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堅持發展核動力破冰船技術:不止為打通北極航線,還為航母

2020-12-22 麥田裝備觀察

俄羅斯造船工業在許多方面落後於別人,但是在核動力破冰船領域依然一枝獨秀,連美國都比不了,如今俄羅斯在相關領域依然在快速的發展,正在建造新一代的22220型,北極級核動力破冰船,更在研發0510型「領袖」核動力破冰船。

下水了

俄羅斯堅持發展核動力破冰船技術,主要原因還是為了開闢北極航線,這讓某些人感到意外,認為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之下,北極的永久冰區正在縮小,也許在未來北極地區在夏天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通航條件,讓大型船舶不需要破冰船的幫助就可以通過。

這個想法過於簡單了,北極地區的永久冰層只是縮小,但是沒有消失,所謂具備通航條件,尚不是目前所能夠實現的,即便在未來的某一年出現這種情況,北極航線可不能只在夏天開放,在冬季依然會被冰層所封鎖,依然還需要破冰船提供支援,否則,整個北極航線一年當中的通航時間沒有多少,一個不能接受的現實了。

建造中

不管怎麼說,只要俄羅斯想維護北極航線常年通行,那麼大型破冰船依然是不必可少的,別以氣溫升高就沒有問題了,冰層還是麻煩,冬季北海沿線的冰厚度從1.2米到2.0米不等,在北冰洋中部,冰的平均厚度為2.5米,沒有破冰船別想通過。

整個北極航線將為俄羅斯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無論是間接的,還是直接的,效益都是非常可觀的,在北極地區擁有非常豐富的資源,俄羅斯想要開發北極,那麼就必須解決交通問題,那麼核對動力破冰船就是一個重中之重,具有戰略意義,所以投資核動力破冰船不僅不是虧本的買賣,還是非常有利可圖的事情,自然不可能放棄了。

海上航行

從技術領域來說,俄羅斯發展核動力破冰船的意義不止為北極航線,還有著其他方面的企圖,主要原因就在於核動力破冰船也擔負著為其他發展提供試驗平臺與沿繼保障的能力,主要是核動力技術,尤其是涉及到大型航空母艦的問題。

現代大型航母的主要動力方式就是核動力,尤其是達到10萬噸級的時候,採用核動力絕對是最為理想的方式,要發展核動力技術不簡單,僅僅單純的依靠核潛艇不行,核動力破冰船顯然成了一個更具有潛力的平臺,與核動力航母的要求非常類似。

核動力破冰船

也就是說,俄羅斯發展核動力破冰船不止為打通北極航線,還為發展自己的核動力航母,只要俄羅斯有在未來發展核動力航母的想法,那麼核動力破冰船技術就有必要保留下來,這將為核動力航母的研發創造條件,不止於降低成本,幾乎是必不可少的。

俄羅斯發展核動力航母出於多方面的考慮,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經濟是否合算,還要算到技術上和戰略上的影響問題,分析之後的結論,壓根沒有放棄的理由了。

