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的債務有多高?為什麼如此重要?

2020-12-14 嗷嗷財經

作者: Amanda Lee in Beijing 編輯:嗷嗷豬

[摘譯 - 原文 SCMP-- 2020年12月4日]

--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是多少?

中國持有的美國債務數額是指美國財政部代表聯邦政府發行的債券,如票據、票據和債券,以彌補年度預算赤字和對現有債務進行展期。

--美國欠中國多少錢?

中國沒有披露自己持有多少美國國債,但美國財政部每月公布美國國債所有外國持有者的數據,而中國歷來是美國國債最大的外國持有者之一,除日本之外。

截至9月底,美國未償債務總額為20.4萬億美元。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其中中國擁有1.06萬億美元,僅次於日本的1.27萬億美元。

總的來說,9月份外國投資者持有總計7.07萬億美元的美國債務,佔未償還債務總額的35%。中國持有美國全部債務的5.2%。

然而,美國財政部確實警告稱,鑑於美國證券也可以存放在海外託管帳戶中,而這些帳戶可能不屬於實際所有者,因此這些數據可能無法提供美國國債「對各個國家所有權的精確計算」。市場分析人士多年來一直懷疑,中國利用其它國家的證券公司購買更多的美國債券。

--為什麼中國購買美國國債?

多年來,中國在商品和服務方面一直保持著巨大的貿易順差,這意味著它的出口大於進口。因此,中國的國際收入也得益於不斷增長的貿易順差,許多與美國和其他國家的企業進行的貿易都是用美元支付的。因此,中國積累了美元,用以購買以美元計價的資產——比如美國國債——以及其他貨幣的資產。這些資產包括在中國的外匯儲備中,中國的外匯儲備目前為3.128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一。

中國管理外匯儲備的方式是,投資於能夠提供安全和穩定的不同資產,以便在金融危機期間利用外匯儲備對抗資金流動的波動,並穩定本國經濟。

中國還嚴格控制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以保持出口競爭力,比如嚴格控制資金流入和流出中國。

中國對美國繼續保持貿易順差,這有助於中國保持就業水平,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儘管中國沒有公開披露已投資的外匯儲備資產,但仍持有美國政府債務的重要份額(約佔其儲備的三分之一),主要是因為其可以作為投資的「安全港」,美國政府從未拖欠債務。

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和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 's Investors Services)對美國的最高信用評級分別為AAA和AAA,而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 's)對美國長期債務的評級為AA+,略低於最高評級。

在國際交易中,美元也被廣泛接受和使用。石油和天然氣等大宗商品以美元計價和交易,美元是世界上可自由兌換和交易最多的貨幣。

--如果中國出售其持有的所有美國國債,會發生什麼?

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始以來,人們越來越擔心,中國可能會將其持有的美國國債「武器化」,以報復貿易關稅。

如果中國開始拋售美國國債,可能會引發債券市場的拋售,推高美國利率,並可能損害經濟增長。

但突然的拋售也可能導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下跌,使中國出口產品更加昂貴。美元走軟將導致中國從債券銷售中獲得的人民幣收益減少。

2015年8月,中國減持約1800億美元美國國債,但此舉在債券市場和美國利率方面幾乎沒有產生任何反應。

然而,大規模拋售仍可能擾亂美國國債市場和更廣泛的金融市場。

《環球時報》9月份援引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席俊陽(音譯)的話說,中國將「在正常情況下逐步減持美國國債至約8000億美元」。

「但當然,在極端情況下,比如軍事衝突,中國可能會拋售所有美國債券,」他補充道。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前景如何?

中國從2000年開始加大購買美國國債的力度,但其購買狂潮在2014年見頂,此後其持有的美國國債逐漸減少。

美國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前景,以及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超低利率,也令中國政府感到擔憂,因為這將降低美國政府債務的回報率。

中國銀監會(CBRC)主席郭樹清警告稱,美國前所未有的刺激措施,可能會讓世界陷入另一場全球金融危機。

「在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中,美國前所未有的,無限制的量化寬鬆政策實際上消耗了美元的信譽,並侵蝕了全球金融穩定的基礎,」郭樹清在中國官方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中國一直在努力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鼓勵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幣。但是,由於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因此在國際交易中,它還不是美元的主要替代品。

中國還一直在其外匯儲備中增加更多的日本政府債券,但是由於日本的利率非常低,收益率一直很低。

日本日經新聞社在10月份援引日本財務省及其中央銀行的數據,在2020年4月至2020年7月期間,中國以淨額購買了價值1.46萬億日元(合140億美元)的日本中長期政府債券。該金額是2019年同期的3.6倍。

