉足。一個以實業出身的企業,在上市以後開始飄了,不再踏踏實實的致力於實業發展,卻總想著通過金融槓桿賺錢,富貴鳥決策層的「不務正業」終究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013年富貴鳥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股價達到8.9港元每股,市值高達近100億港元。同年淘寶網也開始發力,瘋狂搶佔網上市場,但由於電商需要囤積貨物,因此富貴鳥對電商不屑一顧。短短兩年的時間,電商的崛起給實體店帶來了很大的衝擊,沒有緊跟時代步伐的富貴鳥自然是吃到了苦頭,等它回過神來為時已晚,急於轉型的富貴鳥迫不得已開啟「分銷模式」,但這樣的模式並沒有給企業帶來轉機,反而給企業的品牌帶來了很大的負面衝擊。
改革開放以來,國外的眾多品牌湧入我國,這自然是對我國本土企業帶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在「足不出戶」的電商時代,如果沒有能及時順應時代潮流,故步自封,不思進取,就會被國內以及國外的一些品牌擠出市場。
在富貴鳥的年報中,其高層曾表示,鞋服行業受宏觀經濟景氣度、鞋服行業自身發展周期影響,仍處於築底階段。雖然說高層認識到企業已經處於發展的瓶頸期,但富貴鳥高層卻想從網上進行融資做大企業,根本就沒有抓住電商這個讓企業更進一步的大好機會,最終的結局是以破產告終。
總結來說,富貴鳥風光不再是因為觸碰了三條大忌: 一方面面臨電商分流自己沒能在電商這個大蛋糕中分一杯羹;另一方面也面臨著國際國內各大品牌的競爭,不具備轉型能力的公司將逐漸被市場淘汰;而富貴鳥款式單一、品牌形象老舊再加上缺乏營銷手段。
「一代鞋王」富貴鳥的倒下,令人唏噓,富貴鳥的沒落是對中國千千萬萬個老牌企業的警示,在這個需要與時俱進的時代裡,不進取、不思變,則淘汰,那麼它就將會成為下一個「富貴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