破冰戰鬥艦也是一絕

相關焦點

  • 能造核動力航母卻造不出破冰船?美國只有2艘,俄羅斯有40多艘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新籤訂了一份關於北極、南極安全戰略的備忘錄,川普希望海岸警備隊論證發展核動力破冰船的可能性。同時未來的核動力破冰船還要是攜帶防禦性武器的武裝核動力破冰船,以此來對抗「旗鼓相當」的對手,即使美國沒有明說,外界也都不難猜測美國所謂在極地地區「旗鼓相當」的對手就是俄羅斯。
  • 俄羅斯船廠已走向衰落?其實我們都被騙了,3萬噸核巨獸正式出海
    圖為「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近日,據媒體報導,俄羅斯海軍再次突發噩耗,一天之內先是沉沒了一艘退役潛艇,接著處在維修中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又突發大火,導致多名士兵死傷,難道俄羅斯船廠真的已走向衰落?事實上,自蘇聯解體分家以來,俄羅斯海軍日趨萎縮,近三十年已沒有造出一艘像樣的水面艦艇,下水的最大水面主戰艦船排水量不過5000噸,由於俄羅斯深受軍費問題和國內船廠造艦能力困擾,以致航母維修換代多次擱淺,不過,儘管俄海軍在擴充艦艇上為腰包發愁,但卻肯砸錢用於建造破冰船,「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造價高達5.5億美元,俄海軍依然一口氣訂購3艘,足以見其對破冰船的青睞和重視。
  • 我國早已擁有核動力潛艇,為何還不能製造核動力航母呢?
    我國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裝備了第一艘國產核潛艇,也就是091型攻擊核潛艇,但是要裝備核動力航母,恐怕從現在開始,也至少還得5年時間,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想,主要問題還不在於核反應堆裝置上,而是在於大功率的蒸汽輪機技術上。
  • 8萬噸排水量,核動力推進,德國媒體曝光俄羅斯新航母建造計劃
    事實上俄羅斯也明白,即便庫茲涅佐夫號完成升級改造工作,也完全護不住龐大的家底。想要和對手抗衡,俄羅斯海軍必須擁有更多的航母才行。縱然經費有限,但俄海軍的航母夢卻一直沒有放棄。不久前,德國媒體就披露了俄海軍新一代航母計劃的具體細節。並稱其為一款「令人震驚的武器」。
  • 破冰船是如何破冰的?一邊壓一邊懟!硬碰硬的較量
    近些年,隨著全球變暖,冰融加速,世界各國都在尋找北極開發商機,如北極航道的通航和商業化運營,北極地區的油氣資源,礦產資源的勘探和開發,旅遊業的發展,北極海域的漁業捕撈等等然而,北冰洋一年中有多達九個月都被厚厚的冰層所覆蓋,使得開發資源的時間變得很短。
  • 美國加強在北極軍事部署,專家:北極將持續成為美俄博弈熱土
    @央廣軍事10月27日消息,​​近日,俄羅斯建造的當前世界上動力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開始服役。就在「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服役的前兩天,美軍「羅斯」號飛彈驅逐艦再次進入俄羅斯北部的巴倫支海北極水域,今年美海軍驅逐艦已經三次進入這一海域。那麼,北極地區近年來為何成為美俄博弈的新戰場?
  • 航母歷史研究:制約核動力航母發展的要素究竟是什麼
    核動力航母是以核反應堆為動力,驅動航母在大海上快速航行,其最大的優點就是是無限巡航和搭載更多的艦載機,從而達到全球部署的戰略目標。世界上以核反應堆為動力的武器平臺目前主要有:核潛艇和核動力航母(核動力飛機研發驗證失敗)。還有一艘蘇聯遺產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
  • 《鳥瞰俄羅斯》第四集:神秘莫測的北極海岸,機遇與挑戰並存
    「從堪察加火山半島上的棕熊到冰封的貝加爾湖,從阿穆爾河口到人煙稀少的馬加丹海岸,從勒拿河畔的柱狀巖到太平洋上的虎鯨,從索洛維茨基修道院到北冰洋的核動力破冰船......寒冷的俄羅斯海岸充滿了神秘和從未得見的畫面,還有意想不到的原住民。」
  • 俄羅斯為紅星造船廠配套投資22億美元建設新鋼廠
    11月25日,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執行長Igor Sechin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會議上表示,將在蘇霍多爾灣建設一家金屬工廠,向紅星造船廠供應鋼板和鋼管產品,以推進北極地區的開發。   Sechin表示,新工廠的初步投資約為22億美元,「中治國際工程集團(MCC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ion)已經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由於缺乏此類生產設施,在這一地區建立這樣的企業是明智的。」  他指出,紅星造船廠自身就將消耗33萬至35萬噸鋼材,遠東地區的新消費者也將受益於新建的鋼廠。
  • 爭霸北極也有我們一份?俄羅斯認為中國感興趣投資,挪威正在拉攏