雖然顯然中國希望減少對美國國債的依賴,但專家們認為,由於幾乎沒有無風險的低成本替代品,中國很可能會繼續購買美國國債。

相關焦點

  • 美國學者:中國已能和美國平起平坐,金一南:話雖片面但事實如此
    2017年川普上任美國總統以來,他對華動作頻繁,從18年發起的貿易戰,到往常的抵抗中國網際網路產品,為何美國如此針對中國呢?金一南在其著作《為什麼是中國》一書中給出了答案。金一南在其著作《為什麼是中國》一書中指出,美國之前由於各種宏大的開支,如今其國度債務曾經打破了22萬億美圓,曾經遠遠超越了國民消費總值!正所謂早熟必然早衰,往常的美國已是製造業萎縮,工程技術人員短缺。而中國,卻是全面鼎力在搞建立,往常的中國,曾經不是百年前外國人眼中的「東亞病夫」。
  • 為什麼不違約——理解全球債務危機的全新視角
    顯而易見的是,美國投資者基本沒有從19 世紀英國投資者的經驗中吸取教訓。就像19 世紀20 年代、19 世紀60 年代和19 世紀80 年代的倫敦一樣,紐約證券交易所很快就陷入了重大的投機熱潮,數十億美元湧入拉丁美洲和歐洲,尋求有吸引力的收益,主權債務在這些龐大的國際資本流動中佔了很大比例。
  • 美國或將要變天,27萬億債務無力償還,受損最大的不是中國
    近段期間,世界各國都出現了一場衛生難題,導致很多國家的經濟出現了巨大損失,其中美國就是如此。我們都知道,美國是目前發展最快的國家,而他們在很多領域上都處於領先的地步,比如經濟就是之一。本以為美國能憑藉自己的實力,快速渡過這次難關,讓人沒想到的是,他們不重視導致自己的經濟持續下降。在這期間,美國或將要變天,畢竟已經達到了近27萬億的債務,或將無力償還,其中受損最大的並不是我國。
  • 美國農業發達程度高於中國,為什麼中國糧食的產量會比美國還高?
    以上就是中美雙方農業領域數字上的基本對比,這樣問題就來了,明明是美國農業的發達程度遠遠高於中國,為什麼中國糧食的產量會比美國還高呢?還是先來舉一個歷史上的例子吧。幾千年來中國人都吃不飽飯,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把中國人吃飯的問題從根本上得到了解決。清朝初年,中國的糧食大幅增產,人口規模也得到了數倍的提升。
  • 榮躍:警惕「中國式的主權債務危機」
    未來幾年應警惕出現中國式的主權債務危機 第9頁:9.中國不能讓買不起房的人去買房 第10頁:10.兩限房、經濟適用房是腐敗的溫床 第11頁:11. 濫用居者有其屋的口號 將套牢全中國 第12頁:12.中國地產泡沫是貨幣戰爭給中國布下的棋子 第13頁:13.2010-2011中國經濟最大風險是滯脹 第14頁:14.中國年內高通脹不可避免 第15頁:15.
  • 美債27萬億,美聯儲也沒法解圍,那誰來為美國的債務買單?
    可以說很大程度緩解了美國國民的恐慌情緒因市場流動性而產生的。可以說這是一次力度極大地在美國聯儲第二次降息之後的救市舉措。而對於美聯儲而言,他需要穩定美國國債的市場。因為他需要控制如此巨大額度的美國國債。「但是美聯儲有很大的可能不再繼續購入美國的國債並且實行大量的鬆弛政策。」一位分析師對於美國聯儲發表意見說到。
  • 美國著名投資人吉姆·羅傑斯:超額債務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比疫情更...
    而更嚴重的問題是,這一年裡新增了驚人數量的債務,恐怕是為十幾年後埋下了問題的種子。  當你擁有如此驚人數量的貨幣發行和支出時,市場是感到很興奮,但對普通人而言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如果他們繼續這麼做,可能未來幾個月內就會出現失控的局面。伴隨著如此巨額的債務,危機終有一天將爆發。這一定會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一次經歷,也可能是你一生中最糟糕的經歷。
  • 「商品大王」羅傑斯:明年最大風險是美國債務及大量印鈔
    來源:匯商Forexpress華爾街傳奇人物、素有「商品大王」之稱的羅傑斯(Jim Rogers)周一(11月30日)表示,2021年最大風險是美國政府承擔的債務及美聯儲前所未見的印鈔數量。他《路透全球投資展望2020峰會》( the Reuters Global Investment Outlook Summit 2020)上表示,由於全球的債務水平高企,預期未來10年市場將經歷他有生之年「最艱難」的困境。他說:「我們曾經歷2008年債務過高的恐怖時光,自那之後,各地債務水平都已飆高,甚至難以計算增加多少負債。」
  • 這樣的2020,赴美上市中國企業竟然創新高
    美國政府威脅要讓幾百家美國上市的公司退市,可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還是不斷地在紐約上市。 今年以來,已有超過20家來自中國的公司在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或紐約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股票,總共籌集了40億美元。
  • 中國能否「倖免」?債務海嘯席捲美國:負債80萬億……
    債務海嘯席捲美國:負債80萬億……眾所周知,新冠病毒的全面爆發對全球各國經濟均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其中尤以歐美國家情況最為糟糕,據俄羅斯媒體12月1日報導,美國目前已經負債80萬億,對比2019年債務總額激增9萬億,毫無疑問,新冠病毒是造成如今局面的主要推手!
  • 中國那麼多低頭族,為什麼美國人卻不喜歡玩手機?看完恍然大悟
    電影,遊戲層出不窮,將大家的零碎時間填得滿滿當當,更重要的是,微信支付寶兩大支付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現金,丟了手機就沒有安全感。但是長時間的低頭不僅損壞了頸椎,很多人的眼睛也因此受損,有網友說了,現在科技這麼發達,哪裡不是低頭族?還真有地方低頭族很少,它就是美國。那麼問題來了,中國那麼多低頭族,為什麼美國人卻不喜歡玩手機?一起來看看原因到底是為何?
  • 美國到底向中國借了多少錢?會還嗎?
    目前除沙特外,中國、日本、英國、巴西等經濟體均持有不少美債。也就是說,美國至今依然可以利用美債這一手段,左右這些持有者。美國向中國借了多少錢?會還嗎?截至今年2月份,我國的外匯儲備有31067億美元,其中美元資產佔比約為58%(2005年至2014年平均水平),即1.8萬億美元。
  • 中國有多少家庭沒有存款?答案「意想不到」為什麼他們不愛存錢?
    熟悉中國的人都知道,中國人有一大愛好就是存錢,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隨著國人的收入越來越高,到銀行存錢的人也越來越多,儲蓄率已經連續多年排世界第一,根據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第三季度,中國人均存款已經達到6.46萬,而反觀其他國家,根本某機構調查數據顯示,世界第一大國美國有60%以上的人存款不足500美元,成年人中僅有41%
  • 美國債務已超GDP,靠什麼維持世界霸權?三大支柱不倒霸權不旁落
    2020年對於美國來說是災難性的一年,先是新冠疫情,後有種族騷亂,如今又陷入非常嚴重的債務危機中,局面很不樂觀。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新冠疫情累計確診病例達660多萬人,現存病例250多萬人,死亡人數即將突破20萬人,而且還在以每天確診2萬例的速度增加。照這個趨勢發展,美國很難在年底前控制住疫情,本年度GDP也會出現大幅度萎縮。
  • 為什麼美國房價比中國低,並且人均收入高,但美國人不喜歡買房住
    說出來可能很多人不信,美國的房價比中國低,就算某些地區的房價與中國持平,但是美國的人均GDP差不多是我們國家的6倍,如果一套房美國人花五年就能掙到,中國人可能要掙二十幾年。那為什麼在美國沒有出現買房熱潮呢,我們都知道美國的生活方式與我們國家不一樣,美國人更喜歡的比較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很多美國人不喜歡在一個地方住上很長的時間,很多的美國人比較勤搬家,走到哪住到哪,房車在美國很受歡迎。
  • 美媒:中國或清零美債,美國不敢賴掉美債,事情又有新進展
    不出所料,事情果然又有了最新進展。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當地時間12月1日報導,在過去的一年中,美國聯邦已舉債超過4.2萬億美元。而截至目前,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已正式突破27.3萬億美元。美媒稱,美國經濟的借貸和支出沒有盡頭,這就存在一個重要的疑問:誰將購買美債,來使得美國經濟得以融資呢?
  • 瑞·達利歐:世界經濟滑坡導致債務貨幣化大量增加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10月24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聯合各組委會成員機構舉辦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美國橋水投資公司創始人、聯席首席投資官兼聯席董事長瑞·達利歐表示,「新冠疫情引發的世界經濟滑坡導致美國和其他主要儲備貨幣國家的債務和債務貨幣化大量增加。即使新冠疫情退去,這種情況無疑仍將繼續。
  • 在美國幾乎「無人問津」,到中國卻成「香餑餑」?你有沒有買過?
    在追求吃飽穿暖的同時,人們也開始追求起高品質的生活。而高品質的生活則需要一些東西來襯託,所以人們對一些奢侈品和高端品牌有了需求。事實上,眾所周知,奢侈品也並非質量好,只不過是品牌大,影響力大。再加上很多奢侈品牌是專門為富人量身定做成品的,所以價格自然很高。一般來說,人們購買奢侈品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 多國從美國運回黃金!中國有600噸黃金在美國,想運回不給咋辦?
    到目前為止,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金庫儲存了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大部分黃金儲備,有將近7000噸之多。而中國黃金儲備有1054噸,大約也有600噸存放在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金庫。因此,有人擔心:如果美國拒絕中國運回黃金咋辦?
  • 美國債務赤字風險或轉嫁越南,越南經濟或倒退20年,推手或浮出水面
    截至12月22日,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已高達創紀錄的27.5萬億美元。而最新的9000億美元刺激法案將使美國債務總額再度激增。對此,美國玩具公司Basic Fun的執行長傑伊·福爾曼表示,他考慮過把一些業務轉移到印度或越南,但最終發現留在中國是最好的選擇,中國仍然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生產供應鏈,事實證明中國能夠比其他任何國家更快、更有效地應對疫情。越南規劃與投資部長Nguyen Chi Dung數周前就表示,如果越南沒有趕上工業4.0列車,越南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真實差距就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