    俄羅斯總統普京總統宣布,在未來的幾十年中,俄羅斯將在北極和北部地區「加速發展」。俄羅斯總統指出,俄羅斯領土的70%以上位於北部緯度,因此,即使不考慮北海航線的發展,北部發生的一切對俄羅斯聯邦也具有特殊價值。俄羅斯總統表示,這一方向的發展是國家的未來。
  • 第十屆「北極:現狀和未來」論壇在聖彼得堡開幕
    新華社聖彼得堡12月10日電(記者魯金博)第十屆「北極:現狀和未來」論壇10日在聖彼得堡開幕,論壇以「會場+遠程」方式舉行。來自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的約1000人參加論壇。論壇議程包括討論2035年前北極地區發展方向和目標以及發展戰略等問題。
  • 我國早就有核動力潛艇,為什麼還不能造核動力航母?
    1974年我國第一艇核動力潛艇成功入役人民海軍系列,隨著巨浪系列潛射彈道飛彈的研製成功,戰略飛彈核潛艇成為我國海基核威懾的重要力量。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我國核潛艇早已更新換代,隨著我國航母的發展建設,有不少人提出疑問,為什麼我們不能立即建造核動力航母呢?原因很簡單,這兩款大國重器根本不是一回事。
  • 不是中國也不是俄羅斯,兩艘核動力航母同時開建,造航母似下餃子
    在世界各國的國家整體實力發展中,海陸空三方面的實力都極其重要,重要程度份額同等。就拿航空母艦來說,航母作為海上重器,對於整個國家的海防實力,都是強有力保障,美國之所以如今是世界唯一超級大國,除了其他原因之外,11艘核動力航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美國海軍實力強盛,大部分原因都是得益於現有航母。但是據相關媒體報導,美國最近又開始籌建航母建造工作,而且這回是兩艘核動力航母同時開建,面對美國建造航母的速度,不得不說美國的造艦速度猶如下餃子。
  • 美俄在北極地區博弈加劇
    近日,美國海軍在北極高調秀肌肉,公布了「託萊多」號核潛艇參加「冰原演習」時破冰上浮的視頻,意在展示其在北極的作戰能力。俄羅斯隨即回應,其北方艦隊以及太平洋艦隊麾下所有核潛艇艇長都能夠駕艇在北極破冰上浮,而美國只有少數潛艇能夠做到這點。美俄在北極地區的博弈加劇信號愈發明顯。
  • 航母歷史研究:制約核動力航母發展的要素究竟是什麼(續)
    >因為沒有核動力大型航母的需求,或者因為核動力航母的過高造價,就放棄了航母的發展,導致了航母技術的斷層,從而徹底失去了海洋的主導權,這對於英法俄等傳統的歐洲海上大國來說,損失確實太大了。但是,上個世紀英法俄中等有核大國卻幾乎在核潛艇出現後,同時都發展了核潛艇,除了核潛艇的費用略低外,主要還與核動力航母和核潛艇的價值屬性差異有關。
  • 中國核動力航母小型核反應堆突破關鍵技術
    在近日迎來了中國核動力航母未來發展走向的好消息,那便是「玲龍一號」 (ACP-100小型核反應堆)民用版小型化核反應堆。 所以,當前對於該技術使用得心應手的也就美國一家了,美國海軍現役的「尼米茲」級和「福特」級都是使用核動力。 那麼,中國距離核動力航母還有多遠呢?
  • 俄羅斯要建造10萬噸級核動力航母,普京:必定超過美國最新航母
    其實早在1993年時,俄羅斯總理曾前往烏克蘭詢問黑海造船廠的廠長,什麼樣的條件曾能徹底建造好「瓦良格」號,廠長的回答讓總理沉默了,只有足夠偉大的強國才能讓「瓦良格」號完工,但是這個強國已經成為歷史上的故事。對大國海軍而言,具備航母就像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一般,但不管是生產還是使用都離不開大量的資金。
  • 9萬噸核動力航母,預算81億美元,俄羅斯這次是「PPT談兵」嗎?
    按照介紹,這型航母預計排水量9萬噸左右,採用四座305兆瓦的核反應堆作為動力,最高航速可以達到30節。不過,有消息稱"海牛"只是眾多型號中的一種,最終建造的核動力航母的外觀、參數等指標都還沒有完全敲定下來,但大概率會在今年之內完成最終定型。除了新航母外,俄方專家還提到了俄羅斯目前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未來的規劃。
  • 法國建造新一代核動力航母 銳評:在發展核工業上,法國不遺餘力
    央廣網12月15日消息(記者胡鋮鋮)據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表示,法國將建造新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並將於2038年取代「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報導稱,法國軍方最初考慮建造常規動力航母,但馬克龍堅持選擇建造核動力航母。那麼,法國計劃新建的這艘核動力航母和現役的「戴高樂」號航母相比,有哪些不同之處?法國執意建造核動力航母透露出怎樣的軍事戰略考量?
  • 俄羅斯破冰船全球第一,總共擁有五十多艘,美國卻只能靠租船度日
    美國是北極地區最大的國家,近年來,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卻在不斷擴大,其他東亞國家也試圖在北極地區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因此美國一直努力保持自己在北極地區的權威。